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主营业务收入的税务会计处理 WD.U"YI8y  
  主营业务,是指纳税人主要以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房地产开发、金融保险、邮电通信、文化体育、娱乐、旅游、饮食、服务等行业为本企业主要经营项目的业务,以及以开采、生产、经营资源税应税产品为主要经营项目的业务。 gKi{Y1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是指企业在取得上述主营业务收入时应缴纳的营业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土地增值税、教育费附加、文化事业建设基金等。 ;dZMa]X0  
  企业兼营上述业务,会计处理是单独核算兼营业务收入和成本的,其发生的有关税费,按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进行税务会计处理。不能单独核算兼营业务收入和成本的,其发生的收入、成本和有关税费按其他业务收入和支出进行税务会计处理。 ,b|-rU\  
  增值税纳税人缴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按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进行税务会计处理。 T1bd:mC}n  
  企业以预收帐款、分期收款方式销售商品(产品)、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提供劳务,建筑施工企业预收工程费,应按《财务会计制度》和税法规定确定收入的实现,并按规定及时计缴税款。 g
7n"  
  (一)取得(或确认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计算应交税金及附加时,编制会计分录 >cgpaj x*  
  (二)缴纳税金和附加时,编制会计分录 ,H[SI0];  
  (三)资源税纳税人在采购、生产、销售环节的税务会计处理 76@qHTh}   
  (四)主营房地产业务企业土地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D*2\{W/  
  (一)取得(或确认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计算应交税金及附加时,编制会计分录 3CZS)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XbW<dfl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 8ObeiVXf)  
  --应交土地增值税 t
C)6  
  --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fk{0d  
  贷:其他应交款--应交教育费附加 )(TAT<  
  --应交文化事业建设基金 '*T]fND4  
  (二)缴纳税金和附加时,编制会计分录 7x k|+!  
  借: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 6q/?-Qcy  
  --应交资源税 PJ\0JR7a  
  --应交土地增值税 OZ(dpV9.S  
  --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Mvcfk$pA	  
  借:其他应交款--应交教育费附加 	|.U)ll(c  
  --应交文化事业建设基金 h"W8N+e\  
  贷:银行存款 rRb+_]Lg  
  (三)资源税纳税人在采购、生产、销售环节的税务会计处理: ^3~e/P KM  
  1.收购未税矿产品时,编制会计分录 .F2:!h$  
  借:材料采购 Yj3I5RG  
  贷:应交税金--应交资源税 !#N\b  
  2.自产自用应征资源税产品,在移送使用时,编制会计分录 z&}-8JykH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 A)NkT`<)  
  贷:应交税金--应交资源税 |yY`s6Uq  
  3.取得销售应征资源税产品的收入时,编制会计分录 7~UR!T9  
  借: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u_Qa  
  贷:应交税金--应交资源税 0. ;}]v  
  4.缴纳税款时,编制会计分录 ]A+o>#n}x  
  借:应交税金--应交资源税 d)ahF[82  
  贷:银行存款 JAjku6  
  (四)主营房地产业务企业土地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8%:]W^  
  税法规定,对主营房地产业务的企业,在房地产项目开发中,已发生的不动产销售收入和收到房地产的预收帐款时,按规定预征土地增值税,项目完全开发完成后再进行清算。标准住宅预征率为1%,别墅和豪华住宅预征率为3%。 C9~~O~7x  
  1.发生销售不动产和收到预收帐款时,按预征率计算出应缴土地增值税时,编制会计分录 zT9JBMNE: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8P:	spD0  
  贷:应交税金--应交土地增值税 A9:NKY{z  
  预缴税款时,编制会计分录 D	E/:['  
  借:应交税金--应交土地增值税 z`3(	,V  
  贷:银行存款 
9A$m$  
  2.项目竣工结算,按土地增值税的规定计算出实际应缴纳的土地增值税时,对比已预提的土地增值税,并进行调整。 fiDl8=~@  
  (1)预提数大于实际数时,编制会计分录 e2)autBe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红字,差额) ^ c%N/V
\  
  贷:应交税金--应交土地增值税(红字,差额) \>Zvev!s
  
  反之,编制会计分录 =Lp7{09u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蓝字,差额) cP>o+-)   
  贷:应交税金--应交土地增值税(蓝字,差额) 7hw .B'7  
  调整后的贷方发生额与借方发生额对比的差额,作为办理退补税款的依据。 Jjm|9|C,  
  (2)缴纳税款时,编制会计分录 n"D	?I  
  借:应交税金--应交土地增值税 5.0e~zlM-  
  贷:银行存款 Dr#c)P~Wd  
  (3)税务机关退还税款时,编制会计分录 ip:LcG t  
  借:银行存款 |U'I/A  
  贷:应交税金--应交土地增值税 H=^K@Ti:  
 二、非主营业务收入或非经常性的经营收入的税务会计处理 qUJ
aeQ  
  (一)企业转让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取得租赁收入,记入"其他业务收入"科目核算,其发生的成本费用,以及计算提取的营业税等税费记入"其他业务支出"科目核算。 n.}T1q|l  
  1.取得其他业务收入计算应交税金及附加时,编制会计分录 iCQ>@P]nE  
