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Y
JEv
1.以盈利为基础的业绩计量 "P<~bw5
每股收益=净收益/平均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 |7%$+g
注意:净收益(每股收益)和净利润(每股净利润)的差别在于前者计算时排除了优先股股利的影响,但由于我国《公司法》不允许优先股,所以实际上在我国就不存在这一差别了。 8agd{bxU
净收益=净利润-优先股股利 HEe0dqG
投资报酬率=收益/资产,但注意对如何计算收益和资产,可以有诸多选择,组合后计算出来的投资报酬率会完全不同。 ci3{k"
总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总资产 %q>gwq
A
权益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股东权益,权益净利率无疑是财务管理中最重要的核心指标。 Iobo5B
9lTA/-
2.以剩余收益为基础的业绩计量(关键是理解“机会成本”概念,并且,经济增加值本质上也是剩余收益这一理念的延伸。) -]'Sy$,A
剩余收益=收益-投资要求的报酬率×投资额 <\zb*e&vr
剩余权益收益=净收益-权益投资要求的报酬率×平均权益账面价值 ,PN>,hFL
=平均权益账面价值×(权益净利率-权益投资要求的报酬率) ]]%C\Ryy}
剩余经营收益=净经营收益-平均净经营资产×净经营资产要求的报酬率 r="X\ [on
=平均净经营资产×(净经营资产净利率-净经营资产要求的报酬率) 103^\Av8
剩余净金融支出=净金融支出-平均净负债×净金融负债要求的报酬率 sFS_CyN!7
=平均净负债×(净金融负债报酬率-净金融负债要求的报酬率) JI\u -+BE
8-8=
\
3.经济增加值为基础的业绩计量 :^iR&`2~
基本经济增加值=税后经营利润-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报表总资产 OgH Wmb
$ a5K
4.市场增加值为基础的业绩计量 y'pG'"U]_
市场增加值=总市值-总资本 v/yk T9@;
J)g(Nw,O
5.利润中心的业绩考核指标 )_bXKYUX*0
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总额 TS3 00F
部门可控边际贡献=边际贡献-部门可控固定成本 5@ZD'
部门税前经营利润=部门可控边际贡献-不可控固定成本 kFk+TXLDIt
注意:以部门可控边际贡献作为部门经理业绩评价依据可能是最好的,它反映了部门经理在其权限和控制范围内有效使用资源的能力。 \D}/tz5~B
以部门税前经营利润作为业绩评价依据,可能更适合评价该部门对企业利润和管理费用的贡献,而不适合于评价部门经理的业绩。 ?# G_&
dwx1EdJ{
6.投资中心的业绩考核指标(3种计量方法) ;#xhlR* ~
部门投资报酬率=部门税前经营利润/部门平均净经营资产 9@vY(k k
部门剩余收益=部门税前经营利润-部门平均净经营资产×要求的报酬率 ;utjW1y
经济增加值=调整后税前经营利润-加权平均税前资本成本×调整后的投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