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731阅读
  • 3回复

[知识整理]注册会计师考试《战略》各章节知识点总结和练习(第5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小飞兔
 

发帖
1200
学分
5702
经验
1394
精华
1
金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13-09-09
第五章 风险与风险管理
l #C<bDw  
1.关于风险的三个主要定义 ?A\+s,9  
(1)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后具体为可量化的不确定性 61QA<Wb  
(2)影响既定目标实现的不利事件或后果的可能性 : Nf(:D8  
(3)风险=概率×不利后果 vK/`or3U  
2.企业风险定义 D]fgBW-  
企业风险(business risk)是指那些影响企业实现其战略目标的不确定性 zk3\v "  
(1)企业风险与企业战略相关 ?#<'w(^%#  
(2)风险是一系列可能发生的结果,不能简单理解为最有可能的结果 &b,A-1`w_  
(3)风险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观性 ;Q&9 t  
(4)风险总是与机遇并存 fup?Mg-  
3.风险研究的两个理论学派 s+_8U}R  
(1)客观实体派:主要依据保险精算、工程学、经济学与财务理论进行风险理论研究,认为风险是客观的不确定性,是客观存在的实体,是可以预测的,一般以客观概率的概念规范与测度不确定性,一切不利后果,均以货币观点观察与计价;风险真实性的认定,则以数值的高低作为认定基础 Qt\:A!'jw  
(2)主观构建派:主要依据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与哲学进行风险理论研究,认为风险不是测度的问题,而是构建过程的问题 D&K9!z"]  
4.风险类型划分 ,_V/W'  
外部风险 4`o0?_.'  
(1)政治风险 yz,_\{}  
(2)法律风险与合规风险 s^6,"C  
(3)社会文化风险 zN5};e}^v  
(4)技术风险 I AUc.VH  
(5)自然环境风险 m4uh<;C~  
(6)市场风险 *!%n`BR '  
(7)产业风险 yYe>a^r4R  
(8)信用风险 .K-d  
内部风险 JgHYuLB  
(1)战略风险 Ivcy=W=Jk  
(2)操作风险 /g%RIzgW  
(3)运营风险 0n4(Rj|}2  
(4)财务风险 <2 kv/  
5.关于政治风险 sqF.,A,  
(1)政府的不作为或直接干预(不履行合同、货币不可兑换、不利的税法、关税壁垒、没收资产或限制将利润带回母国)可能产生政治风险 -;6uN\gq  
(2)政治风险常常分为两大类:宏观政治风险(对一国之内的所有企业都有潜在影响)和微观政治风险(仅对特定企业、产业或投资类型产生影响) DfGq m-c  
(3)政治风险的源头包括:外汇管制、进口配额、进口关税、当地投资人的最低持股比例和组织结构等的规定,还包括歧视性措施(比如对外国企业征收额外税收、在当地银行借款受到限制及没收资产等) &)Zv>P8z`  
6.法律风险与合规风险异同 s!D?%  
(1)法律风险与合规风险都是现代企业风险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各有重合,又各有侧重 OU/3U(%n]e  
(2)法律风险与合规风险有时会同时发生,有时则相分离。但在实践中将其两者区分开来比较困难 #~m^RoE  
(3)法律风险侧重于民事责任的承担,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对银行来讲直接损失较小;合规风险侧重行政责任和道德责任的承担 Hsov0  
(4)合规风险涉及的知识面较法律风险更广泛 GHLFn~z@XJ  
7.法律风险内涵 AK'3N1l`  
(1)法律环境因素(立法不完备、执法不公正等) v`'Iew }  
(2)市场主体自身法律意识淡薄 |'o<w ]hc  
(3)交易对手失信、违约或欺诈 * #z@b  
法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法律风险是指广义的法律。 :qR8 e J  
8.社会文化风险内涵 ettBque  
(1)跨国经营活动引发的文化风险 5>e<|@2 X  
(2)企业并购活动引发的文化风险 6 3PV R"  
(3)组织内部因素引发的文化风险 o ,_F;ZhE  
9.技术风险技术风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企业角度研究技术风险适宜使用狭义概念 45Zh8k  
根据技术活动过程所处的不同阶段,可以划分为  xi<}n#  
(1)技术设计风险 Rq",;,0ZJ  
(2)技术研发风险 1W0[|Hf2v*  
(3)技术应用风险 WHjJR   
10.自然环境风险 mo4F\$2N  
(1)包括企业自身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直接影响 *\iXU//^)  
(2)包括企业与客户和供应商之间的联系而对自然环境造成的间接影响 tqB6:p-%  
11.市场风险 P A*U\  
(1)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及供需变化带来的风险 )FA:wsy~E  
(2)能源、原材料、配件等物资供应的充足性、稳定性和价格的变化带来的风险 &F;bg  
(3)主要客户、主要供应商的信用风险 2.@IfBF6  
(4)税收政策和利率、汇率、股票价格指数的变化带来的风险 e8_EB/)_Z  
(5)潜在进入者、竞争者与替代品的竞争带来的风险 I3Z\]BI  
12.产业风险 }43qpJe8U  
(1)产业(产品)生命周期阶段
)VG>6x  
导入期
it>l?h7I  
产业风险非常高
KL(s Vj^e  
成长期
^*y 1Fn0  
增长可以弥补风险,此阶段可以冒险
+#UawYLJ  
成熟期
 C !v%6[  
面临周期性品牌出现的风险
DtS7)/<T  
衰退期
4 }0YLwgJ  
确定产品完全退出市场的时间
,N_V(Cx5pt  
(2)产业波动性(电子业、软件业、房地产业和建筑业) X g7xy>{]  
(3)产业集中程度(产业集中度高,在位企业具有竞争优势;产业集中度低,产业内竞争激烈) w JgH15oB  
13.信用风险 !-SI &qy  
信用风险体现为对方未能按照合同或协议约定履约给企业造成的风险 V=>]&95-f  
(1)未按时支付货款或少支付货款 :To{&T  
(2)未按时供货 u,=?|M\  
(3)未按量供货 Ya<V@qd  
(4)未按质供货 a>Aq/=  
14.战略风险的内涵 J*%IvRg  
未来不确定性对企业实现其战略目标的影响 l \m7~  
(1)根据战略风险可能导致的结果划分为: W^;4t3eQf  
整体性损失(包括经济利益损失和非经济利益损失) lF7".  
战略目标无法实现 1Z(9<M1!M  
如果将战略目标分财务类目标和非财务类目标:实际上整体性损失等同为战略目标无法实现,并且能够比较具体地反映战略风险的影响结果 %l%2 hvGZ  
(2)根据战略风险产生的原因划分为: 7a/ BS(kq<  
外部环境 i_!$bk< yo  
战略管理行为 LH@Kn?R6  
战略成功必要条件 VGCd)&s  
15.战略风险的动因 7coVl$_Zl  
(1)缺乏明确的发展战略或发展战略实施不到位,导致企业盲目发展,难以形成竞争优势,丧失发展机遇和动力 ]R09-s 0$7  
(2)发展战略过于激进,脱离企业实际能力或偏离主业,导致企业过度扩张,甚至经营失败 9*!*n ~  
(3)发展战略因主观原因频繁变动,导致资源浪费,甚至危及企业的生存和持续发展 9RK.+ 2  
16.操作风险 NOAz"m+o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员工、过程、基础设施和技术或对运作有影响的类似因素(包括欺诈活动)的失误而导致亏损的风险 6pQo_l}  
具体风险表现: -\Z`+kY?p  
(1)员工 X VH( zJ  
(2)技术 a=B $L6*4  
(3)舞弊 x'Nc }  
(4)外部依赖 PyQ\O*  
(5)过程/程序 QPFv]^s(  
(6)外包 @a B7dtM  
17.运营风险 ;<F^&/a|yQ  
营运风险并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特定的风险,而是包含一系列具体的风险 bXM&VW?OP  
(1)企业产品结构、新产品研发方面可能引发的风险 G;pc,\MF  
(2)企业新市场开发,市场营销策略(包括产品或服务定价与销售渠道,市场营销环境状况等)方面可能引发的风险 :;]O;RXt  
(3)企业组织效能、管理现状、企业文化,高、中层管理人员和重要业务流程中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经验等方面可能引发的风险 s,|v,,<+  
(4)期货等衍生产品业务中发生失误带来的风险 zSOZr2- ^a  
(5)质量、安全、环保、信息安全等管理中发生失误导致的风险 SHnMqaq  
(6)因企业内、外部人员的道德风险或业务控制系统失灵导致的风险 P+e{,~o  
(7)给企业造成损失的自然灾害等风险; ;jKLB^4nX  
(8)企业现有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操作运行情况的监管、运行评价及持续改进能力方面引发的风险 r"VNq&v]9  
18.财务风险 ATV|M[B  
(1)财务风险是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u_fv  
(2)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能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风险,不能完全消除 VEL!-e^X&  
(3)企业财务困境虽与债务融资及流动性欠缺有关,但最终取决于借款人对该公司提供支持的意愿程度 *^Z -4  
(4)财务困境并不能准确地反映经济的困境,但财务困境可能是由公司层面和行业层面的经济困境造成的 u&f|z9  
(5)管理失误和公司治理不完善通常为公司破产的直接导火索 *m'&<pg]X  
(6)债务违约及财务困境也能创造价值 XHJ/211  
(7)财务困境和破产程序涉及大量直接的(法律、行政和咨询费用)和间接(机会)的成本,会消耗公司及其利益相关者的真实资源 *iSE)[W  
19.风险管理三阶段  {yxLL-5c  
(1)简单风险管理阶段 #!(2@N8  
(2)商务风险管理阶段 W=n Hi\jLV  
(3)全面风险管理阶段 d]?fL&jr  
国内学者划分风险管理的两阶段: @JJ{\?>  
(1)基于保险和财务层面的风险管理阶段 Hm~.u.)\.  