  借:其他业务支出 5/0j}_pP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 +9A\HQ
|22  
  --应交土地增值税 AC-	)BM';  
  --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f,y&\Xmf  
  贷:其他应交款--应交教育费附加 hZ$t$3  
  2.缴纳税金和附加时,编制会计分录 =H`Q~Xx  
  借: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 i@P
}{  
  --应交土地增值税 
 iThSt72  
  --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Iv[TB[  
  借:其他应交款--应交教育费附加 ,FSrn~-j9  
  贷:银行存款 	#ToK$8  
  (二)销售不动产的会计处理 42C<1@>zO  
  除房地产开发企业以外的其他纳税人,销售不动产属于非主营业务收入,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销售不动产应缴纳的营业税等税费。 r6.d s^  
  1.取得销售不动产属收入时,编制会计分录 
+cu^%CXT  
  借:固定资产清理 L,_.$1d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 Ctu?o+^;z  
  --应交土地增值税 gE7L	L=x  
  --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dY!Z  
  贷:其他应交款--应交教育费附加 !nf-}ze{  
  2.缴纳税金和附加时,编制会计分录 Kq6jw/T  
  借: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 /bRg?Q  
  --应交土地增值税 Jh/ E@}'  
  --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2umv|]n+l|  
  借:其他应交款--应交教育费附加 L"+$Wc[|  
  贷:银行存款 HL K@xKD<  
三、企业所得税税务会计处理 Sm{>rR  
  (一)根据《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的规定,企业所得税按年计算,分月或分季预缴。按月(季)预缴、年终汇算清缴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如下 	t#E}NR  
  (二)企业对外投资收益和从联营企业分回税后利润计算补缴所得税的税务会计处理 $iw%(H  
  (三)上述会计处理完成后,将"所得税"借方余额结转"本年利润"时,编制会计分录 QO;4}rq  
  (四)所得税减免的会计处理 %
ZU/x
d  
  (五)对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 tln37vq  
  (六)企业清算的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2tQ`/!m>v$  
  (七)采用"应付税款法"进行纳税调整的会计处理 rRF
AD{5)  
  (八)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纳税调整的会计处理 =6nD	si
bf  
  (一)根据《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的规定,企业所得税按年计算,分月或分季预缴。按月(季)预缴、年终汇算清缴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如下: dFXc/VH')  
  1.按月或按季计算应预缴所得税额和缴纳所得税时,编制会计分录 v
$({C  
  借:所得税 WgQBGch,!  
  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V
A^l+Z,d  
  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fd1Pj9~$  
  贷:银行存款 ?}QH=&=^  
  2.年终按自报应纳税所得额进行年度汇算清缴时,计算出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减去已预缴税额后为应补税额时,编制会计分录 ?\=/$Gt  
  借:所得税 u{H?4|'(  
  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T7. 1'x  
  3.根据税法规定,乡镇企业经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准予在应缴纳所得税额中扣除10%作为补助社会性支出。计提"补助社会性支出"时,编制会计分录 2 ][DZl  
  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30j|D3-  
  贷:其他应交款--补助社会性支出 {Tp2H_EG  
  非乡镇企业不需要作该项会计处理。 2h=%K/hhY  
  4.缴纳年终汇算清应缴税款时,编制会计分录 ~%k ?L4%  
  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vG41C k1  
  贷:银行存款 f:JlZ&  
  5.年度汇算清缴,计算出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少于已预缴税额,其差额为多缴所得税额,在未退还多缴税款时,编制会计分录 /B3R1kNf|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多缴所得税款 G@	\Pi#1	  
  贷:所得税 g{k1&|  
  经税务机关审核批准退还多缴税款时,编制会计分录 =	"ts`>  
  借:银行存款 !RvRGRSyF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多缴所得税款 v6(E3)J7  
  对多缴所得税额不办理退税,用以抵缴下年度预缴所得税时,在下年度编制会计分录 A#wEuX=[  
  借:所得税 sYSLmUZ{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多缴所得税款 jH;Du2w  
  (二)企业对外投资收益和从联营企业分回税后利润计算补缴所得税的税务会计处理。 iI1n2>V3y  
  按照税法规定,企业对外投资收益和从联营企业分回税后利润,如投资方企业所得税税率高于被投资企业或联营企业的,投资方企业分回的税后利润应按规定补缴所得税。其会计处理如下: 8T[
6J{|C  
  1.根据企业所得税有关政策规定,在确认投资收益或应分得联营企业税后利润后,计算出投资收益或联营企业分回的税后利润应补缴的企业所得税额并缴纳时,编制会计分录 o89(
h!  
