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825阅读
  • 1回复

什么是国家宏观调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阿文哥
 

发帖
16132
学分
16242
经验
2562
精华
49
金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12-09-25
关键词: 国家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fo &H_a  
  宏观调控分为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两种方式 9a)D8  
  直接调控,即国家运用行政手段直接协调和控制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 &eY$(o-Hw  
  间接调控,即国家主要运用经济手段,通过市场机制,影响和引导企业的经济行为,以达到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7+ VbsFG  
J.":oD  
  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0t 7yK  
  1.市场不是万能的 RCNqHYR  
  2.市场具有固有的弱点和缺陷: 'rf='Y  
  (1)自发性:表现:a生产经营者追求自身利益(唯利是图)b不正当经济行为 O3*Vilx  
  危害:a两极分化b社会矛盾,不利于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nngL,-v#F  
  (2) 盲目性:原因:a生产经营者不可能掌握社会各方面信息b无法控制经济变化的趋势 fE)+9!  
  危害:a经济波动b资源浪费 表现:一哄而上(下) f7OfN#I  
  (3) 滞后性:原因:a事后调节b时间差 %{/0 K<M  
  危害:a经济波动b资源浪费 D4[5}NYU  
  宏观调控的必要性:1.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有其固有的缺陷和弱点。2.不仅要有市场调节,还要有宏观调控。3.宏观调控可以克服市场的缺陷。4.二者结合,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oTOe(5N8a  
D]b5*_CT  
  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Y.RAw5LrE  
  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如下: 促进经济健康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m3p28Q?  
  国家宏观调控目标的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综合运用各种宏观调控手段,统筹安排,才能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4$.UVW\  
:[(X!eP  
  宏观调控的手段 C bG"8F|4  
  宏观调控的手段如下:   . (B]Vw+/  
  经济手段 m{Q{ qJ5>  
  (1)含义: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 @R}L 4  
  (2)外沿: 经济政策:价格、税收、信贷、利率、汇率、产品销售、产业、扶贫、货币等政策 ~2A<fL,-  
  经济计划:年度计划、五年计划、十年规划 WP^%[?S2  
  (3)作用:经济政策: 调动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 Q*$x!q  
  经济计划: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经济发展起重要调控作用 T:cSv @G  
  法律手段 n2 ,b~S\e  
  (1)含义: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9>@_};l  
  (2)市场经济法制性 !0Xes0gK0  
  (3)作用: 2T?t[;-  
  a。有效维护经济活动参加者的合法权利; \"Sqr(~_  
  b。调整社会经济关系; !^q<)!9<EO  
  c。规范生产经营者的活动和市场秩序 n EOhN  
  d。保证经济正常运行 hPFIf>%}  
  行政手段 M~N'z /  
  (1)含义: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行政命令、指示、指标、规定等行政措施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W{u`   
  (2)特点:直接、迅速; e%'9oAz  
  (3)注意:a必须反映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b不能片面强调和过多运用 。 Bb:jy!jq_  
Ev0V\tl>0  
  发展市场经济的必要性 IRo[|&c  
  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的必要性: shn`>=0.&  
  1。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2.市场经济是我国对外开放走向世界的需要 C<w9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7SAu">lIl  
  公有制意义: b'9G`Y s^  
  (1)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有坚实的经济基础; WlZ[9,:p1  
  (2)劳动人民在社会生活中的主人翁地位得以实现; GUat~[lUrj  
  (3)防止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m U 7Ad"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兼顾效率与公平 >wcsJ {I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3z8N2  
  原因: Hg(\EEe  
  (1)各部门各企业以及劳动者之间利益上的一致性,国家能够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 qLYv=h$,  
  (2)国有经济导向作用 b@,=;Y)O  
  (3)中共作为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领导核心,有能力将全国人民的意志统一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AIZ,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关注我们的新浪微博:http://e.weibo.com/cpahome
离线橙味西梅

发帖
78
学分
759
经验
117
精华
0
金币
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2-09-25
要学的太多了,谢谢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