(2)基于整体的风险管理阶段 vXak5iq>X  
20.《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 ')WS :\J  
(1)是我国第一个权威的风险管理框架,明确了风险与风险管理的基本内涵 #=F{G4d)!=  
(2)企业风险:指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的影响 ' 1dhdm8  
(3)风险分为纯粹风险(只有带来损失一种可能性)和机会风险(带来损失和盈利的可能性并存)” =6qSo @  
(4)全面风险管理: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 btDTC 9O  
(5)标志着我国的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R0G D9  
21.全面风险管理的特征 b: I0Zv6  
(1)战略性 cNy*< Tv  
(2)全员化 X9&>.?r  
(3)专业性 @k-GyV-v  
(4)二重性(商业使命:①损失最小化管理;②不确定性管理;③绩效最优化管理) ny<D1>{90  
(5)系统性 T!1XL7  
22.风险管理新旧理念对比
项目
传统风险管理
全面风险管理
涉及面
主要是财务会计主管和内部审计等部门负责;就单个风险个体实施风险管理,主要是可保风险和财务风险
在高层的参与下,每个成员都承担与自己行为相关的风险管理责任;从总体上集中考虑和管理所有风险(包括纯企业风险和风险机会)
连续性
只有管理层认为必要时才进行
是企业系统的、有重点的、持续的行为
态度
被动地将风险管理作为成本中心
主动积极地将风险管理作为价值中心
目标
与企业战略联系不紧,目的是转移或避免风险
紧密联系企业战略,目的是寻求风险优化措施
方法
事后反应式的风险管理方法,即先检查和预防经营风险,然后采取应对措施
事前风险防范,事中风险预警和及时处理,事后风险报告、评估、备案及其他相应措施
@G|z _  
注意焦点
W7\UZPs5t  
专注于纯粹和灾害性风险
4Ub7T=LG  
焦点在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利益最大化上
"2"2qZ*h}  
23.风险偏好与风险承受度 L*{E-m/  
(1)风险偏好是企业希望承受的风险范围 8b25D|8l  
(2)风险承受度是指企业风险偏好的边界(分析风险承受度可以设置若干承受度指标,将其作为企业采取行动的预警指标) FlbM(ofY  
(3)风险偏好的意义在于能够把握企业在风险和收益之间平衡点的选择 Zo Ra^o  
24.企业风险管理的内涵 q9Lq+4\  
(1)一个正在进行并贯穿整个企业的过程 _6aI>b#yL  
(2)受到企业各个层次人员的影响 B2)5Z]  
(3)战略制定时得到应用 rFW,x_*_vP  
(4)适用于各个级别和单位的企业,包括考虑风险组合 0"mr*hyj  
(5)识别能够影响企业及其风险管理的潜在事项 :;&3"-  
(6)能够对企业的管理层和董事会提供合理保证 e,*@+E\4  
(7)致力于实现一个或多个单独但是类别相互重叠的目标 *M6j)jqV  
25.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 U6YQ*%mZ_  
(1)确保将风险控制在与公司总体目标相适应并可承受的范围内 t YhNr  
(2)确保内外部,尤其是企业与股东之间实现真实、可靠的信息沟通,包括编制和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报告 VF~kjH2>  
(3)确保遵守有关法律法规 Ece=loV*l  
(4)确保企业有关规章制度和为实现经营目标而采取重大措施的贯彻执行,保障经营管理的有效性,提高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降低实现经营目标的不确定性 YizwKcuZ  
(5)确保企业建立针对各项重大风险发生后的危机处理计划,保护企业不因灾害性风险或人为失误而遭受重大损失 Li EDTXRz  
26.企业风险管理的主要构成要素 7K24sHw;%  
(1)调整风险偏好和战略(风险偏好有上下限) UrdSo"%  
(2)加强风险应对决策 oe=W}y_k  
(3)降低经营性意外和损失 ,,h>_IA  
(4)识别和管理多重和跨企业的风险(三种整合风险的方法:①集中风险报告;②整合风险转移策略;③将风险管理纳入企业的商业流程) ?oU5H  
(5)抓住机遇(企业风险管理不仅是一种防御机制,还是一种使商机最大化的工具) .ITTYQHv)  
27.风险成本的划分(以风险为基点) l~x 6R~q  
(1)预防成本 t2FA|UF  
(2)纠正成本 I\= & v^]  
(3)惩治成本 [-nPHm ZV[  
(4)损失成本 cM=_i{c  
28.风险成本的划分(以风险管理为基点) X $SXDb~G  
(1)进入成本 $KsB'BZy  
(2)维持成本 GP=bp_L  
(3)评估成本 0BP=SCi  
(4)处置成本 rxeOT# N}  
29.公司风险管理的效益与成本分析 _$T.N  
(1)风险损失与收益的对称性要求风险管理在建立利益机制的同时也要考虑风险防范机制,使两者相互制约平衡 i >BQRbU  
(2)风险管理在成本效益分析中寻找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平衡点 ~mT([V  
(3)理论上,平衡点就是预防成本、纠正成本、惩治成本和损失成本之和的最低点,也是企业综合利益最大化的最优点 $A)[s$  
(4)预防成本、纠正成本与惩治成本、损失成本是方向和走势相反的曲线,其相交点就是其平衡点 #ahe@|E'Y  
30.风险管理文化的主要作用 w2V:g$~,  
(1)沟通 %eJE@$  
(2)协作 w(q\75  
(3)联系 ^B(:Hv}G(:  
31.《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建立企业风险管理文化的方针和措施 |1m2h]];Q  
(1)企业应注重建立具有风险意识的企业文化,促进企业风险管理水平、员工风险管理素质的提升,保障企业风险管理目标的实现 !Ic~_7"  
(2)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应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全过程 I:] Pd  
(3)企业应在内部各个层面营造风险管理文化氛围 &[[Hfs2:-]  
(4)企业应大力加强员工法律素质教育,制定员工道德诚信准则,形成人人讲道德诚信、合法合规经营的风险管理文化 ^:ehG9  
(5)企业全体员工尤其是各级管理人员和业务操作人员应通过多种形式,努力传播企业风险管理文化,牢固树立风险无处不在、风险无时不在、严格防控纯粹风险、审慎处置机会风险、岗位风险管理责任重大等意识和理念 %p^`,b}  
(6)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应与薪酬制度和人事制度相结合,有利于增强各级管理人员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风险意识,防止盲目扩张、片面追求业绩、忽视风险等行为的发生 s<8|_Dt  
(7)企业应建立重要管理及业务流程、风险控制点的管理人员和业务操作人员岗前风险管理培训制度 L ?S#3@Pa  
32.实施风险管理的障碍 > NtJ)N*  
(1)企业风险管理目标可能会和企业目标不一致,易产生集体或个人之间的摩擦 [:l=>yJ{(  
(2)高管的承诺并不充分 )fbYP@9>a  
(3)统计分析的决策支持、工具和系统不太充分 (5)DQ 1LaF  
(4)文化不匹配  *,e `.  
33.实施风险管理的关键问题 H|<Zm:.%$  
(1)董事会支持 YDGW]T]i ?  