  借:所得税 LaFZ?7@|}  
  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_o3e]{	  
  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3
fj  
  贷:银行存款 >`RRP}u=u  
  (三)上述会计处理完成后,将"所得税"借方余额结转"本年利润"时,编制会计分录 l:|D,q  
  借:本年利润 N3BL3:@O  
  贷:所得税 m|tC24  
  "所得税"科目年终无余额。 f>j wN@(  
  (四)所得税减免的会计处理 fK}h"iH+K  
  企业所得税的减免分为法定减免和政策性减免。法定减免是根据税法规定公布的减免政策,不需办理审批手续,纳税人就可以直接享受政策优惠,其免税所得不需要计算应纳税款,直接结转本年利润,不作税务会计处理。政策性减免是根据税法规定,由符合减免所得税条件的纳税人提出申请,经税务机关按规定的程序审批后才可以享受减免税的优惠政策。政策性减免的税款,实行先征后退的原则。在计缴所得税时,按上述有关会计处理编制会计分录,接到税务机关减免税的批复后,申请办理退税,收到退税款时,编制会计分录 ;F:fM!l=  
  借:银行存款 U%<rn(xWXD  
  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g\fhp{gWB  
  将退还的所得税款转入资本公积: $RX'(/  
  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dhPKHrS  
  贷:资本公积  ;r\(p|e  
  (五)对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 C]u',9,  
  如果上年度年终结帐后,于本年度发现上年度所得税计算有误,应通过损益科目"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进行会计处理。 dIweg=x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借方发生额,反映企业以前年度多计收益、少计费用而调整的本年度损益数额;贷方发生额反映企业以前年度少计收益、多计费用而需调整的本年度损益数额。根据税法规定,纳税人在纳税年度内应计未计、应提未提的扣除项目,在规定的纳税申报期后发现的,不得转移以后年度补扣。但多计多提费用和支出,应予以调整。 DPgm%Xq9(!  
  1. 企业发现上年度多计多提费用、少计收益时,编制会计分录 ={2!c
0s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IzL~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jR ~DToQ  
  2.本年未进行结帐时,编制会计分录 /lhz],w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本年利润 Nil}js27  
  (六)企业清算的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bp<^
R  
  清算是指由于企业破产、解散或者被撤销,正常的经营活动终止,依照法定的程序收回债权、清偿债务,分配剩余财产的行为。按照税法规定,纳税人依法进行清算时,其清算所得,应当按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 W[bmzvJ_X  
  1.对清算所得计算应缴所得税和缴纳税时,编制会计分录 <E|s\u  
  借:所得税 >z
vY\{WY  
  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V]
]:eR  
  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hS|68pN6  
  贷:银行存款 nv0@xnbz  
  2.将所得税结转清算所得时,编制会计分录 .\Fss(Zn  
  借:清算所得/ 贷:所得税 g:ErZ;[  
  (七)采用"应付税款法"进行纳税调整的会计处理: \5
pu|2u  
  1.对永久性差异的纳税调整的会计处理。永久性差异是指按照税法规定的不能计入损益的项目在会计上计入损益,从而导致了会计利润与按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不一致而产生的差异。 jF	^5}5U  
  按照调增的永久性差异的所得额计算出应缴所得税时,编制会计分录 R@Y=o].2  
  借:所得税 >>Ar$  
  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 T;L
$x  
  期未结转企业所得税时: vE, 	37  
  借:本年利润 0X|_^"!  
  贷:所得税 t
!`Jse>  
  2. 对时间性差异的纳税调整的会计处理。时间性差异是指由于收入项目或支出项目在会计上计入损益的时间和税法规定不一致所形成的差异。 CBT>"sYE1  
  按当期应调整的时间性差异的所得额,计算出应缴所得税时,编制会计分录 ^ZeJ[t&!#  
  借:所得税 9v)%dO.  
  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gT+Bhr  
  期未结转企业所得税时,编制会计分录 A?!I/|E
^;  
  借:本年利润 9<Eg}Ic  
  贷:所得税 u+9<&)X0  
  (八)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纳税调整的会计处理: &-yGVx  
  1.对永久性差异纳税调整的会计处理,按照调增的永久性差异的所得额计算出应缴纳所得税时,编制会计分录 V3N0Og3  
  借:所得税 -cF'2Sfr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l3o#@sz:  
  期未结转所得税时,编制会计分录 10[Jl5+t  
  借:本年利润 	[s1pM1x  
  贷:所得税 o}Cq.[G4k  
  2.对时间性差异纳税调整的会计处理。将调增的时间性差异的所得额加上未调整前的利润总额计算出应缴纳的所得税与未调整前的利润总额计算出的所得税对比,将本期的差异额在"递延税款"科目中分期递延和分配,到发生相反方向影响时,再进行相反方向的转销,直到递延税款全部递延和转销完毕。当当期调增的时间性差异的所得额加上未调整前利润总额计算出应缴所得税大于未调整前的利润总额计算出的所得税时,编制会计分录 mABe'"8  
  借:所得税 7^TV~E#  
  借:递延税款 5`[n8mU  
  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5~
' Ie<Y_  
  反之,编制会计分录 U]~^Z R  
  借:所得税 qOV[TP,  
  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aOnGp   
  贷:递延税款 #
Doq	P:  
  期未结转所得税时: 5r{;CKKz  
  借:本年利润 #C*8X+._y  
  贷:所得税 V}w;Y?]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