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179阅读
  • 22回复

[知识整理]2013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串讲班讲义(每日更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饭团儿
 

发帖
198
学分
2615
经验
946
精华
1
金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13-09-23
第一部分 第1-3章讲解
*A-_*A  
  第一章 总 论 m^X51,+<  
  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IQqUFP$8g  
  二、会计要素:特别注意资产、利得和损失等 aNbS0R>l  
   dPUe5k)G_  
  第二章 金融资产 D(b01EQ;d  
   ]jT}]9Q$  
  
一、划分
VKa+[  
业务
x}G:n[B7_V  
划分类别
_!xrBdaJ  
在二级市场购入股票,对被投资企业无控制、无共同控制、无重大影响
^WA7X9ed  
准备近期出售
1 ?@ HOu  
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w9}O2 lL  
不准备近期出售
&raqrY|V  
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eVYy_bL-  
属于限售股权
J)nK9  
一般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S-t#d7'B  
在二级市场购入债券
YQ0#j'}/  
准备近期出售
xoZ m,Pxd  
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F5)`FM^R  
不准备近期出售但也不准备持有至到期
s$Vl">9#  
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Kgw2,y+  
准备持有至到期且有充裕的现金
Y6{^cZ!=  
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4o>y9  
在二级市场购入认股权证
GDu^P+^  
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_p$/.~Xo9  
购入股权
wAh]C;+{  
对被投资企业无控制、无共同控制、无重大影响,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
}[+uHR6L  
划分为长期股权投资
{f06Ki  
对被投资企业具有控制
:{u`qi  
划分为长期股权投资
Xv1vq -cM  
对被投资企业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
X[ tt'5  
划分为长期股权投资
fWHvVyQ.  
vQWmHv\P  
  二、初始计量
]545:)Q1  
交易性金融资产
j~v`q5X  
公允价值(不包括交易费用和应收项目)
@3`5(xwzm  
持有至到期投资
zlMh^+rMX  
公允价值+交易费用(不包括应收项目)
P&`%VW3E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3c%&Zf3  
公允价值+交易费用(不包括应收项目)
\Qml~?$@lH  
-K{R7  
  三、持有期间:(现金股利、利息应确认投资收益)
<':h/ d  
1.交易性金融资产
T zL|{9  
(1)股票:借:应收股利 !Asncc G  
        贷:投资收益 U[C>Aoze  
(2)债券:借:应收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ORk|)kU  
        贷:投资收益
"GMU~594  
2.持有至到期投资
U]hqRL  
借:应收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Hq.rG-,p  
  贷:投资收益【期初债券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M4dze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差额】
A6(Do]M  
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G'|ql5Zw  
(1)股票:与交易性金融资产相同 >u=  
(2)债券:与持有至到期投资相同
u(vZOf]jL  
$dM_uSt  
  四、后续计量
i6Z7O )V  
交易性金融资产
h<9vm[.  
按公允价值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记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K>s>it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0]0ss;##R  
按公允价值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记入“资本公积”
pg{VKrT`  
持有至到期投资
0 zW*J JxV  
按摊余成本后续计量
[,;Y5#Y[5  
A f'&, 1=q  
  五、重分类 h)Y] L#R  
  1.持有至到期投资转换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2"&GH1  
  (1)企业因持有意图或能力的改变,使某项投资不再适合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应当将其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CL0 lMZ  
  (2)如出售或重分类金融资产的金额较大而受到的“两个完整会计年度”内不能将金融资产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限制已解除(即,已过了两个完整的会计年度),企业可以再将符合规定条件的金融资产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3dgQB'  
  (3)会计处理  WI\a  
  重分类日,该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在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或终止确认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qP:h.  
  【注意问题】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y._'o7%  
  2.其他问题 bi8_5I[  
  (1)初始确认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不得重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Y0(4]X \ey  
  (2)初始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不得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L{/% "2>  
   o~$O$   
  六、金融资产减值损失
l~Jd>9DwY  
1.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或应收款项 "B'c;0 @q  
   
/8; m.J>bf  
(1)计算:账面价值-现值 8N&' n  
(2)计提减值后,债券投资收益=现值×实际利率 ;nS F\X(;{  
(3)可以通过损益转回
XFWpHe_ L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T0 K!Msz  
   
y:)^*2GA-B  
(1)计算:账面价值-公允价值 @)>Z+g  
(2)分录: |_?e.}K  
借:资产减值损失【快速计算=初始成本-减值时的公允价值】 vW?\bH7}I  
  贷:(或借记)资本公积 "_/ih1z]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B[8bkFS>]  
注:应将原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无论借贷方)转入资产减值损失 >/ay'EyY;>  
(3)计提减值后,债券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实际利率 36.,:!%p  
(4)股票通过资本公积转回;债券通过损益转回
: UeK0  
  【快速计算】 *)K\&h<{  
  交易性金融资产处置时影响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初始成本 J9lZ1,22  
  交易性金融资产处置时影响营业利润=公允价值-账面价值 :M(uP e=D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置时影响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初始成本+资产减值损失 7y$\|WG?!r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置时影响营业利润=公允价值-账面价值+资本公积 um%_kX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资产减值损失=初始成本-减值时的公允价值 L{1sYR%s\  
   _ [k \S|iY  
  七、金融资产转移的界定 y#Dh)~|k  
  1.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  j(%N.f6  
  (1)不附任何追索权方式出售金融资产。 & /8Tth86  
  (2)附回购协议的金融资产出售,回购价为回购时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M t^  
  企业通过与购买方之间签订协议,按一定价格向购买方出售一项金融资产,同时约定到期日企业再将该金融资产购回,回购价为到期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pkdZ   
  2.不符合终止确认条件的转移 +/[M Ex=   
  (1)采用附追索权方式出售金融资产。 ~| j  eNT  
  (2)附回购协议的金融资产出售,回购价固定或是原售价加合理回报。 h0<PQZJ  
   i~h@}0WR"  
  第三章 存 货 .D@J\<,+l  
   &nIu^,.  
  一、存货的初始计量 6f +aGz  
  1.外购存货的成本 C8K2F5c5  
  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 ^/BGOBK  
  2.委托外单位加工的存货 Au,oX2$  
  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的存货,计入存货成本的内容包含: m!7%5=Fc  
  (1)“三项”一定计入收回存货的成本:实际耗用的原材料或者半成品成本、加工费、运杂费。 C*mVM!D);!  
  (2)“两项”不一定计入收回存货的成本:消费税,支付的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消费税应记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科目的借方;支付的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的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消费税,应计入委托加工物资成本。增值税,支付的增值税可作为进项税额抵扣的,不计入委托加工物资成本;否则,计入委托加工物资成本。 811>dVq3/  
  3.不计入存货成本的相关费用 >!Yuef <P  
  下列费用不应当计入存货成本,而应当在其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ET.jjV  
  (1)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及制造费用应计入当期损益,不得计入存货成本。 K /W=r  
  (2)仓储费用指企业在采购入库后发生的储存费用,应计入当期损益。但是,在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下一个生产阶段所必需的仓储费用则应计入存货成本。 l~E~!MR  
  (3)企业采购用于广告营销活动的特定商品,向客户预付货款未取得商品时,应作为预付账款进行会计处理,待取得相关商品时计入当期损益(销售费用)。企业取得广告营销性质的服务比照该原则进行处理。 O cL7] b0  
   ?=&; A  
  二、存货的期末计量 w0!$ow.l  
  1.不同情况下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v~,|N>w  
  (1)产成品、商品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存货 b,Wm]N  
  可变现净值=估计售价-估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 i}vJI}S.$  
  (2)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存货 krfXvQJwJ  
  可变现净值=该材料所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 _v&fIo  
  2.可变现净值中估计售价的确定方法 ! JA;0[;l=  
  签订合同的用合同价格,没有签订合同的用市场价格 m?kiGC&m  
  3.存货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通常表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零。 4]r_K2.cc  
  (1)已霉烂变质的存货。 6U{A6hH]  
  (2)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 .I:rb~ &  
  (3)生产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mC@}  
  4.需要注意的是,资产负债表日同一项存货中一部分有合同价格约定、其他部分不存在合同价格的,应当分别确定其可变现净值,并与其相对应的成本进行比较,分别确定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或转回的金额,由此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不得相互抵消。 u ON(LavB  
  5.对已售存货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的,还应结转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6 \8d6x>  
  借:存货跌价准备 ) lUS'I  
    贷:主营业务成本
1条评分经验+1
2013zz 经验 +1 2013注会答案【81331055】最后关头,把握机会! 2013-10-14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欢迎关注CPA微信平台:gaoduncpa ,期待您的加入。
离线小飞兔

发帖
1200
学分
5702
经验
1394
精华
1
金币
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3-09-24
第二部分 第4、24及25章讲解 sXC]{] P  
[dL?N  
第四章长期股权投资、第二十四章企业合并、第二十五章合并财务报表(部分) =09j1:''<d  
  一、基础内容 OEGAwP?F  
  1.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d0Kg,HB   
(1)控 制
zT+yZA.L  
(2)对被投资企业无控制无共同控制无重大影响,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成本法
")M.p_b[Z=  
(3)对被投资企业有共同控制或有重大影响—权益法
*t|j+*c}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成本法
>|I3h5\M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成本法
zsRN\U  
按被合并方净资产的账面价值(指被合并方的所有者权益相对于最终控制方而言的账面价值)份额
~KfjT p#  
按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
/0YNB)  
按公允价值+直接相关税费
+TX p;6pA  
  2.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V~P6o(/  
 
