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确定“d0”和“d1”?
G$q=WM!%#s t+pI<c^]y 【答复】 注意:
YEGXhn5E V9+7A (1)“d0”的常见说法有:“上年的股利”、“刚刚发放的股利”、“本年发放的股利”、“当前的每股股利”;
y 8sI @y6 3Vhm$y%Td (2)“d1”的常见说法有:“预计要发放的股利(如预计的本年股利)”、“第一年的股利”、“一年后的股利”;
$0WAhq 9yQ[ *
(3)“d0”和“d1”的本质区别是,与“d0”对应的股利“已经收到”,而与“d1”对应的股利“还未收到”。
UJQ!~g.y] TJCoID7a8 2.这个说法是否正确:计算后续期现金流量现值时,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方法是以稳定状态的第一年作为后续期第一期;另一种方法是以稳定状态的前一年作为后续期第一期。虽然两种方法计算得出的后续期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但是最后计算得出的实体价值或股权价值的结果是完全一致的。
btee;3` /dCZoz~~T 【解答】这个说法正确。做题时不必刻意区分,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使用,考试时不会因为方法的不同而丢分。举例说明:
BPW
:W } (2S,0MHk 假设甲公司的有关资料预计如下: 单位:万元
,Ti#g
8j oo2VT 年 度
&u8BGMl2 2006
]+oPwp;il 2007
{8E
hC/= 2008
Ly3^zFW ^ c:(HUo# 实体现金流量
\!-X&ws 80
E*[X\70 90
X)Kd
'6
zg 100
' e-FJ')| %lvSO/F+ 股权现金流量
[IMa0qs' 60
!X8:#a( 70
#T+%$q [: 80
<^M`U> "8s0~[6S 加权资本成本
m'Wz0b^BO 10%
]NN9FM.2b/ 8%
x3]es"4Q 12%
$ U<xrN>O 9c<lFZb; 股权资本成本
T*z >A 14%
2 3 P7~S 12%
.'
#_
Z.zr 16%
5gi
`&t` \4mw
>8wA #lNi\Lw+j 预计从2009年开始进入稳定状态,现金流量增长率稳定在6%,加权资本成本和权资本成本均保持不变。
C:W}hA!
m39 `f,M 要求:计算企业在2005年末的实体价值和股权价值(计算结果取整数)。
)N
k^;[ Cdc6<8 答案:(1)计算实体价值
\acjv|] \9!W^i[+ 先确定各年的折现系数:
C";F's) Hw
_(Af?C 2006年的折现系数=1/(1+10%)=0.9091
EI]NOG 0 u3Ua>A- 2007年的折现系数=1/[(1+10%)×(1+8%)]=2006年的折现系数/(1+8%)=0.8418
S's\M5 ?-Fp r
C 2008年的折现系数=1/[(1+10%)×(1+8%)×(1+12%)]
<$_B J2Z 59IxY
? =2007年的折现系数/(1+12%)=0.7516
*s<FE F JZ'`.
