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120阅读
  • 22回复

[知识整理]2013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串讲班讲义(每日更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饭团儿
 

发帖
198
学分
2615
经验
946
精华
1
金币
0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13-09-23
第一部分 第1-3章讲解
S\=j; Uem  
  第一章 总 论 spter35b[  
  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dQG 5v  
  二、会计要素:特别注意资产、利得和损失等 \x?q!(;G2  
   VL= .JwK  
  第二章 金融资产 4#Wczk-b  
   D# |+PG7  
  
一、划分
1sx@Nvlb  
业务
d#E]>:w9  
划分类别
WBT/;),}:  
在二级市场购入股票,对被投资企业无控制、无共同控制、无重大影响
FG]xn(E  
准备近期出售
nI4Kuz`dF  
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u:#+R_0#97  
不准备近期出售
1sp>UBG  
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EUH&"8 L  
属于限售股权
|hms'n0  
一般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vW,dJ[N6jm  
在二级市场购入债券
tUouO0_l  
准备近期出售
6d/;GyG  
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C-!!1-Eq?:  
不准备近期出售但也不准备持有至到期
L&V ;Xvbu%  
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QCB2&lN\&L  
准备持有至到期且有充裕的现金
L1=+x^WQ  
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ArWMbT>Zqw  
在二级市场购入认股权证
-U/"eVM  
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Y+5nn  
购入股权
rCa2$#Z  
对被投资企业无控制、无共同控制、无重大影响,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
hPHrq{YZ  
划分为长期股权投资
y3vm+tJc{  
对被投资企业具有控制
K'zG[[P  
划分为长期股权投资
j L[ hB  
对被投资企业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
#UpxF?A(  
划分为长期股权投资
L/R ES  
`F<[\@\d5  
  二、初始计量
.xp|w^  
交易性金融资产
P7iU_CgyW  
公允价值(不包括交易费用和应收项目)
E5b JIC(  
持有至到期投资
';z5]O~  
公允价值+交易费用(不包括应收项目)
^BFD -p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h8MkfHH7{  
公允价值+交易费用(不包括应收项目)
TGJ\f  
GI:$(<  
  三、持有期间:(现金股利、利息应确认投资收益)
Qb;5:U/x  
1.交易性金融资产
br9`77J8  
(1)股票:借:应收股利 8?7gyp!k_f  
        贷:投资收益 =_L  
(2)债券:借:应收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Kc:} Ky  
        贷:投资收益
D< 4!7*9%  
2.持有至到期投资
hsUP5_  
借:应收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AHW&0<  
  贷:投资收益【期初债券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ohA@Zm8O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差额】
5E+k}S]M$  
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r2*'5jk_  
(1)股票:与交易性金融资产相同 %Jpb&CEY  
(2)债券:与持有至到期投资相同
D@ji1$K  
Um$a9S8b&  
  四、后续计量
h8yv:}XU*  
交易性金融资产
;#$zHR  
按公允价值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记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O7?!i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E+&]96*Lby  
按公允价值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记入“资本公积”
%T&#JF+;  
持有至到期投资
!I? J^0T  
按摊余成本后续计量
,j('QvavJ  
X; gN[  
  五、重分类 dIo|i,-  
  1.持有至到期投资转换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E5%ae (M^  
  (1)企业因持有意图或能力的改变,使某项投资不再适合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应当将其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j{nkus2  
  (2)如出售或重分类金融资产的金额较大而受到的“两个完整会计年度”内不能将金融资产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限制已解除(即,已过了两个完整的会计年度),企业可以再将符合规定条件的金融资产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995^[c1o6  
  (3)会计处理 2rw<]Ce  
  重分类日,该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在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或终止确认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2,>q(M6,EA  
  【注意问题】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O;A/(lPW+  
  2.其他问题 B9_0 Y q  
  (1)初始确认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不得重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DT=!  
  (2)初始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不得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IP1|$b}sq  
   o^Y'e+T"  
  六、金融资产减值损失
T_} \  
1.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或应收款项 !HXdUAKu  
   
JHf}LZu  
(1)计算:账面价值-现值 k*4?fr  
(2)计提减值后,债券投资收益=现值×实际利率 ]'aG oR  
(3)可以通过损益转回
b'N"?W^YQ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NRKAEf_#w  
   
c3lfmTT6^  
(1)计算:账面价值-公允价值 V,uhBMT#  
(2)分录: nDvny0^a  
借:资产减值损失【快速计算=初始成本-减值时的公允价值】 b)u9#%Q  
  贷:(或借记)资本公积 +{/zP{jH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FFgy=F  
注:应将原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无论借贷方)转入资产减值损失 l!ye\  
(3)计提减值后,债券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实际利率 ZUyM:$  
(4)股票通过资本公积转回;债券通过损益转回
Y5 4*mn  
  【快速计算】 )^!-Aj\x  
  交易性金融资产处置时影响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初始成本 $`'^&o;&f  
  交易性金融资产处置时影响营业利润=公允价值-账面价值 $Mx.8FC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置时影响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初始成本+资产减值损失 ,Z%!38gGsu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置时影响营业利润=公允价值-账面价值+资本公积 ji( S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资产减值损失=初始成本-减值时的公允价值 >t8eVMMa  
   S$"A[  
  七、金融资产转移的界定 |y%pP/;&!  
  1.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  zck)D^,aO  
  (1)不附任何追索权方式出售金融资产。 ,ASY &J5)7  
  (2)附回购协议的金融资产出售,回购价为回购时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KN w5  
  企业通过与购买方之间签订协议,按一定价格向购买方出售一项金融资产,同时约定到期日企业再将该金融资产购回,回购价为到期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aG |)k,  
  2.不符合终止确认条件的转移 Pr<?E[  
  (1)采用附追索权方式出售金融资产。 CWkm\=  
  (2)附回购协议的金融资产出售,回购价固定或是原售价加合理回报。 B0Z~L){i  
   p,D/ Pb8  
  第三章 存 货 W,agP G\+  
   S0=BfkHi.  
  一、存货的初始计量 kX1hcAa  
  1.外购存货的成本 `p^M\!h*O  
  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 q#\eL~k  
  2.委托外单位加工的存货 ,75,~  
  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的存货,计入存货成本的内容包含: GZ'hj_2%<  
  (1)“三项”一定计入收回存货的成本:实际耗用的原材料或者半成品成本、加工费、运杂费。 * 8XGo  
  (2)“两项”不一定计入收回存货的成本:消费税,支付的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消费税应记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科目的借方;支付的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的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消费税,应计入委托加工物资成本。增值税,支付的增值税可作为进项税额抵扣的,不计入委托加工物资成本;否则,计入委托加工物资成本。 6}ax~wYct  
  3.不计入存货成本的相关费用 C-6+ZIk4  
  下列费用不应当计入存货成本,而应当在其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 8&WY1cU  
  (1)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及制造费用应计入当期损益,不得计入存货成本。 <{-DYRiN  
  (2)仓储费用指企业在采购入库后发生的储存费用,应计入当期损益。但是,在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下一个生产阶段所必需的仓储费用则应计入存货成本。 A)7'\JK7b  
  (3)企业采购用于广告营销活动的特定商品,向客户预付货款未取得商品时,应作为预付账款进行会计处理,待取得相关商品时计入当期损益(销售费用)。企业取得广告营销性质的服务比照该原则进行处理。 hG us!p"lw  
   T  |j^  
  二、存货的期末计量 1<R \V  
  1.不同情况下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fQx 4/4j  
  (1)产成品、商品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存货 ^ O`  
  可变现净值=估计售价-估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 V,M8RYOnC!  
  (2)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存货 [1vrv(u>  
  可变现净值=该材料所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 6 *8Ge  
  2.可变现净值中估计售价的确定方法 nj9hRiL n  
  签订合同的用合同价格,没有签订合同的用市场价格 @pko zE-  
  3.存货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通常表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零。 sox 90o 7  
  (1)已霉烂变质的存货。 eB]ZnJ2^=  
  (2)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 7SqsVq`[~  
  (3)生产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Bv=Z*"Fv  
  4.需要注意的是,资产负债表日同一项存货中一部分有合同价格约定、其他部分不存在合同价格的,应当分别确定其可变现净值,并与其相对应的成本进行比较,分别确定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或转回的金额,由此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不得相互抵消。 Tf0#+6 1>  
  5.对已售存货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的,还应结转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Y2$ % %@  
  借:存货跌价准备 Vk_L*lcN  
    贷:主营业务成本
1条评分经验+1
2013zz 经验 +1 2013注会答案【81331055】最后关头,把握机会! 2013-10-14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欢迎关注CPA微信平台:gaoduncpa ,期待您的加入。
离线liuyu831226

