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UID:2
-
- 注册时间2009-01-03
- 最后登录2021-02-18
- 在线时间2337小时
-
- 发帖1095
- 搜Ta的帖子
- 精华81
- 学分124476
- 经验961
- 精华15580
- 金币10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发帖
- 1095
- 学分
- 124476
- 经验
- 961
- 精华
- 15580
- 金币
- 100
|
—
本帖被 brooke 执行加亮操作(2019-07-17)
—
会计分录一直以来都是初级考生的痛点,尤其对于会计新人经常会感到无从下手,唯有死记硬背。而这种学习分录的方法,最终导致的结果是,遇到具体的会计实务的时候,仍然无从下手,无所适从。 o0`']-)*2 .
KLEx]f. |3e+ K. ]?1_.Wjtt 不会会计分录那怎么行呢,不仅考试要用,工作也要用,为了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问题,kavin老师总结了一份超详细的会计分录,330个,涉及方方面面,大家可以保存起来,以后100%用得到。 bKsjbYuo u>9` ?O44 ?ld&}|W~ hQj@D\} 》》》》》》领取资料包 q-;Y }q XjL3Ar* 今天老师的福利就是《2019全行业财务必备的会计分录大全》10大行业的会计分录,全部打包给大家,辛苦整理了一个星期,希望大家的工作和考试都能有用。 @!dIa1Q" 330个会计分录大全 $L0sBW&
7BU7sQjs <!>\
n\A
pTq DPU
nX3?7"v Jg=!GU/:: 最全的做会计分录的方法与步骤! ;:
_K,FU LJ
<pE;`d RN-gZ{AW
:2nsi4 会计人人手一份! 3E;@.jD !i-t6f axUj3J> g=nb-A{# 会计新手有时会为会计分录的填写犯难,下面老师为大家整理了一套做会计分录的方法和步骤,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lj}3TbM uc+{<E3,% ds!nl1 n?cC]k;P~ 一、背熟科目表的科目名称和属于什么类别的 b)'CP Cu* _N|%i J5 #fa,}aj 二、背熟该表 -W^{)%4g 1Zc=QJw@ *]U`]!Esp 类别 借方 贷方 余额 d*s*AV 资产类 + - 借方(准备、折旧、累计摊销售相反) 34!.5^T 成本类 + - 借方 )/'Wbo
L 费用类 + - 无 {p1`[R&n# 收入类 - + 无 Ll; v[Y 负债类 - + 贷方 N8Rq7i3F?a 权益类 - + 贷方 m0;j1-t Jyg1z,B < V
B*c1i 三、做会计分录的步骤 7d>w]R,Z
:a/rwZ[r L>IP!.J]? 1、分析涉及什么科目 G(wK(P0j 2、该科目属于什么类别 ben-<3r 3、该科目的金额是增加还是减少 ,zx{ RDI 4、根据上表判断是借方还是贷方 r2\%/9uO
p*lP9[7 {rMf/ RAE 各类科目期末余额的计算方法 xwZ1Q,'C lgiKNZgB? G3TS?u8Q 总体公式: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9k71h`5 资产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95#]6*#[4! 成本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K_L7a>Fr 费用类:期末余额(等于零)=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借贷金额一致) &j:prc
[W 收入类:期末余额(等于零)=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借贷金额一致) KDE
yVYO: 负债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0' *{BAWx 权益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m
uO. 5r
4~vK A)9]^@, 业务实例 n+sv2Wv: q-Z<.GTq 6w &<j&V 1、库存现金的核算 h?dSn:Y\? </_QldL_ XlF ,_ (1)现金收入的核算 l[[`-f8j 借:库存现金 cwvJH&%0 贷:银行存款(提取现金) \wz^Z{U 其他应收款(对个人罚款) 0-uj0"r` 其他应付款(收取押金) %TN$ 其他业务收入(销售废旧材料) rR@]`@9 (2)现金支出的核算 S>x@9$( ym 借:管理费用(办公费用) Y<W9LF 应付职工薪酬(支付工资) i5le0lM 其他应收款(预借差旅费) )wjpxr 贷:库存现金 C0w_pu
送一套会计分录口诀 $=\=80u/
考证党也能用得上 JzN "o'
PH%t#a!j3/ 一、最基本的口诀——读书口诀 7#"NKxb <$?#P#A Cu%BU}( 所有学科的考试学习,包括会计学习,都必须仔细阅读考试指定教材和考试新大纲。如果你是一名零基础的考生,建议最好是报考学习,跟着有经验的老师复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备考效果,其次最重要的就是阅读指定教材和考试大纲。现将其总结为“自考五读口诀”,具体内容如下:
5:gpynE| I52nQCXi Zex~ $r 一读课前预习先,从师二读课堂间 P