yK: 方法1:以2009年作为后续期第一期
YX,y7Uhn 4$@)yZ 后续期现金流量现值=100×(1+6%)/(12%-6%)×0.7516=1327.3(万元)
Em-8
8=XO }_Jr[iaB 实体价值=80×0.9091+90×0.8418+100×0.7516+100×(1+6%)/(12%-6%)×0.7516
j$a,93P5
V`=#j[gX)= =1551(万元)
7$k[cL1 | x/, 方法2:以2008年作为后续期第一期
Kr!8H/Z hC=9%u{r? 后续期现金流量现值=100/(12%-6%)×0.8418=103(万元)
YeK PoW EJ"[{AV 实体价值=80×0.9091+90×0.8418+100/(12%-6%)×0.8418=1551(万元)
\XD&0inv +-1t]`9k4 (2)计算股权价值
(pNA8i%=G `XS6t)!ik 先确定各年的折现系数:
Y&'Bl$` Q3*@m 2006年的折现系数=1/(1+14%)=0.8772
9=89)TrY aovRm|aOo' 2007年的折现系数=1/[(1+14%)×(1+12%)]=2006年的折现系数/(1+12%)=0.7832
}hv>LL .|;`qUo 2008年的折现系数=1/[(1+14%)×(1+12%)×(1+16%)]
.-Ggvw "JT R5;`w =2007年的折现系数/(1+16%)=0.6752
T]Pp\6ff ;J Fy
8Rj 方法1:以2009年作为后续期第一期 cpa考试
|W<wPmW_{+ |]w0ytL>(2 后续期现金流量现值=80×(1+6%)/(16%-6%)×0.6752=572.57(万元)
0ZlF#PJA !inonR 股权价值=60×0.8772+70×0.7832+80×0.6752+572.57=734(万元)
=rFgOdj |MY6vRJ( 方法2:以2008年作为后续期第一期
4Bsx[~ u& HNu/b)-Rb 后续期现金流量现值=80/(16%-6%)×0.7832=626.56(万元)
J*IC&jH: !7]4sXL{ 股权价值=60×0.8772+70×0.7832+626.56=734(万元)
-L}crQl.'c h/W@R_Y 上述计算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最后计算结果一致。
9l5l"Wj& p(f
YpD 下面以实体价值的计算为例从理论上进行推导:
?KDI'>"-v #XE`8$
方法1中,实体价值
6lpf
k& <E[X-S%& =2006年实体现金流量的现值+2007年实体现金流量的现值+2008年实体现金流量的现值+2009年及以后实体现金流量的现值
UJ3l8
%/`k `}Ssc-A 方法2中,实体价值
pj4M|'F7 #8H =2006年实体现金流量的现值+2007年实体现金流量的现值+2008年及以后实体现金流量的现值
dcew`$SJp c;C:$B7 而:
sS7r)HV&GI apPn>\O 2008年实体现金流量的现值+2009年及以后实体现金流量的现值=2008年及以后实体现金流量的现值
]-FK6jw ~_OtbNj# 所以,两种方法的最后计算结果一定相同。
http://www.52cpa.com/ tQ=M=BPZ BuII|j
推导如下:
jl YnV/ ] W7r1!/ccj 100×0.7516+100×(1+6%)/(12%-6%)×0.7516
#Y6'Q8gf L?T%;VdG'> =100×0.8418/(1+12%)+100×(1+6%)/(12%-6%)×0.8418/(1+12%)
B/hL yu"enA =100/(12%-6%)×0.8418/(1+12%)×[(12%-6%)+(1+6%)]
u^&2T(xGi {PZNJ 2~ =100/(12%-6%)×[0.8418/(1+12%)]×(1+12%)
zBg>I=hiG \
x\_I1| =100/(12%-6%)×0.8418
Op%}.9 ed |7KW'=O 由此可知:
+dIDFSd m08:EXP 方法1的实体价值计算公式与方法2的实体价值公式实际上是一致的。股权价值的原理是一样的。
H.cN(7LXm 3. 如何理解:假设股东投资资本不变,股价最大化与增加股东财富具有同等意义。
:\[W] P0WI QG+ 【解答】参见教材537页,权益市场价值-占用权益资本=权益增加值,由此可知:
b.V\EOk tp"dho 权益市场价值=占用权益资本+权益增加值
*<Yn QhUv(]0 实际上其中的“占用权益资本”就是此处的“股东投资资本”,“权益增加值”就是此处的“增加股东财富”,“权益市场价值”就是此处的“股价”。也就是说:
x@/ N9* #Ux*": 股价=股东投资资本+增加股东财富,由此可知:假设股东投资资本不变,则“股价越大”意味着“增加股东财富”越大,即股价最大化与增加股东财富具有同等意义。
<J" 7ufHSQ oU[Ba8qh 【点评】第一章新修改的“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的相关内容是与第十七章“影响价值创造的主要因素”的有关内容相呼应的,学习第一章的该部分内容时,要结合第十七章的内容理解,这样很便于掌握。
Y?G\@6 r6k0=6i 4. “如果经营差异率为正值,借款可以增加股东收益;如果它为负值,借款会减少股东收益”如何理解?