发帖
5
学分
12
经验
29
精华
0
金币
0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13-11-27
非常好
离线95443817

发帖
10
学分
3
经验
6
精华
0
金币
0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13-10-14
离线smilidu

发帖
2
学分
18
经验
22
精华
0
金币
0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13-10-13
good,thx

发帖
3
学分
17
经验
23
精华
0
金币
0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13-10-05
辛苦啦~
离线lovejl2012

发帖
4
学分
19
经验
24
精华
0
金币
0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13-09-29
忍不住的复制完了赞一个,太感谢楼主啦 明天就去打印~
离线小飞兔

发帖
1200
学分
5702
经验
1394
精华
1
金币
0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13-09-28
pP* ~ =?  
PCPf*G>  
第二十六章 每股收益 ]A72) 1  
eQFb$C]R}y  
  一、基本每股收益 'e!J06  
  1.分子的确定 Bd~1P/  
  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分子为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即企业当期实现的可供普通股股东分配的净利润或应由普通股股东分担的净亏损金额。发生亏损的企业,每股收益以负数列示。 .i Hn5SGA  
  【注意】以合并财务报表为基础计算的每股收益,分子应当是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合并净利润,即扣减少数股东损益后的余额。  Vzl^Ka'  
  2.分母的确定 u0Nm.--;_3  
  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 t0)<$At6J  
  =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当期新发行普通股股数×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当期回购普通股股数×已回购时间÷报告期时间 @~ETj26U'  
   U;q];e:,=}  
  二、稀释每股收益 B9,^mE#  
  1.原则 T'H::^9:E  
  (1)分子的调整 &(N+.T5cp  
  ①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利息,这一因素一般作为一项调增因素对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进行调整。 SF*n1V3hx  
  ②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时将产生的收益或费用。 D5,P)[  
  (2)分母的调整 x@Hd^xH`  
  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应当为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与假定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为已发行普通股而增加的普通股股数的加权平均数之和。 c>"cX&  
  假定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为已发行普通股而增加的普通股股数,应当根据潜在普通股的条件确定。 ?OlV"zK  
  假定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为已发行普通股而增加的普通股股数应当按照其发行在外时间进行加权平均。以前期间发行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应当假设在当期期初转换为普通股;当期发行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应当假设在发行日转换为普通股;当期被注销或终止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应当按照当期发行在外的时间加权平均计入稀释每股收益;当期被转换或行权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应当从当期期初至转换日(或行权日)计入稀释每股收益中,从转换日(或行权日)起所转换的普通股则计入基本每股收益中。 _zWfI.o  
  2.认股权证、股份期权 /Q{P3:k  
  对于稀释性认股权证、股份期权,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一般无需调整作为分子的净利润金额,只需对作为分母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进行调整: tmUFT  
  增加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 RQB 4s^t  
  =(拟行权时转换的普通股股数-拟行权时转换的普通股股数×行权价格÷平均市场价格)×?/12 x1&W^~  
  3.企业承诺将回购其股份的合同 Iw<i@=V  
  增加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  TuDE@ gq(  
  =(承诺回购的普通股股数×回购价格÷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承诺回购的普通股股数)×?/12 GH1"xR4!  
  注意: Q'O[R+YT ,  
  认股权证和股份期权等的行权价格低于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时,对盈利企业具有稀释性,对亏损企业具有反稀释性。 QPt Gdd  
  对于企业承诺将回购其股份的合同中规定的回购价格高于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时,对于盈利企业的具有稀释性,对于亏损企业具有反稀释性。 sarq`%zrk  
  4.子公司、合营企业或联营企业发行的潜在普通股 %zk$}}ti.  
  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发行能够转换成其普通股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不仅应当包括在其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中,而且还应当包括在合并稀释每股收益以及投资者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中。 uocHa5J  
   wV\gj~U;P  
  三、每股收益的列报 d;mx<i=/  
  企业派发股票股利,按调整后的股数重新计算各列报期间的每股收益。 \*f;Xaa  
  配股: mZz="ZLa:  
  每股理论除权价格=(行权前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公允价值总额+配股收到的款项)÷行权后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 Y5ZZ3Ati  
  调整系数=行权前发行在外普通股的每股公允价值÷每股理论除权价格 <Z}SKR"U%  
  因配股重新计算的上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上年度基本每股收益÷调整系数 uvP2Wgt  
  本年度基本每股收益=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配股前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调整系数×配股前普通股发行在外的时间权重+配股后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
离线小飞兔

发帖
1200
学分
5702
经验
1394
精华
1
金币
0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13-09-28
F;)qM|7  
 第二十二章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第二十三章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Z}$1~uyw  
r[RO"Ej"  
  一、会计政策及其会计估计的区分 
<~35tOpv  
业务
%jj\w>  
会计政策变更
jI,?*n<  
会计估计变更
hquN+eIDH  
首次执行新会计准则
w!m4  
1
]gB:ht  
短期投资重新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其后续计量由成本与市价孰低改为公允价值
S+//g+e|f  
K{]\}7+   
 
!9.`zW"40  
2
[35>T3Ku  
长期债权投资重新分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其摊销方法由直线法改为实际利率法
Mg=R**s1x%  
teg[l-R"7z  
 
??= su.b  
3
G0pqiU6  
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原来采用历史成本计量,现在改为公允价值计量
>Gxh=**F  
qre(3,VE5  
 
!jyy`q=  
4
z%Ivc*x5  
完成合同法变更为完工百分比法
;v> +D {s  
9Gk#2  
 
3"iJ/Hc}9  
5
d/xGo[?$  
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核算
QF9$SCmv  
,(&5y:o  
 
8WMGuv  
6
o9AwW  
存货由历史成本改为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3\&I7o3V  
L QA6iZBP  
 
ed4`n!3  
7
,ko0XQBl  
所得税核算方法由应付税款法变更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1c}LX.9K  
zc%HBZ3p  
 
SoL"M[O  
8
&Vmx<w  
研发费用原来确认管理费用,现在确认为无形资产
C?lZu\L  
yU< "tgE  
 
{ ^ @c96&  
9
Ai.^~#%X  
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对合营企业的投资由比例合并改为权益法核算
'=]|"   
W3-g]#\?  
 
-{s9PZ3~_  
10
^<QF* !  
债务重组中债务人原不确认损益,现在改为确认债务重组利得和资产处置损益
E j/P:nB  
H4JwgQ  
 
^?o>(K  
11
@8'LI8 \/  
非货币资产交换原按照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确认换入资产的成本,现在改为满足条件时按照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确认换入资产的成本
W)fh}|.5  
<%EjrjdvL+  
 
#i}:CI>2  
12
&(,-:"{pNR  
一般借款费用原全部费用化,现在改为满足条件时可以资本化
pQ9~^  
1\ab3n  
 
)b;}]C  
13
B5 H=#  
商业企业购入商品发生的运杂费原计入损益,现在改为计入存货成本
-JfO} DRI  
!t+eJj   
 
C#D8 E.W  
已执行新会计准则
ck K9@RQ  
14
YTYCv7  
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由成本模式改为公允价值模式
 o C#W  
<Z\j#p:  
 
uT 2w2A;  
15
Q!v]njCIB7  
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变更
N"&qy3F  
i@hW" [A  
 
fD ?w!7f-1  
16
2kVQ#JyuRI  
公允价值的计算方法的变更
|g8Q.*"l[  
 
|aMeh;X t  
25/OV"Z  
17
V"R,omh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折旧年限、净残值率、摊销年限的变更等
YKG}4{T  
 
kCZxv"Ts  
}ec3qZ@  
18
xr).ZswQ  
资产减值准备原来按照分类来计提,现改为按照单项计提
V { yk  
 
O t1:z:Pl  
x|q|> dPB  
19
rv;is=#1  
坏账准备由原余额百分比法改为账龄分析法、或10%→20%
+DA ,|~k_  
 
n>i}O!agg  
 njg\y  
20
p|o?nI  
因或有事项确认的预计负债根据最新证据进行调整
a7wc>@9Q,  
 
i!dQ Sdf  
?N(opggiD  
21
W+D{4:  
提供劳务完工进度的确定
31=v US  
 
\2NT7^H#  
U((mOm6  
22
mr\C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确定
`}|$eF&  
 
