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确定“d0”和“d1”?
1Y:lFGoe 3JV ENn9 【答复】 注意:
W+-a@)sh3Q
YQ9@Dk0R
(1)“d0”的常见说法有:“上年的股利”、“刚刚发放的股利”、“本年发放的股利”、“当前的每股股利”;
D::$YR
~R fCdd,,,} (2)“d1”的常见说法有:“预计要发放的股利(如预计的本年股利)”、“第一年的股利”、“一年后的股利”;
55MrsiW `,gGmh (3)“d0”和“d1”的本质区别是,与“d0”对应的股利“已经收到”,而与“d1”对应的股利“还未收到”。
6ziiV_p
|7XSC," 2.这个说法是否正确:计算后续期现金流量现值时,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方法是以稳定状态的第一年作为后续期第一期;另一种方法是以稳定状态的前一年作为后续期第一期。虽然两种方法计算得出的后续期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但是最后计算得出的实体价值或股权价值的结果是完全一致的。
Dj}n!M`2I s+&Ts|c# 【解答】这个说法正确。做题时不必刻意区分,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使用,考试时不会因为方法的不同而丢分。举例说明:
rVgz+'rFD[ FtXd6)_S 假设甲公司的有关资料预计如下: 单位:万元
+ntrp='7O7 SIv8EMGo 年 度
*{8<4CVv 2006
T+ey>
[ 2007
7cV9xIe^ 2008
g+;)?N*
j 83~
Gu[ 实体现金流量
mX3~rK>@~ 80
=+9.X8SP 90
\g<9_ 100
k>y68_ g^ZsV:D 股权现金流量
):OGhWq 60
ngJi;9X8*t 70
yQ5&S]Xk$$ 80
Rp$t;=SMD y`O !,kW 加权资本成本
8 #fzL7 10%
=67dpQ'y 8%
7OY<*ny 12%
>Pne@w!* 7Gb1[3 股权资本成本
g
/D@/AU1u 14%
to{/@^ D 12%
,_;+H*H>" 16%
ru[W?O" v$c*3H.seM dzJ\+
@4 预计从2009年开始进入稳定状态,现金流量增长率稳定在6%,加权资本成本和权资本成本均保持不变。
PhF.\Wb Ylbh_ d~BU 要求:计算企业在2005年末的实体价值和股权价值(计算结果取整数)。
g&9E>w T y+xw`gR: 答案:(1)计算实体价值
R\k=
CoJJ 8:^`rw4a0 先确定各年的折现系数:
!R*%F GyI(1OAW 2006年的折现系数=1/(1+10%)=0.9091
vJ5` :4n" 7 j$ |fS 2007年的折现系数=1/[(1+10%)×(1+8%)]=2006年的折现系数/(1+8%)=0.8418
%"tLs%"7=P k$
k/U 2008年的折现系数=1/[(1+10%)×(1+8%)×(1+12%)]
BzBij^h \`?#V xz =2007年的折现系数/(1+12%)=0.7516
0"q_c-_Bg AZ'
"M{wiI 方法1:以2009年作为后续期第一期
mUW|4zl i} &'`q&U1x 后续期现金流量现值=100×(1+6%)/(12%-6%)×0.7516=1327.3(万元)
XQL"D)fw s`"o-w\$> 实体价值=80×0.9091+90×0.8418+100×0.7516+100×(1+6%)/(12%-6%)×0.7516
Pw:(X0@ sute%6yM =1551(万元)
lU]/nKyd l{oAqTN 方法2:以2008年作为后续期第一期
`k y>M- v~^c-]4I 后续期现金流量现值=100/(12%-6%)×0.8418=103(万元)
6J. [9# !z@QoD 实体价值=80×0.9091+90×0.8418+100/(12%-6%)×0.8418=1551(万元)
~5Wr
|qg%{ P<P4*cOV (2)计算股权价值
iC-WQkQY K..L8#SC 先确定各年的折现系数:
m NkS!(L6 ly`p)6#R= 2006年的折现系数=1/(1+14%)=0.8772