&FvNz  
成本法
#WpO9[b>  
权益法
VZlvmN  
(1)对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
2Nl("e^kJr  
--
S(-=I!.G{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lMnwqx<  
  贷:营业外收入
+#H8d1^5  
(2)被投资企业实现净利润
01q7n`o#zf  
--
$BBfsaJPT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调整后的净利润×持股比例】 |)JoxqR  
  贷:投资收益
@x J^JcE  
(3)被投资单位宣告分配现金股利
 FZ2-e  
借:应收股利 8"* $e I5  
  贷:投资收益
x?<5=,  
借:应收股利 ?h3Ow`1G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6wrOMaO  
(4)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
80]TKf>  
――
FW.dHvNX  
借:投资收益 `Zi#rr|)L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OB^2NL~Q~  
    长期应收款 0j/81Y}p  
    预计负债
?RzT0HRd  
(5)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
2nie I*[  
――
mVL,J=2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q(p0#Mk,E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tr/dd&(Y1  
  3.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特别处理 ^{K8uN7  
  (1)投资企业如有子公司,则内部交易在合并报表中的处理
Cw|S Y  
逆流交易
PrKl whi#  
顺流交易
CGe'z  
借:长期股权投资 9G8QzIac  
   贷:存货
:d2u?+F  
借:营业收入 XP^6*}H.*  
  贷:营业成本 "=n8PNV/ c  
    投资收益
  二、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处理 9f6TFdUi"y  
  1.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处理原则 omA*XXUx=8  
  (1)合并方在合并中取得的被合并方各项资产、负债应维持其在被合并方的原账面价值不变。 2M#CJ&  
  (2)合并方在合并中取得的净资产的入账价值与为进行企业合并支付的对价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所有者权益相关项目,不计入企业合并当期损益,应首先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的余额不足冲减的,应冲减留存收益。 E\*",MGL  
  2.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的会计处理 9c7 }-Go  
  借:长期股权投资【相对于最终控制方而言的被合并方账面所有者权益×投资企业持股比例】 7h0'R k  
    贷:银行存款、股本等 enzQ}^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或借记)  
&"h!SkX/  
bg*{1^  
3.关于同一控制下分步交易实现合并的处理 D5m\u$~V  
  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取得的股权最终形成企业合并的,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应当以持股比例计算的合并日应享有被合并方账面所有者权益份额作为该项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r=Q5=(hn   
  初始投资成本与其原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加上合并日进一步取得的股份新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之和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IhY&?jk?  
   85{vz|(':  
  三、一般情况下的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会计处理 QMxz@HGa|  
  1.会计处理原则 f,a %@WT  
  (1)确定购买方 F`Y<(]+   
  购买方是指在企业合并中取得对另一方或多方控制权的一方。 %Nn'p"  
  (2)确定购买日 V6{xX0'b*m  
  有关的条件包括: ibc/x v2  
  ①企业合并合同或协议已获股东大会通过。 `~]ReJ!X%  
  ②参与合并各方已办理了必要的财产的所有权交接手续。 ,7g;r_qwA  
  ③购买方已支付了购买价款的大部分。 {LD8ie|x1`  
  ④购买方实际上已经控制了被购买方。 `j![  
  (3)确定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成本 MX0B$yc$  
  企业合并成本=支付的现金或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发行或承担债务的公允价值+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 7:<Ed"rdE  
  注意问题:或有对价的公允价值 'X,V  
  购买方应当将合并协议约定的或有对价作为企业合并转移对价的一部分,按照其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计入企业合并成本。 JrAc]=  
  (4)企业合并成本在取得的可辨认资产和负债之间的分配 %$x FnGb  
  注意: W 8NA.  
  ①企业合并中产生或有负债的确认。在购买日,可能相关的或有事项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可能性还比较小,但其公允价值能够合理确定的情况下,即需要作为合并中取得的负债确认。 n_Y]iAoc`  
  ②企业合并中取得无形资产的确认。购买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无形资产应按购买日的公允价值是否能够可靠计量予以确认。包括:被购买企业原已确认的无形资产;被购买企业原未确认的无形资产,但其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购买方就应在购买日将其独立于商誉确认为一项无形资产。 5w1[KO#K|  
  【思考问题】1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取得乙公司持有的丙公司80%股权。购买日前,甲公司、乙公司不存在关联方关系。购买日,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为13 000万元,公允价值为14 000万元,其差额资料如下: /6c10}f  
  购买日,丙公司有一项无形资产金额为5 600万元,公允价值为6 500万元。购买日,丙公司有一项非专利技术,个别报表未确认为无形资产,其公允价值为100万元。 ECzNByP  
  则:在购买日甲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合并取得的无形资产按6 600万元(6 500+100)计量。 ~m?~eJK#a  
  (5)企业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确认为商誉。 e"6i >w!  
  2.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的会计处理 k#) .E X  
  (1)个别报表: ix+x-G  
  借:长期股权投资 【公允价值】 WCu%@hh=h  
    贷:银行存款、股本等 SXz([Z{)  
  (2)购买日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 FO=1P7  
  【提示: AZy2P u56  
  非同一控制下的免税合并:确认递延所得税 $@k w>2  
  非同一控制下的应税合并:不确认递延所得税 UYOn p7R<  
  同一控制下的免税合并:不确认递延所得税 6w;|-/:`  
  同一控制下的应税合并:确认递延所得税】 Ig KAD#2a  
  ①合并商誉=企业合并成本-(或考虑了递延所得税因素)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母公司% }2,#[m M  
  ②调整分录 (将子公司的账面价值调整为公允价值) 3raA^d3!?  
  借:存货 【评估增值】 =3C)sz}  
    固定资产 【评估增值】 Gnt!!1_8L  
    无形资产 【评估增值】 yo,!u\^x  
    递延所得税资产 a4RFn\4?  
    贷:应收账款【评估减值】 lh_zZ!)g  
      预计负债【评估增值】 "'B%.a#k  
      递延所得税负债 u(Sz$eV  
      资本公积 x 4</\o  
  抵销分录 u/c3omY"#  
  借:股本 MjC%6%HI  
    资本公积 E57{*C  
    盈余公积 \q'fB?bS^  
    未分配利润 !cwVJe  
    商誉 Z<<gz[$+p  
    贷:长期股权投资 =Zy!',,d,9  
      少数股东权益 oD@jtd>b%  
  (3)资产负债表日合并财务报表的调整分录
i(iP}: 3  
 
>?eTbtP  
第一年末
; S ` -9}6  
第二年末
jY+S,lD  
将子公司的账面价值调整为公允价值
]G PJ(+5  
借:存货 DF|s,J`98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r;X0 B  
  递延所得税资产 lY*]&8/=  
  贷:应收账款 {WeXURp&nF  
    预计负债 bXwoJ2  
    递延所得税负债 }k0-?_Z=1  
    资本公积
/&as)  
借:未分配利润 M2Fj)w2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lV6[d8P  
  递延所得税资产  &Z!K]OSY  
  贷:未分配利润 qK vr*xlC  
    未分配利润 2 RUR=%C  
    递延所得税负债 -Dxhq& }Y  
    资本公积
D8AIV K]  
存货已经全部对外销售、应收账款按照评估减值的金额收回、预计负债实际支付、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补提折旧、推销
`{lAhZ5  
借:营业成本 hdJwNmEA>  
  应收账款 bH&)rn  
  预计负债 Pph8"`mv.m  
  管理费用 t`YZ)>Ws  
  贷:存货 6.h   
    资产减值损失 auTTvJ  
    营业外支出 EvqAi/(g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xc9KGR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Vy^yV|`v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qJXsf M6  
    所得税费用
pNE\@U|4E  
借:未分配利润 uV}WSoq[  
  未分配利润 [ 7Lxt  
  未分配利润 F:o #  
  未分配利润 A : bPIXb  
  贷:未分配利润 -j tC>_/  
    未分配利润 t_>bTcsU  
    未分配利润 b}Hl$V(uD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4!~ .6cp3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btR^;_\A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1hU :qW  
    未分配利润
VMZ]n%XRXW  
 
DxKfWb5 R  
借:管理费用 n~)HfY  
  贷:固定资产 c\)&yGE  
    无形资产 (21 W6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Ep\  
  贷:所得税费用
`,Y [Z  
成本法转为权益法
u2-@?yt  
借:长期股权投资 S`@6c$y k  
  贷:投资收益 【调整后的净利润×母公司%】 >PJtG]D  
借:长期股权投资 GtM( Y  
  贷:资本公积【子公司其他综合收益×母公司%】 v=.z|QD^1  
借:投资收益【子公司宣告的现金股利×母公司%】 }x?H ~QQT  
  贷:长期股权投资
g7 Md  
借:长期股权投资 ?l, X!o6  
  贷:未分配利润 I51oG:6fR?  
    资本公积 !<=%;+  
    其他同左
VqClM  
抵消长期股权投资
rI<nUy P?  
借:股本 【年初+股票股利】 /}nrF4S  
  资本公积 【年初+评估增值+本年增加额】 k)5_1y  
  盈余公积 【年初+本年计提】 `?]rr0.}hp  
  未分配利润【年初+调整后净利润-提盈-股利】 OS"{"P  
  商誉 ^0Q=#p  
  贷:长期股权投资 【权益法调整后的账面价值】 ,zN3? /7  
    少数股东权益   
jKj=#O  
抵销投资收益
j(%gMVu  
借:投资收益 m +Q5vkW  
  少数股东损益 ?{"XrQw  
  未分配利润—年初 9'n))%CZ.  
  贷:提取盈余公积 pG!(6V-x<E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 &gA6+b'  
    未分配利润—年末
.lvI8Jf~X  
  四、因追加投资导致持股比例上升,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需要追溯调整) ;v,9 v;T  
  【原持股比例为6%,现自其他股东处购入其20%的股权;6%→26%】 lk[G;=K:.  
  【强调:需要追溯调整;不涉及合并报表的处理】 %wt2F-u  
  (1)原持有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与按照原持股比例计算确定应享有原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
  (2)对于新取得的股权部分,应比较追加投资的成本与取得该部分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
% QPWw~}:  
进行上述调整时,应当综合考虑与原持有投资和追加投资相关商誉或计入损益金额。 -7I1Lh#M  
  (3)对于原取得投资后至追加投资的交易日之间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相对于原持股比例的部分: a1g6} ym\  
(4)属于其他原因导致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中应享有的份额。【包括除净利润(已扣除现金股利)以外的两点之间所有的差额,即包括评估增值的部分】 }{&l n  
  借:长期股权投资   llHc=&y#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6SMn6a4  
  【提示】考试时可以合写成一笔下列会计分录: 0~+NB-L}  
  借:长期股权投资   ~*7O(8  
    贷:盈余公积   =de<WoKnu2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I(OAEIz  
      投资收益    cQ(}^KO  
      资本公积 +X:J]- 1)  
   ]~ !X iCqu  
  五、丧失控制权——因处置部分投资导致的持股比例下降、或处置全部投资 1 [Sv  
  【强调:转为权益法时需要追溯调整;涉及合并报表的处理】 NqJ<!q)  
  1.个别报表 <I7(eh6d  
  (1)由控制的成本法→无控制的成本法(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对于剩余股权,应当按其账面价值确认为长期股权投资。(个别报表不需要追溯调整) 6kt]`H`cfJ  
  (2)由控制的成本法→金融资产,对于剩余股权,应当按其账面价值确认为其他相关金融资产。(个别报表不需要追溯调整) &GdL 9!hH  
  (3)处置后的剩余股权能够对原有子公司实施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按有关成本法转为权益法的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个别报表则需要追溯调整) 8%o~4u3  
  ①应按处置或收回投资的比例结转应终止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在此基础上,应当比较剩余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与按照剩余持股比例计算原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原持股比例为80%,现出售其60%的股权;80%→20%】 Gr5`1`8|  
Ky[bX  
5-8]N>/b!  
离线小飞兔

发帖
1200
学分
5702
经验
1394
精华
1
金币
0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3-09-24
N}x9N.  
  ②对于原取得投资后至因处置投资导致转变为权益法核算之间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中应享有的份额(扣除已发放及已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和利润)
E7`qmn  
  ③其他原因导致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变动中应享有的份额。【仅包括净利润(已扣除现金股利)和其他综合收益的调整,不得调整其他差额】 RgZOt[!.  
  借:长期股权投资     ^_W40/c3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gvr -~  
  【提示】考试时可以合写成一笔下列会计分录: o2naVxetE  
  借:长期股权投资   C?o6(p"b  
    贷:盈余公积   Qnt5HSSt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DpvrMI~I_  
      投资收益    )%F5t&lum  
      资本公积 .Y\EE;8%  
  2.合并报表 ~=cmM  
  注意:对于剩余股权,应当按照其在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 +qy 6d7^  
  
合并报表当期的处置投资收益=[(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剩余股权公允价值)-原有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可辨认净资产×原持股比例]-商誉+其他综合收益×原持股比例 p!DP`Ouc3\  
  ①对于剩余股权,应当按照其在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 EI1? GB)b  
  借:长期股权投资   )];aIA$  
    贷:长期股权投资 【追溯调整后的账面价值】 rt}^4IqL  
      投资收益       -[heV|$;  
  【合并报表层面,视同为处置原有的股权再按照公允价值购入一项新的股权】 y vI<4F  
  ②对于个别财务报表中的部分处置收益的归属期间进行调整 Y3rt5\!  
  借:投资收益【代替原长期股权投资】 +~ 35G:&:  
    贷:未分配利润【代替投资收益】  3i=Iu0  
      投资收益 【不影响处置损益】 WU)Ss`s \  
  ③从资本公积转出与剩余股权相对应的原计入权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重分类转入投资收益 #|f~s  
  借:资本公积   |]sx+NlNc  
    贷:投资收益   ?fK1  
   =w%Oa<  
  六、不丧失控制权处置子公司投资的处理 ^R~~L  
  