LQ3J$N  
Tg\wBhJr|  
23
z< ,rE  
成本法→权益法(1%→30%)
;LE9w^>^V  
×
J\c\Ar :  
×
u:GDM   
24
 ua] ?D2  
成本法→权益法(80%→30%)
Tmr %r'i3  
×
z] bcg$m  
×
qjI.Sr70  
25
y(h"0A1lW  
权益法→成本法(40%→80%)
pA?2UZ  
×
bA8RoC  
×
}Z3+z@L  
26
p~NFiZ,  
权益法→成本法(40%→1%)
Lc5I?}:;L  
×
Fv T;8ik:3  
×
&JHqUVs^  
27
d<+@cf_9  
持有至到期投资因意图和能力的原因,重新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JGlN7  
×
gO,2:,  
×
8lfKlXR78  
28
b?deZ2"L#  
自用固定资产因出租转变为投资性房地产,或投资性房地产转变为自用固定资产
r"\g6<RP  
×
kcyT#'=j  
×
u[~= a 5:4  
29
\YrvH  
低值易耗品摊销由一次摊销变更分次摊销
To@77.'  
×
~ w,hJ `  
×
P[<EFj E  
z((9vi W  
  二、调整事项与非调整事项的区别 b5.L== >  
  某一事项究竟是调整事项还是非调整事项,主要取决于该事项表明的情况在资产负债表日或资产负债表日以前是否已经存在。若该情况在资产负债表日或之前已经存在,则属于调整事项;反之,则属于非调整事项。 M&~cU {9c  
   0o &B 7N  
  三、前期差错更正 cL yed3uU  
A&/VO$Y9wp  
6 ~d\+aV  
 第二十四章 企业合并(并入第4章讲解) Zq\Vq:MX  
   &L`yX/N2  
  第二十五章 合并财务报表(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抵消) mH)th7  
  1.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抵消  
KmE<+/x~?  
借:营业收入  =VOl  *  
  贷:营业成本 【差额】 hsZ}FLStJ  
    存货   【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
F`U YgN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i$zRi  
  贷:营业成本      _ pKWDMB$z  
 
|VE *_ G  
xA {1XS}  
借:营业收入 ;/|3U7{c  
  贷:营业成本  #,PB(  
借:营业成本  $G@^!(  
  贷:存货    
n\ aG@X%oq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i[)H!%RV*  
  贷:资产减值损失      Kxb_9y0`r  
 
: WejY`}H%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b 8v?@s~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rWI6L3,i+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bJ~]nj 3  
  贷:资产减值损失【或反分录】
2w93 ~j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k0.|%0?K  
  贷:所得税费用    TGu `r>N51  
   */ZrZ^?o  
 
n?vrsqmZ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RajzH2j+>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aB~?Y+m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ZZp6@@zyq'  
   贷:所得税费用【或反分录】    
:a(er'A  
  2.内部债权、债务的抵消
[#V?]P\uV  
借:应付账款【含税金额】 =rcqYPul0  
  贷:应收账款
ai[st+1  
借:应付账款 * 3mF.^  
  贷:应收账款
HjUs}#</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pA9^-:\*  
  贷:资产减值损失 !]7r>NS>  
   BKe~ y  
s<LF=qGu  
  
z 7OTL<h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9PV<w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n8#iL  
借(或贷):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B~z .F i  
      贷(或借):资产减值损失
o7E?A  
借:所得税费用 `qp[x%7^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dX-Xzg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7E2, A9_"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9/TF #  
借:所得税费用 <7cm[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Dsc{- <v  
  3.固定资产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抵消
OF'y]W&  
借:营业收入  Hzh?w!Ow  
  贷:营业成本  lO>w|=<  
    固定资产
/<)A!Nn+F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V9f$zjpw  
  贷:固定资产 h^ea V,x>=  
 
@13vn x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uFNVV;~RFI  
  贷:管理费用    &wr0HrE\  
  
,[ &@?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Q.Tn"rE|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mnswG vY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ZG>I[V'p=  
  贷:管理费用     
k\X1`D}R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Q}`kFB`  
  贷:所得税费用   LO0<=4iN(  
   ^=@L(;Y  
   8?AFvua}r  
 
O` R@6KG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u0JzK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e_iE[&  
借:所得税费用    'H- : >'k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u*0Ck*pZ  
  【注意】清理期间如何处理? 6tBL?'pG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S,,,D+4  
    贷:营业外收入     Ha {#  
  借:营业外收入  E4~k)4R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j4 >1a   
  借:营业外收入    %_N-~zZ1E  
    贷:管理费用    }S|~^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Cc7PhoPK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WVlyR\.  
  借:所得税费用    uQgv ;jsPz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F @ lJk|*_  
  4.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出租投资性房地产的抵消 [h20y  
  (1)公允价值模式下 /ghXI"ChI  
  (2)成本模式下 z/yNFY]i  
  5.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其他损益的抵消 W Z`u"t^2V  
  借:营业收入     7:'7EqM  
    贷:管理费用      F3j#NCuO=z  
  6. 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抵消 }cuU5WQ?%  
  借:营业外收入 ^"N]i`dIF  
    营业收入 [O92JT:li  
    贷:无形资产、固定资产 70IBE[T&  
      营业成本 YD1 :m3l!  
      存货 #wn`choT'  
  借:无形资产、固定资产 j}~3m$  
    贷:管理费用 CqGi 2<2  
   KLi&T mIB  
离线小飞兔

发帖
1200
学分
5702
经验
1394
精华
1
金币
0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13-09-28
D7v-+jypp  
第二十一章 租赁 O $ p  
   ~f:y^`+Q[  
  一、承租人对经营租赁的会计处理 T;?=,'u  
  1.租金费用的处理 #RfNk;kaA  
  (1)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按照直线法确认的租金费用。 o p{DPUO0  
  (2)免租期内,仍然确认租金费用。 ,tZJSfHB  
  (3)出租人承担了承租人某些费用的,按扣除后的租金费用余额在租赁期内进行分摊。 g3fxf(iY(  
  承租人承担了出租人某些费用的,按未扣除后的租金费用余额在租赁期内进行分摊。 ,Z_aZD4  
  2.初始直接费用的处理 }MW7,F  
  对于承租人在经营租赁中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应计入当期损益。   E;I'b:U`  
  3.或有租金的处理 c;RL<83:  
  在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Z{Si`GA  
   Ln&'5D#  
  二、售后租回交易的会计处理 |"gg2p  
  1.售后租回交易被认定为融资租赁 =I(F(AE  
  售价与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予以递延,并按该项租赁资产的折旧进度进行分摊,作为折旧费用的调整。 9YMD[H\}V  
  2.售后租回交易认定为经营租赁 rzl0*CR  
*F4"mr|\  
E2hy%y9Tp  
离线小飞兔

发帖
1200
学分
5702
经验
1394
精华
1
金币
0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13-09-28
部分 第19、20、21、22、25、26章讲解
!bCaDTz  
第十九章 所得税
 k =O  
(1)固定资产 vX&W;&  
  