MQ;c'?!5[! 0v6(A4Y 2007年的折现系数=1/[(1+14%)×(1+12%)]=2006年的折现系数/(1+12%)=0.7832
?DPNa *p!K9$4 2008年的折现系数=1/[(1+14%)×(1+12%)×(1+16%)]
Cb}hE
ro 48X;
'b,h =2007年的折现系数/(1+16%)=0.6752
(I3:u-A c\GJfsVk 方法1:以2009年作为后续期第一期 cpa考试
T' O5>e BLxtS 后续期现金流量现值=80×(1+6%)/(16%-6%)×0.6752=572.57(万元)
&1O[N*$e _Eq* 股权价值=60×0.8772+70×0.7832+80×0.6752+572.57=734(万元)
;)Rvk&J5 _r!''@B 方法2:以2008年作为后续期第一期
A:Y]
<jt .#n1p:}[ 后续期现金流量现值=80/(16%-6%)×0.7832=626.56(万元)
Qx,?v|Xg N<wy"N{iS 股权价值=60×0.8772+70×0.7832+626.56=734(万元)
$47cKit|k: z_fR?~$N2 上述计算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最后计算结果一致。
?DP]#9 /4 7{=<_ 下面以实体价值的计算为例从理论上进行推导:
cJ9:XWW B ;Zsp 方法1中,实体价值
s_Y1rD*B 9( ;lcOz =2006年实体现金流量的现值+2007年实体现金流量的现值+2008年实体现金流量的现值+2009年及以后实体现金流量的现值
u@d`$]/>F _%WJ7~> 方法2中,实体价值
4>]^1J7Wz |RT#ZMJek =2006年实体现金流量的现值+2007年实体现金流量的现值+2008年及以后实体现金流量的现值
xLht6%o* 1_vaSEov 而:
(Bs0/C 0ZQ|W%tS 2008年实体现金流量的现值+2009年及以后实体现金流量的现值=2008年及以后实体现金流量的现值
W-mi1l^H{ w
<zO 所以,两种方法的最后计算结果一定相同。
http://www.52cpa.com/ =\s(v-8 _2{i}L 推导如下:
;OW`(jC ,=KJ7zIK? 100×0.7516+100×(1+6%)/(12%-6%)×0.7516
0Eq.l < 5A]IiX4Z =100×0.8418/(1+12%)+100×(1+6%)/(12%-6%)×0.8418/(1+12%)
G
hH0-g{- ]9z{
95 =100/(12%-6%)×0.8418/(1+12%)×[(12%-6%)+(1+6%)]
b6=.6?H@4f _%Q\G,a; =100/(12%-6%)×[0.8418/(1+12%)]×(1+12%)
Zyqh *au&ODa =100/(12%-6%)×0.8418
k1y&'3% H?8uy_Sc 由此可知:
\ ?['pB 31mY]Jve" 方法1的实体价值计算公式与方法2的实体价值公式实际上是一致的。股权价值的原理是一样的。
'qBg^c 3. 如何理解:假设股东投资资本不变,股价最大化与增加股东财富具有同等意义。
;zI;oY#.y $?p^
m`t_ 【解答】参见教材537页,权益市场价值-占用权益资本=权益增加值,由此可知:
P\bW k p0 vGWX= O 权益市场价值=占用权益资本+权益增加值
~X;r}l=k< W&`_cGoP 实际上其中的“占用权益资本”就是此处的“股东投资资本”,“权益增加值”就是此处的“增加股东财富”,“权益市场价值”就是此处的“股价”。也就是说:
l= 5kd.{ i}Ea>bi{N 股价=股东投资资本+增加股东财富,由此可知:假设股东投资资本不变,则“股价越大”意味着“增加股东财富”越大,即股价最大化与增加股东财富具有同等意义。
(1\!6 j6Acd~y\2 【点评】第一章新修改的“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的相关内容是与第十七章“影响价值创造的主要因素”的有关内容相呼应的,学习第一章的该部分内容时,要结合第十七章的内容理解,这样很便于掌握。
. (*V|&n Ni IX^&N1 4. “如果经营差异率为正值,借款可以增加股东收益;如果它为负值,借款会减少股东收益”如何理解?