1.个别报表 ?obm7<  
  从母公司个别报表角度,应作为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确认处置损益。 3CZS)  
  2.合并财务报表 Ia4)uV8  
  
合并资产负债表确认资本公积=处置价款-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相对应享有子公司自购买日持续计算可辨认净资产的份额 8ObeiVXf)  
   r,NgG!zq<  
  七、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的处理 fk{0d  
  企业在取得对子公司的控制权,形成企业合并后,购买少数股东全部或部分权益的,实质上是股东之间的权益性交易,应当分别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以及合并财务报表两种情况进行处理: )(TAT<  
  1.个别财务报表 QJBr6   
  按照实际支付价款或公允价值确认长期股权投资。 RN9;kB)c  
  
【注意】自子公司少数股东处新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不属于企业合并。 6q/ ?-Qcy  
  2.合并财务报表 PJ\0JR7a  
  
合并资产负债表确认资本公积=支付价款-新增长期股权投资相对应享有子公司自购买日持续计算的可辨认净资产份额 |He=LQ }0  
   $NG++N  
  八、企业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nc?B6IV  
  1.个别财务报表 tSHFm-q`  
  (1)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应当以购买日之前所持被购买方的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购买日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该项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Adx`8}N8  
  (2)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涉及其他综合收益的,应当在处置该项投资时将与其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例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的部分,下同)转入当期投资收益。 RE"^ )-  
  2.合并财务报表 -t-tn22  
  (1)对于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应当按照该股权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 ^4pto$#@O:  
  (2)合并成本 8Vn4.R[vE  
  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合并成本=购买日之前所持被购买方的股权于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购买日新购入股权所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 caq} &A]C  
  (3)合并商誉 !#N\ b  
  购买日的合并商誉=按上述计算的合并成本-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母公司% $B .Qc!m  
  (4)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涉及其他综合收益的,与其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应当转为购买日所属当期投资收益。 ^%<pJMgdF  
  【思考问题】个别报表不转,合并报表转? 【答案】是的。 |yY`s6Uq  
  (5)合并利润表中投资收益=原持有股权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与原持有股权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 uY#TEjGh]  
  九、反向购买的处理
[hh/1[   
;[ ' a  
 
Es4qPB`g.  
法律上的子公司(会计上的母公司)
m%r/O&g  
法律上的母公司(会计上的子公司)
,6"l(]0  
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T>jh   
×
#R&H &1  
 jNyoN1M  
谁计算合并成本
A9:NKY{z  
{?8B,G2r  
×
z`3( ,V  
合并财务报表中资产、负债的确认和计量
 9A$m$  
仍应以其在合并前的账面价值进行确认和计量
fiDl8=~@  
应以其在购买日确定的公允价值进行合并
!8RwO%c(  
企业合并成本与合并中取得的法律上的母公司(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
!0}\&<8/m  
企业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会计上的子公司(法律上的母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体现为商誉;小于的,确认为合并当期损益。 <4 8<86TP  
反向购买中,法律上的子公司(购买方或会计上的母公司)的企业合并成本是指其如果以发行权益性证券的方式为获取在合并后报告主体的股权比例,应向法律上母公司(被购买方或会计上的子公司)的股东发行的权益性证券数量与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计量的结果。
ajH"Jy3A  
ftbpqp'  
合并报表中留存收益的确认和计量
6lFfS!ZFA  
仍应反映的是其在合并前的留存收益余额
+OHGn;C  
已抵消
=xN= #  
合并报表中的股本、资本公积
n1v5Q2xw  
合并财务报表中的权益性工具的金额应当反映法律上子公司合并前发行在外的股份面值以及假定在确定该项企业合并成本过程中新发行的权益性工具的金额。但是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的权益结构应当反映法律上母公司的权益结构,即法律上母公司发行在外权益性证券的数量及种类。
Ip *g'  
已抵消
S: :>N.y  
合并财务报表的比较信息
S4o$t -9l  
应当是法律上子公司的比较信息(即法律上子公司的前期合并财务报表)
svhI3"r  
ko\):DN  
法律上子公司的有关股东在合并过程中未将其持有的股份转换为对法律上母公司股份的
p( LZ)7/  
该部分股东享有的权益份额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应作为少数股东权益列示
}JgYCsF/f  
5/0j}_pP  
  +9A\HQ |22  
  十、因收回部分投资导致持股比例下降由权益法转换为不能控制的成本法 z j{s}*  
  例如40%→1% LHYLC>J  
  因收回投资导致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由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的,
应以转换时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按照成本法核算的基础。
6W2hr2Zy9  
离线880725

发帖
10
学分
55
经验
30
精华
0
金币
0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3-09-25
谢谢分享
离线小飞兔

发帖
1200
学分
5702
经验
1394
精华
1
金币
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3-09-25
第三部分 第5-8章讲解
 第五章 固定资产 SjEAuRDvUz  
vEe NW  
  一、外购固定资产 h&@R| N  
  1.企业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uL +&(cr  
  2.固定资产的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使用寿命,或者以不同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适用不同折旧率或折旧方法的,应当分别将各组成部分确认为单项固定资产。 uwIc963  
  3.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 V,v[y\  
  购入时,按购买价款的现值,借记“固定资产”或“在建工程”科目;按应支付的金额,贷记“长期应付款”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 VObrlOkp  
  本期摊销金额=(长期应付款期初余额-未确认融资费用期初余额)×折现率 K r`]_m  
  借:在建工程、财务费用 S]3Ev#>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U<Y0bZA!  
  借:长期应付款 a?5[k}\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d5I f"8`@  
    贷:银行存款 1n*W2:,z  
  【提示】长期应付款账面价值= 长期应付款期末余额-未确认融资费用期末余额 pY8q=Kl  
   2 +5e0/_V  
  二、自行建造固定资产 K!AAGj`  
  1.建设期间发生的工程物资盘亏、报废及毁损,减去残料价值以及保险公司、过失人等赔款后的净损失,计入所建工程项目的成本;盘盈的工程物资或处置净收益,冲减所建工程项目的成本。工程完工后发生的工程物资盘盈、盘亏、报废、毁损,计入当期营业外收支。 JOn yrks  
  2.高危行业企业按照国家规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 nQK|n^AU/  
  通过“专项储备”科目核算。 1r)kR@!LNG  
  3.待摊支出 'BMy8  
  在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首先,计算分配待摊支出;其次,计算确定已完工的固定资产成本。 r a '  
  4.弃置费用 #!J(4tXny  
  应在取得固定资产时,按预计弃置费用的现值,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预计负债”科目。在该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计算确定各期应负担的利息费用,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预计负债”科目。 'rP]Nw  
   |dE -^"_  
  三、计提折旧 &B b<4R  
  1.固定资产准则规定,企业应对所有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是,两个内容不计提:一是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二是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 `'_m\uo  
  在确定计提折旧的范围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h:\oly\  
  (1)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w2(guL($  
  (2)处于更新改造过程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 ^,Ydr~|T  
  (3)因大修理而停用的固定资产,照提折旧。 }f>H\iJe  
  2.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c8 K3.&P6  
  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折旧方法。 lt'I,Xt  
   cFd > oDS  
  四、固定资产后续支出 E9! N>0  
  1.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扣除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n5:1.g  
  借:营业外支出 ni&*E~a  
    贷:在建工程 (kBP(2V  
  2.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在发生时计入当期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 eDO!^.<5  
  3.经营租赁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通过“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核算,并在剩余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较短的期间内进行摊销。 7Ob*Yv=[  
   0\{BWNK  
  五、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 =;~I_)Pg1  
  1.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包括单项资产和处置组,处置组是指作为整体出售或其他方式一并处置的一组资产。如果处置组是一个资产组,并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08号――资产减值》的规定将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商誉分摊至该资产组,或者该处置组是这种资产组中的一项经营,则该处置组应当包括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商誉。 7XrfuG*L$  
  2.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按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孰低进行计量。 '8FC<=+p[  
   iP~,n8W  
  第六章 无形资产 5wtTP ;P  
   >:sUL<p  
  一、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 %5Kq^]q;Y  
  1.外购的无形资产成本 i@"e,7mSG  
  (1)包括的内容 0Rxe~n1o  
  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其中,包括发生的专业服务费用、测试无形资产是否能够正常发挥作用的费用等。 X+8B!F  
  (2)不包括的内容 u?+bW-D'd  
  不包括为引入新产品进行宣传发生的广告费(计入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及其他间接费用,也不包括在无形资产已经达到预定用途以后发生的费用。 pe0x""K  
  2.分期付款购买无形资产 J<j&;:IRd  
  无形资产的初始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除按照有关规定应予资本化的以外,应当在信用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计入当期损益(财务费用)。 =V+I=rqo  
  3.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的会计处理 Q'apG)0I  
^S)TO}e  
  二、内部研究开发费用 }71LLzG`/  
  企业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发生的研发支出,无论是否满足资本化条件,均应先在“研发支出”科目中归集,期末,对于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转入当期管理费用;符合资本化条件但尚未完成的开发费用,继续保留在“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科目中,待开发项目完成达到预定用途形成无形资产时,再将其发生的实际成本转入无形资产。 i?;r7>  
   j|.} I  
  三、无形资产后续计量 u9-nt}hGYM  
  1.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如为有限的,进行摊销。 ~!6K]hB4  
  2.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需要进行摊销,但是需要在每年年末进行减值测试。 3cl9wWlJ_E  
  3.当月增加的无形资产,当月开始摊销;当月减少的无形资产当月不再摊销。 tYW>t9  
  4.持有待售的无形资产不进行摊销,按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孰低进行计量。 v"u^M-_  
   ;bu#8,  
  四、无形资产处置 #>;FUZuJr  
  1.无形资产出租 2R-A@UE2  
  企业让渡无形资产使用权形成的租金收入记入“其他业务收入”科目,发生的相关费用,记入“其他业务成本”科目,应交的营业税记入“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 D6D1S/:ij'  
  2.无形资产出售 d?idTcgs  
  企业出售无形资产时,应将所取得的价款与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资产处置利得或损失(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与固定资产处置性质相同,计入当期损益。 ^u)z{.z'H/  
   =#5D(0Ab  
  第七章 投资性房地产 :y]Omp  
   JM$.O;y -  
  一、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
w6|9|f/  
 