(2)责任和问责制 YvFt*t  
(3)风险计量 kp,$ NfD  
(4)与企业战略的关系 gnw?Y 2  
(5)树立风险管理增加企业价值的观念 v.>95|8  
(6)风险管理意识 ov|pXi<e  
(7)管理层认同 @5cY5e*i{  
(8)与控制自我评价的联系 AL[,&_&uV  
(9)风险报告 3:3>k 8  
(10)信息技术 +<sv/gEt  
34.风险管理基本流程(依据《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 t0 )XdIl8  
(1)收集风险管理初始信息 o3oTu  
(2)进行风险评估 R(GL{Dh}L  
(3)制定风险管理策略 p9~$}!ua  
(4)提出和实施风险管理解决方案 l  !JTM  
(5)风险管理的监督与改进 jR^_1bu  
35.收集风险管理初始信息主要内容  KH9D},  
(1)分析战略风险 DP!~WkU~  
(2)分析财务风险 ,xy$h }g  
(3)分析市场风险 ?PU7xO;_  
(4)分析运营风险 \mNN ) K@  
(5)分析法律风险 u X+ YH  
36.风险评估包括的主要步骤 1raq;^e9  
(1)风险辨识 70N Lv  
(2)风险分析 B[ r04YGh  
(3)风险评价 '~AR|8q?  
37.风险辨识、分析、评价的定性与定量方法
序号
风险技术和方法
定性
定量
1
问卷调查
2
集体讨论
3
专家咨询
4
政策分析
5
行业标杆比较
6
管理层访谈
7
由专人主持的工作访谈和调查研究
8
头脑风暴法
9
德尔菲法
10
流程图分析法
11
风险评估图法
12
情景分析法
13
事件树分析法
14
统计推论(集中趋势法)
15
计算机模拟(蒙特卡洛随机模拟法)
16
失效模式影响和危害度分析法
17
马尔科夫分析法
18
敏感性分析法
IkgRZ{Y  
19
决策树法
6rN.)dL.#N  
9+I /b l4  
X`fer%`  
(1)风险分析应包括风险之间的关系分析,以便发现各风险之间正负相关性等组合效应,从风险策略上对风险进行统一集中管理 a}'dIDj  
(2)在评估多项风险时,应根据对风险评估结果,绘制风险坐标图,初步确定对各项风险的管理优先顺序和策略 c6MMI]+8  
(3)风险评估可由企业实施,也可聘请外部中介机构协助实施 >ui;B$=  
(4)企业应对风险管理信息实行动态管理 Tvd: P^ C  
38.风险应对策略 4 Xe8j55  
(1)风险承担 *JiI>[  
(2)风险规避 Gw+pjSJL`  
(3)风险转移 h|OWtf4  
(4)风险转换 @ [%K D  
(5)风险对冲 N)  
(6)风险补偿 `':G92}#  
(7)风险控制 PgYIQpV  
39.不同类型风险的应对策略
风险类型
应对策略
!u|s8tN.U  
战略风险、财务风险、运营风险、政治风险、法律风险
#bGYd}BfD  
风险承担、风险规避、风险转换、风险控制等
PySFhb@  
通过保险、期货、对冲等金融手段进行理财的风险
QQ./!   
风险转移、风险对冲、风险补偿等
{Hzj(c~S?  
Zo}vV2  
确定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要正确认识和把握风险与收益平衡,防止和纠正两种错误倾向: Ui`#B  
(1)忽视风险,片面追求收益,盲目追求高风险、高收益 !>)o&sM  
(2)单纯为规避风险而放弃发展机遇 kp^q}iS  
40.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的两种类型 =&WH9IKz  
(1)外部解决方案 |P7FP mn  
(2)内部解决方案 [rReBgV  
41.《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关于企业内控措施的内容 Jj~|2Zt  
(1)建立内控岗位授权制度 96<0=   
(2)建立内控报告制度 D|IS@gWa  
(3)建立内控批准制度 _a  zJ>  
(4)建立内控责任制度 a( SJ5t?-2  
(5)建立内控审计检查制度 "0J;H#Y"#  
(6)建立内控考核评价制度 !k!1 h%7q  
(7)建立重大风险预警制度 hY|-l%2f  
(8)建立健全以总法律顾问制度为核心的企业法律顾问制度 #hXxrN  
(9)建立重要岗位权力制衡制度,明确规定不相容职责的分离 RhkTN'vO  
42.《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关于风险管理的五大体系内容 "&@{f:+  
(1)风险管理策略 ! EGpI@  
(2)风险理财措施 {pC$jd>T  
(3)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 06[HE7  
(4)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I !O5+Er  
(5)内部控制系统 OOnhT  
43.风险管理策略的总体定位 bmO(tQS$5  
(1)风险管理策略是根据企业经营战略制定的全面风险管理的总体策略 ]E#W[6'VtB  
(2)风险管理策略在整个风险管理体系中起着统领全局的作用 j8;Uny9  
(3)风险管理策略在企业战略管理的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制定与企业战略保持一致的风险管理策略减少了企业战略错误的可能性 i '[! 'HY  
(风险管理策略的总体定位决定了风险管理策略的作用) sCE%./h]  
44.风险管理策略的作用 :}-izd)/j  
(1)为企业的总体战略服务,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r(PCa@  
(2)连接企业的整体经营战略和运营活动 %+ytX]E  
(3)指导企业的一切风险管理活动 L+8O 4K{  
(4)分解为各领域的风险管理指导方针 +g_m|LF  
45.风险管理策略的组成部分 >tm4Rg~y  
(1)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 D7g B%  
(2)全面风险管理的有效性标准。明确怎样衡量我们的风险管理工作成效 r(JP& @  
(3)风险管理的工具选择 &.P G2f*  
(4)全面风险管理的资源配置 %uvA3N>  
46.采用风险承担应对策略的原因 :-oMkBS  
(1)缺乏能力进行主动管理,只能选择承担 >.-4CJ])d  
(2)没有其他备选方案 5 hW#BB  
(3)从成本效益考虑,这一方案最适宜 F12$BK DH  
(对未辨识出的风险,只能采用风险承担应对策略;重大风险不应采用该策略) mQ2=t%  
47.风险规避策略的典型示例 (W?t'J^#  
(1)退出某一市场以避免激烈竞争 f( <O~D  
(2)拒绝与信用不好的交易对手进行交易 K?>sP%m)  
(3)外包某项对工人健康安全风险较高的工作 #x \YA#~  
(4)停止生产可能有潜在客户安全隐患的产品 "G@(Cb*+T  
(5)禁止各业务单位在金融市场进行投机 FIx|4[&>S  
(6)不准员工访问某些网站或下载某些内容 F:8@ ]tA&  
48.风险转移策略的典型示例 jtgj h\Nt  
(1)保险 +%Z:k  
(2)非保险型的风险转移(服务保证书) iqKs:v@+x  
(3)风险证券化(保险连接型证券) (,b\"Q  
49.风险转换 XXxH<E$p  
(1)风险转换的手段包括:①战略调整;②衍生产品 I8k+Rk*  
(2)风险转换一般不会直接降低企业总的风险,其简单形式就是在减少某一风险的同时,增加另一风险(通过放松交易客户信用标准,增加了应收账款,但扩大了销售) uw(Ml=  
(3)可在两个或多个风险之间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效果 ,s/laZ)V  
(4)风险转换可以在低成本或者无成本的情况下达到目的 U^]@0vR  
50.风险对冲 J+}z*/)|#  
(1)资产组合使用 1'|gxYT  
(2)多种外币结算的使用 FsS.9 `B  
(3)战略上的多种经营等 H3( @Q^9  
(4)金融资产管理中,使用衍生产品对冲(利用期货进行套期保值) 5..YC=_20  
有些风险具有自然对冲的性质,应当加以利用(不同行业的经济周期风险对冲) p-H}NQ\  
风险对冲必须涉及风险组合,而不是对单一风险(对于单一风险,只能进行风险规避和风险控制) -Ua&/Yd/}  
51.风险补偿 t:b}Mo0  
(1)财务补偿(自身风险准备金——购买灾害保险、应急资本) t*`Sme]"B  
(2)人力补偿 Rln\  
(3)物资补偿 \["I.gQ  
52.风险控制 {7%(m|(  
(1)风险控制主要对象是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发生后的损失 4/OmgBo '  
(2)控制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如室内使用不易燃地毯、山上禁止吸烟)  btBu[;  
(3)控制风险事件发生后的损失(如修建水坝防洪、设立质量检查防止次品出厂) v# e*RI2}  
(4)风险控制对象一般是可控风险(包括:①多数运营风险:如质量、安全和环境风险;②法律风险中的合规性风险) 5 9i2*<k  
53.风险偏好的决定因素
风险个体
PcjeuJZ  
对每一个风险都可以确定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
相互关系
q/ (h{cq  
既要考虑同一个风险在各个业务单位或子公司之间的分配,又要考虑不同风险之间的关系
整体形状
~y"OyOi&  
一个企业的整体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是基于针对每一个风险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
行业因素
u"m TS&  
同一风险在不同行业风险偏好不同
J P^\   
rV} 5&N*c  
54.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在全面风险管理中的地位 .[Qi4jm>`  
(1)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是风险管理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 K:d/  
(2)重大风险的风险偏好是企业的重大决策,应由董事会决定 >pe!T aBN  
(3)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是针对公司的重大风险制定的,非重大风险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不一定要十分明确,甚至可以先不提出 j8aH*K-l{  
(4)企业的风险偏好依赖于企业的风险评估的结果,企业需持续进行风险评估,并据此不断调整自己的风险偏好 )0g!lCfb  
55.常见风险度量方法 "c.-`1,t  
(1)最大可能损失 [f}`reRlZ  
(2)概率值 FR>[ g`1  
(3)期望值(期望值的办法综合了概率和最大损失两种方法) YL78cWOs  
(4)波动性(方差或均方差) ^%tn$4@@Z.  
