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确定“d0”和“d1”?
=s":Mx,o
i<F7/p "- 【答复】 注意:
"x9yb0 vY_[@y (1)“d0”的常见说法有:“上年的股利”、“刚刚发放的股利”、“本年发放的股利”、“当前的每股股利”;
cy.r/Z} _?H3*!>3 (2)“d1”的常见说法有:“预计要发放的股利(如预计的本年股利)”、“第一年的股利”、“一年后的股利”;
2|^@=.4\ 4*qBu}( (3)“d0”和“d1”的本质区别是,与“d0”对应的股利“已经收到”,而与“d1”对应的股利“还未收到”。
W9]z]6 \4wMv[;7 2.这个说法是否正确:计算后续期现金流量现值时,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方法是以稳定状态的第一年作为后续期第一期;另一种方法是以稳定状态的前一年作为后续期第一期。虽然两种方法计算得出的后续期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但是最后计算得出的实体价值或股权价值的结果是完全一致的。
>\[]z^J 9no<;1+j, 【解答】这个说法正确。做题时不必刻意区分,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使用,考试时不会因为方法的不同而丢分。举例说明:
iOg4(SPci Qpv#&nfUi6 假设甲公司的有关资料预计如下: 单位:万元
KxK,en4)+ =(
|%%,3 年 度
={;pg( 2006
g0j)k6<6(Y 2007
q 2008
ldUZ\z(* nC p/.]Y* 实体现金流量
RJ@79L*# 80
~Pw9[ycn3 90
r{v3XD/ 100
F}So=Jz9h Y
M:9m) 股权现金流量
_ +DL 60
c ^ds|7i]a 70
1<'z)r4 80
(|<S%?}J THhxj) 加权资本成本
fE~KWLm 10%
|p[Mp:^^ 8%
{.$7g8]I 12%
,5 ka{Q`K >
f X^NX 股权资本成本
UxNn5(:sM@ 14%
8%CznAO"?W 12%
w>j5oz} 16%
6d]4
%Q T G,!j P2S +pqbl*W;1 预计从2009年开始进入稳定状态,现金流量增长率稳定在6%,加权资本成本和权资本成本均保持不变。
_MC',p& !6-t_S 要求:计算企业在2005年末的实体价值和股权价值(计算结果取整数)。
]7_>l
> VYb,Hmm>kC 答案:(1)计算实体价值
K*j
OrQf` a?+C]u?_D 先确定各年的折现系数:
Pr}
l
y B0b|+5WhR 2006年的折现系数=1/(1+10%)=0.9091
>97YK = acS~%^"<_ 2007年的折现系数=1/[(1+10%)×(1+8%)]=2006年的折现系数/(1+8%)=0.8418
e">&B]#} OE(y$+L3_I 2008年的折现系数=1/[(1+10%)×(1+8%)×(1+12%)]
@I4HpY7:
wqDf\k}'v =2007年的折现系数/(1+12%)=0.7516
(nL
zWvN uxxk&+M 方法1:以2009年作为后续期第一期
u
b8d]GZJ uq]=
L 后续期现金流量现值=100×(1+6%)/(12%-6%)×0.7516=1327.3(万元)
.>;??BG} &I-:=ir 实体价值=80×0.9091+90×0.8418+100×0.7516+100×(1+6%)/(12%-6%)×0.7516
]Y]]X[@ b)IQa,enH =1551(万元)
ef*Z;HI0 A v>v\ :.> 方法2:以2008年作为后续期第一期
$&.(7F^D ^E/6
vG 后续期现金流量现值=100/(12%-6%)×0.8418=103(万元)
Hx+r
9w UBW,Q+Q 实体价值=80×0.9091+90×0.8418+100/(12%-6%)×0.8418=1551(万元)
#Db^* "
l|`LjP5M (2)计算股权价值
5GAW3j{ a :*N0 先确定各年的折现系数:
/
:.I&^>P $'CS/U`E} 2006年的折现系数=1/(1+14%)=0.8772
~c v|, a=ZVKb 2007年的折现系数=1/[(1+14%)×(1+12%)]=2006年的折现系数/(1+12%)=0.7832
L %ac sb} y`m0/SOT 2008年的折现系数=1/[(1+14%)×(1+12%)×(1+16%)]
U^[AW$WzU E2}X[EoBF =2007年的折现系数/(1+16%)=0.6752
T0fm6
J e%:vLE
9 方法1:以2009年作为后续期第一期 cpa考试
gcwJ{& :s+?"'DP 后续期现金流量现值=80×(1+6%)/(16%-6%)×0.6752=572.57(万元)
n'vdA !R +(Hp ".gU 股权价值=60×0.8772+70×0.7832+80×0.6752+572.57=734(万元)
SD~4CtlfI jXmY8||w 方法2:以2008年作为后续期第一期
I3.JAoB>!