~K_Uq*dCE  
内容
VUU]Pu &  
属于投资性房地产的有?
pI`?(5iK6|  
1
yQS+P8x&|]  
房地产企业持有并准备增值后出售的商品房
6" T['6:j  
×,属于存货
2 mjV~  
2
sf } Dh  
房地产企业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
UsVMoX^  
×,属于存货
e`tLR- &  
3
`\>.h  
房地产企业正在开发的商品房
,n, RFa  
×,属于存货
`XTh1Z\  
4
UAS@R`?cI  
房地产企业开发的准备出售的房屋
td2/9|Q  
×,属于存货
<c[U#KrvJ  
5
j '%4{n  
房地产企业开发的已出租的房屋
C=Fzu&N}  
)-rW&"{U  
6
tU wRE|_  
房地产企业持有的准备建造商品房的土地使用权
Q3W#`6jpF  
×,属于存货
}'"Gr%jf(  
7
!H][LXB~H  
企业拥有并自行经营的旅馆或饭店
Y>."3*^  
×,属于固定资产
[t\B6XxT  
8
vQVK$n`  
企业自用的办公楼
5`/@N{e  
×,属于固定资产
89}Y5#W  
9
1&=0Wg0ig  
企业出租给本企业职工居住的宿舍
+KGZ HO!  
×,属于固定资产。
}0 hL~i  
10
<<A`aU^fX  
企业持有的准备建造办公楼的土地使用权
2],_^XBvB  
×,属于无形资产
<3PL@orO  
11
O^>jdl!TZ  
已出租的房屋租赁期届满,收回后继续用于出租但暂时空置
wle@v Cmr  
!M<{E*  
v ]Sl<%ry  
  二、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计量 wu<])&F  
  1.外购的投资性房地产 @xsP5je]  
  对企业持有以备经营出租的空置建筑物或在建建筑物,企业董事会作出了正式书面决议,明确表明将其用于经营出租且持有意图短期内不再发生变化的,可视为投资性房地产。 .ujT!{>v/  
  外购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和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其他支出。 [36,eK  
  企业购入房地产,自用一段时间之后再改为出租或用于资本增值的,应当先将外购的房地产确认为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自租赁期开始日或用于资本增值之日起,再从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
" }gVAAvc7  
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V9e=yW!*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ExSe=4q#  
借:投资性房地产 +!-~yf#RE  
  贷:银行存款
5M]z5}n/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C.:=lo B  
  贷:银行存款
!%<^K.wG  
  2.自行建造(包括首次取得的在建投资性房地产)
PHg48Y"Nd  
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y]..= z_ql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A46~UA!$  
借:投资性房地产-在建 egR9AEJvz  
  贷:银行存款
=bh*[ , -  
借:投资性房地产-在建 ;Lw{XqT  
  贷:银行存款
I[MgIr^  
  三、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 F-(dRSDNM  
  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有成本和公允价值两种模式,通常应当采用成本模式计量,满足特定条件时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但是,同一企业只能采用一种模式对所有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不得同时采用两种计量模式。 $DFv30 f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的企业,对于在建投资性房地产(包括首次取得的在建投资性房地产),如果其公允价值无法可靠确定,但是预期该房地产完工后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应当以成本计量该在建投资性房地产,其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时或完工后(二者孰早),再以公允价值计量。 bok.j  
   O/%< }3Sq  
  四、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 PMsz`  
离线小飞兔

发帖
1200
学分
5702
经验
1394
精华
1
金币
0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3-09-25
Zmb fq8K  
[提示]求? TW !&p"Us+  
  自用房地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时影响本年营业利润? v}WR+)uFQ  
  (1)转为投资性房地产前计提的折旧 aq7~QX_0G  
  (2)转为投资性房地产后的公允价值变动或计提的折旧 !w BJ,&E  
  (3)租金收入 ,C3,TkA]  
   @aJ!PV'ms  
  五、与投资性房地产有关的后续支出 VDTcR  
  1.资本化的后续支出通过“投资性房地产—在建”核算。 &.TTJsKG h  
  2.费用化的后续支出,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uss Uv  
   %s19KGpA  
  六、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的变更 Wg`R_>qQSm  
  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允许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从成本模式计量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Y8flrM2CwG  
  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的,应当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将计量模式变更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调整期初留存收益。已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得从公允价值模式转为成本模式。 -i-?.:  
   V I% 6.6D  
  七、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 Y ^<bl2"y8  
  【例题】处置资产的损益?
1;<R#>&,*  
投资性房地产 8enEA^  
   
NnVnUgx  
出售价款150;账面价值100(成本80,公允价值变动20),转换日产生资本公积10万元。
s+tGFjq  
处置时影响营业利润=150-100+10=60 HR}bbsqxVf  
处置时处置损益=60
Ty88}V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A!^q J#  
出售价款150;账面价值100(成本80,公允价值变动20)。
.k,YlFvj  
处置时影响的投资收益=150-80=70 O12eH  
处置时影响营业利润=150-100+20=70
o M Zq+>  
交易性金融资产
6'xsG?{JY  
出售价款150;账面价值100(成本80,公允价值变动20)。
\W,I?Kx$  
处置时影响的投资收益=150-80=70   TX  
处置时影响营业利润=150-100=50
]qhPd_$?D'  
长期股权投资
+S Jd@y@fR  
出售价款150;账面价值100(成本80,损益调整变动14,其他权益变动6)。
jt+iv*2N>  
处置时影响的投资收益=150-100+6=56 e}1uz3Rh  
  
! VjFW5'{  
W`^@)|9^)  
  第八章 资产减值 v%Wx4v@%SE  
(p%>j0<  
  一、资产减值的范围
k{t`|BnPKB  
1.存货跌价准备
RejQ5'Neh  
账面成本-可变现净值 J4 Dry<  
=“存货跌价准备”期末余额 HV<Lf 6gE  
存货跌价准备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倒挤发生额
vTn}*d.K=  
计提:借:资产减值损失 EYA,hc  
     贷:存货跌价准备 Agrk|w PK  
转回:可以,上面反分录 *2jK#9"MP  
结转:借:存货跌价准备 8V~vX nkM  
     贷:主营业务成本
2;w*oop,O  
2.建造合同
=hl}.p  
预计总成本超过合同总收入的差额×(1-完工率)
4[N^>qt =  
计提:借:资产减值损失 ;J7F J3n  
     贷:存货跌价准备 orb_"Qw  
转回:完工时可以 >t7x>_~   
  借:存货跌价准备 ;| 1$Q!4  
    贷:主营业务成本
NVRLrJWpp  
3.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商誉
"Wx]RN:  
账面价值-可收回金额=计提额
3do)Vg4  
计提:借:资产减值损失 ,i@X'<;y  
     贷:××减值准备 n?V+dC=F}  
转回:不可以
H= X|h)  
4.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应收款项
S{3 nM<  
账面价值-现值=计提额
OrK&RC  
计提:借:资产减值损失 c*~]z R>s!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zl`h~}I  
      或坏账准备 6^DR0sO  
   转回:可以,上面反分录
64 5z#_}C$  
5.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MHa#?Q9  
账面价值-公允价值=计提额
i&n'N8D@  
计提:借:资产减值损失 a0Zv p>Ft  
  (或贷)资本公积 yq$,,#XDD=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fum0>tff  
转回:可以,债券通过损益转回 2PG [7u^  
       股票通过资本公积转回
4f<$4d^md  
  【注意】后续计量问题
jRatm.N  
存货
T iH) 5  
按照期末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后续计量
k!{p7*0  
应收款项
GA Am0;  
按照期末成本与现值二者孰低后续计量
+zs4a96[  
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成本模式)、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
HJY2#lSha6  
按照期末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二者孰低后续计量
KZeQ47|  
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模式)
M>/Zbnq  
按照公允价值后续计量
3'X.}>o   
应付职工薪酬(现金结算股份支付)
W | o'&  
按照公允价值后续计量
:Lz\yARpk  
持有至到期投资按照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
I"`M@ %  
持有至到期投资按照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
&zo|Lfe  
  二、可收回金额计量的基本方法 \Acqr@D  
  资产可收回金额的估计,应当根据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PsZ >P|e1  
  注意问题: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应当考虑的因素: 3g6j?yYqb  
  (1)在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时,应当以资产的当前状况为基础,不应当包括与将来可能会发生的、
尚未作出承诺的重组事项或者与资产改良有关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 y 8DhOlewQ  
  (2)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不应当包括
筹资活动和所得税收付产生的现金流量 jQ)T67  
   n..g~ $k  
  三、资产组的减值 Y3=_ec3w  
  1.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 LlSZ r)X  
  应当按照该资产组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RP @!=  
  2.资产组减值的会计处理 s8h-,@ p  
  企业需要预计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和计算资产组的账面价值,并将两者进行比较,如果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减值损失金额应当按照下列顺序进行分摊: }m-FGk  
  (1)首先抵减分摊至资产组中商誉的账面价值; h*<P$t  
  (2)然后根据资产组中除商誉之外的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所占比重,按比例抵减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 %D[0nt|X  
  (3)以上资产账面价值的抵减,应当作为各单项资产(包括商誉)的减值损失处理,计入当期损益。抵减后的各资产的账面价值不得低于以下三者之中最高者: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如可确定的)、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如可确定的)和零。因此而导致的未能分摊的减值损失金额,应当按照相关资产组中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所占比重进行分摊。 95V@X ^Ee  
7>~5jYP  
  四、总部资产减值测试 [0D Et   
  1.应当先认定所有与该资产组相关的总部资产,对于相关总部资产能够按照合理和一致的基础分摊至该资产组的部分,应当将该部分总部资产的账面价值分摊至该资产组,注意时间的权重。 ERN>don2  
  2.比较该资产组的账面价值(包括已分摊的总部资产的账面价值部分)和可收回金额,确认资产组的减值损失。 +k>.Q0n%m  
  3.将确认的资产组减值损失,按照该资产组的账面价值和已分摊至该资产组的总部资产账面价值的比例,计算确认该资产组确认的减值损失,及其总部资产确认的减值损失。 ivz{L-  
  4.将各该资产组确认的减值损失,再在各个单项资产之间,按照账面价值的比重分配。 &%/7E_j7  
n-@j5w+k4  
  五、商誉减值测试 o-Ga3i 8  
  首先,对不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计算可收回金额,并与相关账面价值相比较,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 yR\btx|e5~  
  其次,再对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比较这些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账面价值(包括所分摊的商誉的账面价值部分)与其可收回金额,如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 pf 7it5  
  减值损失金额应当先抵减分摊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中商誉的账面价值,再根据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中除商誉之外的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所占比重,按比例抵减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相关减值损失的处理顺序和方法与本章有关资产组减值损失的处理顺序和方法相一致。 G2FXrkU  
  1.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产生的商誉 ]H1I,`=@  
  2.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产生的商誉 (V HL{rj  

发帖
14
学分
14
经验
14
精华
0
金币
0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3-09-25
真好啊

发帖
3
学分
17
经验
23
精华
0
金币
0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3-09-26
赞一个~
离线饭团儿

发帖
198
学分
2615
经验
946
精华
1
金币
0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3-09-26
第四部分 第9-12章讲解
rFj-kojg  
 第九章 负债 |w<H!lGe!$  
<4g{ fT0  
  一、金融负债的分类 sE Q=dcK  
  企业在金融负债初始确认时对其进行分类后,不能随意变更。确认时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不能重新分类为其他金融负债,其他金融负债也不能重新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ZOeQ+j)|I  
  【思考问题】与交易性金融资产?相同
=pS5uR~  
 
