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银行业犯罪及刑事责任
c|KN@)A 9.1金融犯罪概述 S?K x:]
9.1.1金融犯罪的概念
K 0Gm ?( 狭义的金融犯罪是指金融业务活动本身的犯罪。广义的金融犯罪还包括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如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罪等。
[ 30ta<- 9.1.2金融犯罪的种类
U1 ;<NUg 1.根据金融犯罪的行为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诈骗型金融犯罪、伪造型金融犯罪、利用便利型金融犯罪和规避型金融犯罪。
Bt[Wh@ 2.根据金融犯罪侵犯的客体不同,可以分为危害货币
管理制度的犯罪、危害金融机构管理制度的犯罪、危害金融业务管理制度的犯罪。
7x5wT ?2W 3.根据金融犯罪实施主体的不同,可以划分为针对银行的犯罪和银行人员职务犯罪。
ZW)_
dg 9 9.1.3金融犯罪的构成
o~ J~-$T{ 1.犯罪客体
[,86||^ 金融犯罪侵犯的客体是金融管理秩序。金融犯罪的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各种金融工具。
H{CiN 2.犯罪客观方面
;VW->ia6 (1)违反金融管理法规
:N>n1tHL;A (2)具有非法从事货币资金融通的活动
yh:Wg$qx 3.犯罪主体
pb5q2|u`h 金融犯罪的主体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fv+t%,++: 4.犯罪主观方面
` 5lW 9.2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f<;w1sM\
9.2.1危害货币管理罪
X5w_ }Nhe 1.伪造货币罪
J_eu(d[9 伪造货币罪,是指违反货币管理法规,以招货币的式样,制造假货币冒充真货币的行为。
wJMk%N~R: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货币管理制度,本罪侵犯的对象是可在国内市场流通或兑换的人民币和境外货币,包括纸币和硬币。
c]1\88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为年满十六周岁,具有辨认控制能力的自然人。
TkyP_* 本罪主观方面是故意。
K);)$8K 2.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
N3$%!\~O 本罪侵犯的客体均是国家的货币管理制度。
CEHtr90P 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出售、购买、运输伪造的货币,数额较大的行为。
J@l QzRqRb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为年满十六周岁,具有辨认控制能力的自然人。
/(jG9RM 本罪主观方面是故意。
Yx3ivjX.> 3.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
^sqTgrG 本罪侵犯的客体均为国家的货币管理制度。
J_`a}ox 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购买假币;二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假币换取货币。
TnXx;v 本罪主体是特殊主体,为年满十六周岁,具有辨认控制能力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
u/ZV35z 本罪主观方面是故意。
JcJc&cG 4.持有、使用假币罪
$rV4JROb 持有、使用假币罪,是指违反货币管理法规,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行为。
[
@ASAhV^+ 本罪侵犯的客体均为国家的货币管理制度。
3)0z( 30 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持有、使用伪造的货币,数额较大的行为。
e~P4>3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为年满十六周岁,具有辨认控制能力的自然人。
tQWjNP~ 本罪主观方面是故意。
%yPjPUHy 5.变造货币罪
YU ,fx<c 变造货币罪,是指对货币采用挖补、剪贴、涂改、拼凑等方法,使原货币加大数量或者改变面额,数额较大的行为。
KJP}0|[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货币管理制度。
H9%[!
RF 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变造,即对真货币进行加工,使之面额或含量发生变化。
64LAZEQX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为年满十六周岁,具有辨认控制能力的自然人。
[M/0
Qx[, 本罪主观方面是故意。
X`JoXNqm 9.2.2破坏金融机构组织管理罪
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