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银行管理
PR'FSTg 本章分为银行风险管理、银行资本管理、银行绩效评价和银行金融创新四个部分。
ib&qH_r/ 银行资本管理主要介绍银行资本的概念与作用,《巴塞尔资本协议》及资本充足率的有关内容。
9<M$jx) 银行绩效评价主要介绍了绩效评价的概念和目的、股东价值最大化、银行财务报表等内容。
K%gFD?{^q 银行金融创新的内容主要包括战略决策、制度安排、机构设置、人员准备、管理模式、业务流程和金融产品等。
Za f) 4.1银行风险管理 s{,e^T 4.4.1银行风险的种类 c:6w >: 银行风险是指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使其资产和预期收益蒙受损失的可能性。银行的风险具有独特的特点。这突出表现在:属于高负债经营;银行的经营对象是货币,且具有特殊的信用创造功能;银行是市场经济的中枢,其风险的外部负效应巨大。
}O>Zu[8a 银行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国家风险、声誉风险、法律风险、战略风险八大类。
nB]Q^~jX 1.信用风险
i4p
JIb 信用风险又称为违约风险,是指债务人或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从而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rb 对大多数银行来说,信用风险几乎存在于银行的所有业务中。信用风险是银行最为复杂的风险种类,也是银行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
MMAC,4 2.市场风险
"J.jmR; 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包括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银行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
d5=xOEv;
: 市场风险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价格风险和商品价格风险四大类。
!K 9(OX2; 3.操作风险
5`uS<[vA 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操作风险可以分为人员、系统、流程和外部事件所引发的四类风险,并由此分为七种表现形式:内部欺诈,外部欺诈,聘用员工做法和工作场所安全性有问题,客户、产品及业务做法有问题,实物资产损坏,业务中断和系统失灵,执行、交割及流程管理不完善。
:I$2[K 操作风险存在于
银行业务和管理的各个方面,并且具有可转化性,即可以转化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其他风险。
*]eZ Y 4.流动性风险
]Bsq?e^ 流动性风险是指无法在不增加成本或资产价值不发生损失的条件下及时满足客户的流动性需求,从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64vSJx>u 流动性风险包括资产流动性风险和负债流动性风险。资产流动性风险是指资产到期不能如期足额收回,不能满足到期负债的偿还和新的合理贷款及其他融资需要,从而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负债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过去筹集的资金特别是存款资金由于内外因素的变化而发生不规则波动,受到冲击并引发相关损失的可能性。
{DK:"ep 5.国家风险
bn`zI~WS 国家风险是指经济主体在与非本国居民进行国际经济与金融往来中,由于他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的变化而遭受损失的可能学习。国家风险通常是由债务人所在国家的行为引起的,超出了债权人的控制范围。
UZ!hk*PF 国家风险可分为政治风险、社会风险和经济风险三类。
%OtW\T=u 国家风险有两个特点:一是国家风险发生在国际经济金融活动中,在同一个国家范围内的经济金融活动不存在国家风险;二是在国际经济金融活动中,不论是政府、银行、企业,还是个人,都可能遭受国家风险所带来的损失。
u l%bo%&~
6.声誉风险
1P[Lz!C 声誉风险是指由于意外事件、银行的政策调整、市场表现或日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负面结果,可能对银行的这种无形资产造成损失的风险。
8`t%QhE2 7.法律风险
A;!FtD/
法律风险是指银行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因为无法满足或违反相关的商业准则和法律要求,导致不能履行合同、发生争议/诉讼或其他法律纠纷,而可能给银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
d0=nAZZ
8.战略风险
B1M/5cr. 战略风险是指银行在追求短期商业目的和长期发展目标的系统化管理过程中,不适当的未来发展规划和战略决策可能威胁银行未来发展的潜在风险。主要来自四个方面:银行战略目标的整体兼容性;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制定的经营战略;为这些目标而动用的资源;战略实施过程的质量。
I I8nz[s 4.1.2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 %:,=J 银行风险管理是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经历了资产风险管理阶段、负债风险管理阶段、资产负债风险管理阶段和全面风险管理阶段。
[o.zar82 1.资产风险管理阶段
ul?BKV+3E 20世纪60年代以前,银行的风险管理主要偏重于资产业务的风险管理,强调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这主要是与当时银行业务以资产业务如贷款等为主有关。
} 8P}L@q 2.负债风险管理阶段
9y5\4&v 20世纪60年代以后,银行被动负债方式向主动负债方式的转变,导致了银行业的一场革命,但同时负债规模的扩大,也加大了银行经营的风险,使银行的经营环境更加恶劣。在这种情况下,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转向负债风险的管理。
XZInu5( 3.资产负债风险管理阶段
S8=4C`> jf 20世纪70年代,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汇率波动、利率波动,单一的风险管理模式不能保证银行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均衡。
UIl_&| 4.全面风险管理阶段
&rl>{Uvq 2004年6月,《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出台,标志着现代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出现了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由以前单纯的信贷风险管理模式转向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并举,组织流程再造与技术手段创新并举的全面风险管理阶段。
9CNHjs+-}s 4.1.3银行全面风险管理 -!0LIr:" 1.全球的风险管理体系
5);#\&B 银行的国际化发展趋势要求风险管理体系必须是全球化的。
injmP9ed 2.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
ie(7m|. 全面风险管理是银行业务多元化后产生的一种需求。
ptR 3.全程的风险管理过程
4BT`|(7 银行的业务特点决定了每个业务环节都具有潜在的风险,银行的风险管理也应贯穿于业务发展的每一个过程。
vdm?d/0(^ 4.全新的风险管理方法
8w&rj- 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已经从原有的信用风险管理,扩大到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一体化综合管理;信用风险管理的重点从关注单笔交易、单项资产和单个客户扩大到既重视单笔交易和单个客户的风险管理,又高度关注所有信用敞口的总体风险控制。银行可以采取统一授信管理、资产组合管理以及资产证券化、信用衍生产品等一系列全新的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同时,银行风险管理越来越重视定量分析。
nIjQLx 5.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
nnG2z
@$- 银行的这种内在风险特性决定了风险管理必须体现为每一个员工的行为,所有银行工作人员都应该具有风险管理的意识和自觉性。
MuobMD}jqe 4.1.4银行风险管理组织 Fsf22 主要由股东大会、董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风险管理部门等部门构成。
JY2
F-0t) 1.股东大会
[hL1PWKs 股东大会确定银行整体风险的控制原则。
NXBOo 2.董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
Uot-@|l 董事会是银行的最高风险管理/决策机构,承担对银行风险管理实施监控的最终责任,确保银行有效识别、计量、检测和控制各项业务的各种风险。
-W_s]oBg 董事会通常指派专门委员会(通常为最高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拟定具体的风险管理政策和指导原则。
m-8 9nOls 3.监事会
k&/)g3(N( 在风险管理领域,监事会应当加强与董事会及内部
审计、风险管理等相关委员会和有关职能部门的工作联系。
tTGK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