ZL&g_jC  
交易性金融负债
V`X NDNJ:  
其他类别的金融负债
lrI S{MJ+-  
1.初始计量
,>0*@2  
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相关交易费用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
IpcNuZo9&  
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
; Q3n  
2.后续计量
mR?5G: W~R  
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ZVUd84B  
按照摊余成本计量
Tk:h@F|B.|  
  【提示】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应付职工薪酬初始计量、后续计量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J [K 3  
   0"\H^  
  二、职工薪酬 ?&63#B,iZ  
  1.职工薪酬的确认 g" .are'7  
  除因辞退福利外,应当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分别计入成本费用。 p8h9Ng* &`  
  2.非货币性职工薪酬 ~,oMz<iMV  
  企业向职工提供的非货币性职工薪酬,包括以自产产品或外购商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将拥有的房屋等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或租赁住房等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 =E.t`x=  
  3.向职工提供企业支付了补贴的商品或服务 ;h*K}U  
  (1)如果出售住房的合同或协议中规定了职工在购得住房后至少应当提供服务的年限,企业应当将该项差额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处理,并在合同或协议规定的服务年限内平均摊销,根据受益对象分别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 FrL]^59a  
  (2)如果出售住房的合同或协议中未规定职工在购得住房后必须服务的年限,企业应当将该项差额直接计入出售住房当期损益,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该项差额相当于是对职工过去提供服务成本的一种补偿,不以职工的未来服务为前提,因此,应当立即确认为当期损益。 LE9(fe) fe  
  4.辞退福利 @,cowar*  
  对于所有辞退福利,均应当于辞退计划满足职工薪酬准则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当期一次计入管理费用,不计入资产成本。 $Bs {u=+w  
  注意:辞退福利产生的预计负债予以确认时,不是记入“预计负债”科目,而是记入“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的。实质性辞退工作在一年内实施完毕但补偿款项超过一年支付的辞退计划,企业应当选择恰当的折现率,以折现后的金额计量应计入当期管理费用的辞退福利金额,该项金额与实际应支付的辞退福利款项之间的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在以后各期实际支付辞退福利款项时,计入财务费用。 iw8yb;|z;A  
   +'I+o5*  
  三、应付债券 C9n?@D;S  
  1.一般应付债券 rA5=dJ"I  
  (1)企业发行债券 #xQr<p$L6  
  借:银行存款【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 g1W.mAA3B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差额】 w35J.zn  
    贷:应付债券——面值【债券票面金额】 1DE<rKI  
          ——利息调整【差额】 T"E6y"D  
  注意:发行债券发生的手续费、佣金,计入负债的初始入账金额,体现在利息调整明细科目中。溢、折价也是包含在利息调整明细科目中的。 =u2l. CX  
  (2)对于分期付息、一次还本的债券 J;{N72  
  借:在建工程、制造费用、研发支出、财务费用【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WaVtfg$!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b/l;@  
    贷:应付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c:ynjL|P-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FF!P:{C*  
  对于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付未付利息,应通过“应付债券—应计利息”科目核算。 OwH81#   
  2.可转换公司债券 pgI^4h  
  (1)应当先对负债成份的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确定负债成份的初始确认金额。 j3{I /m  
  (2)再按整体的发行价格总额扣除负债成份初始确认金额后的金额确定权益成份的初始确认金额。 cDFO;Dr  
  (3)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发生的交易费用,应当在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之间按照各自的相对公允价值进行分摊。 E_])E`BJ  
  (4)按股票面值和转换的股数计算的股票面值总额。 ?'@8kpb  
   Sa?ksD2IaB  
  第十章 所有者权益 (Pf+0,2  
   7=TF.TW)  
  一、库存股核算 i|w81p^o  
  
1.回购本公司股票 sk,ox~0R  
  借:库存股  njScz"L~  
    贷:银行存款 F+ ,~v-  
  2.注销股票 '_w=k 4  
  借:股本  E*V`":efS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bx{$Y_L+p  
    盈余公积  p? 7v$ev_  
    贷:库存股 H:t$'kb`  
  3.股份支付 ypKUkH/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6y+Kjd/D  
    贷:库存股  1zm ulj%&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CvTzF  
   4)h]MOZ  
  二、“其他资本公积”明细科目核算  wQP^WzNE  
  
下列交易或事项形成的资本公积中,在处置相关资产时应转入损益?
D coX+8 7  
(1)自用房地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形成的资本公积
)0"wB  
处置时:转入“其他业务成本”; wRcAX%n&  
属于其他综合收益
JJ}0gZ   
(2)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形成的资本公积
\r /ya<5  
处置时:转入“投资收益”; ~P8tUhffK  
属于其他综合收益
 "HElB9  
(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资本公积
-8:&>~4`  
减值时:转入“资产减值损失” AsAT_yv#  
处置时:转入“投资收益” )6,de2Pb  
属于其他综合收益
DoJ\ q+  
(4)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形成的资本公积
5p<ItU$pnL  
减值时:转入“资产减值损失” hAYTj0GZ  
处置时:转入“投资收益” v0-cd  
属于其他综合收益
xy5lE+E_U  
(5)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中确认长期股权投资时形成的资本公积
W-x?:X<}  
不转入损益 Gn|F`F  
不属于其他综合收益
{1V($aBl  
(6)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换取职工或其他方提供服务,等待期内确认的资本公积
?t/~lv  
不转入损益。行权时,转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不属于其他综合收益
!c}O5TI|#  
(7)企业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确认的资本公积
e,F1Xi #d  
不转入损益。转股时:转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不属于其他综合收益
PD&\LbuG  
VL% UR{  
欢迎关注CPA微信平台:gaoduncpa ,期待您的加入。
离线饭团儿

发帖
198
学分
2615
经验
946
精华
1
金币
0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3-09-26
第四部分 第9-12章讲解
Qk,I^1w?7  
 第九章 负债 t0IEaj75c  
%d?cP}V  
  一、金融负债的分类 <$X3Hye  
  企业在金融负债初始确认时对其进行分类后,不能随意变更。确认时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不能重新分类为其他金融负债,其他金融负债也不能重新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qWODs  
  【思考问题】与交易性金融资产?相同
:.$3vaZ@  
 
s;3={e.  
交易性金融负债
rNB_W.   
其他类别的金融负债
8P1=[i]  
1.初始计量
h&--,A >  
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相关交易费用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
i70w rW#k  
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
9D7+[`r(-  
2.后续计量
Zg'Q>.:  
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_f 3;P  
按照摊余成本计量
BFo5\l:q8  
  【提示】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应付职工薪酬初始计量、后续计量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y#q?A,C@n  
   paKSr|O  
  二、职工薪酬 Mdl{}P0)  
  1.职工薪酬的确认 [uI|DUlI6o  
  除因辞退福利外,应当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分别计入成本费用。 X{\F;Cb*  
  2.非货币性职工薪酬 PX<J&rx  
  企业向职工提供的非货币性职工薪酬,包括以自产产品或外购商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将拥有的房屋等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或租赁住房等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 Q0&H#xgt  
  3.向职工提供企业支付了补贴的商品或服务 pKit~A,Q  
  (1)如果出售住房的合同或协议中规定了职工在购得住房后至少应当提供服务的年限,企业应当将该项差额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处理,并在合同或协议规定的服务年限内平均摊销,根据受益对象分别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 :TJv=T'p'  
  (2)如果出售住房的合同或协议中未规定职工在购得住房后必须服务的年限,企业应当将该项差额直接计入出售住房当期损益,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该项差额相当于是对职工过去提供服务成本的一种补偿,不以职工的未来服务为前提,因此,应当立即确认为当期损益。 B2C$N0R#  
  4.辞退福利 =Ur}~w&H8  
  对于所有辞退福利,均应当于辞退计划满足职工薪酬准则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当期一次计入管理费用,不计入资产成本。 mg*qiScfW  
  注意:辞退福利产生的预计负债予以确认时,不是记入“预计负债”科目,而是记入“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的。实质性辞退工作在一年内实施完毕但补偿款项超过一年支付的辞退计划,企业应当选择恰当的折现率,以折现后的金额计量应计入当期管理费用的辞退福利金额,该项金额与实际应支付的辞退福利款项之间的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在以后各期实际支付辞退福利款项时,计入财务费用。 Z yE `/J'  
   :9^;Qv*  
  三、应付债券 0V'nK V"|  
  1.一般应付债券 4cl\^yD  
  (1)企业发行债券 ug+io mZ  
  借:银行存款【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 tE]= cTSV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差额】 F.w 5S!5Q  
    贷:应付债券——面值【债券票面金额】 P!+'1KR  
          ——利息调整【差额】 .y@oz7T5  
  注意:发行债券发生的手续费、佣金,计入负债的初始入账金额,体现在利息调整明细科目中。溢、折价也是包含在利息调整明细科目中的。 `bZ/haU}A  
  (2)对于分期付息、一次还本的债券 p2DrEId  
  借:在建工程、制造费用、研发支出、财务费用【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vpwB@B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aVK3?y2  
    贷:应付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PYM(Xz$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N 6 (  
  对于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付未付利息,应通过“应付债券—应计利息”科目核算。 K }Vv4x1U  
  2.可转换公司债券 2JJ"O|Ibz  
  (1)应当先对负债成份的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确定负债成份的初始确认金额。 1n:8s'\  
  (2)再按整体的发行价格总额扣除负债成份初始确认金额后的金额确定权益成份的初始确认金额。 _Jme!Oaa  
  (3)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发生的交易费用,应当在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之间按照各自的相对公允价值进行分摊。 }^/9G17  
  (4)按股票面值和转换的股数计算的股票面值总额。 @8;W\L$~1  
   %we u 1f  
  第十章 所有者权益 <;#~l*  
   FE2f'e  
  一、库存股核算 -3;*K4z$/  
  
1.回购本公司股票 h $L/<3oP6  
  借:库存股  #m{UrTC  
    贷:银行存款 z#]Jv!~EPE  
  2.注销股票 (fCXxyZrr  
  借:股本  W!6qqi{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Dv R[Lx%  
    盈余公积  ~:3QBMk::  
    贷:库存股 4*e0 hWp  
  3.股份支付 {a4z2"\A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0hA'cp  
    贷:库存股  0IfKJ*]M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9/ b!A  
   89wU-Aggq  
  二、“其他资本公积”明细科目核算  BI $   
  
下列交易或事项形成的资本公积中,在处置相关资产时应转入损益?
TW[_Ko86  
(1)自用房地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形成的资本公积
/XhIx\40 l  
处置时:转入“其他业务成本”; )tl.s)"N  
属于其他综合收益
6bBB/yd  
(2)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形成的资本公积
:1iqT)&|8F  
处置时:转入“投资收益”; M $Es%  
属于其他综合收益
%oq[,h <X  
(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资本公积
8AnP7}n;?'  
减值时:转入“资产减值损失” [BT/~6ovrZ  
处置时:转入“投资收益” ,=|ZB4HA  
属于其他综合收益
<K8\n^i~c  
(4)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形成的资本公积
V( -mD  
减值时:转入“资产减值损失” A` AaTP  
处置时:转入“投资收益” 7LU}Iiv  
属于其他综合收益
dO4{|(z  
(5)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中确认长期股权投资时形成的资本公积
6Qx#%,U^ J  
不转入损益 %7gkNa  
不属于其他综合收益
VxXzAeM  
(6)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换取职工或其他方提供服务,等待期内确认的资本公积
ui@2s;1t  
不转入损益。行权时,转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不属于其他综合收益
~R &;v3  
(7)企业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确认的资本公积
qHP78&wUx  
不转入损益。转股时:转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不属于其他综合收益
`g6h9GC6  
IjR'Qou5  
欢迎关注CPA微信平台:gaoduncpa ,期待您的加入。
离线饭团儿