KgYQxEbIW 后续期现金流量现值=80/(16%-6%)×0.7832=626.56(万元)
LsGO~EiJ \5N\NN @J 股权价值=60×0.8772+70×0.7832+626.56=734(万元)
;XNC+mPK 30w(uF 上述计算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最后计算结果一致。
;L76V$& #(}{*dR 下面以实体价值的计算为例从理论上进行推导:
"}0QxogYE Z! /_H($ 方法1中,实体价值
pIrL7Pb0 MsIaMW _ =2006年实体现金流量的现值+2007年实体现金流量的现值+2008年实体现金流量的现值+2009年及以后实体现金流量的现值
|R91|-H J7WNgl%
u 方法2中,实体价值
{LKW%G7 W4qT]m =2006年实体现金流量的现值+2007年实体现金流量的现值+2008年及以后实体现金流量的现值
'%|Um3);0p w"kBAi& 而:
6e,IjocsB AVz907h8 2008年实体现金流量的现值+2009年及以后实体现金流量的现值=2008年及以后实体现金流量的现值
}`0=\cKqn 2GigeN|1N 所以,两种方法的最后计算结果一定相同。
http://www.52cpa.com/ LCIe1P2 ;\13x][ 推导如下:
P"Q6 wdm $WW7, 100×0.7516+100×(1+6%)/(12%-6%)×0.7516
hE\gXb 6ypHH
2X =100×0.8418/(1+12%)+100×(1+6%)/(12%-6%)×0.8418/(1+12%)
!*qQ7 ?`
ebi|6 =100/(12%-6%)×0.8418/(1+12%)×[(12%-6%)+(1+6%)]
&F0>V o {^:i}4ZRl =100/(12%-6%)×[0.8418/(1+12%)]×(1+12%)
`P|V&;}K +4IaX1. =100/(12%-6%)×0.8418
Sng3 B CC`#2j 由此可知:
?5 6;<%0 h=au`o&CG 方法1的实体价值计算公式与方法2的实体价值公式实际上是一致的。股权价值的原理是一样的。
ey>tUmt6? 3. 如何理解:假设股东投资资本不变,股价最大化与增加股东财富具有同等意义。
<c(%xh46 maQDD* 【解答】参见教材537页,权益市场价值-占用权益资本=权益增加值,由此可知:
&oVZ2.O#( IQ~EL';<w 权益市场价值=占用权益资本+权益增加值
q+4<"b+6G ^!(tc=sr 实际上其中的“占用权益资本”就是此处的“股东投资资本”,“权益增加值”就是此处的“增加股东财富”,“权益市场价值”就是此处的“股价”。也就是说:
~^~+p DQN"85AIZ 股价=股东投资资本+增加股东财富,由此可知:假设股东投资资本不变,则“股价越大”意味着“增加股东财富”越大,即股价最大化与增加股东财富具有同等意义。
:G<~x8]k0 YMwL(m1 【点评】第一章新修改的“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的相关内容是与第十七章“影响价值创造的主要因素”的有关内容相呼应的,学习第一章的该部分内容时,要结合第十七章的内容理解,这样很便于掌握。
kI*f}3)Y riglEA[^ 4. “如果经营差异率为正值,借款可以增加股东收益;如果它为负值,借款会减少股东收益”如何理解?
!1+!;R@&H> :?3y)*J! 【解答】(1)净经营资产利润率=税后经营利润/净经营资产
;ejtP #$ mL s>RR#b 税后利息率=税后利息/净负债
?+{qmqN -A"0mS8L 净经营资产=净负债+股东权益
6bpO#&T v`"BXSmp{ 净负债=金融负债-金融资产
LgSVEQb6\| PtK
rks|y 增加借款会导致金融负债增加,导致净经营资产和净负债等额增加,导致税后经营利润和税后利息增加;
N2EX`@_2 2\xEMec (2)税后经营利润-税后利息=净利润,税后经营利润增加-税后利息增加=净利润增加
+oa>k
0 o2riy'~ (3)如果“净利润增加”大于0,会导致股东收益增加;如果“净利润增加”小于0,会导致股东收益减少;
K./L'Me >D$NEO^ (4)经营差异率=净经营资产利润率-税后利息率
p@=B\A] EK^["_*A (5)如果经营差异率为正值,表明净经营资产利润率大于税后利息率,由此可知:增加借款之后引起的经营利润增加额大于税后利息增加额,所以,“净利润增加”大于0,即会导致净利润增加,会导致股东收益增加;
N07FU\<9 Dj{t[z]$k (6)如果经营差异率为负值,表明净经营资产利润率小于税后利息率,由此可知:增加借款之后引起的经营利润增加额小于税后利息增加额,所以,“净利润增加”小于0,即会导致净利润减少,会导致股东收益减少。
F!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