(5)在险值(VaR) uGHM ]"!)  
56.不同种类风险的度量 &Pc.[k  
(1)外部风险(市场指标、景气指数) Z#D*HAd`  
(2)内部运营风险(各种质量指标、执行效果、安全指数) z ?F`)}  
(3)战略风险(财务表现、市场竞争力指标、创新能力系数) DiGH o~f  
57.风险量化的困难 B I=5 7  
(1)方法误差 A.h0H]*Ma  
(2)数据不足 (!qfd Qq#  
(3)信息系统水平较低 P&<NcOCL&  
(4)整合管理程度不高 m(D-?mhL  
58.风险管理有效性标准的原则 #{#k;va  
(1)风险管理的有效性标准要针对企业的重大风险,能够反映企业重大风险管理的现状 sx]{N  
(2)风险管理有效性标准应当对照全面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在所有五个方面保证企业的运营效果 ]7oo`KcQ|  
(3)风险管理有效性标准应当在企业的风险评估中应用,并根据风险的变化随时调整 At !:d3  
(4)风险管理有效性标准应当用于衡量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运行效果 rY8(` a  
59.风险管理的优先顺序 W39J)~D^@  
(1)风险管理的优先顺序决定企业优先管理哪些风险,决定企业各方面资源优先配置 )1gT&sU0  
(2)风险管理的优先顺序体现了企业的风险偏好 _+H $Pa}?  
(3)遵循风险与收益相平衡的原则 IO ]tO[ P#  
60.确定风险管理优先顺序的考虑因素 o*2Mjd]r  
(1)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 TBky+]p@  
(2)风险管理的难度 uH,/S4?X  
(3)风险的价值或管理可能带来的收益 Ye$; d ~  
(4)合规的需要 jeJspch+#  
(5)对企业技术准备、人力、资金的需求 wy{ sS}  
(6)利益相关者的要求 O(v>\MV  
61.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内涵 "5'eiYm s  
(1)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w'XSkI_ay  
(2)风险管理职能部门 k\9kOZW  
(3)内部审计部门 t o8J   
(4)法律事务部门 c5:0`~5Fn  
(5)其他有关职能部门 e@S$[,8  
(6)业务单位的组织领导机构及其职责 y?A*$6  
62.董事会在全面风险管理方面主要职责 EyA(W;r.  
董事会就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对股东(大)会负责  )s4: &!  
(1)审议并向股东(大)会提交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年度工作报告 >[wB|V5  
(2)确定企业风险管理总体目标、风险偏好、风险承受度,批准风险管理策略和重大风险管理解决方案 2X*n93AQi  
(3)了解和掌握企业面临的各项重大风险及其风险管理现状,做出有效控制风险的决策 r`.Bj0  
(4)批准重大决策、重大风险、重大事件和重要业务流程的判断标准或判断机制 QMmZvz\^  
(5)批准重大决策的风险评估报告 '.8eLN  
(6)批准内部审计部门提交的风险管理监督评价审计报告 Ciz,1IV  
(7)批准风险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及其职责方案 a/H5Y,b>  
(8)批准风险管理措施,纠正和处理任何组织或个人超越风险管理制度做出的风险性决定的行为 J><hrZ  
(9)督导企业风险管理文化的培育 e'c3.sQ|?  
(10)全面风险管理的其他重大事项 qs= i+  
63.风险管理委员会的组织原则 a`]ZyG*P  
(1)具备条件的企业,董事会可下设风险管理委员会 mG\9Qkom|  
(2)该委员会的召集人应由不兼任总经理的董事长担任;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召集人应由外部董事或独立董事担任 Z_<NUPE  
(3)该委员会成员中需有熟悉企业重要管理及业务流程的董事,以及具备风险管理监管知识或经验、具有一定法律知识的董事 q[}r e2  
64.风险管理委员会在全面风险管理中的主要职责 Ey% [t  
风险管理委员会对董事会负责: [;4ak )!  
(1)提交全面风险管理年度报告 6W3."};  
(2)审议风险管理策略和重大风险管理解决方案 =|dm#w_L"  
(3)审议重大决策、重大风险、重大事件和重要业务流程的判断标准或判断机制,以及重大决策的风险评估报告 $:1 /`m19  
(4)审议内部审计部门提交的风险管理监督评价审计综合报告 heB![N0:  
(5)审议风险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及其职责方案 Xc^(e?L4  
(6)办理董事会授权的有关全面风险管理的其他事项 3RxR'M1  
65.总经理在全面风险管理中的主要职责 nD>X?yz2  
(1)企业总经理对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向董事会负责 oL }d=x/  
(2)总经理或总经理委托的高级管理人员,负责主持全面风险管理的日常工作,负责组织拟订企业风险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及其职责方案  j0O1??  
66.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在全面风险管理中的主要职责 RdL5VAD  
企业应设立专职部门或确定相关职能部门履行全面风险管理的职责。该部门对总经理或其委托的高级管理人员负责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DYC2bs>  
(1)研究提出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报告 z|Xt'?9&n  
(2)研究提出跨职能部门的重大决策、重大风险、重大事件和重要业务流程的判断标准或判断机制 T ny LVIP  
(3)研究提出跨职能部门的重大决策风险评估报告 9$ VdYw7D  
(4)研究提出风险管理策略和跨职能部门的重大风险管理解决方案,并负责该方案的组织实施和对该风险的日常监控 D+oV( Pw,  
(5)负责对全面风险管理有效性的评估,研究提出全面风险管理的改进方案 NNTrH\SU #  
(6)负责组织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PJe \PGh  
(7)负责组织协调全面风险管理日常工作 eI|~neh  
(8)负责指导、监督有关职能部门、各业务单位以及全资、控股子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 cIkA ~F  
(9)办理风险管理的其他有关工作 (Ia:>ocE0  
67.审计委员会在全面风险管理中的主要职责 )cZ KB0*+  
(1)企业应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对审计委员会负责 f`\J%9U_O  
(2)内部审计部门在风险管理方面,主要负责研究提出全面风险管理监督评价体系,制定监督评价相关制度,开展监督与评价,出具监督评价审计报告 f(K1 ,L:&7  
68.企业其他职能部门及各业务单位在全面风险管理中的主要职责 xlgT1b:6  
企业其他职能部门及各业务单位在全面风险管理工作中,应接受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和内部审计部门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 */TO $ ^s  
(1)执行风险管理基本流程 b}u#MU   
(2)研究提出本职能部门或业务单位重大决策、重大风险、重大事件和重要业务流程的判断标准或判断机制 -x J\/"A  
(3)研究提出本职能部门或业务单位的重大决策风险评估报告 {_z6  
(4)做好本职能部门或业务单位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 '-G,7!.,r%  
(5)做好培育风险管理文化的有关工作  :J)^gc  
(6)建立健全本职能部门或业务单位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子系统 t*6C?zEAU  
(7)办理风险管理其他有关工作 0tMzVx S  
69.下属公司在全面风险管理中的主要职责 9c1q:>|  
企业应通过法定程序,指导和监督其全资、控股子企业建立与企业相适应或符合全资、控股子企业自身特点、能有效发挥作用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w2IL7}  
70.风险理财的必要性 dr(e)eD(R>  
(1)风险理财是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NA/Sv"7om  
(2)风险理财可针对可控风险和不可控风 /^&$ma\  
(3)对于可控风险,除规避风险在特定范畴内完全有效外,其余均无法保证不会发生。若存在重大损失的可能,只有风险控制而无风险理财,仍然不能提供合理的保证使人安心 >Yv#t.!  