发帖
198
学分
2615
经验
946
精华
1
金币
0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3-09-26
 三、建造合同收入(与BOT和BT业务相关收入的确认) $8'O  
  (一)一般建造合同收入 "/nNM{^  
/g$G_}  
  只有在符合收入确认条件时才能构成合同总收入。 j OyvDY9\  
  1.因订立合同而发生的费用 L:k9# 6  
  建造承包商为订立合同而发生的差旅费、投标费等,能够单独区分和可靠计量且合同很可能订立的,应当予以归集,待取得合同时计入合同成本;未满足上述条件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j* *s^ Sg  
  2.零星收益,不计入合同收入,应冲减合同成本。 1& '8Y  
  3.建造合同收入、合同的成本确认 A?oXqb  
  4.预计的合同损失=预计总成本超过合同总收入的差额×(1-完工率) 60)iw4<wf  
  (二)与BOT和BT业务相关收入的确认 w1|A5q'M  
  1.建造期间 DS%\SrC  
  (1)项目公司进行项目建造时发生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 5 XA=G  
  借:工程施工 *k1<: @%e  
    贷: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累计折旧等 X2xuwA  
  (2)建造合同收入、合同的成本确认 ) 9oH,gZ  
  合同总收入=BOT合同规定授予方应支付的合同价款+特许经营权(收益权)的公允价值 \^V`ds*.  
  (3)工程结算的确认和计量 BkZV!Eg  
  ①确认应收的工程款项。合同规定项目建成后一定期间内,项目公司可以无条件地自授予方收取确定金额的货币资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或在项目公司提供经营服务的收费低于某一限定金额的情况下,合同授予方按照合同规定负责将有关差价补偿给项目公司的,应当在确认收入的同时确认金融资产。 F5 ]C{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 2]c {P\  
    贷:工程结算 !!:L J  
  ②确认无形资产,即确认特许经营权的公允价值的。准则规定,合同规定项目公司在项目建成后,从事经营期间内有权向获取服务的对象收取费用,但收费金额不确定的,该权利不构成无条件收取的权利。 B: \Uw|Mf  
  借:无形资产 _"%B7FK  
    贷:工程结算 [*Z`Kc  
  注意问题:这是项目公司对于所建基础设施收益权的确认。对于公共基础设施使用者收费,是一种权利,即有期限的特许经营权;这项权利的行使,可以在未来期间使企业获得利益的流入,且可以计量,因此应确认为无形资产,即: hHPs&EA.p  
  无形资产(BOT项目特许经营权)=所建公共基础设施的公允价值-授予方应支付的合同价款。 NcAp_q? 4  
  (4)工程完工结算 Hku!bJ  
  BOT项目工程完工,经授予方、投资方等单位代表验收合格后,并不将设施移交授予方或投资方,按《解释》规定,也不将设施确认为项目公司的固定资产,但仍应按准则规定结转施工成本,即按工程结算账面余额,借记“工程结算”科目,按工程施工账面价值,贷记“工程施工—合同成本、合同毛利”科目。 pW]4bx@E  
  (5)其他特殊问题 tL+OCLF;  
  ①项目公司未提供实际建造服务,将基础设施建造发包给其他方的,不应确认建造服务收入,应当按照建造过程中支付的工程价款等考虑合同规定确认为金融资产。 B<~U3b  
  ②所建造基础设施不应作为项目公司的固定资产。 !P$'#5mr  
  ③授予方可能向项目公司提供除基础设施以外其他的资产,如果该资产构成授予方应付合同价款的一部分,不应作为政府补助处理。项目公司自授予方取得资产时,应以其公允价值确认,未移交基础设施前应确认为一项负债。 !8@*F  
  2.后续运营期间的会计处理 er.CDKD%L  
  (1)收入的确认  P N*JR  
  准则规定:基础设施建成后,项目公司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确认与后续经营服务相关的收入。 A~dQ\M  
  (2)无形资产(收益权)摊销。收益权价值应在特许经营权合同规定的经营期内,按直线法摊销,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累计摊销”科目。 8v)_6p(<x8  
   WpLZQ6wH  
  四、费用、利润  A, PlvI  
TbehR:B5g  
  第十二章 财务报告 1,V`8 [  
   oQ7]= |  
  一、资产负债表 &|<xqt  
  (1)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到期的负债 )){xlFA}  
  对于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到期的负债,企业预计能够自主地将清偿义务展期至资产负债表日后一年以上的,应当归类为非流动负债;不能自主地将清偿义务展期的,即使在资产负债表日后、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前签订了重新安排清偿计划协议,从资产负债表日来看,此项负债仍应当归类为流动负债。 '?Jxt:<  
  (2)违约长期债务 CZEW-PIhj  
  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或之前违反了长期借款协议,导致贷款人可随时要求清偿的负债,应当归类为流动负债。但是,如果贷款人在资产负债表日或之前同意提供在资产负债表日后一年以上的宽限期,企业能够在此期限内改正违约行为,且贷款人不能要求随时清偿时,在资产负债表日的此项负债并不符合流动负债的判断标准,应当归类为非流动负债。 ZCg`z  
   o y<J6  
  二、现金流量表 2Nj9U#A  
  1.个别现金流量表 poJg"R4  
  掌握分类及其计算。 jb /8?7  
  2.合并现金流量表 &-1./?  
  (1)母公司持有子公司向其购买商品所开具的商业承兑汇票向商业银行申请贴现,母公司所取得现金在其个别现金流量表反映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在将该内部商品购销活动所产生的债权与债务抵消后,母公司向商业银行申请贴现取得的现金在合并现金流量表中应重新归类为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列示。 m4[g6pNx~  
  (2)在企业合并当期,母公司购买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对价中以现金支付的部分与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在购买日持有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区别两种情况分别处理: %o}(sShS  
   ①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在购买日持有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小于母公司支付对价中以现金支付的部分,按减去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在购买日持有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后的净额在“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项目反映。 >bUj *#<  
  【思考问题】因购买子公司支付现金1 200万元,购买时该子公司现金余额为200万元: - ~4+w  
  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项目=1 000(万元) UHGcnz<  
  ②反之,在“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中反映。 <fdPLw;@e4  
  【思考问题】因购买子公司支付现金800万元,购买时该子公司现金余额为900万元: K"2|[5  
  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入,“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100(万元) D0;tcm.$  
  (3)在企业合并当期,母公司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到对价中以现金收到的部分与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在丧失控制权日持有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区别两种情况分别处理: 5=KF!?  
  ①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在丧失控制权日持有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小于母公司收到对价中以现金收到的部分,按减去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持有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后的净额在“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到的现金净额”项目反映。 wG8Wez%  
  【思考问题】因处置子公司收到现金900万元,处置时该子公司现金余额为500万元: jFerYv&K~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到的现金净额”项目=400(万元) ②反之,在“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中反映。 <TNk?d f7  
  【思考问题】因处置子公司收到现金400万元,处置时该子公司现金余额为500万元: p[WX'M0f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100(万元) E:nt)Ef,  
  (4)因购买子公司的少数股权支付现金,母公司支付现金在其个别现金流量表反映为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在合并现金流量表中应作为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出列示。 9B +wYJp  
  (5)因不丧失控制权处置子公司收到现金,母公司收到现金在其个别现金流量表反映为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入,在合并现金流量表中应作为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入列示。
欢迎关注CPA微信平台:gaoduncpa ,期待您的加入。
离线饭团儿

发帖
198
学分
2615
经验
946
精华
1
金币
0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3-09-27
第五部分 第13章至18章讲解
]FnrbQ|  
8aIf{(/k  
第十三章 或有事项 }'M1(W  
   _bV=G#qKK  
  一、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 j~0ZE -e  
  1.或有负债 5['B- Iw  
  或有负债无论是现时义务,还是潜在义务均不符合负债的确认条件,因而不能确认,只能在附注中披露。 4Hd@U&E  
  2.或有资产 Wx\"wlJ7.3  
  或有资产,是潜在资产,不符合资产的确认条件,因而不能确认,只有在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入企业时才能在附注中披露。 JNz"lTt>[g  
   h ?qYy$  
  二、或有事项的确认和计量 g)G7 kB/<p  
  1.预计负债的确认 bz,cfc ;?$  
  (1)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Q; /!oA_  
  (2)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Wg;TXs/  
  (3)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f"=4,  
  【注意企业合并中确认的,只需要满足一个条件,即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QCY{D@7T  
  2.预期可获得的补偿 .$x[!fuuR&  
  企业清偿预计负债所需支出全部或部分预期由第三方补偿的,补偿金额只有在基本确定能够收到时才能作为资产单独确认。确认的补偿金额不应当超过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 JSZ j0_ B  
   01d26`G$i~  
  三、待执行合同变为亏损合同 rp[oH=&  
  1.金额的确定 4lKbw4[a  
  预计负债的计量应当反映退出该合同的最低净成本,即履行该合同的成本与未能履行该合同而发生的补偿或处罚两者之中较低者。 {<{G 1y~  
  2.科目的确定 })u}PQ  
  (1)待执行合同变为亏损合同时,合同存在标的资产的,应当对标的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并按规定确认减值损失,此时,企业通常不需要确认预计负债;如果预计亏损超过该减值损失,则应将超过的部分确认为预计负债。 eR 2T<7G  
  (2)合同不存在标的资产的,亏损合同相关义务满足规定条件时,应当确认预计负债。 hFPRC0ftE  
  3.注意问题 I4p= ?Ds  
  (1)不存在标的资产
s&_O2(l  
执行合同:
*9:6t6x  
不执行合同:
EqDYQ 7  
借:营业外支出 Da[X HUk  
  贷:预计负债  (uxQBy  
产品完工时: =}o>_+"  
借:预计负债  hADb]O  
  贷:库存商品 
)BTs *7 j  
借:营业外支出 _"Ke=v_5  
  贷:预计负债  JfINAaboi  
支付时: $0C/S5b  
借:预计负债  "._WdY [  
  贷:银行存款    
!?M_%fNE  
  (2)存在标的资产
\gQ+@O&+  
执行合同: !P^$g R  
执行合同损失(小)=应计提减值准备 MifgRUe  
不执行合同损失(大)=违约金损失+按市价销售损失
ovoI~k'  
不执行合同: p. ~jo  
执行合同损失(大)=应计提减值准备 bQQ/7KM  
不执行合同损失(小)=违约金损失+按市价销售损失
H+&w7ER  
执行合同:
(_5+`YsV  
不执行合同:
v@s`l#  
借:资产减值损失 5BO!K$6  
  贷:存货跌价准备
cMk%]qfVo8  
第一种:按市价销售为收益 } $c($  
借:营业外支出 D>^ix[ :J  
  贷:预计负债  !! #ale&  
支付时: R[-:-8  
借:预计负债  &rWJg6/  
  贷:银行存款 nt`l6b  
第二种:按市价销售为损失 ?vNS!rY2&  
借:资产减值损失   WbzL!zLd!  
  贷:存货跌价准备 Cx'=2Y7  
借:营业外支出  LZ ]pyoi  
  贷:预计负债 
&WU*cfJn)A  
htSk2N/  
  四、重组义务
|OT%,QT|  
支出项目
'^Np<  
包括
OHvzK8  
会计处理
5DUPsV  
自愿遣散
.Vjpkt:H  
UVU*5U~  
借:管理费用 g*AqFY7|  
  贷:应付职工薪酬
7+-}8&s yu  
均确认为预计负债;但是科目不同。 AG0x)  
  
PS]X Lz  
强制遣散
6)j4 TH  
xT>V ;aa\  
借:管理费用 ;.a)r  
  贷:应付职工薪酬
Z|wDM^Lf  
不再使用厂房的租赁撤销费
NVPYv#uK  
5X -{|r3q  
借:管理费用 u)MA#p {  
  贷:预计负债
b#^D8_9h  
支出项目
4f-C]N=  
包括
#Og_q$})f  
会计处理
sB!A:  
将职工和设备从拟关闭的工厂转移到继续使用的工厂、剩余职工再培训费、新经理的招聘成本、推广公司新形象的营销成本、对新营销网络的投资、未来经营损失
Wm_-T]#_  
×
I2Q?7p  
支出与继续进行的活动相关(尚未发生费用,实际支出再编分录)
50`r}s}  
特定固定资产的减值损失
Z28@yD +  
×
8Qy |;T}  
借:资产减值损失 T^>cT"ux_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L7rE)AU.  
_RVXE  
  第十四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5%/%i}e~(  
   vM8]fSc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 ~!u94_:  
  (1)收到补价的企业 H#akE\,  
  收到的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25% "0mR*{nF  
  (2)支付补价的企业 D=]P9XDvb.  
  支付的补价÷(支付的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25% eU*h qy?0  
  【提示】分子和分母,均不含增值税 5=e@yIr'#  
   A":x<9   
  二、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处理 )63w&  
  
