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外部融资额的计算原理 Z8#Gwyinx
教材73页写到“根据预计经营
资产总量,减去已有的经营资产、自发增长的经营负债、可动用的
金融资产和内部提供的利润留存便可得出外部融资需求”。
E
Y<8B3y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外部融资额=预计经营资产-已有的经营资产-自发增长的经营负债-可动用的金融资产-预计的利润留存。
BYrZEVM9 下面从原理上解释一下:
LQYy;<K (1)预计经营资产-已有的经营资产=预计增加的经营资产
A3N]8?D (2)自发增长的经营负债=预计增加的经营负债
8~lIe:F- (3)可动用的金融资产=现有的金融资产-至少要保留的金融资产
AK!hK>u` =预计减少的金融资产
qa`-
* 4m =-预计增加的金融资产
[,RI-#n (4)预计的利润留存=预计增加的留存收益
d[ >`")2)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
nlYR-. 外部融资额
!$;a[Te =预计增加的经营资产-预计增加的经营负债-(-预计增加的金融资产)-预计增加的留存收益
}A=y=+4j =预计增加的经营资产-预计增加的经营负债+预计增加的金融资产-预计增加的留存收益
gi/@j
=(预计增加的经营资产+预计增加的金融资产)-预计增加的经营负债-预计增加的留存收益
)d\j I =预计增加的资产-预计增加的经营负债-预计增加的留存收益
7dG79H 这就是外部融资额的计算原理,用文字表述为:
D]a:@x`+Bz 资产是资金的占用,资产的增加导致资金需求增加;负债和股东权益是资金的来源,经营负债的增加和留存收益的增加可以提供一部分资金,剩余的资金需要通过外部融资解决。
51C2u)HE 二、关于内含增长率的计算原理 GNf 482 内含增长率是指外部融资额等于0的情况下,企业能够达到的增长率水平。教材中在介绍内含增长率时,没有提到可供动用的金融资产,如果存在可供动用的金融资产,也应该
会计算内含增长率。
l%ay
I 三、关于可持续增长 Y9=K]GB
(一)可持续增长率概念的理解
{`=0 |oP} 可持续增长率是指不增发新股、不改变经营效率(不改变销售净利率和资产周转率)和财务政策(不改变负债/权益比和利润留存率)时,其销售所能达到的最大增长率。
2T@GA1G 解读:
b-U
eIjX (1)其中的“不增发新股”包含两个意思,一是不发行新股,二是不回购股票;
^9OUzTF (2)“不改变销售净利率”意味着销售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
7
;@ST`cC (3)“不改变资产周转率”意味着资产增长率=销售增长率;
#`TgZKDg2 (4)“不改变负债/权益比”意味着资产增长率=负债增长率=股东权益增长率;
9E2j! (5)“不改变利润留存率”意味着股利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
~\)qi=
(6)如果下期同时满足上述五个条件,则下期的销售增长率=本期的可持续增长率。
U[L9*=P; (二)关于可持续增长率的计算
公式 n<sd!xmqFx 教材中给出了两个计算公式,一个是按照期初股东权益计算的,是根据“股东权益增长率”计算的;另一个是按照期末股东权益计算的。这里面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v~3B:k:?l 1.这两个公式并不是永远等价的,只有在“不增发新股”的情况下,才等价。
vu!d)Fy 推导说明如下:
u]
:m"LM 可持续增长率
VErv;Gy
V =(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收益留存)/(1-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收益留存率)
Q|Y0,1eVp| =权益净利率×收益留存率/(1-权益净利率×收益留存率)
@E( 7V(m/ =本期收益留存/(期末股东权益-本期收益留存)
X"gCRn%tn 在“不增发新股”的情况下,本期收益留存=本期股东权益增加,期末股东权益-本期收益留存=期初股东权益,可持续增长率=本期股东权益增加/期初股东权益=股东权益增长率,此时,按照期末股东权益计算的可持续增长率=按照期初股东权益计算的可持续增长率。
vb 1@yQ 2.在“增发新股”的情况下,根据往年考题答案以及往年教材例题可知,应该根据期末股东权益计算可持续增长率。
7cAXd#sI 3.关于根据期末股东权益计算可持续增长率的公式,教材中给出了推导过程,在推导过程中有一些假设条件。推导过程表明,根据期末股东权益计算可持续增长率时,需要满足一些假设条件(总资产周转次数不变、不增发新股或回购股票、资本结构不变),但是,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的,以表3-3的资料为例,20×3年的“期末权益乘数”发生了变化(即资本结构发生了变化),由20×2年的1.1818变为1.56,但是,仍然是按照这个公式计算的可持续增长率。实际上,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使用这个公式计算可持续增长率。另外,“可持续增长率=本期收益留存/(期末股东权益-本期收益留存)”是这个公式的简化形式,
考试时可以直接使用。
4(}J.-B (三)实际增长率与可持续增长率的关系
YjF|XPv+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