71.风险理财的特点 akHQ&+[j  
(1)风险理财的手段既不改变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也不改变风险事件可能引起的直接损失程度 T:CWxusL  
(2)风险理财需要判断风险定价,量化标准较高,即不仅需要风险事件的可能性和损失的分布,更需要量化风险本身的价值 ?9 `T_,  
(3)风险理财的应用范围一般不包括声誉等难以衡量其价值的风险,也难以消除战略失误造成的损失(不适用侧重定性风险) oW(8bd)  
(4)风险理财手段技术强,许多风险理财工具本身有着比较复杂的风险特性,使用不当容易造成重大损失(双刃剑) miCY?=N`  
72.风险理财与公司理财 XoMgb DC  
(1)风险理财已超出公司财务管理的范畴 6G-XZko~a  
(2)风险理财注重风险因素对现金流的影响 U^-J_ yq  
(3)风险理财影响公司资本结构,注意以最低成本获得现金流 pH@yE Vf  
(4)风险理财成为公司战略的有机部分,其风险经营的结果直接影响公司整体价值的提升 %VXIiu[  
73.风险理财创造价值 F[.IF5_  
(1)传统的风险理财是损失理财,即为可能发生的损失融资,补偿风险造成的财务损失 x0TE+rf5   
(2)传统的风险理财的目的是降低公司承担的风险 mcQ\"9;pY  
(3)风险理财通过使用金融工具来承担额外的风险,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创造价值 +OB&PE  
(4)风险理财对机会的利用是整个经营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和战略举措 v yP_qG  
74.风险理财策略选择考虑要素 4L,&a+)  
(1)与整体风险管理策略一致,通盘考虑 F1`mq2^@  
(2)要根据所面对的风险的性质,采用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理财手段 WFqOVI*l  
(3)有多种风险理财工具,选择时要考虑其合规的要求、可操作性、法律法规环境、企业的熟悉程度、风险理财工具的风险特征、不同的风险理财手段可能适用同一风险 aIWpgUd`  
(4)考虑成本与收益的平衡 /T 6Te<68^  
75.风险理财的繁与简 xelh!AtE  
(1)风险理财的方案可以简单,也可以复杂 `0{qfms  
(2)风险理财方案的复杂程度要考虑风险的性质、企业的资源能力等多方面因素 yG>sBc  
(3)在企业选择风险理财的策略与方案时,涉及对金融衍生产品的选择(远期合约、期货、互换、期权) kQ)2DCb dn  
76.运用衍生产品进行风险管理的主要思路 p cm1IwR`  
(1)增加自己愿意承担的风险 Ww{-(Ktx  
(2)消除或减少自己不愿承担的风险 UB% ;P-RD  
(3)转换不同的风险 8R;E+B{  
77.衍生产品的特点 O9p^P%U"  
(1)优点:准确性;时效;使用方便;成本优势;灵活性;对于管理金融市场等市场风险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H"2,Q T  
(2)衍生产品的杠杆作用很大,具有较大风险,用其投机会造成巨大损失 2b :I .  
78.运用衍生产品进行风险管理的条件 >>=v`}  
(1)满足合规要求 Io _7  
(2)与公司的业务和发展战略保持一致 z]O>`50Q  
(3)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措施,包括授权、计划、报告、监督、决策等流程和规范 #P1 ;*m  
(4)采用能够准确反映风险状况的风险计量方法,明确头寸、损失、风险限额 fAvB!e  
(5)完善的信息沟通机制,保证头寸、损失、风险敞口的报告及时可靠 %';DBozZ   
(6)合格的操作人员 L+)mZb&  
79.损失事件管理 \z2d=E  
(1)损失融资是为风险事件造成的财物损失融资,是从风险理财的角度进行损失事件的事后管理,是损失事件管理中最有共性,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m O.[IuD  
(2)企业损失分为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因此损失事件融资也相应分为预期损失融资和非预期损失融资 -%t8a42  
(3)预期损失融资一般作为运营资本的一部分,而非预期损失融资则是属于风险资本的范畴 ZJ_P=  
80.风险资本 [{_K[5i  
(1)风险资本为除经营所需的资本之外,公司还需要额外的用于补偿风险造成的财务损失 8ZO~=e  
(2)传统的风险资本表现形式是风险准备金 lx~mn~;x  
(3)风险资本是使一家公司破产的概率低于某一给定水平所需的资金,因此取决于公司的风险偏好 @gJPMgF$F  
81.应急资本 ]m^ECA$  
应急资本是风险资本的表现形式之一。应急资本最简单的形式是公司为满足特定条件下的经营需要而从银行获得的信贷额度,一般通过与银行签订协议加以明确,比如信用证、循环信用工具等 +Nka,C^O"  
应急资本的特点有: j!`2Z@  
(1)应急资本的提供方并不承担特定事件发生的风险,而只是在事件发生并造成损失后提供用于弥补损失、持续经营的资金。事后公司要向资本提供者归还这部分资金,并支付相应的利息 /p@0Q [E  
(2)应急资本是一个综合运用保险和资本市场技术设计和定价的产品。与保险不同,应急资本不涉及风险的转移,是企业风补偿策略的一种方式 c<qJs-C4;  
(3)应急资本是一在一定条件下的融资选择权,公司可以不使用这个权利 QOF'SEq"k  
(4)应急资本可以提供经营持续性的保证 {|@N~c+  
82.保险风险理财概述  N/AP8  
(1)保险是风险转移的传统手段 5c l%>U  
(2)保险公司通过损失分散化降低自己风险 SCMZ-^b  
(3)可保风险是纯粹风险;机会风险不可保 gr$H?|n l  
83.专业自保的特点 H*>5ne=x  
由被保险人所有和控制,要承保其母公司的风险,但可以通过租借的方式承保其他公司的保险,不在保险市场上开展业务 9'JkLgz;d+  
84.专业自保公司的优点 oRCD8b?  
降低运营成本、改善公司现金流、保障项目更多、公平的费率等级、保障的稳定性、直接进行再保险、提高服务水平、减少规章的限制、国外课税扣除和流通转移 z[_G g8e  
85.专业自保公司的缺点 2O9OEZdKB  
内部管理成本、资本与投入、管理人员的新核心、损失储备金不足和潜在损失、税收检查、成本增加或减少其他保险的可得性 885 ,3AdA  
86.套期保值与投机 (fWQ?6[  
(1)套期保值的目的是降低风险;投机的目的是承担额外的风险以盈利 px_%5^zRQ  
(2)通常不能从衍生产品的交易本身判断该交易是否套期保值或投机,要考虑它的头寸  \R<OT%8  
87.运用风险理财措施要点 GD .>u  
(1)风险理财是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许多风险的管理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rx;zd?  
(2)风险理财形式多样,应用灵活,时效性强,具有许多其他手段不可比拟的优点 ZsYT&P2  
(3)风险理财技术性强,需要专门的人才、知识、组织结构、程序和法律环境 &rxR"^x\  
(4)风险理财手段的不当使用,包括策略错误和内控失灵,可能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风险理财本身的风险管理尤为重要 =" ).W\,  
88.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KHXnB  
(1)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在风险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rk(0w|zR+  
(2)企业应将信息技术应用于风险管理的各项工作,建立涵盖风险管理基本流程和内部控制系统各环节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5H>tG`]   
(3)企业应采取措施确保向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输人的业务数据和风险量化值的一致性、准确性、及时性、可用性和完整性 #/`V.jXt>  
(4)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应能够进行对各种风险的计量和定量分析、定量测试;能够实时反映风险矩阵和排序频谱、重大风险和重要业务流程的监控状态;能够对超过风险预警上限的重大风险实施信息报警;能够满足风险管理内部信息报告制度和企业对外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的要求 5=Y\d,SS"  
(5)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应实现信息在各职能部门、业务单位之间的集成与共享 \7,'o] >M-  
(6)企业应确保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安全,并根据实际需要不断进行改进、完善;尚未建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应将风险管理与企业各项管理业务流程、管理软件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实施、同步运行 RpY#_\^hI  
89.风险管理技术与方法定性与定量分类 qT L@N9  
(1)定性:问卷调查、集体讨论、专家咨询、政策分析、行业标杆比较、管理层访谈、由专人主持的工作访谈和调查研究、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流程图分析法、风险评估图法、情景分析法(也是定量)、事件树分析法(也是定量) $eBE pN  
(2)定量:统计推论(集中趋势法)、计算机模拟(蒙特卡洛随机模拟法)、失效模式影响和危害度分析法、马尔科夫分析法、敏感性分析法、决策树法、情景分析法(也是定性)、事件树分析法(也是定性) sWnU*Q  
【提示】上述风险管理技术与方法主要用于风险辨识与风险评估阶段 }' t*BaU  
90.头脑风暴法适用范围 (wIpq<%  
适用于充分发挥专家意见,在风险识别阶段进行定性分析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离线小飞兔

发帖
1200
学分
5702
经验
1394
精华
1
金币
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3-09-09
v-J*PB.0p  
pHEhB9_A!  