条件: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lPP7w`[PA  
  1.换入资产成本的确定 v\u+=}r l  
  方法一: 4Qs#ws])  
  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不含税公允价值+支付的不含税的补价(-收到的不含税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Ado>)c"*y1  
  方法二: C%h_!z":  
  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含税公允价值+支付的含税的补价(-收到的含税补价)-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iLei-\w6y  
  【提醒问题1】如果没有给定对方即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时,一般采用方法二公式计算换入资产成本。 d7Z\  
  【提醒问题2】 Fx2&ji6u  
  (1)不含税补价=换入与换出资产的不含税公允价值的差额 XZJx3!~fm  
  (2)支付或收到的银行存款(含税补价)=换入与换出资产的含税公允价值的差额  VPzdT*g]  
  2.会计核算注意问题 K[Kc'6G  
  (1)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同时适用: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债务重组) NK N!X/P  
  ①换出资产为存货的,应以其公允价值确认收入,同时结转相应的成本。 K+H82$ #  
  ②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和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c$TBHK;c  
   JM0)x}] +  
  ③换出资产为长期股权投资、金融资产的,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记入“投资收益”科目。 r\?*?sL  
  ④换出资产为投资性房地产的,以其公允价值确认其他业务收入,同时结转其他业务成本。 ~$<@:z{*  
  (2)“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如何处理? q_)DY f7V}  
  除增值税的销项税额以外的,如果为换出资产而发生的相关税费,则计入换出资产处置损益;如果为换入资产而发生的相关税费,则计入换入资产的成本。 I;LqyzM  
   .7q#{`K^=  
  三、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计量的会计处理 W%x#ps5%  
  1.换入资产成本 `Jo}/c 5R  
  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支付的补价(-收到的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包含增值税销项税额)-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Rp1OC  
  2.会计核算应注意的问题 ~j_H2+!  
  (1)此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对换出资产不确认资产的处置损益。 6 AY%o nY  
  (2)此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处理方法如下: ?*HlAVDcFT  
  ①增值税进项税额若可抵扣的,则不计入换入资产的成本;增值税的销项税额计入换入资产的成本。 /on p<u  
  ②除增值税的销项税额以外的,为换入资产而发生的相关税费,计入换入资产的成本;为换出资产而发生的相关税费,也计入换入资产的成本。 @g{ " E6  
   u Wtp2]A  
  第十五章 债务重组 2 q>4nN  
  
gKnAw+u\  
 
) PtaX|U  
债务人
1JY4E2Q  
债权人
1'iRx,  
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
|?8wy P  
(1)债务重组利得=应付账款账面价值-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含税公允价值 HD|5:fAqA  
(2)转让资产处置损益=转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账面价值  
; 1WclQ!(  
(1)债务重组损失=应收账款账面价值-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含税公允价值 ;Ti?(n#M>  
(2)如果上述得数为负数,则冲减资产减值损失(债务重组损失为0)
pa7fTd  
债务转为资本
Ek:u [Uw\  
(1)债务重组利得=应付账款账面价值-转让的股权公允价值 E[y?\{  
(2)溢价=股权公允价值总额-股本面值
M&L "yQA  
同上
DN+iS  
 
5|Uub ,  
债务人
+oc}kv,h]  
债权人
mcvTz, ; =  
不附或有应付(或应收)金额的债务重组
B{Rig5Sc  
债务重组利得=重组前应付账款账面价值-重组后应付账款公允价值
QP'* )gjO7  
同上
!zeBxR$&o  
 
@-wAR=k7  
债务人
p"ZPv~("V  
债权人
'(P bz   
附或有条件的债务重组
6*%lnd+_  
如涉及或有应付金额,且该或有应付金额符合或有事项中有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确认为预计负债。 w ^A0l.{  
债务重组利得=重组前应付账款账面价值-重组后应付账款公允价值-预计负债 0xsvxH"*  
或有应付金额在继后会计期间没有发生的,企业应当冲销已确认的预计负债,同时确认营业外收入
,YH.n>`s+  
或有应收金额不应当确认,在或有应收金额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IMBqy-q  
7Sokn?~i  
  第十六章 政府补助 fK[9<"PC0  
   0\/7[nwS  
  一、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u%2u%-w  
  1.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取得时确认为递延收益,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 N24+P5  
  2.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取得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 D/U o?,>8  
E-RbFTVBA  
  二、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j'lWwi  
  1.企业取得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不能直接确认为当期损益,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自相关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起,在该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分次计入以后各期的损益(营业外收入)。 <1ai0]  
  2.如何确定递延收益分配的起点和递延收益分配的终点 0X@5W$x  
  (1)递延收益分配的起点是“相关资产可供使用时”,对于应计提折旧或摊销的长期资产,即为资产开始折旧或摊销的时点。递延收益只能采用直线法分摊。 wM><DrQ  
  (2)递延收益分配的终点是“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或资产被处置时(孰早)”。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前被处置(出售、转让、报废等),尚未分配的递延收益余额应当一次性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收益(营业外收入),不再予以递延。 {KR/ TQ?A  
   #SL/Jr DZ  
  第十七章 借款费用 n_5g:`Y  
   PRs[:we~~  
  一、借款费用的基础问题 ] O 2_&cs  
  1.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 8F%T Z M  
  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等资产。 E3`KO'v%  
  2.借款费用相关时点的确定 q.#aeqKBP  
  (1)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时点的确定 Kl^Yq  
  借款费用允许开始资本化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即资产支出已经发生、借款费用已经发生、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已经开始。 3p7*UVR"  
  企业只有在上述三个条件同时满足的情况下,有关借款费用才可开始资本化,只要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没有满足,借款费用都不能开始资本化。 OuX/BMG  
  (2)借款费用暂停资本化时间的确定 i;)88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在购建或者生产过程中发生非正常中断,且中断时间连续超过3个月的,应当暂停借款费用的资本化。中断的原因必须是非正常中断,属于正常中断的,相关借款费用仍可资本化。 luV%_[F  
  (3)借款费用停止资本化时点的确定 vWow^g  
  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时,借款费用应当停止资本化,之后所发生的借款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QeKT8  
   H~ (I  
  二、借款利息费用的核算 ^  K/B[8  
  1.专门借款 ]RxNSr0e  
  专门借款资本化金额=资本期间的实际的利息费用-资本化期间的存款利息收入 <F&S   
  专门借款费用化金额=费用期间的实际的利息费用-费用化期间的存款利息收入 A1i -Q G/6  
  2.一般借款 y:1?~R  
  一般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金额=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 YTY0N5["  
  其中:所占用一般借款资本化率 f3nib8B'  
  =所占用一般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之和÷所占用一般借款本金加权平均数 "|f;   
  其中:所占用一般借款本金加权平均数=Σ(所占用每笔一般借款本金×每笔一般借款在当期所占用的天数/当期天数) `9@!"p f  
  【注意问题】 5"{wnnY%K}  
  如果按年资本化:12/12 11/12 10/12 S!rUdxO  
  如果按季资本化:3/3 2/3 d8|:)7PSt  
  3.借款存在折价或者溢价的,应当按照实际利率法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应摊销的折价或溢价金额,调整每期利息金额。 Oy z=|[^,W  
  每一会计期间的利息资本化金额,不应当超过当期相关借款实际发生的利息金额。 c sYICLj  
   YV0e)bf  
  第十八章 股份支付 Dt8eVWkN~  
   qD 2<-E&M/  
  一、股份支付的一般会计核算
 xU)~)eK  
(一)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
@w@rW }i0  
(二)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
75<E0O  
1.授予日 H.'_NCF&;L  
(1)立即可行权的股份支付 Rb#?c+&#  
借:管理费用 NmK%k jCx  
  贷: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RL($h4d9  
【按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 IDv@r\Xw  
(2)除了立即可行权的股份支付外,在授予日均不做会计处理
iPxSVH[  
1.授予日 ZSxKk6n}J  
(1)立即可行权的股份支付 IhUuL0  
借:管理费用 6Ba>l$/q  
  贷:应付职工薪酬 t,+p!"MRY  
【按授予日企业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并在结算前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和结算日对负债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将其变动计入损益。】 u{8Wu;  
(2)除了立即可行权的股份支付外,在授予日均不做会计处理
3&_(D)+  
(一)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
""TRLs!:M  
(二)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
BC&Et62*  
2.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 60-LpGhvy  
借:管理费用等 V5R``T p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B f[D&O  
【按授予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
QiY7m<3  
2.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 fyT!/  
借:管理费用等 <PXA`]x~  
  贷:应付职工薪酬 s|d L.@0,L  
【按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
V.;0F%zks5  
(一)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
,X+071.(  
(二)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
-K+grsb g  
注意问题: @ -g^R4e<  
(1)确定等待期长度; cND2(< jx:  
(2)等待期长度确定后,在等待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应考虑可行权职工人数的变动; 6]na#<  
(3)计算截至当期累计应确认的成本费用金额,再减去前期累计已确认金额,作为当期应确认的成本费用金额
wMei`svY  
(一)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
kf^Wzp  
(二)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
HH8a"Hq)  
3.可行权日之后 S =eP/  
对于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在可行权日之后不再对已确认的成本费用和所有者权益总额进行调整
 5Gg`+o  
3.可行权日之后 ;z!~-ByzL  
对于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企业在可行权日之后不再确认成本费用,公允价值的变动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p}N'>+@=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y%p&g  
  贷:应付职工薪酬 ai#0ZgO  
【按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
Z 5_MSPm  
(一)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
t4 h5R  
(二)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
%5jxq9:K  
4.行权日 C'kd>LAGu  
借:银行存款 dEns|r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IB(5 &u.  
  贷:股本 a!4'}gHR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QfRt3\^`  
4.行权日 *T*MLD]Q  
借:应付职工薪酬 PJ9JRG7j  
  贷:银行存款
YgrBIul  
5.回购股份进行职工期权激励
$:F]O$A  
---
T3Qa[>+\  
O" n/.`  
  二、条款和条件的修改 2~~Q NWN  
  1.条款和条件的有利修改 zLC\Rc4  
  (1)如果修改增加了所授予的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企业应按照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增加相应地确认取得服务的增加。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增加是指,修改前后的权益工具在修改日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 dorZ O2Uc  
  如果修改发生在等待期内,在确认修改日至修改后的可行权日之间取得服务的公允价值时,应当既包括在剩余原等待期内以原权益工具授予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的服务金额,也包括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增加。 KYd2=P6  
  如果修改发生在可行权日之后,企业应当立即确认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增加。 `[/B G)4  
  (2)如果修改增加了所授予的权益工具的数量,企业应将增加的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相应地确认为取得服务的增加。 Mt<TEr}7Z=  
  如果修改发生在等待期内,在确定修改日至增加的权益工具可行权日之间取得服务的公允价值时,应当既包括在剩余原等待期内以原权益工具授予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的服务金额,也包括增加的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 W/xb[w9v  
  2.条款和条件的不利修改 Fp|x,-  
  如果企业以减少股份支付公允价值总额的方式或其他不利于职工的方式修改条款和条件,企业仍应继续对取得的服务进行会计处理,如同该变更从未发生,除非企业取消了部分或全部已授予的权益工具。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N^CD 4l  
  (1)如果修改减少了授予的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企业应当继续以权益工具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确认取得服务的金额,而不应考虑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减少。 jcv3ES^  
  (2)如果修改减少了授予的权益工具的数量,企业应当将减少部分作为已授予的权益工具的取消来进行处理。 ~{oM&I|d8  
   =M ?  
  三、取消或结算 =)(sN"%  
  如果企业在等待期内取消了所授予的权益工具或结算了所授予的权益工具(因未满足可行权条件而被取消的除外),企业应当: A1>R8Zuhy  
  1.将取消或结算作为加速可行权处理,立即确认原本应在剩余等待期内确认的金额。 Mryi6XT  
  2.在取消或结算时支付给职工的所有款项均应作为权益的回购处理,回购支付的金额高于该权益工具在回购日公允价值的部分,计入当期损益。 8iR%?5 >K  
   p7Gs  
  四、企业集团内涉及不同企业的股份支付交易的会计处理
=A GsW  
企业集团内股份支付
|'b=xeH.^<  
结算企业:A公司(母公司)
[uW{Ap~2  
接受服务企业:B公司(子公司)
0 B>{31)  
1.结算企业A公司以本身权益工具结算,A公司是接受服务企业B公司的投资者
#*1\h=bzmW  
借:长期股权投资 )nTOIfP2  
  贷:资本公积
?UQE;0 B  
借:管理费用 \P+lb-~\"  
  贷:资本公积
Skq%S`1%Q  
合并报表:抵消A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和B公司资本公积 n<y!@p^X  
借:资本公积 (子公司) +Q8B in  
  贷:长期股权投资 (母公司)
)9l5gZX'I  
企业集团内股份支付
^+Ec}+ Q  
结算企业:A公司(母公司)
=0MW+-  
接受服务企业:B公司(子公司)
#p6#,PZ  
2.结算企业A公司以现金结算,A公司是接受服务企业B的投资者
$+R0RqV$V~  
借:长期股权投资 Ik(TII_  
  贷:应付职工薪酬
K Ps 5? X  
借:管理费用 jun>(7  
  贷:资本公积
b-;+&Rb  
合并报表:抵消A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和B公司资本公积 xW#r)aN]p  
借:资本公积 (子公司) cc Z A  
  管理费用 F]0O4p~fl  
  贷:长期股权投资 (母公司)
wBA[L}  
欢迎关注CPA微信平台:gaoduncpa ,期待您的加入。
离线崔付才