VDiW9]  
折旧方法、折旧年限不同产生的差异 ;因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产生的差异
VuD{t%Jb  
确认递延所得税; n(sseQ|\  
同时纳税调整增加或减少
1R7tnR@[u  
(2)无形资产
>.uIp4@(  
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计算每期摊销额
 hV fANbs  
不确认递延所得税; mri g5{  
但需要纳税调整
aYc^ 9*7  
会计不需要摊销,税法需要摊销
2G_]Y8  
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7j88^ 59  
需要纳税调整减少
{+EnJ"  
(3)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金融资产
?}(B8^  
对于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金融资产,其于某一会计期末的账面价值为公允价值,期末公允价值变动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资本公积) RNt9Qdr4y  
   3u< ntx ><  
  
x~](d8*=  
公允价值计量(账面价值)>计税基础(购买的成本),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fm!\**Q1  
交易性金融资产需要纳税调整减少;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不需要纳税调整。 s@ 6Jz\<E  
公允价值计量(账面价值)<计税基础(购买的成本),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F45-M[z  
交易性金融资产需要纳税调整增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不需要纳税调整
E;An':j  
(4)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M(n@ytz  
转换日不存在资本公积:其于某一会计期末的账面价值为公允价值
L-%'jR  
公允价值计量(账面价值)>计税基础(税法原值-折旧),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NCgKWyRR  
公允价值计量(账面价值)<计税基础(税法原值-折旧),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oPc,zS-gL  
需要纳税调整=-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损失)-按照税法计算折旧费用
r;+a%?P  
转换日存在资本公积:其于某一会计期末的账面价值为公允价值
(O& HCT|  
同上。特别问题: 8is QL  
借:资本公积 %D~Mij  
  所得税费用 %AmyT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DcE4r>8B  
(5)计提了资产减值准备
)"7z'ar  
按照税法规定,不允许税前扣除 gMp' S  
  
T wzpq1  
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X=M6$0n  
需要纳税调整
!7p&n3dz  
(6)长期股权投资(拟长期持有该项投资)
 ?# RhHD  
成本法:宣告现金股利
:>F3es`  
调整减少,不确认递延所得税
k$>5v +r0  
权益法:对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产生营业外收入
ZZi|0dG4;  
调整减少,不确认递延所得税
Qj$w7*U  
权益法:确认投资收益(确认投资损失)
`>OKV;~{z  
调整减少(调整增加),不确认递延所得税
 ;v/un  
权益法:宣告现金股利
(6b0rqPF  
不调整,不确认递延所得税
@Gy.p5J8  
权益法:因其他综合收益变动,产生资本公积
amQTPNI  
不调整,不确认递延所得税
}Kn l  
(7)预计负债 E'NS$,h  
  
\[]?9Z=n  
企业因销售商品确认的预计负债 /rky  
税法规定,有关的支出应于发生时税前扣除
P'DcNMdw  
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wuM'M<J@  
需要纳税调整增加
_]{LjJ!M  
未决诉讼 /y6I I$AvM  
税法规定无论是否实际发生均不允许税前扣除
Sh?eb  
不确认递延所得税; T|0d2aa  
但需要纳税调整增加
F!p;]B  
未决诉讼 zg$ag4%Qgg  
税法规定实际发生时可以税前扣除
]wi0qc2 {  
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8H`L8: CM  
需要纳税调整增加
wvxsn!Ao&=  
附有销售退回条件的商品销售,能够合理估计退货可能性并确认与退货相关的负债。(预计负债)
;--D?Gs]Qr  
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Q&a ]  
需要纳税调整增加
^a Q&.q  
(8)应付职工薪酬
N Hn #c3o  
因超过部分在发生当期不允许税前扣除,在以后期间也不允许税前扣除,其账面价值等于计税基础(工资薪金、福利费)
{s@ 0<!  
不确认递延所得税; SpYmgL?wJ  
但需要纳税调整增加
Et0)6^-v  
因超过部分在发生当期不允许税前扣除,在以后期间发生时可以允许税前扣除(职工教育经费、辞退福利、股份支付)
cBv"d ~  
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2e 03m62*  
需要纳税调整增加
B2|0.G|[j  
USS%T<Vk  
(9)其他负债
hljKBx ~  
企业应交的罚款和滞纳金等 7_jlNr7uk  
  
upX@8WxR  
不确认递延所得税; _pDfPLlY&  
但需要纳税调整增加
U<E]c 4*  
(10)广告费
B|,d  
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1 -C~C]&  
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FCWk8/  
需要纳税调整增加
+S`cUn7  
(11)商誉
9!kp3x/`  
企业在发生企业合并交易或事项时,因会计准则规定与税法规定不同产生的递延所得税的确认
<q>d@Foi  
确认递延所得税,其对应的会计科目为商誉; (E,Ibz2G:e  
不需要纳税调整
s`0IyQXVU  
在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取得被购买方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但在购买日因不符合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条件的,不应予以确认
$R NHRA.  
购买日后12个月内,如果取得新的或进一步的信息表明相关情况在购买日已经存在,预期被购买方在购买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带来的经济利益能够实现的,购买方应当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同时减少由该企业合并所产生的商誉,商誉不足冲减的,差额部分确认为当期损益(所得税费用)
\ 9iiS(e  
除上述情况以外(比如,购买日后超过12个月、或在购买日不存在相关情况但购买日以后出现新的情况导致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带来的经济利益预期能够实现),如果符合了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条件,确认与企业合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所得税费用),不得调整商誉
*N }$~N  
 
y7%SHYC p[  
已确认的商誉,且未减值: h+A+>kC5  
会计账面价值>计税基础
w=a$]`  
不确认递延所得税 ; WuFBt=%  
不需要纳税调整
_:WNk(  
#TC}paIpj  
  第二十章 外币折算  ST0TWE'  
   YDj5+'y  
  一、记账本位币的确定 = ^Vp \  
  1.企业选定记账本位币,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j3-k Q  
  (1)收入:该货币主要影响商品和劳务的销售价格,通常以该货币进行商品和劳务的计价和结算。 >/lB%<$/  
  (2)支出:该货币主要影响商品和劳务所需人工、材料和其他费用,通常以该货币进行上述费用的计价和结算。 ]f&f_"D  
  (3)融资活动获得的资金以及保存从经营活动中收取款项所使用的货币。 4>a(!h t  
  2.企业境外经营记账本位币的确定 z[myf] @  
  (1)境外经营的含义 /y6f~F  
  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企业在境外的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分支机构;二是当企业在境内的子公司、联营企业、合营企业或者分支机构,选定的记账本位币与企业的记账本位币不同的,也应当视同境外经营。 ,D]g]#Lq  
  确定境外经营,不是以位置是否在境外为判定标准。 ?u/UV,";y  
  (2)境外经营的记账本位币的确定 U_ j[<.aN)  
  企业选定境外经营的记账本位币,除考虑一般因素外,还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6,MQT,F  
  ①境外经营对其所从事的活动是否拥有很强的自主性; <;O^3_'  
  ②境外经营活动中与企业的交易是否在境外经营活动中占有较大比重; ^FkB/j  
  ③境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是否可以随时汇回; :Fu7T1  
  ④境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足以偿还其现有债务和可预期的债务。 VX>j2Z'  
  3.记账本位币的变更 E`<ou_0N@q  
  企业记账本位币发生变更的,在按照变更当日的即期汇率将所有项目变更为记账本位币时,其比较财务报表应当以可比当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所有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项目。 9I;~P &  
   4*Gv0#dga  
  二、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G-W|>  
  1. 交易发生日 mfS}+_ C  
  (1)外币交易应当在初始确认时,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也可以采用近似的汇率折算。 4y?n62N8$  
  (2)企业收到投资者以外币投入的资本,采用交易日即期汇率折算。 &/ED.K  
  2.资产负债表日及结算日 yT5OFD|T  
  (1)货币性项目。资产负债表日及结算日,应以当日即期汇率折算外币货币性项目,该项目因当日即期汇率不同于初始入账时或前一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而产生的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S'kgpF"bm  
R5%CK_  
  (2)非货币性项目。资产负债表日,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仍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不改变其记账本位币金额。 sR[!6[AA  
   X1o^MMpz(F  
  三、外币财务报表折算 |WEl5bNc3  
  1.境外经营财务报表的折算 G%;>_E  
  (1)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所有者权益项目除“未分配利润”项目外,其他项目采用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 \E<Qi3W>*  
  (2)利润表中的收入和费用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或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 dr+(C[=  
  (3)产生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单独作为“外币报表折算差额”项目列示。
Y_n3O@,  
tHHJ|4C  
 2.包含境外经营的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特别处理 8iOHav4  
  (1)在企业境外经营为其子公司的情况下,企业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按少数股东在境外经营所有者权益中所享有的份额计算少数股东应分担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并入少数股东权益列示于合并资产负债表。 '`. -75T  
  借:外币报表折算差额 4,Oa(b  
    贷:少数股东权益 #D|%r-:"  
  (2)母公司含有实质上构成对子公司(境外经营)净投资的外币货币性项目的情况下,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该外币货币性项目产生的汇兑差额应转入“外币报表折算差额”。 o3GkTn O  
  借:外币报表折算差额 19c_=$mV  
    贷:财务费用 _aF8Us  
}+G5i_a  
离线hosta