n^:cr| 温故知新读三遍,四读再把习题练 ^n~Kr1}nj 五读复习迎考试,胜利通过笑开颜 U>!TM##1QD xS@
jV6E~ oO[eer_S- 这主要强调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复习、做题巩固以及总复习迎考都要把读书放在基础性地位。2019年初级备考教材很重要,教材中的习题是今后考试命题的方向,这种复习方法其实对所有科目的考试中都是很有用的。 r+%3Y:dZE R-pON4D"* wE1 GyN 如果你是纯粹的自学,那么读书的意义就更是不言自明了。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或者“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都是这个道理。 g5 *E\T%8 m$[:
J 7<70\6 二、利用口诀理解记忆账户记账规则 Ma?uB8o+~ m
%+'St|qr J ##a;6@ 借贷记账法下的记账规则是基础会计学习的入门规律,是需要同学们深刻记忆和理解的最基本知识点之一。我们一般把账户区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五大类。 `_LQs9J0J xp:I( $G0e1)D 资产、成本类账户一般都是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减少;负债、所有者权益账户(二者合并称为权益)一般都是借方登记减少,贷方登记增加;损益类账户则需要区分是费用类还是收入类去分别登记,收入与费用之间的登记也是相反的。为便于初学者理解,提高其学习兴趣,编写了以下口诀,并命名其为“记账规则之歌”。 'g<{l&u -T+YMAFU_ .=}\yYGe )M7yj O! *fi`DiO Q3+%8zZI 如果问你某项内容是否属于会计核算方法,只要对照上面的口诀便一目了然。 81#x/&E] iDDq<a.A o
AN,_1v) 三、利用口诀来理解记忆资产负债表的填列 .&]3wB~ >N!
Xey 2IHS)kkT| 在编制资产负债表,填写“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这四个项目时,要区分对应明细账户的借方或者贷方余额来计算填列。 =zAFsRoD_B ~,s'- `@\FpV[|P 总结了以下的“五言”口诀,帮助同学们加深记忆: z I9jxwXU \l0!si 计算公式 两收和一收 借贷分开走 两付合一付 各走各的路 h{HpI
0q4 7C2Xy>d~ of7'?]w 应该说第一句用来配合公式1、3,第二句可以配合公式2、4。这样学员填制有关项目的准确性就大大提高。 '$yy }@$CS5w s$f9?(,.Ay 比如某个企业只设置了“应收账款”、“应付账款”账户,而没有设置“预付账款”、“预收账款”账户。其“应收账款”账户有两个明细账户,余额分别是借方400和贷方700,“应付账款”账户也有两个明细账户,余额分别是借方500和贷方600,则根据口诀可以迅速计算出“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这四个项目的金额依次分别为400、500、600、700。 aTHf+; hQ:wW}HWW 4avkyFj!h 初学者在编制会计分录时,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Y;U(n 第一:涉及的账户,分析经济业务涉及到哪些账户发生变化; H]V(qq{ 第二:账户的性质,分析涉及的这些账户的性质,即它们各属于什么会计要素,位于会计等式的左边还是右边; Z1W
%fT 第三:增减变化情况,分析确定这些账户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增减金额是多少; -2laM9Ed
第四:记账方向,根据账户的性质及其增减变化情况,确定分别记入账户的借方或贷方;第五:根据会计分录的格式要求,编制完整的会计分录。 DfkG
NBY
附 d/T Fx Z 5
.cfI[ 会计科目表汇总详细 zBI2cB8;P kN<;*jHV 非常有用 nRq[il0 `i
uUBUUr
;gaTSYVe 会计科目表:是指按照经济业务的内容和经济管理的要求,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会计科目所构成的集合。 yIpgZ0:h 5't9/8i xV`)?hEXFh 会计科目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又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_^eA1}3 es69P) gi:
M= 总分类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如“应收账款”、“原材料”等科目。 XkW@"pf&Fh k|]l2zlT [D?xd/G 明细分类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提供更详细更具体会计信息科目,如“应收账款”科目按债务人名称设置明细科目,反映应收账款具体对象。 (ux9"r^g;x |tY6+T} 一,资产类会计科目表: RAEN
&M 由于篇幅较长 制作会计分录方法不一一展示 大家可以自行领取保存↓↓↓ qncZpXw^ Ak`?,*LM UK8k`;^KI GXv2B%i8
X2~KN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