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GOW"o"S
宏观调控分为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两种方式 nC~fvyd<P
直接调控,即国家运用行政手段直接协调和控制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 6;JP76PD
间接调控,即国家主要运用经济手段,通过市场机制,影响和引导企业的经济行为,以达到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y`b\;kd
S+FQa7k
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E&%jeR
1.市场不是万能的 ;i9>}]6
2.市场具有固有的弱点和缺陷: M5Wl3tZL
(1)自发性:表现:a生产经营者追求自身利益(唯利是图)b不正当经济行为 \/,g VT
危害:a两极分化b社会矛盾,不利于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SJSTO[/J
(2) 盲目性:原因:a生产经营者不可能掌握社会各方面信息b无法控制经济变化的趋势 hNO)~rt
危害:a经济波动b资源浪费 表现:一哄而上(下) g+9v$[!
(3) 滞后性:原因:a事后调节b时间差 a`38db(z
危害:a经济波动b资源浪费 g9qC{xd
宏观调控的必要性:1.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有其固有的缺陷和弱点。2.不仅要有市场调节,还要有宏观调控。3.宏观调控可以克服市场的缺陷。4.二者结合,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 SK[C"
S
ih!~G5Xi9i
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rBevVc![
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如下: 促进经济健康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B+Q+0tw*i
国家宏观调控目标的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综合运用各种宏观调控手段,统筹安排,才能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E|,30Z+
cqk]NL`'
宏观调控的手段 vfXJYw+6_
宏观调控的手段如下: . .b _? -Fv
经济手段 &A"e,h(^
(1)含义: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 @,YlmX}
(2)外沿: 经济政策:价格、税收、信贷、利率、汇率、产品销售、产业、扶贫、货币等政策 a)S(p1BGg
经济计划:年度计划、五年计划、十年规划 i>"dBJh]b
(3)作用:经济政策: 调动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 6+Jry@
经济计划: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经济发展起重要调控作用 4OEKx|:5n
法律手段 (H[
(1)含义: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M1(9A>|nF
(2)市场经济法制性 !a4cjc(
(3)作用: /=trj5h
a。有效维护经济活动参加者的合法权利; bqjr0A7{
b。调整社会经济关系; &GU@8
c。规范生产经营者的活动和市场秩序 IM$0#2\
d。保证经济正常运行 &<=e_0zT
行政手段 gr\@sx?b
(1)含义: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行政命令、指示、指标、规定等行政措施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fD(7FN8
(2)特点:直接、迅速; g 9|qbKQ:[
(3)注意:a必须反映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b不能片面强调和过多运用 。 NGj"ByVjx
3]_qj*V
发展市场经济的必要性 ,$BgR2^
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的必要性: @% H8"A
1。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2.市场经济是我国对外开放走向世界的需要 yXXvs'$R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3+FZ@.iT
公有制意义: Ym:
{Mm=ud
(1)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有坚实的经济基础; a6qwL4
(2)劳动人民在社会生活中的主人翁地位得以实现; QnP
{$rT
(3)防止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dQ`:8SK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兼顾效率与公平 1XGG.+D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hi9L
原因: ,,}sK
(1)各部门各企业以及劳动者之间利益上的一致性,国家能够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 :4iU^6
(2)国有经济导向作用 [NZ-WU&&LP
(3)中共作为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领导核心,有能力将全国人民的意志统一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e^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