发帖
3
学分
29
经验
23
精华
0
金币
0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3-09-27
呵呵,谢谢
离线崔付才

发帖
68
学分
79
经验
0
精华
0
金币
0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3-09-27
太棒了
我要稳稳的幸福
离线饭团儿

发帖
198
学分
2615
经验
946
精华
1
金币
0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3-09-27
第五部分 第13章至18章讲解
g+&wgyq5  
?WS.RBe2  
第十三章 或有事项  o/RGzPR  
   iP^[xB~v  
  一、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 /Vv)00  
  1.或有负债 Mp J3*$Dr  
  或有负债无论是现时义务,还是潜在义务均不符合负债的确认条件,因而不能确认,只能在附注中披露。 #aP;a-Q|k  
  2.或有资产 O15~\8#'  
  或有资产,是潜在资产,不符合资产的确认条件,因而不能确认,只有在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入企业时才能在附注中披露。 *li5/=UC5*  
   *TxR2pC}  
  二、或有事项的确认和计量 S ->Sp  
  1.预计负债的确认 m[N&UM#  
  (1)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ypA 9WF  
  (2)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HFyNk]>  
  (3)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etb#/L  
  【注意企业合并中确认的,只需要满足一个条件,即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q}"HxMJ  
  2.预期可获得的补偿 2:[G4  
  企业清偿预计负债所需支出全部或部分预期由第三方补偿的,补偿金额只有在基本确定能够收到时才能作为资产单独确认。确认的补偿金额不应当超过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 `;Fs  
   z5f3T D6,  
  三、待执行合同变为亏损合同  )Z:maz  
  1.金额的确定 J,`I>^G  
  预计负债的计量应当反映退出该合同的最低净成本,即履行该合同的成本与未能履行该合同而发生的补偿或处罚两者之中较低者。 c- ?0~A  
  2.科目的确定 fL&e ^Q  
  (1)待执行合同变为亏损合同时,合同存在标的资产的,应当对标的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并按规定确认减值损失,此时,企业通常不需要确认预计负债;如果预计亏损超过该减值损失,则应将超过的部分确认为预计负债。 ciPq@kMV  
  (2)合同不存在标的资产的,亏损合同相关义务满足规定条件时,应当确认预计负债。 lqoVfj'6M  
  3.注意问题 :|ytw= 3>  
  (1)不存在标的资产
gF~ }  
执行合同:
LA,G>#?H  
不执行合同:
Fow{-cs_p  
借:营业外支出 'EU|w,GL}  
  贷:预计负债  w*4sT+ P  
产品完工时: ab_EH}j1\q  
借:预计负债  !ZN"(0#qz  
  贷:库存商品 
AeW_W0j  
借:营业外支出 MG,?,1_ &  
  贷:预计负债  v)!^%D  
支付时: &y2DI"Ff  
借:预计负债  M;0\fUh;  
  贷:银行存款    
lR]SGd Y  
  (2)存在标的资产
bxww1NG>|Z  
执行合同: ).r04)/  
执行合同损失(小)=应计提减值准备 oJ 0 #U  
不执行合同损失(大)=违约金损失+按市价销售损失
.YIb ny1  
不执行合同: d]l(B+\vf  
执行合同损失(大)=应计提减值准备 m8v=pab e  
不执行合同损失(小)=违约金损失+按市价销售损失
04#r'UIF  
执行合同:
HD}3mP  
不执行合同:
m \|ie8  
借:资产减值损失 Biy $p6  
  贷:存货跌价准备
s|Zv>Qt  
第一种:按市价销售为收益 uo^tND4a;j  
借:营业外支出 x#tP)5n?s*  
  贷:预计负债  7t/C:2^&  
支付时: 'A#l$pJp7  
借:预计负债  g _u  
  贷:银行存款 4--[.j*W  
第二种:按市价销售为损失 fh}j)*K8  
借:资产减值损失   t=r*/DxX=  
  贷:存货跌价准备 %R*-oQ1T  
借:营业外支出  H?'t>JX  
  贷:预计负债 
4ko(bW#jL  
9iOTT%pq  
  四、重组义务
f.u+({"ql  
支出项目
;jT@eBJ  
包括
Qw/H7fvh&  
会计处理
\@:mq]Y  
自愿遣散
#vvQ 1ub  
s4{>7`N2  
借:管理费用 2z0 27P-Q  
  贷:应付职工薪酬
p EbyQ[  
均确认为预计负债;但是科目不同。 ,qO2D_  
  
A;C)#Q/  
强制遣散
8Ir = @  
+`~6Weay  
借:管理费用 #R3|nL  
  贷:应付职工薪酬
5KDN8pJN  
不再使用厂房的租赁撤销费
SpX6PwM  
f^kH[C  
借:管理费用 $n@B:kv5p  
  贷:预计负债
G^/8lIj  
支出项目
:B]yreg  
包括
'z3I*[!  
会计处理
5\eM3w'd  
将职工和设备从拟关闭的工厂转移到继续使用的工厂、剩余职工再培训费、新经理的招聘成本、推广公司新形象的营销成本、对新营销网络的投资、未来经营损失
I Z{DR  
×
VRa>bS  
支出与继续进行的活动相关(尚未发生费用,实际支出再编分录)
V'&`JZK6  
特定固定资产的减值损失
.=<<b|  
×
'Q F@@48  
借:资产减值损失 H^C$2f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ORP-@-dap  
/L? ia  
  第十四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L9":=  
   3Ja1|;(2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 @fG 'X  
  (1)收到补价的企业 K/ 5U;oC  
  收到的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25% &)v}oHy,m  
  (2)支付补价的企业 ~zT743  
  支付的补价÷(支付的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25% 2h5L#\H"  
  【提示】分子和分母,均不含增值税 `5C uH  
   g<$q#l~4xH  
  二、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处理 R;EdYbiF b  
  
条件: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n(tx'&U"R  
  1.换入资产成本的确定 bL]NSD  
  方法一: X(*MHBd  
  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不含税公允价值+支付的不含税的补价(-收到的不含税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6#DDMP8;I  
  方法二: 9S]]KEGn4  
  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含税公允价值+支付的含税的补价(-收到的含税补价)-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p?XVO#  
  【提醒问题1】如果没有给定对方即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时,一般采用方法二公式计算换入资产成本。 %d"d<pvx  
  【提醒问题2】 u</LgOP`-  
  (1)不含税补价=换入与换出资产的不含税公允价值的差额 _[t:Vme}v  
  (2)支付或收到的银行存款(含税补价)=换入与换出资产的含税公允价值的差额 A$Ok^  
  2.会计核算注意问题 sw$$I~21  
  (1)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同时适用: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债务重组) K)[DA*W  
  ①换出资产为存货的,应以其公允价值确认收入,同时结转相应的成本。 g,] GzHV1  
  ②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和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kx31g,cf]w  
   /Mmts=^Ja  
  ③换出资产为长期股权投资、金融资产的,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记入“投资收益”科目。 Js}1_K  
  ④换出资产为投资性房地产的,以其公允价值确认其他业务收入,同时结转其他业务成本。 {IA3`y~  
  (2)“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如何处理? ap|$8 G  
  除增值税的销项税额以外的,如果为换出资产而发生的相关税费,则计入换出资产处置损益;如果为换入资产而发生的相关税费,则计入换入资产的成本。 H^r;,Q$9  
   oZwu`~h Y  
  三、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计量的会计处理 G24 Ov&H  
  1.换入资产成本 ATscP hk  
  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支付的补价(-收到的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包含增值税销项税额)-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cM 6W]f  
  2.会计核算应注意的问题 3P2 x%Gp  
  (1)此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对换出资产不确认资产的处置损益。 vA&MJD{  
  (2)此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处理方法如下: ptMDhMVW  
  ①增值税进项税额若可抵扣的,则不计入换入资产的成本;增值税的销项税额计入换入资产的成本。 ^M6R l0  
  ②除增值税的销项税额以外的,为换入资产而发生的相关税费,计入换入资产的成本;为换出资产而发生的相关税费,也计入换入资产的成本。 fobnK~2  
   yeqH eZ  
  第十五章 债务重组 m;@8z[ ^5  
  
zSo(+D &[  
 
"cDMFu  
债务人
&f($= 68  
债权人
+nU=)x?38  
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
hYB3tT  
(1)债务重组利得=应付账款账面价值-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含税公允价值 GLWEoV9<  
(2)转让资产处置损益=转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账面价值  
&\ $~  
(1)债务重组损失=应收账款账面价值-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含税公允价值 Ev>P|k V&A  
(2)如果上述得数为负数,则冲减资产减值损失(债务重组损失为0)
13K|=6si  
债务转为资本
L-eO_tTh0  
(1)债务重组利得=应付账款账面价值-转让的股权公允价值 d`9ofw~3=  
(2)溢价=股权公允价值总额-股本面值
X([p0W 9V(  
同上
L~|_CRw  
 