91.头脑风暴法优点 RyKsM.   
(1)激发了想象力,有助于发现新的风险和全新的解决方案 RxY ;'NY  
(2)让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其中,有助于进行全面沟通 2ixg ix  
(3)速度较快并易于开展 nV ko]y  
92.头脑风暴法局限性 ilEWxr;,  
(1)参与者可能缺乏必要的技术及知识,无法提出有效地意见 PuqT&|wP l  
(2)由于头脑风暴法相对松散,因此较难保证过程的全面性 :TqvL'9o  
(3)可能会出现特殊的小组情况,导致某些有重要观点的人保持沉默而其他成为讨论的主角 e)LRD&Q  
(4)实施成本较高,要求参与者有较好的素质,这些因素是否满足会影响头脑风暴的效果 ifl`QZp_  
93.德尔菲法适用范围 lcH w Kd  
适用于专家一致性意见基础上,在风险识别阶段进行定性分析。 OACRw%J:X{  
94.德尔菲法优点 j|TcmZGO  
(1)由于观点是匿名的,因此更有可能表达出那些不受欢迎的看法 H%> E6rVB  
(2)所有观点有相同的权重,避免重要人物占主导地位的问题 M.))UKSF  
(3)专家不必一次聚集在某个地方,比较方便 >{p&_u.r-  
(4)这种方法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P7O$*  
95.德尔菲法局限性 l^w=b~|7=  
(1)权威人士的意见影响他人的意见 |} ;&xI  
(2)有些专家碍于情面,不愿意发表与其他人不同的意见 ,3 &XV%1  
(3)出于自尊心而不愿意修改自己原来不全面的意见 '8K5=|!J  
德尔菲法的主要缺点是过程比较复杂,花费时间较长。 zD:"O4ZM^^  
96.失效模式影响和危害度分析法适用范围 KSnU;B6w>  
适用于对失效模式、影响及危害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还可以对其他风险识别方法提供数据支持 l5QH8eNwME  
97.失效模式影响和危害度分析法优点 z %{Z  
(1)广泛适用于人力,设备和系统失效模式,以及硬件,软件和程序 'd4I/  
(2)识别组件失效模式及其原因和对系统的影响,同时用可读性较强的形式表现出来 A!\ouKyayS  
(3)通过在设计初期发现问题,从而避免了开支较大的设备改造 DW&%"$2  
(4)识别单点失效模式以及对冗余或安全系统的需要 QE*O~Yj  
98.失效模式影响和危害度分析法局限性 >UvLeS2h:y  
(1)只能识别单个失效模式,无法同时识别多个失效模式 @^]wT_r  
(2)除非得到充分控制并集中充分精力,否则研究工作既耗时且开支较大 bD*V$w*P  
99.流程图分析法适用范围 . >[d:0  
通过业务流程图方法,对企业生产或经营中的风险及其成因进行定性分析 Osncl5PD)  
100.流程图分析法优点 u+%Ca,6  
(1)流程图分析是识别风险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lx$]f)%~  
(2)其主要优点是清晰明了,易于操作,且组织规模越大,流程越复杂,流程图分析法就越能体现出优越性 nXPl\|pXt  
(3)通过业务流程分析,可以更好地发现风险点,从而为防范风险提供支持 yH5^EY7rQ  
101.流程图分析法局限性 $51M' Qu  
该方法的使用效果依赖于专业人员的水平 /8(c^  
102.马尔科夫分析法适用范围 .'N:]G@ !  
适用于对复杂系统中不确定性事件及其状态改变的定量分析 @zo}#.g  
103.马尔科夫分析法优点 s\i:;`l:=5  
能够计算出具有维修能力和多重降级状态的系统的概率。 )Be?axI  
104.马尔科夫分析法局限性 CZ* #FY  
(1)无论是故障还是维修,都假设状态变化的概率是固定的 ,(&jG^IpVJ  
(2)所有事项在统计上具有独立性,因此未来的状态独立于一切过去的状态,除非两个状态紧密相接 VWDXEa9  
(3)需要了解状态变化的各种概率 Otq`45  
(4)有关矩阵运算的知识比较复杂,非专业人士很难看懂 ?}|l )  
105.风险评估系图法适用范围 afrU>#+"  
适用于对风险初步的定性分析 u"eO&Vc  
106.风险评估系图法优点 vM  )2F  
风险评估系图法作为一种简单的定性方法,直观明了 P7ktr?V0a  
107.风险评估系图法局限性 W[Kv Qt3%  
如需要进一步探求风险原因,则显得过于简单,缺乏有效的经验证明和数据支持  mG4$  
108.情景分析法适用范围  .>? h  
通过模拟不确定性情景,对企业面临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o zg%-  
109.情景分析法优点 !_EL{/ko  
对于未来变化不大的情况能够给出比较精确的模拟结果 CR8a)X4j#  
110.情景分析法局限性 XRoMD6qf;  
(1)在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有些情景可能不够现实 lO=+V 6  
(2)在运用情景分析时,主要的难点涉及数据的有效性以及分析师和决策者开发现实情境的能力,这些难点对结果的分析具有修正作用 ?^y%UIzf  
(3)如果将情景分析作为一种决策工具,其危险在于所用情景可能缺乏充分的基础,数据可能具有随机性,同时可能无法发现那些不切实际的结果 [O~' \ Q  
111.敏感性分析法适用范围 GjTj..G/  
适用于对项目不确定性对结果产生的影响进行的定量分析 }xhat,9  
112.敏感性分析法优点 ~DY5`jV  
为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可以清晰地为风险分析方向;可以帮助企业制定紧急预案 S%+,:kq  
113.敏感性分析法局限性 $p_FrN{  
分析所需要的数据经常缺乏,无法提供可靠的参数变化;分析时借助公式计算,没有考虑各种不确定因素在未来发生变动的概率,无法给出各参数的变化情况,因此其分析结果可能和实际相反 T.ZPpxY  
114.事件树分析法适用范围 5A|4  
适用于对故障发生以后,在各种减轻事件严重性的影响下,对多种可能后果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4cZig\mE;  
115.事件树分析法优点 ~{69&T}9  
(1)ETA以清晰的图形显示了经过分析的初始事项之后的潜在情景,以及缓解系统或功能成败产生的影响 "s-e) svB  
(2)它能说明时机、依赖性,以及故障树模型中很烦琐的多米诺效应 >6 p < n  
(3)它生动地体现事件的顺序,而使用故障树是不可能表现的 Qa*?iD  
116.事件树分析法局限性 MV8Lk/zd?A  
(1)为了将ETA作为综合评估的组成部分,一切潜在的初始事项都要进行识别,这可能需要使用其他分析方法(如危害及可操作研究法),但仍有可能错过一些重要的初始事项 ! C}t)R]^  
(2)事件树只分析了某个系统的成功及故障状况,很难将延迟成功或恢复事项纳入其中 Ve/"9 ?Y_  
(3)任何路径都取决于路径上以前分支点处发生的事项。因此,要分析各可能路径上众多从属因素。若忽视某些从属因素,就会导致风险评估过于乐观 iV+'p->/  
117.决策树法适用范围 +Smt8O<N  
适用于对不确定性投资方案期望收益的定量分析 H<tk/\C  
118.决策树法优点 n0nf;E  
(1)对于决策问题的细节提供了一种清楚的图解说明 z3F ^OU   
(2)能够计算到达一种情形的最优路径 9iMQq40  
119.决策树法局限性 ;VQFz&Q$u  
(1)大的决策树可能过于复杂,不容易与其他人交流 gkxEy5c[  
(2)为了能够用树形图表示,可能有过于简化环境的倾向 D@]gc&JN[  
120.蒙特卡洛随机模拟法适用范围 2kv%k3 Q{  
适用于较为复杂的大中型项目风险管理 00DWXGt20o  
121.蒙特卡洛随机模拟法优点 5<0d2bK$  
(1)该方法适用于任何类型分布的输入变量,包括产生于对相关系统观察的实证分布 oECM1'=Bf  
(2)模型便于开发,并可根据需要进行拓展;实际产生的任何影响或关系可以进行表示,包括微妙的影响 7lP3\7wD@9  
(3)模型便于理解,因为输入数据与输出结果之间的关系是透明的 9`[#4'1Mik  
(4)提供了一个结果准确性的衡量 XBJ9"G5  
(5)软件便于获取且价格便宜 B_f0-nKP  
122.蒙特卡洛随机模拟法局限性 qg7] YT&  
(1)解决方案的准确性取决于可执行的模拟次数(随着计算机运行速度的加快,这一限制越来越小) i&cH  
(2)依赖于能够代表参数不确定性的有效分布 {HgW9N(  
(3)该技术可能无法取得满意的结果和较低的可能性事项,因此无法让组织的风险偏好体现在分析中 ZqI.n4:9  
(4)此方法较注重对风险因素相关性的识别和评价,这给使用此法带来了难度和困难,通常费用也较高 D+ki2UVt&  
123.统计推论法适用范围 "|1MJuY_6  
适合于各种风险分析预测 doR'E=Z4h  
124.统计推论法优点 'WqSHb7  
(1)在数据充足可靠的情况下简单易行 6~g:"}  
(2)结果准确率高 [V#"7O vl  
125.统计推论法局限性 OtopA)  
(1)由于历史事件的前提和环境已发生了变化,不一定适用于今天或未来 9JF*xXd>Q  
(2)没有考虑事件的因果关系,使外推结果可能产生较大偏差。为了修正这些偏差,有时必须在历史数据的处理中加入专家或集体的经验修正  8ad !.  
