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884阅读
  • 1回复

什么是国家宏观调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阿文哥
 

发帖
16132
学分
16242
经验
2562
精华
49
金币
0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12-09-25
关键词: 国家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MB |(,{S  
  宏观调控分为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两种方式 WAdl@){  
  直接调控,即国家运用行政手段直接协调和控制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 MA-$aN_(  
  间接调控,即国家主要运用经济手段,通过市场机制,影响和引导企业的经济行为,以达到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0W0+A$  
t=e0z^2i+  
  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dna f>G3  
  1.市场不是万能的 'FUPv61()  
  2.市场具有固有的弱点和缺陷: <WbD4Q<3?  
  (1)自发性:表现:a生产经营者追求自身利益(唯利是图)b不正当经济行为 }> 1h+O  
  危害:a两极分化b社会矛盾,不利于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Dk"M8_-_  
  (2) 盲目性:原因:a生产经营者不可能掌握社会各方面信息b无法控制经济变化的趋势 bL[PNUG  
  危害:a经济波动b资源浪费 表现:一哄而上(下)  vo(?[[  
  (3) 滞后性:原因:a事后调节b时间差 <m6I)}K  
  危害:a经济波动b资源浪费 <?J7Z|  
  宏观调控的必要性:1.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有其固有的缺陷和弱点。2.不仅要有市场调节,还要有宏观调控。3.宏观调控可以克服市场的缺陷。4.二者结合,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G#*!)#M <  
r?+u}uH  
  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PvB?57wkF  
  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如下: 促进经济健康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m5x>._7le  
  国家宏观调控目标的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综合运用各种宏观调控手段,统筹安排,才能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YI|G pq  
p4AXQuOP  
  宏观调控的手段 vaxg^n|v9  
  宏观调控的手段如下:   . f%}+.e D  
  经济手段 +|8Lt[^ux  
  (1)含义: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 \rN_CBM  
  (2)外沿: 经济政策:价格、税收、信贷、利率、汇率、产品销售、产业、扶贫、货币等政策 ) k2NF="o  
  经济计划:年度计划、五年计划、十年规划 =J'?>-B  
  (3)作用:经济政策: 调动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 OLR1/t`V  
  经济计划: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经济发展起重要调控作用 ( gFA? aD<  
  法律手段 7S7!  
  (1)含义: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T|-K\*  
  (2)市场经济法制性 uE|[7,D7;u  
  (3)作用: s+w<!`-  
  a。有效维护经济活动参加者的合法权利; h9-Ky@X`  
  b。调整社会经济关系; ?^!dLW  
  c。规范生产经营者的活动和市场秩序 gdZVc9 _  
  d。保证经济正常运行 #&:nkzd  
  行政手段 V$_0VN'+Z  
  (1)含义: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行政命令、指示、指标、规定等行政措施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4>Y\2O?**  
  (2)特点:直接、迅速; &B85;  
  (3)注意:a必须反映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b不能片面强调和过多运用 。 C/vLEpP{(/  
%N  
  发展市场经济的必要性 +UsR  
  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的必要性: 3"hR:'ts  
  1。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2.市场经济是我国对外开放走向世界的需要 A-u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9M=K@a  
  公有制意义: %Uk/P  
  (1)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有坚实的经济基础; R _Y&Y-  
  (2)劳动人民在社会生活中的主人翁地位得以实现; &;skB.  
  (3)防止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 7EVmF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兼顾效率与公平 ;E"mB4/)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D6oby*_w  
  原因: &}$D[ 4N  
  (1)各部门各企业以及劳动者之间利益上的一致性,国家能够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 [-gKkOT8E  
  (2)国有经济导向作用 M^f1D&A  
  (3)中共作为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领导核心,有能力将全国人民的意志统一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lH)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关注我们的新浪微博:http://e.weibo.com/cpahome
离线橙味西梅

发帖
78
学分
759
经验
117
精华
0
金币
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2-09-25
要学的太多了,谢谢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