7SYU^GD N3E Qq~lX 【解答】(1)净经营资产利润率=税后经营利润/净经营资产
ehj&A+Ip pLMki=.Ld 税后利息率=税后利息/净负债
" ^~f.N Bt|S!tEy 净经营资产=净负债+股东权益
u#XNl":x 'LIJpk3J 净负债=金融负债-金融资产
h
&9Ld:p j eMh 增加借款会导致金融负债增加,导致净经营资产和净负债等额增加,导致税后经营利润和税后利息增加;
/Kb7#uq
M$A"<5 (2)税后经营利润-税后利息=净利润,税后经营利润增加-税后利息增加=净利润增加
w#k'RuOw5 \>nPg5OT (3)如果“净利润增加”大于0,会导致股东收益增加;如果“净利润增加”小于0,会导致股东收益减少;
)ARfI)<1b bnLvJ]i
) (4)经营差异率=净经营资产利润率-税后利息率
5{qFKo"g@, #
4`*`)% (5)如果经营差异率为正值,表明净经营资产利润率大于税后利息率,由此可知:增加借款之后引起的经营利润增加额大于税后利息增加额,所以,“净利润增加”大于0,即会导致净利润增加,会导致股东收益增加;
Q/4g)( ~J AR'q2/cw (6)如果经营差异率为负值,表明净经营资产利润率小于税后利息率,由此可知:增加借款之后引起的经营利润增加额小于税后利息增加额,所以,“净利润增加”小于0,即会导致净利润减少,会导致股东收益减少。
|0n h FX )g\=ov 【点评】学习第二章的改进财务报表分析体系时,要与第十章的相关内容联系起来。在第十章中:投资资本=净负债+股东权益=净经营资产,投资资本回报率=净经营资产利润率。
OtJYr1:y_ 9ZUG~d7_ 5.如何理解实体现金流量不包括财务风险,而股权现金流量包括财务风险。
cX"[#Em#
HB`u@9le 【解答】实体现金流量=股权现金流量+债权现金流量, 计算实体现金流量时,认为债权人也是投资者,债权人投入的资金与股东投入的资金没有任何差别。对于同一个项目而言,不管筹资方式如何,由于投入的资金总量相同,因此,实体现金流量一定相同,与筹资方式无关。或者说,当债权人现金流量增加时,股权现金流量会等额减少,实体现金流量不变。所以,实体现金流量不包括财务风险,而股权现金流量包括财务风险。
?,NZ/n C/%umazP9 【点评】对于该问题,可以结合第十章的内容理解,股权现金流量与实体现金流量的区别,是它需要再扣除与债务相联系的现金流量。(参见教材276页)
dsqqq,>Q PH97O`" 6.请从理论上解释随着付息频率的加快,折价发行的债券价值逐渐降低,溢价发行的债券价值逐渐升高;平价发行的债券价值不变。
Y[Us"K` a?E]-Zf 【解答】对于分期付息的债券而言,如果“票面实际利率=必要实际报酬率”,则债券的价值=债券的面值;其中,票面实际利率=(1+票面利率/m)m-1,必要实际报酬率=(1+必要报酬率/m)m-1,“m”表示的是每年付息次数,即付息频率。
Lhu2;F\/ ZN5\lon|Y (1)对于平价发行的债券而言,票面利率=必要报酬率,因此,票面实际利率=必要实际报酬率,所以,付息频率的变化不会影响债券价值,债券价值一直等于债券面值;
ftF?T.dx a9Lf_/w{ & (2)对于溢价发行的债券而言,票面利率>必要报酬率,因此,票面实际利率>必要实际报酬率,票面实际利率/必要实际报酬率>1,并且,付息频率越高,“票面实际利率/必要实际报酬率”的数值越大,所以,债券价值越来越高于债券面值,债券价值越来越高;
^
#e:q sl-LX)*N# (3)对于折价发行的债券而言,票面利率<必要报酬率,因此,票面实际利率<必要实际报酬率,票面实际利率/必要实际报酬率<1,并且,付息频率越高,“票面实际利率/必要实际报酬率”的数值越小,所以,债券价值越来越低于债券面值,债券价值越来越低。
MGX %U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