BBnW0vAZ* 0*0]RC5? 【解答】(1)净经营资产利润率=税后经营利润/净经营资产
(T+fO}0 #~<cp)!3 税后利息率=税后利息/净负债
[ aC7 Hg$t,\j 净经营资产=净负债+股东权益
FaS}$-0 "|<6bA 净负债=金融负债-金融资产
A<-Prvryt aD)XxXwozm 增加借款会导致金融负债增加,导致净经营资产和净负债等额增加,导致税后经营利润和税后利息增加;
ernZfd{H |L|)r)t (2)税后经营利润-税后利息=净利润,税后经营利润增加-税后利息增加=净利润增加
$=?1>zvF y\Su!?4! (3)如果“净利润增加”大于0,会导致股东收益增加;如果“净利润增加”小于0,会导致股东收益减少;
yM}b <5rs~ (4)经营差异率=净经营资产利润率-税后利息率
pd2Lc
$O@ ~gU.z6us (5)如果经营差异率为正值,表明净经营资产利润率大于税后利息率,由此可知:增加借款之后引起的经营利润增加额大于税后利息增加额,所以,“净利润增加”大于0,即会导致净利润增加,会导致股东收益增加;
Ws2SD6!4` P5
fp!YF (6)如果经营差异率为负值,表明净经营资产利润率小于税后利息率,由此可知:增加借款之后引起的经营利润增加额小于税后利息增加额,所以,“净利润增加”小于0,即会导致净利润减少,会导致股东收益减少。
v[4A_WjT 1 ?X(q 【点评】学习第二章的改进财务报表分析体系时,要与第十章的相关内容联系起来。在第十章中:投资资本=净负债+股东权益=净经营资产,投资资本回报率=净经营资产利润率。
.<uxZ ::bK{yZm 5.如何理解实体现金流量不包括财务风险,而股权现金流量包括财务风险。
"o.V`Bj a|aRUxa0" 【解答】实体现金流量=股权现金流量+债权现金流量, 计算实体现金流量时,认为债权人也是投资者,债权人投入的资金与股东投入的资金没有任何差别。对于同一个项目而言,不管筹资方式如何,由于投入的资金总量相同,因此,实体现金流量一定相同,与筹资方式无关。或者说,当债权人现金流量增加时,股权现金流量会等额减少,实体现金流量不变。所以,实体现金流量不包括财务风险,而股权现金流量包括财务风险。
R1$O )A}k m2&"}bI{ 【点评】对于该问题,可以结合第十章的内容理解,股权现金流量与实体现金流量的区别,是它需要再扣除与债务相联系的现金流量。(参见教材276页)
F~j
U; L fT)u`voE, 6.请从理论上解释随着付息频率的加快,折价发行的债券价值逐渐降低,溢价发行的债券价值逐渐升高;平价发行的债券价值不变。
{c5%.<O #m 2Ss 【解答】对于分期付息的债券而言,如果“票面实际利率=必要实际报酬率”,则债券的价值=债券的面值;其中,票面实际利率=(1+票面利率/m)m-1,必要实际报酬率=(1+必要报酬率/m)m-1,“m”表示的是每年付息次数,即付息频率。
AL*P2\8 JBX#U@k>I (1)对于平价发行的债券而言,票面利率=必要报酬率,因此,票面实际利率=必要实际报酬率,所以,付息频率的变化不会影响债券价值,债券价值一直等于债券面值;
Fh t$7V =fA*b (2)对于溢价发行的债券而言,票面利率>必要报酬率,因此,票面实际利率>必要实际报酬率,票面实际利率/必要实际报酬率>1,并且,付息频率越高,“票面实际利率/必要实际报酬率”的数值越大,所以,债券价值越来越高于债券面值,债券价值越来越高;
R1.No_`PHq :5 XNV6^| (3)对于折价发行的债券而言,票面利率<必要报酬率,因此,票面实际利率<必要实际报酬率,票面实际利率/必要实际报酬率<1,并且,付息频率越高,“票面实际利率/必要实际报酬率”的数值越小,所以,债券价值越来越低于债券面值,债券价值越来越低。
0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