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6
主营业务收入审计案例 CC$rt2\e
案例一 主营业务收入不按规定的确认时间入账 8f
%OPcr&
(一)案例线索 t!B,%,Dp
甲企业在2000年10月份与乙企业签订预收货款的销售合同,在该合同中规定:先由乙企业预付给甲企业货款及增值税共计549900元。其中,2000年11月预付219960元,12月份补付274950元,2001年1月份补付54 990元。由甲企业向乙企业提供机床10台,其中2000年12月6台,2001年1月份4台。甲企业增值税税率17%。上述业务发生后,甲企业的账务处理如下: ,KPrUM}
1.2000年11月预收款项时:
Z}SqiT
借:银行存款 219 960 N_+D#Z.g
贷:主营业务收入 188 000 9d=\BBNZ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31 960 YzEOfHL,
2.2000年12月收到款项时: mGmZ}H'{
借:银行存款 274 950 2$o\`^dy
贷:主营业务收入 235 000 zh(=kS`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39 950 /,$V/q+
3.2001年1月份收到款项时: :ee vc7
借:银行存款 54 990 D})12qB;u9
贷:主营业务收入 47 000 bh sCeH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7 990 ;Cty"H,
(二)案例分析 *#?9@0b@
根据以上审计线索,审计人员应根据销售合同的规定,审阅与该项业务有关的“银行存款”、“主营业务收入”及“应交税金”等明细账户,抽查有关会计凭证,验算有关的销售收入与增值税额。 ^i3!1cS
1.验算2000年12月份的主营业务收入及应交的增值税额: H_1&>@ 3
主营业务收入= 3e\IRF xzb
增值税额=282 000×17%=47 940(元) Lso%1M
2.验算2001年1月份的销售收入及应交的增值税额: Nm%#rZrN~Q
主营业务收入= +-5YmN'
增值税额=188 000×17%=31 960(元) E4_,EeC#
(三)案例评价 ']1a
1.该企业2000年11月份虽然预收货款219960元,但本月份却未发货,预收的款项只能记入“预收账款”账户,不能记入“主营业务收入”账户188000元和“应交税金”账户31 960元。 [W3sveqj&
2.该企业2000年12月份发货6台,应结转主营业务收入 282 000元,增值税47 940元,实际少结转主营业务收入47 000元及增值税额7 990元。 6J$I8b#/
3.2001年1月份销售4台,应结转主营业务收入188 000元,增值税额31 960元,实际少结转主营业务收入141 000元及增值税额23 970元。 :vaVghN\
(四) 结论 %`/F>`
1.应将该企业2000年多记的主营业务收入141 000(188 000 -47 000)元和增值税额23 970(31 960-7 990)元予以调整。 yi(IIW
调账分录如下: U5?QneK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41 000 ;W\?lGOs{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23 970 [l<&eI&ln
贷:预收账款 164 970 g-m,n=qu
2.应将2001年1月份少记的主营业务收入141 000元和增值税额23 970元,予以补记。调账分录如下: P1$D[aF9$
借:预收账款 164 970 G}}Lp~
贷:主营业务收入 141 000 KAu>U3\/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23 970 taO(\FOm
案例二 主营业务收入的入账金额不准确 Y^8'P /A
(一)案例线索 :<5jlpV(
审查某企业甲种自制半成品发出业务时,发现如下记录: 0&tr3!h\
1.销售给西山机械厂甲种自制半成品100件,单价210元,同时预收货款10 500元。款项31 500元均通过银行收讫。其会计分录为: $) qL=kR
借:银行存款 31 500 ,*m|Lt%;R
贷:主营业务收入 31 500 )?6%d
2.车间领用甲种自制半成品200件,实际耗用180件,单位成本150元,共转自制半成品成本30 000元。其会计分录为: \uJ+~db=
借:生产成本 30 000 8 ~Pdr]5
贷:自制半成品 30 000 Qj|tD+<
(二)案例分析 (eHTXk*V`
根据以上资料,审计人员应首先审阅“主营业务收入”、“自制半成品”、“生产成本”等明细账,然后抽查有关会计凭证,同时并验算结转的货款及实际成本,最后还必须盘点自制半成品的结余数量。 it-2]Nw
车间多转甲种自制半成品成本=(200-180)×150=3000(元) {yd(n_PqY
(三)案例评价 q [+KQ,
1.预收货款未交货前应列入预收账款,而不应列作主营业务收入。 :1]J{,VG
2.车间耗用甲种自制半成品,应按实际耗用数计入成本,而不应按领用数计入成本。 tv:
mjS
(四) 结论 }` <DKO/
1.已计入销售收入的预收货款应予冲回,作调账分录如下: k6
RH]Ha
借:主营业务收入 10 500 WfTl\Dxw
贷:预收账款 10 500 z*cKH$':
2.车间多转甲种自制半成品成本应予冲加,作调账分录如下: KYz@H#M
借:生产成本 3 000 j;-2)ZLm
贷:自制半成品 3 000 @V^5_K
案例三 虚增主营业务收入 q:vGG K^
(一)案例线索 4|4[3Ye7u:
审计人员在审查某钢铁厂销售发票时,发现某年12月31日售给金属材料公司钢材500吨,每吨售价1 500元,销售收入共计750 000元,以应收账款入账。但检查当时库存产品时,并没有这么多的钢材。经向金属材料公司查询,证实交货和办理货款结算都是第二年的年初进行的。 79h'sp6;
(二)案例分析 PO:sF]5
根据以上审计线索,审计人员应运用审阅法审阅“主营业务收入”、“库存商品”等明细账,核对有关账目,抽查有关凭证,盘点产成品数量,并向被审计单位内外有关人员查询证实相应的问题。 M.EL^;r
(三)案例评价 Ip *8R]W
该企业账面上年末销售产品500吨,其销售收入750 000元全部以应收账款入账,而成品库中当时没有这么多产成品。对此,审计人员应结合产成品明细账、应收账款明细账进行检查,确定是否属于虚构销售收入。由于该项业务发生在年末,有两种可能:一是为了年终增加销售收入而开出空头发票虚列收入,下年初再以退货形式冲回,以达到虚增收入和利润的目的;二是为了扩大本期销售而将下年初销售业务提前人账。因此,审计人员还应检查下年初是否有退货业务,并核对退货的入库凭证和退给对方货款取得的收据,以确定问题的真相。 ,,7hVw
(四) 结论 ~|LAe-e"
对于这一虚构收入的情况,审计人员应明确向被审计单位提出。如果该企业已办妥结账工作,应告知企业将这笔销售利润在利润总额中冲减;如果该企业尚未办理结账工作,也应告知企业将这笔销售业务的有关分录用红字更正法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