126.评估政治风险的方法 E)(`Z0  
用于评估政治风险的传统方法既包括可比技术,如特殊报告的分析技术所包含的评级,也包括成图系统、专家系统和概率确定,以及采用经济学建模技术 MSEBv Z-  
(1)专家建议 Lh=~3  
(2)出国考察 ^$][ah  
(3)调研 7f4R5c  
(4)定量测量法 C,C=W]G  
127.政治风险应对措施 -KRHcr \  
(1)企业已作出适当的规划并履行了尽职调查 vP G!S{4  
(2)为政治风险“投保” T[$Sbz`  
(3)企业与职工建立良好关系,创建友好的投资环境 (xU+Y1*g"%  
(4)采用全球性生产和采购战略 D\Y)E#%,  
(5)采用合理融资方式(本地融资和全球融资) N0s)Nao4  
128.利率风险的管理方法 qa![oMKc  
(1)平滑法:维持固定利率借款与浮动利率借款的平衡 {GF>HHQb  
(2)匹配法:使具有共同利率的资产和负债相匹配 ?KxI|os  
(3)远期利率协议 4'BzW Z;_a  
(4)现金余额的集中 "X']_:F1a  
(5)利率期货 +n(H"I7cU  
(6)利率期权 $XS0:C0  
(7)利率互换 @LY 5]og  
129.远期利率协议的优缺点 oH+UuP2a-J  
(1)缺点: <$liWAGX\  
①通常只面向大额贷款 6'C!Au  
一年以上的远期利率协议很难达成 SwQ. tK1p  
(2)优点: =J8)Z'Jr  
至少在远期利率协议存续的期间内,能够保护借款人免受利率出现不利变动的影响,但使借款人同样不能从有利的市场利率变动中获益 !DnG)4#  
130.子公司现金余额的集中的优点 }nE#0n  
(1)盈余与赤字相抵,从而降低应付利息的金额 P F.sM(  
(2)加强控制 D} 0>x~  
(3)增加投资机会 ,8uu,,c  
131.子公司现金余额的集中的缺点 FH8?W| G  
(1)对资金的需求 *f8,R"]-g  
(2)本地决策 +N[dYm  
(3)交易费用 |D^Q}uT  
(4)匹配 | -Di/.  
132.利率期货套期保值原理 BO\l>\)Ir  
(1)期货价格可能随着利率的变动而变动,这可以作为对不利的利率变动的套期保值 1elx~5v1.=  
(2)购买期货的费用远低于购买该金融工具的费用,因此,用相对较少的现金即可对较大的现金敞口进行套期 2h&pm   
133.利率期权的分类 dh/:H/k kR  
(1)利率保证 OxF\Hm)(  
(2)上限、下限和双限 )ymF: ]QC  
134.利率互换的好处 We#*.nr{3Z  
利用不同市场上利率不同的特点进行借款的交易,使利率固定或利率浮动的贷款利息费用减少 ~E^EF{h   
135.VaR(在险价值)定义 p!'wOThO`  
(1)在一定的置信水平上,在给定期间内,某个敞口可能发生的最大损失 se_zCS4Y  
(2)VaR无法说明该敞口在(100-Z)%的置信水平上会出现什么情况,即最糟糕的情形 Ao96[2U6  
(3)由于VaR模型不能反映置信水平100%的最大损失,企业常常在VaR限制之外设定经营限制,以尽最大可能覆盖风险 wri[#D {  
136.VaR值三个参数 !w f N~.Y  
(1)计划持有时间 }VR&*UJE  
(2)置信水平 "4"\tM(  
(3)货币单位 Z-4A`@p  
137.VaR值经济学含义 {yyg=AMz  
如果外汇头寸的持有期间为1天,置信水平为99%时,VaR计量结果为1000万美元,则含义为:企业应预期在100个普通的交易日内,在其中的99天,其外汇头寸的价值将减少,但不会超过1000万美元,或每100个普通的交易日内,有1天价值减少会超过1000万美元 o\]e}+1[o  
138.VaR值计算方法 <O$'3 _S"D  
(1)历史模拟法(假设企业外汇头寸的货币收益与过去的概率分布不相同) q\#3G  
(2)方差-协方差法(假设企业的总外汇头寸的货币收益通常是正态分布,并且外汇头寸的价值与所有货币收益是线性相关的) q){]fp.,@  
139.VaR值计算方法——历史模拟法 C`mXEX5  
(1)这是最简单的计算方法 (kp}mSw  
(2)主要好处是它并非假设货币收益成正态分布,而明确记录了这些收益不是正态分布的,是曲线形 ^Hq}9OyS9  
(3)不足之处是,它需要一个大型数据库,而且计算量大 XQ(`8Jl&^  
140.VaR值计算方法——方差(协方差法) %n}.E30 4  
(1)假设: 4 d]  
企业的外汇头寸合计的价值变动是各个单独的外汇头寸的所有变动之综合,并形成线性关系 aDZLabRu  
货币收益是正态分布的 g8kw|BgnL  
(2)缺点: !.t'3~dUf$  
货币收益成正态分布和总外汇头寸成线性相关的限制性假设,但是,正态分布的假设条件不是必需的 5!nZvv  
141.场外交易工具 wuYo@DDU#  
(1)远期合同 3SIB #"9  
(2)货币互换(also called掉期) tDN-I5q  
142.证券交易所交易产品 5RLK]=  
(1)期货 F$ h/k^  
(2)期权 r)j#Skh].  
143.常用的两种远期合同 l3g6y 9;  
(1)直接远期合同(包括货币的实物交付) /v!H{Zw=c  
(2)无须交付的远期合同(按净现金结算) E#ys-t 42  
企业能够完全套期保值,但远期合同的缺点是成本高,汇率反向变动 RM<\bZPc  
144.最常用的两种交叉货币互换: [/#n+sz.A  
(1)交叉货币息票互换 =D[h0U  
是指购买货币互换,并在支付固定利息的同时收取浮动利息 e9 B,  
它的优势是,使企业能够按其所愿管理其汇率及利率风险,但是购买这种工具的企业容易受到货币和利率风险的影响 g<.8iW 'c  
(2)交叉货币基差互换 NZlJ_[\$C  
是指购买货币互换,并在以一种货币支付浮动利息的同时,以另外一种货币收取浮动利息;这种工具假设与标准货币互换的货币风险相同 t*}<v@,  
好处:使得企业能够获得现行的利率差别;主要缺点是,企业的主要风险是利率风险而非货币风险 *Mp<4B  
145.远期市场期货市场的比较(理解即可,不必逐字记忆) JAiV7v4&R  
(1)在远期市场上(场外交易),合同大小与交付日根据个人需要度身确定(即在企业和银行间确定) |x5 w;=  
(2)远期市场不存在独立的结算行。就清算而言,大多数远期合同在实际交付时结算,并且仅有一些合同是按成本抵消结算 qw , >~  
(3)期货合同(场内交易)是标准化的,并由同一家有组织的证券公司担保。期货市场上的所有结算都由证券交易所结算所处理,并且每日按市值结算。相反,大多数期货合同按抵消结算,并且仅有极少数是交付结算 0N T3  
(4)期货合同的价格随时间改变,以反映市场对未来即期汇率的预期。如果企业拥有货币期货合同,并在结算日前决定不再保有该头寸,那么它可以销售相同的期货合同以抛售头寸。但是,对于远期合同,是不能这么做的 4x C0Aw  
(5)场外交易(柜台交易)常常存在某些信誉风险,原因是有合同不被履行的风险 9hguC yr@h  
(6)远期合约(包括期货)可以消除对价格风险的暴露。远期合约没有明确的费用,然而期货涉及交易费用和保证金要求;当与金融机构进行交易时,必要的信誉措施对于远期合约是必需的,因而需要保证金。购买的期权可能会也可能不会需要信贷措施或保证金,但卖出的期权需要场外市场的信贷措施或保证金(如果是通过互换进行的) rLKDeB  
146.其他汇率风险管理方法 i'5bPW  
(1)计价货币 }bnkTC  
(2)匹配收入和支出 nVM`&azD  
(3)提前和滞后付款 (Iq\+@xE=  
(4)净额结算(净额结算可分为双边净额结算和多边净额结算) \U-5&,fP  
(5)匹配长期资产和负债 ?,8b-U#A1  
147.典型的操作风险计量方法:(举例看下有个印象即可,不必背) AMm O+E?  