*!m(oP  
债务人
V 0z`p"  
债权人
8@A}.:  
不附或有应付(或应收)金额的债务重组
= M`Xu#eRk  
债务重组利得=重组前应付账款账面价值-重组后应付账款公允价值
#sM`>KG6T1  
同上
$q*hE&x Qd  
 
Aa4 DJ  
债务人
CWY-}M  
债权人
7.FD16  
附或有条件的债务重组
7&&3@96<*#  
如涉及或有应付金额,且该或有应付金额符合或有事项中有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确认为预计负债。 i[/`9 AK  
债务重组利得=重组前应付账款账面价值-重组后应付账款公允价值-预计负债 $|m'~AmI  
或有应付金额在继后会计期间没有发生的,企业应当冲销已确认的预计负债,同时确认营业外收入
B]u!BBjC  
或有应收金额不应当确认,在或有应收金额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c"lblt5  
8 /T[dn  
  第十六章 政府补助 sZPyEIXie  
   wQX18aF/#d  
  一、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G:I|=#w  
  1.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取得时确认为递延收益,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 zS*vKyye>  
  2.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取得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 crQ_@@X?<  
=*{Ii]D  
  二、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M$s9   
  1.企业取得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不能直接确认为当期损益,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自相关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起,在该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分次计入以后各期的损益(营业外收入)。 `*",_RO;  
  2.如何确定递延收益分配的起点和递延收益分配的终点 V 5D8z  
  (1)递延收益分配的起点是“相关资产可供使用时”,对于应计提折旧或摊销的长期资产,即为资产开始折旧或摊销的时点。递延收益只能采用直线法分摊。 :!yPR  
  (2)递延收益分配的终点是“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或资产被处置时(孰早)”。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前被处置(出售、转让、报废等),尚未分配的递延收益余额应当一次性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收益(营业外收入),不再予以递延。 "7J38Ej\  
   L$6W,D  
  第十七章 借款费用 u0F{.fe  
   KAg-M#  
  一、借款费用的基础问题 X`28?  
  1.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 *$Y_ % }  
  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等资产。 P!dSJ1'oC  
  2.借款费用相关时点的确定 MdhD "Q  
  (1)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时点的确定 6TDa#k5v  
  借款费用允许开始资本化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即资产支出已经发生、借款费用已经发生、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已经开始。 E V@yJ]  
  企业只有在上述三个条件同时满足的情况下,有关借款费用才可开始资本化,只要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没有满足,借款费用都不能开始资本化。 x Nb7VUV7  
  (2)借款费用暂停资本化时间的确定 k)R~o b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在购建或者生产过程中发生非正常中断,且中断时间连续超过3个月的,应当暂停借款费用的资本化。中断的原因必须是非正常中断,属于正常中断的,相关借款费用仍可资本化。 xnxNc5$oE  
  (3)借款费用停止资本化时点的确定 RTr"#[  
  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时,借款费用应当停止资本化,之后所发生的借款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f4Ob4ah!(  
   9[R+m3V/`  
  二、借款利息费用的核算 r vuasr~  
  1.专门借款 tyFsnc k  
  专门借款资本化金额=资本期间的实际的利息费用-资本化期间的存款利息收入 i 0F6eqe=J  
  专门借款费用化金额=费用期间的实际的利息费用-费用化期间的存款利息收入 %bS1$ v\n  
  2.一般借款 _r g*K  
  一般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金额=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 Ca -.&$f  
  其中:所占用一般借款资本化率 Y`."=8R~  
  =所占用一般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之和÷所占用一般借款本金加权平均数 yz"hU  
  其中:所占用一般借款本金加权平均数=Σ(所占用每笔一般借款本金×每笔一般借款在当期所占用的天数/当期天数) 0#CmB4!<O  
  【注意问题】 mVEIHzk2b  
  如果按年资本化:12/12 11/12 10/12 g}d[j I9  
  如果按季资本化:3/3 2/3 k$GtzjN  
  3.借款存在折价或者溢价的,应当按照实际利率法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应摊销的折价或溢价金额,调整每期利息金额。 Ibg~.>.u{  
  每一会计期间的利息资本化金额,不应当超过当期相关借款实际发生的利息金额。 "}vxHN#  
   _nM 7SK  
  第十八章 股份支付 =IKgi-l*  
   tz5\O}  
  一、股份支付的一般会计核算
(8~D ^N6Z  
(一)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
zkquXzlgB  
(二)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
Yv.7-DHNl  
1.授予日 g7{:F\S  
(1)立即可行权的股份支付 6F5g2hBz  
借:管理费用 nk;^sq4M:  
  贷: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iW>i8  
【按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 PS8^=  
(2)除了立即可行权的股份支付外,在授予日均不做会计处理
(3~^zwA  
1.授予日 =;(L$:l~  
(1)立即可行权的股份支付 }0?XF/e(R  
借:管理费用 !hjF"Pa  
  贷:应付职工薪酬 s bd$.6 |&  
【按授予日企业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并在结算前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和结算日对负债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将其变动计入损益。】 M:dH>  
(2)除了立即可行权的股份支付外,在授予日均不做会计处理
C-\3,  
(一)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
 !# zO%  
(二)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
Sp2DpGs~  
2.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 virt[5w  
借:管理费用等 vqZBDQ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U }AIOtUw  
【按授予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
wbvOf X  
2.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 {u+=K-Bj  
借:管理费用等 -{q'Tmst  
  贷:应付职工薪酬 K>C@oE[W  
【按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
SSq4KFO1  
(一)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
{T-^xwc  
(二)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
j+rY  
注意问题: r`\@Fv,&#  
(1)确定等待期长度;  56MY@  
(2)等待期长度确定后,在等待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应考虑可行权职工人数的变动; Zl{9G?abCT  
(3)计算截至当期累计应确认的成本费用金额,再减去前期累计已确认金额,作为当期应确认的成本费用金额
N.0g%0A.D  
(一)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
!l]_c 5  
(二)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
bDm7$ (  
3.可行权日之后 i]OEhB Y  
对于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在可行权日之后不再对已确认的成本费用和所有者权益总额进行调整
G4rzx%W?  
3.可行权日之后 mi.,Z`]o  
对于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企业在可行权日之后不再确认成本费用,公允价值的变动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uEf= Vj}G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x! F  
  贷:应付职工薪酬 3y,2RernK  
【按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
X%iJPJLza  
(一)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
7t1as.  
(二)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
c&N;r|N  
4.行权日 {> <1K6t  
借:银行存款 t2YB(6w+xg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tfu`_6  
  贷:股本 VN (*m(b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I9Uj3cL\  
4.行权日 ;mRZ_^V;  
借:应付职工薪酬 |28'<BL  
  贷:银行存款
; O(Ml}z  
5.回购股份进行职工期权激励
uE<8L(*B  
---
|>[qC O  
< *WGvCh%w  
  二、条款和条件的修改 Pouo# 5  
  1.条款和条件的有利修改 q"6$#o{~U  
  (1)如果修改增加了所授予的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企业应按照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增加相应地确认取得服务的增加。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增加是指,修改前后的权益工具在修改日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 KVr9kcs  
  如果修改发生在等待期内,在确认修改日至修改后的可行权日之间取得服务的公允价值时,应当既包括在剩余原等待期内以原权益工具授予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的服务金额,也包括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增加。 2W`WOBz  
  如果修改发生在可行权日之后,企业应当立即确认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增加。 hlZ{bO 'f  
  (2)如果修改增加了所授予的权益工具的数量,企业应将增加的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相应地确认为取得服务的增加。 <h;_:  
  如果修改发生在等待期内,在确定修改日至增加的权益工具可行权日之间取得服务的公允价值时,应当既包括在剩余原等待期内以原权益工具授予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的服务金额,也包括增加的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 CBF<53TshR  
  2.条款和条件的不利修改 S;jD@j\t&  
  如果企业以减少股份支付公允价值总额的方式或其他不利于职工的方式修改条款和条件,企业仍应继续对取得的服务进行会计处理,如同该变更从未发生,除非企业取消了部分或全部已授予的权益工具。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F"  M  
  (1)如果修改减少了授予的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企业应当继续以权益工具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确认取得服务的金额,而不应考虑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减少。 5 ba e-  
  (2)如果修改减少了授予的权益工具的数量,企业应当将减少部分作为已授予的权益工具的取消来进行处理。 2g~ @99`  
   ) <{u oH  
  三、取消或结算 wy8Q=X:vP  
  如果企业在等待期内取消了所授予的权益工具或结算了所授予的权益工具(因未满足可行权条件而被取消的除外),企业应当: Jm#p!G+  
  1.将取消或结算作为加速可行权处理,立即确认原本应在剩余等待期内确认的金额。 Sc#3<nVg  
  2.在取消或结算时支付给职工的所有款项均应作为权益的回购处理,回购支付的金额高于该权益工具在回购日公允价值的部分,计入当期损益。 TOF V`7q;3  
   aSu^  
  四、企业集团内涉及不同企业的股份支付交易的会计处理
vm{8x o  
企业集团内股份支付
v+[S${  
结算企业:A公司(母公司)
 g4W/T  
接受服务企业:B公司(子公司)
/}J_2  
1.结算企业A公司以本身权益工具结算,A公司是接受服务企业B公司的投资者
TET=>6  
借:长期股权投资 =[&+R9s  
  贷:资本公积
PTLlLa85<  
借:管理费用 F\^8k/0  
  贷:资本公积
F'sX ^/;  
合并报表:抵消A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和B公司资本公积 I>JE\## ^n  
借:资本公积 (子公司) _hJdC|/   
  贷:长期股权投资 (母公司)
3 o$zT9j  
企业集团内股份支付
a!/\:4-uc  
结算企业:A公司(母公司)
?|/K(}  
接受服务企业:B公司(子公司)
/d,u"_=l  
2.结算企业A公司以现金结算,A公司是接受服务企业B的投资者
_P!b0x~\  
借:长期股权投资 :o8|P  
  贷:应付职工薪酬
iETUBZ  
借:管理费用 h#KSKKNW  
  贷:资本公积
c61OT@dZEA  
合并报表:抵消A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和B公司资本公积 aL*MCgb'  
借:资本公积 (子公司) xr]bH.>  
  管理费用 @eeI4Jz  
  贷:长期股权投资 (母公司)
F8dr-"G  
欢迎关注CPA微信平台:gaoduncpa ,期待您的加入。
离线饭团儿

