A公司是一家生产电子产品的上市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2009年12月31日,A公司期末存货有关资料如下: M ,.++W\
(1)甲产品账面余额为1 000万元,按照一般市场价格预计售价为1 060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金为3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40万元。 |6LC>'
(2)乙产品账面余额为400万元,其中有20%已签订销售合同,合同价款为80万元;另有80%未签订合同。期末库存乙产品如果按照一般市场价格计算,其预计销售价格为440万元。有合同部分乙产品的预计销售费用和税金为6万元,无合同部分乙产品的预计销售费用和税金为24万元。此前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XGwQB$zk8
(3)因产品更新换代,丙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准备对外销售。丙材料的账面余额为250万元,预计销售价格为220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为25万元,此前未计提跌价准备。 rtcY(5Q
(4)丁材料30吨,每吨实际成本15万元。该批丁材料用于生产20件X产品,X产品每件加工成本为10万元,现有7件已签订销售合同,合同规定每件为40万元,每件一般市场售价为35万元,假定销售税费均为销售价格的10%。丁材料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bH*i\W
(5)对存货采用单项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按年计提跌价准备。 7NG^X"N{Ul
要求: >O[# 661
分别计算上述存货的期末可变现净值和应计提的跌价准备,并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以万元为单位) 6L@g]f|Y@
【正确答案】 'qBg^c
(1)甲产品 Q7]:vs)%
可变现净值=1 060-30=1 030(万元) eN]0]9JO
甲产品的成本为1 000万元,小于可变现净值1 030万元,应将原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40万元全部转回。 jYKs| J)[
借:存货跌价准备 40 #p~tkQ:'1
贷:资产减值损失 40 >
*%ySlZbs
(这里是转回40还是30?这里用用甲产品的成本(不是账面价值)与可变现净值进行比较,所以只要成本小于可变现净值,就说明存货没有减值,所以原来计提的跌价准备应该全部转回。 Tysh~C|1
当然如果是说甲产品的账面价值是1000(且此前已计提了40的跌价准备),现在可变现净值1 030万元,这种情况下,则应该转回存货跌价准备30,因为这种情况下,产品的成本(1040)仍比可变现净值低10。) M@@"-dy
(2)乙产品 jM1|+o*Wr
有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80-6=74(万元) c0ET]
有合同部分的成本=400×20%=80(万元) X~abn7_
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80-74=6(万元)
$oK,&_
借:资产减值损失 6 N,|
:=gD_
贷:存货跌价准备 6 Er}
xB~<t
无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440×80%-24=328(万元) 5}gcJjz
无合同部分的成本=400×80%=320(万元) -WP_0
因为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EOhUr=5~
(3)丙材料 hBDPz1<
可变现净值=220-25=195(万元) s9)
@$3\
材料成本为250万元,应计提55万元的跌价准备。 M9*7r\hqYV
借:资产减值损失 55 Z[KXDQn8
贷:存货跌价准备 55 SiHZco
I
(4)丁材料 Md'd=Y_0
有合同的X产品可变现净值=40×(1-10%)×7=252(万元) hf P}+on%
有合同的X产品成本=15×30/20×7+10×7=227.5(万元) !I5_ln
有合同的X产品没有发生减值,因此这部分丁材料应该按照成本计量。 &O5%6Sv3d
无合同的X产品可变现净值=35×(1-10%)×13=409.5(万元) e#IED!U
无合同的X产品成本=15×30/20×13+10×13=422.5(万元) cl{x5>.'#
由于无合同X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所以无合同的X产品耗用的丁材料应该按照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 0rY<CV;fZ
无合同的X产品耗用的丁材料的可变现净值=35×(1-10%)×13-10×13=279.5(万元) 4\<[y]pv
无合同部分的丁材料成本=15×30/20×13=292.5(万元) E,E:W uB
无合同部分的丁材料应计提的跌价准备=292.5-279.5=13(万元)。 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