(1)员工方面:空缺职位数量、绝对数量及百分比、有职位空缺的期间、缺席员工的平均人数及最多人数、加班水平等 &1u ?W%(Px  
(2)运作方面:已利用的容量的百分比、控制界限被突破的实例、系统失效的次数、系统运作结束时未被处理的项目数量、交易量、平均处理时间、最长处理时间、生产力水平、员工流动、每千次处理中发生差错的数量等 *xjIl<`pK  
(3)舞弊:舞弊或舞弊未遂实例的数量和价值、破坏安全系统未遂的次数 #xo&#FIH  
(4)风险的自我评估:除了风险的自我评估,可以将上文列出的指标纳入评级系统,这种评级系统同时利用客观和主观标准,为业务部门或运营部门评出风险分数 =& lYv  
(5)利用主要风险指标 C4cg,>P7  
148.操作风险应对措施 h n ]6he  
(1)设立流程、程序和政策 U&/S  
(2)在公司内实施正式的内部控制系统 $?GO|.59  
(3)防止错误和欺诈 :|A db\b  
(4)培训和管理雇员 )I$Mh@F  
(5)评价技术和系统 J~Ph)|AiS  
(6)外包安排 `dNb%f>  
149.评估企业业绩的定量方法 vSL{WT]m  
(1)盈利能力比率 5(|ud)v  
(2)债务比率 1 `AE]  
(3)流动性比率(现金和运营资本) h ,n!x:zy@  
(4)股票市场比率(每股盈余、市盈率、股利保障倍数) .KLuGb 3JJ  
150.Z分模型 `&6]P:_qp  
(1)X1表示运营资本与总资产之比,可用于计量公司的流动性 _ o(h]G1].  
(2)X2表示表示未分配利润与资产总额之比,可用于计量资产负债比率 N}h%8\  
(3)X3表示扣除利息和所得税前的利润与资产总额之比 v;8XRR:  
(4)X4表示股票市值与负债总额之比,可用于计量当负债超过资产(即公司资不抵债)时,股票可能下跌的幅度 n%0vQ;Z1  
(5)X5表示销售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可用于计量公司资产产生收入的能力 n)H0;25L  
151.Z分模型结果分析 a RwBxf  
(1)<1.81处于危险,很可能走向破产 c8s/`esA  
(2)1.81<Z<2.99需进一步调查 mNY z7N  
(3)≥3企业财务状况稳定 e_;6UZ+  
152.企业倒闭破产风险的应对主要措施 sP |i '  
(1)卖断(风险规避策略) qprOxP r  
(2)管理层收购(风险转换策略) &Os Ritj  
(3)资本再调配(风险转换策略) /W>"G1)  
(4)企业私有化(风险转换策略) ZM.g +-9  
153.管理层收购的类型 }>:X|4]  
(1)管理层购出 5~F0'tb|}  
(2)杠杆收购 OR9){qP  
(3)雇员收购 m>!#}EJ|  
(4)管理层购人 Q!{Dw :7  
(5)分拆 t*#&y:RG  
154.管理层收购的原因 qQ'@yTVN  
(1)被收购公司的当前母公司处于财务困难中,需要现金 <i6MbCB  
(2)子公司可能“不适合”母公司的整体策略 eH8.O  
(3)子公司规模太小,公司管理层无法保障充分的时间管理 k}. nH"AQ  
(4)子公司有亏损业务,将其出售给其管理者可能比进入清算的成本更低 u2Obb`p S  
被收购公司也可能是私人股东打算出售的一家独立公司。有这种打算的原因可能是流动性和所得税因素,或者缺乏家族继承人来承担所有者兼管理者的角色 q}i87a;m  
155.管理层收购对于实施处置的公司的好处 (jG$M=q-  
(1)如果子公司发生亏损,则将其出售给管理层将会取得比清算和关闭公司成本更多的资金 F)w83[5_d  
(2)已知收购方愿意保住雇员的工作,比关闭公司更能起到宣传作用 Uy:.m  
(3)由现有管理层收购公司,避免可能落人竞争对手的手中 FM)*>ax{  
156.管理层收购对展开收购的管理层的好处 2cl~Va=  
(1)保住工作 co80M;4  
(2)可能在未来在公司享有重大的权益 7A6sSfPUy  
(3)比白手起家节省时间 WGx>{'LJ  
(4)管理层熟识被收购公司的情况 DPx,qM#h5O  
(5)管理层能够执行他们自己的决策,不再需要取得总部的批准 ||HIp9(3  
157.管理层购入的优缺点 DeSTo9A}!  
(1)好处: nE;gM1I  
在当前的公司管理不善,需要替换现有管理层时,外部管理层购入能产生特别明显的效果。 F! e`i-xt  
(2)不利: Y c kbc6F  
新管理层试图实施新的经营方式时会遭到雇员抵制 ~=ktFuEa  
新管理层短视行为,可能会损害公司的长期发展 U;@jl?jnG  
158.资本再调配的方式 "-?Y UY`  
(1)债务重组 *% *^a\2  
(2)业务重组 Sq,ty{j2%  
159.债务重组方案的对象 gi>_>zStv  
(1)有偿债能力的公司 Q ^rW^d  
(2)财务失败的公司 6%#'X  
160.债务重组的一般原则 )M 0O=Cl1  
(1)核销已经损失或是无法收回的资产及损益账户上的借方余额 {SJ7Y fs  
(2)对资产进行重估价,以确定其对于企业的当前价值 BkfBFUDQ  
(3)确定企业在不继续融资的情况下是否能够继续交易,或者如果需要进行继续融资,确定所需的金额、形式以及可提供融资的人士 f4_G[?9,  
(4)企业按照需要注销债务的规模以及所需融资的金额,确定合理的方式,在为公司提供资金的各方问分散注销的影响 gj^]}6-P  
银行和投资人对重组计划的看法对于确保实现这一目标是非常重要的。为陷入财务困难的公司制订重组计划时,需要分别考虑普通股股东、优先股股东及债权人的利益 E;H(jVZ  
161.债务重组的具体目标可能包括(具有偿还能力公司): |lwN!KVQ,  
(1)降低借款的所得税费用净额 >}*jsqaVU  
(2)近期或未来重新借款 OvG0UXRU  
(3)改善融资的安全性 5I,X#}K[  
(4)提高公司抵押品的吸引力 {;DZ@2|  
(5)改善公司对于第三方的形象 y3]"H(  
(6)整理资产负债表 VH6|(=8  
162.财务失败的公司的债务重组 8v 1%H8  
通过吸引新资本注入,劝说债权人接受抵押品以偿债,以致同意注销部分债务,从而维持业务运转,避免进入清算 [i1D~rCcn  
163.有偿债能力的公司可采用多种重组方式,包括: `h!&->  
(1)债务转股份(自动行权、届时无法归还) TWEqv<c  
(2)股份转债务 :q <%wLs  
(3)一种股份转为另一种股份 s[4 !R&b  
(4)一项债务转成另一项债务 z{L;)U B^  
164.业务重组具体包括: ueBoSZRWX  
(1)企业的分类计价 x{V>(d'p  
(2)分拆 iQ C&d_#  
(3)廉价出售 ix@rq#  
165.企业私有化的优点 UO<claV  
(1)可以节省公司达到公开上市的要求的所有费用 2(/ /slP  
(2)免于受到由财务问题所导致的公司股票价格波动 0\nhg5]?  
(3)公司不容易受到敌意要约收购 F$ p*G][  
(4)公司管理层可以专注于长期的业务需求,而不是满足股东的短期期望 >%dAqYi $  
(5)股东可能会更接近公司管理,降低了由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带来的代理成本 B1#>$"_0}=  
【补充】私有化的主要缺点是这可能意味着公司失去了将其股份公开交易的机会 G%R`)Z]8&  
离线litano

发帖
38
学分
460
经验
58
精华
0
金币
0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3-09-10
真是太棒了!
离线kingalone

发帖
15
学分
2
经验
35
精华
0
金币
0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3-11-07
加油 @&xaaqQ-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