发帖
198
学分
2615
经验
946
精华
1
金币
0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3-09-26
 三、建造合同收入(与BOT和BT业务相关收入的确认) YcX"Z~O6j=  
  (一)一般建造合同收入 Z8 1;Y=(  
RHn3\N  
  只有在符合收入确认条件时才能构成合同总收入。 J-'XT_k:iM  
  1.因订立合同而发生的费用 y[85eM  
  建造承包商为订立合同而发生的差旅费、投标费等,能够单独区分和可靠计量且合同很可能订立的,应当予以归集,待取得合同时计入合同成本;未满足上述条件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XZ]ji9'  
  2.零星收益,不计入合同收入,应冲减合同成本。 2"Wq=qy\J  
  3.建造合同收入、合同的成本确认 (?8i^T?WP=  
  4.预计的合同损失=预计总成本超过合同总收入的差额×(1-完工率) ^gx~{9`RR  
  (二)与BOT和BT业务相关收入的确认 {+_p?8X  
  1.建造期间 d WkQ NFKF  
  (1)项目公司进行项目建造时发生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 -.? @f tY  
  借:工程施工 Cy uRj[;B  
    贷: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累计折旧等 O.X;w<F/V  
  (2)建造合同收入、合同的成本确认 aWJ BYw6{L  
  合同总收入=BOT合同规定授予方应支付的合同价款+特许经营权(收益权)的公允价值 NYP3u_ QX  
  (3)工程结算的确认和计量 sV2D:%\K :  
  ①确认应收的工程款项。合同规定项目建成后一定期间内,项目公司可以无条件地自授予方收取确定金额的货币资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或在项目公司提供经营服务的收费低于某一限定金额的情况下,合同授予方按照合同规定负责将有关差价补偿给项目公司的,应当在确认收入的同时确认金融资产。 =,;$d&#*h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 '+{yg+#/wV  
    贷:工程结算 y*X.DS 1(w  
  ②确认无形资产,即确认特许经营权的公允价值的。准则规定,合同规定项目公司在项目建成后,从事经营期间内有权向获取服务的对象收取费用,但收费金额不确定的,该权利不构成无条件收取的权利。 467"pqT  
  借:无形资产 As>Og  
    贷:工程结算 syg{qtBz^  
  注意问题:这是项目公司对于所建基础设施收益权的确认。对于公共基础设施使用者收费,是一种权利,即有期限的特许经营权;这项权利的行使,可以在未来期间使企业获得利益的流入,且可以计量,因此应确认为无形资产,即: }"WovU{*s  
  无形资产(BOT项目特许经营权)=所建公共基础设施的公允价值-授予方应支付的合同价款。 tjRw bnT"  
  (4)工程完工结算 *j]Bo,AC  
  BOT项目工程完工,经授予方、投资方等单位代表验收合格后,并不将设施移交授予方或投资方,按《解释》规定,也不将设施确认为项目公司的固定资产,但仍应按准则规定结转施工成本,即按工程结算账面余额,借记“工程结算”科目,按工程施工账面价值,贷记“工程施工—合同成本、合同毛利”科目。 *,CJ 3< >  
  (5)其他特殊问题 #z&R9 $  
  ①项目公司未提供实际建造服务,将基础设施建造发包给其他方的,不应确认建造服务收入,应当按照建造过程中支付的工程价款等考虑合同规定确认为金融资产。 W`vPf  
  ②所建造基础设施不应作为项目公司的固定资产。 y `FZ 0FI  
  ③授予方可能向项目公司提供除基础设施以外其他的资产,如果该资产构成授予方应付合同价款的一部分,不应作为政府补助处理。项目公司自授予方取得资产时,应以其公允价值确认,未移交基础设施前应确认为一项负债。 S@3`H8 [  
  2.后续运营期间的会计处理 YYFS ({  
  (1)收入的确认 mMXDzAllB  
  准则规定:基础设施建成后,项目公司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确认与后续经营服务相关的收入。 1)h<)  
  (2)无形资产(收益权)摊销。收益权价值应在特许经营权合同规定的经营期内,按直线法摊销,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累计摊销”科目。 aW dI  
   VT4 >6u }  
  四、费用、利润 h_P  
K<::M3eQ  
  第十二章 财务报告 ~= c 5q  
   qzvht4  
  一、资产负债表 kZG; \  
  (1)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到期的负债 BaI-ve  
  对于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到期的负债,企业预计能够自主地将清偿义务展期至资产负债表日后一年以上的,应当归类为非流动负债;不能自主地将清偿义务展期的,即使在资产负债表日后、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前签订了重新安排清偿计划协议,从资产负债表日来看,此项负债仍应当归类为流动负债。 ob/<;SrU<  
  (2)违约长期债务 \F`>zY2$%  
  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或之前违反了长期借款协议,导致贷款人可随时要求清偿的负债,应当归类为流动负债。但是,如果贷款人在资产负债表日或之前同意提供在资产负债表日后一年以上的宽限期,企业能够在此期限内改正违约行为,且贷款人不能要求随时清偿时,在资产负债表日的此项负债并不符合流动负债的判断标准,应当归类为非流动负债。 !ck~4~J  
   8(Ptse  ,  
  二、现金流量表 Hpz1Iy @  
  1.个别现金流量表 zj2y=A| Y  
  掌握分类及其计算。 --"5yGOL  
  2.合并现金流量表 l lcq~*zz  
  (1)母公司持有子公司向其购买商品所开具的商业承兑汇票向商业银行申请贴现,母公司所取得现金在其个别现金流量表反映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在将该内部商品购销活动所产生的债权与债务抵消后,母公司向商业银行申请贴现取得的现金在合并现金流量表中应重新归类为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列示。 $PRd'Y dL/  
  (2)在企业合并当期,母公司购买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对价中以现金支付的部分与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在购买日持有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区别两种情况分别处理: cy!P!t,@  
   ①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在购买日持有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小于母公司支付对价中以现金支付的部分,按减去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在购买日持有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后的净额在“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项目反映。 9]ZfSn)  
  【思考问题】因购买子公司支付现金1 200万元,购买时该子公司现金余额为200万元: b49h @G  
  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项目=1 000(万元) 8r"-3<*  
  ②反之,在“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中反映。 V > eG\  
  【思考问题】因购买子公司支付现金800万元,购买时该子公司现金余额为900万元: ;Dp*.YJ  
  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入,“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100(万元) &E0^Jz  
  (3)在企业合并当期,母公司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到对价中以现金收到的部分与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在丧失控制权日持有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区别两种情况分别处理: "{E%Y*  
  ①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在丧失控制权日持有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小于母公司收到对价中以现金收到的部分,按减去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持有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后的净额在“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到的现金净额”项目反映。 q] pHD})O  
  【思考问题】因处置子公司收到现金900万元,处置时该子公司现金余额为500万元:  E A55!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到的现金净额”项目=400(万元) ②反之,在“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中反映。 PE6, 9i0ee  
  【思考问题】因处置子公司收到现金400万元,处置时该子公司现金余额为500万元:  U&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100(万元) Z?qLn6y1W  
  (4)因购买子公司的少数股权支付现金,母公司支付现金在其个别现金流量表反映为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在合并现金流量表中应作为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出列示。 hP WP6;Z  
  (5)因不丧失控制权处置子公司收到现金,母公司收到现金在其个别现金流量表反映为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入,在合并现金流量表中应作为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入列示。
欢迎关注CPA微信平台:gaoduncpa ,期待您的加入。
离线饭团儿