发帖
68
学分
79
经验
0
精华
0
金币
0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3-09-27
太棒了
我要稳稳的幸福
离线hosta

发帖
3
学分
29
经验
23
精华
0
金币
0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3-09-27
呵呵,谢谢
离线小飞兔

发帖
1200
学分
5702
经验
1394
精华
1
金币
0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13-09-28
部分 第19、20、21、22、25、26章讲解
/q^\g4J  
第十九章 所得税
sTS Nu+  
(1)固定资产 *QGyF`Go{  
  
N^TE ;BM  
折旧方法、折旧年限不同产生的差异 ;因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产生的差异
{f (RYj  
确认递延所得税; ^vY[d]R _\  
同时纳税调整增加或减少
V0/PjD,jP  
(2)无形资产
/$U< S"  
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计算每期摊销额
S;8gX1Uf  
不确认递延所得税; }e K.\_t=  
但需要纳税调整
4lF(..Ix  
会计不需要摊销,税法需要摊销
u)4eu,MBT  
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lVYrP|#  
需要纳税调整减少
ubQbEv{(,  
(3)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金融资产
c+:XaDS-  
对于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金融资产,其于某一会计期末的账面价值为公允价值,期末公允价值变动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资本公积) W7` fI*lc  
   IA;'5IF  
  
69? wZfj'  
公允价值计量(账面价值)>计税基础(购买的成本),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VR XK/dZ  
交易性金融资产需要纳税调整减少;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不需要纳税调整。 mUdj2vB$+'  
公允价值计量(账面价值)<计税基础(购买的成本),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FaPym  
交易性金融资产需要纳税调整增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不需要纳税调整
JC.nfxG@:  
(4)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JRYf;9c  
转换日不存在资本公积:其于某一会计期末的账面价值为公允价值
o()No_.8H  
公允价值计量(账面价值)>计税基础(税法原值-折旧),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Ub4A\  
公允价值计量(账面价值)<计税基础(税法原值-折旧),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 gHfbUYS  
需要纳税调整=-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损失)-按照税法计算折旧费用
M-V{(  
转换日存在资本公积:其于某一会计期末的账面价值为公允价值
Tl!}Rw~Pg  
同上。特别问题: ~wFiq)v(  
借:资本公积 od-yVE&  
  所得税费用 fc<~R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skP'- ^F~  
(5)计提了资产减值准备
$4:Se#nl  
按照税法规定,不允许税前扣除 G -V~6  
  
})y B2Q0  
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zYk,;m  
需要纳税调整
)>(ZX9diV  
(6)长期股权投资(拟长期持有该项投资)
045_0+r"@  
成本法:宣告现金股利
&e \UlM22  
调整减少,不确认递延所得税
=mYwO=:D  
权益法:对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产生营业外收入
U BWUq  
调整减少,不确认递延所得税
f;=<$Y>i  
权益法:确认投资收益(确认投资损失)
Ih<.2  
调整减少(调整增加),不确认递延所得税
1d 1 ~`B  
权益法:宣告现金股利
*TgD{>s  
不调整,不确认递延所得税
}0}=- g&  
权益法:因其他综合收益变动,产生资本公积
0fog/c#q(  
不调整,不确认递延所得税
hEq-)-^G  
(7)预计负债 J3XrlSc  
  
O_ d[{e=5`  
企业因销售商品确认的预计负债 uqvS  
税法规定,有关的支出应于发生时税前扣除
Z 5 Xis"j  
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EC M7  
需要纳税调整增加
O?t49=uB}  
未决诉讼 +-:o+S`q~  
税法规定无论是否实际发生均不允许税前扣除
D@)L?AB1f  
不确认递延所得税; L./{^)  
但需要纳税调整增加
9/h[(qvT  
未决诉讼 97 k}{tG  
税法规定实际发生时可以税前扣除
"i,ZG$S#E  
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8 .t3`FGH  
需要纳税调整增加
)I"I[jDw  
附有销售退回条件的商品销售,能够合理估计退货可能性并确认与退货相关的负债。(预计负债)
V-9\@'g c  
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6 w4HJZ F~  
需要纳税调整增加
'Pe;Tp>`  
(8)应付职工薪酬
* .g[vCy  
因超过部分在发生当期不允许税前扣除,在以后期间也不允许税前扣除,其账面价值等于计税基础(工资薪金、福利费)
<DN7  
不确认递延所得税; 5KTPlqm0qF  
但需要纳税调整增加
gu "@*,hL  
因超过部分在发生当期不允许税前扣除,在以后期间发生时可以允许税前扣除(职工教育经费、辞退福利、股份支付)
@=6oB3tQA  
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SMk !b]}  
需要纳税调整增加
l:~/%=  
PlR$s  
(9)其他负债
`R*SHy! _  
企业应交的罚款和滞纳金等 -TS5g1  
  
? &=JGk^eJ  
不确认递延所得税; >en\:pJn)'  
但需要纳税调整增加
z @?WhD  
(10)广告费
^<3{0g-"AW  
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1&RB=7.h  
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app9  
需要纳税调整增加
tL M@o|:  
(11)商誉
*i {e$Zv'  
企业在发生企业合并交易或事项时,因会计准则规定与税法规定不同产生的递延所得税的确认
mD%IHzbn H  
确认递延所得税,其对应的会计科目为商誉;  =>XjChM  
不需要纳税调整
@0V4$OoFl  
在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取得被购买方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但在购买日因不符合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条件的,不应予以确认
85USMPF  
购买日后12个月内,如果取得新的或进一步的信息表明相关情况在购买日已经存在,预期被购买方在购买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带来的经济利益能够实现的,购买方应当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同时减少由该企业合并所产生的商誉,商誉不足冲减的,差额部分确认为当期损益(所得税费用)
|rI;OvZ\  
除上述情况以外(比如,购买日后超过12个月、或在购买日不存在相关情况但购买日以后出现新的情况导致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带来的经济利益预期能够实现),如果符合了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条件,确认与企业合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所得税费用),不得调整商誉
urg^>n4V]  
 
 niyI$OC  
已确认的商誉,且未减值: < cxe   
会计账面价值>计税基础
[X7gP4  
不确认递延所得税 ; zt!7aVm n  
不需要纳税调整
b94+GL U8b  
6xFchdMG{m  
  第二十章 外币折算 xDNXI01o  
   juI)Do2_  
  一、记账本位币的确定 yxi&80$  
  1.企业选定记账本位币,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fw5+eTQ^  
  (1)收入:该货币主要影响商品和劳务的销售价格,通常以该货币进行商品和劳务的计价和结算。 ?6UjD5NkX  
  (2)支出:该货币主要影响商品和劳务所需人工、材料和其他费用,通常以该货币进行上述费用的计价和结算。 ' g d=\gV  
  (3)融资活动获得的资金以及保存从经营活动中收取款项所使用的货币。 sL,|+>7T^M  
  2.企业境外经营记账本位币的确定 t t|P-p-  
  (1)境外经营的含义 7K1_$vd  
  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企业在境外的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分支机构;二是当企业在境内的子公司、联营企业、合营企业或者分支机构,选定的记账本位币与企业的记账本位币不同的,也应当视同境外经营。  % s@  
  确定境外经营,不是以位置是否在境外为判定标准。 MnlD87x@X  
  (2)境外经营的记账本位币的确定 jX0^1d@  
  企业选定境外经营的记账本位币,除考虑一般因素外,还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NpV  
  ①境外经营对其所从事的活动是否拥有很强的自主性; nNeCi  
  ②境外经营活动中与企业的交易是否在境外经营活动中占有较大比重; $y{.fjy3  
  ③境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是否可以随时汇回; 2O- 4x  
  ④境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足以偿还其现有债务和可预期的债务。 _5S||TuNS  
  3.记账本位币的变更 7yjun|Lt}X  
  企业记账本位币发生变更的,在按照变更当日的即期汇率将所有项目变更为记账本位币时,其比较财务报表应当以可比当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所有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项目。 4C )sjk?m  
   UC j:]!P  
  二、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MK2QIo  
  1. 交易发生日 < {h \Msx%  
  (1)外币交易应当在初始确认时,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也可以采用近似的汇率折算。 qMoo#UX  
  (2)企业收到投资者以外币投入的资本,采用交易日即期汇率折算。 ss6{+ @,  
  2.资产负债表日及结算日 L9oLdWa(C  
  (1)货币性项目。资产负债表日及结算日,应以当日即期汇率折算外币货币性项目,该项目因当日即期汇率不同于初始入账时或前一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而产生的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f@j4*)  
G9Noch9 g  
  (2)非货币性项目。资产负债表日,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仍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不改变其记账本位币金额。 o'Fyo4Qd  
   RI+Y+z  
  三、外币财务报表折算 {Us^ 4Xe  
  1.境外经营财务报表的折算 *U}-Y*  
  (1)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所有者权益项目除“未分配利润”项目外,其他项目采用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 ) ~gIJW  
  (2)利润表中的收入和费用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或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 BHiG3fP  
  (3)产生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单独作为“外币报表折算差额”项目列示。
+Jm vB6s  
`+0dz,  
 2.包含境外经营的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特别处理 KoA+Vv9  
  (1)在企业境外经营为其子公司的情况下,企业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按少数股东在境外经营所有者权益中所享有的份额计算少数股东应分担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并入少数股东权益列示于合并资产负债表。 Yf/e(nV  
  借:外币报表折算差额 l*{Bz5hc  
    贷:少数股东权益 p2< 927z  
  (2)母公司含有实质上构成对子公司(境外经营)净投资的外币货币性项目的情况下,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该外币货币性项目产生的汇兑差额应转入“外币报表折算差额”。 + )z5ai0m  
  借:外币报表折算差额 =M}tet }  
    贷:财务费用 "ZPgl 8  
(5CgC <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