发帖
198
学分
2615
经验
946
精华
1
金币
0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3-09-26
第四部分 第9-12章讲解
kn$_X4^?  
 第九章 负债 f##/-NG  
Jn| i!  
  一、金融负债的分类 vV 9vB3K5?  
  企业在金融负债初始确认时对其进行分类后,不能随意变更。确认时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不能重新分类为其他金融负债,其他金融负债也不能重新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 d8\ Jg  
  【思考问题】与交易性金融资产?相同
Qhc; Zl  
 
olxxs(  
交易性金融负债
]e"!ZR?XJ  
其他类别的金融负债
6dz^%Ub  
1.初始计量
emrA!<w!W  
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相关交易费用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
#Y   
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
\~Z%}$ =  
2.后续计量
]' Ho)Q  
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k ]Vg.  
按照摊余成本计量
<pHm=q/U  
  【提示】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应付职工薪酬初始计量、后续计量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eu_ZsseZ  
   @^ -Y&N!b=  
  二、职工薪酬 )YAU|sCAi$  
  1.职工薪酬的确认 hjFht+j1  
  除因辞退福利外,应当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分别计入成本费用。 X?< L<:.  
  2.非货币性职工薪酬 ,t wB" *  
  企业向职工提供的非货币性职工薪酬,包括以自产产品或外购商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将拥有的房屋等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或租赁住房等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 5%fWX'mS  
  3.向职工提供企业支付了补贴的商品或服务 GU@#\3  
  (1)如果出售住房的合同或协议中规定了职工在购得住房后至少应当提供服务的年限,企业应当将该项差额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处理,并在合同或协议规定的服务年限内平均摊销,根据受益对象分别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 ceCO*m~  
  (2)如果出售住房的合同或协议中未规定职工在购得住房后必须服务的年限,企业应当将该项差额直接计入出售住房当期损益,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该项差额相当于是对职工过去提供服务成本的一种补偿,不以职工的未来服务为前提,因此,应当立即确认为当期损益。 n4+q7  
  4.辞退福利 =GF=_Ac  
  对于所有辞退福利,均应当于辞退计划满足职工薪酬准则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当期一次计入管理费用,不计入资产成本。 )b2O!p  
  注意:辞退福利产生的预计负债予以确认时,不是记入“预计负债”科目,而是记入“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的。实质性辞退工作在一年内实施完毕但补偿款项超过一年支付的辞退计划,企业应当选择恰当的折现率,以折现后的金额计量应计入当期管理费用的辞退福利金额,该项金额与实际应支付的辞退福利款项之间的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在以后各期实际支付辞退福利款项时,计入财务费用。 !P^Mo> "  
   #rBfp|b]1  
  三、应付债券 c@}t@k  
  1.一般应付债券 .S/zxf~h  
  (1)企业发行债券 9"gu>  
  借:银行存款【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 Mb\(52`)Q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差额】 q6nRk~  
    贷:应付债券——面值【债券票面金额】 ty[p5%L1  
          ——利息调整【差额】 &$_!S!Sa/  
  注意:发行债券发生的手续费、佣金,计入负债的初始入账金额,体现在利息调整明细科目中。溢、折价也是包含在利息调整明细科目中的。 ]Z6? m  
  (2)对于分期付息、一次还本的债券 ."B{U_P&  
  借:在建工程、制造费用、研发支出、财务费用【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Qb/:E}h]$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ZxT E(BQv  
    贷:应付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Avi_]h&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zSfUM.fM  
  对于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付未付利息,应通过“应付债券—应计利息”科目核算。 {!qnHv\S  
  2.可转换公司债券 DQXcf*R  
  (1)应当先对负债成份的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确定负债成份的初始确认金额。 Z^as ?k(iM  
  (2)再按整体的发行价格总额扣除负债成份初始确认金额后的金额确定权益成份的初始确认金额。 ?#Z4Dg 9|  
  (3)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发生的交易费用,应当在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之间按照各自的相对公允价值进行分摊。 2=8PA/  
  (4)按股票面值和转换的股数计算的股票面值总额。 . 43cI(  
   vGh>1U:  
  第十章 所有者权益 C f d* Q  
   -PSgBH[  
  一、库存股核算 YCxwIzIR  
  
1.回购本公司股票 7[qL~BT+  
  借:库存股  *xsBFCR U  
    贷:银行存款 C:5d/9k  
  2.注销股票 aHpZhR| f$  
  借:股本  Q/0gd? U?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Y_ ,-i  
    盈余公积  K@cWg C  
    贷:库存股 U 887@-!3  
  3.股份支付 (Y7zaAG]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PTRe5-7  
    贷:库存股  {dpDQP +!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anKw|  
   O]@#53)Tz  
  二、“其他资本公积”明细科目核算  rg>2tgA  
  
下列交易或事项形成的资本公积中,在处置相关资产时应转入损益?
! {G 0'   
(1)自用房地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形成的资本公积
Rb:<?&7ZzN  
处置时:转入“其他业务成本”; C&vi7Yx  
属于其他综合收益
gz[3xH~  
(2)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形成的资本公积
E/%"%&`8j  
处置时:转入“投资收益”; -/{FGbpR;  
属于其他综合收益
[ fzYC'A=  
(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资本公积
j"h/v7~  
减值时:转入“资产减值损失” v=lW5%r,'  
处置时:转入“投资收益” [yQ%g;m  
属于其他综合收益
L98T!5)  
(4)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形成的资本公积
o#f"wQH;p  
减值时:转入“资产减值损失” +#BOWz  
处置时:转入“投资收益” bK~Toz< k  
属于其他综合收益
!^su=c  
(5)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中确认长期股权投资时形成的资本公积
ms fE;  
不转入损益 X`Q+,tx$  
不属于其他综合收益
`}=R  
(6)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换取职工或其他方提供服务,等待期内确认的资本公积
2m yxwA5  
不转入损益。行权时,转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不属于其他综合收益
4^2>K C_  
(7)企业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确认的资本公积
-#;xfJE  
不转入损益。转股时:转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不属于其他综合收益
c6 mS  
={oNY.(Q  
欢迎关注CPA微信平台:gaoduncpa ,期待您的加入。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