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确定“d0”和“d1”?
~L3]Wa. D@
R>gqb 【答复】 注意:
P{
{U J[7|Ul1
< (1)“d0”的常见说法有:“上年的股利”、“刚刚发放的股利”、“本年发放的股利”、“当前的每股股利”;
9 ! 6\8 [T>a}}@ (2)“d1”的常见说法有:“预计要发放的股利(如预计的本年股利)”、“第一年的股利”、“一年后的股利”;
e/nc[ qTd6UKg (3)“d0”和“d1”的本质区别是,与“d0”对应的股利“已经收到”,而与“d1”对应的股利“还未收到”。
xZpGSlA &
~*qTojj 2.这个说法是否正确:计算后续期现金流量现值时,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方法是以稳定状态的第一年作为后续期第一期;另一种方法是以稳定状态的前一年作为后续期第一期。虽然两种方法计算得出的后续期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但是最后计算得出的实体价值或股权价值的结果是完全一致的。
;~
,
<8 vi-mn)L6# 【解答】这个说法正确。做题时不必刻意区分,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使用,考试时不会因为方法的不同而丢分。举例说明:
cJQ& #u q(YFt*(;w 假设甲公司的有关资料预计如下: 单位:万元
I,0Z* rw wNt-mgir-Q 年 度
Qk_`IlSd 2006
LjOHlT' 2007
0A.PfqYi 2008
X1GpLy)p Gi*GFv%xB 实体现金流量
[WxRwE 80
]%8f-_fSy 90
`*to(
) 100
xO nW~Z k
lqN9d9k
股权现金流量
-g`3;1EV^ 60
8 ta`sNy9 70
;s(uaC3 80
))z1T
8 IX]K"hT 加权资本成本
3Q-[)Z ) 10%
60`4
_Uy]_ 8%
|Vq&IfP 12%
FA#?+kd 4X^{aIlshk 股权资本成本
{?zbr
gQ<Z 14%
zC[lPABQ 12%
:(o6^
%x 16%
7vf?#^RlV IC:wof " yk<$XNc 预计从2009年开始进入稳定状态,现金流量增长率稳定在6%,加权资本成本和权资本成本均保持不变。
!"e~HZmr >*"6zR2 o 要求:计算企业在2005年末的实体价值和股权价值(计算结果取整数)。
5HAIKc pPX ~pPIj2 答案:(1)计算实体价值
lx vRF93a. RaNz)]+7` 先确定各年的折现系数:
z%pD3J?> EE<^q?[3^ 2006年的折现系数=1/(1+10%)=0.9091
5_}e?T&s ju= +!nGUa 2007年的折现系数=1/[(1+10%)×(1+8%)]=2006年的折现系数/(1+8%)=0.8418
_\y%u_W Q:#Kt@W 2008年的折现系数=1/[(1+10%)×(1+8%)×(1+12%)]
D]UqM<0Rz ZJ7<!?6 =2007年的折现系数/(1+12%)=0.7516
ZX
Sl+k. E*F)jP,yo 方法1:以2009年作为后续期第一期
DIU9Le Qn*a#]p 后续期现金流量现值=100×(1+6%)/(12%-6%)×0.7516=1327.3(万元)
'\iWp?`$ X%
>Sio 实体价值=80×0.9091+90×0.8418+100×0.7516+100×(1+6%)/(12%-6%)×0.7516
uKBSv*AM er[%Nt+99 =1551(万元)
3nJd0E
~SW_jiKM 方法2:以2008年作为后续期第一期
;Q0WCm\5 Lk-%I? 后续期现金流量现值=100/(12%-6%)×0.8418=103(万元)
SB3=5"q {#c**' 4 实体价值=80×0.9091+90×0.8418+100/(12%-6%)×0.8418=1551(万元)
i(k]}Di: =CE(M},d (2)计算股权价值
ZPISclSA+
Q6|~ks+Y 先确定各年的折现系数:
Q.8)_w <%2A,
Vz" 2006年的折现系数=1/(1+14%)=0.8772
kZ0|wML8 { fmY_T[Q8 2007年的折现系数=1/[(1+14%)×(1+12%)]=2006年的折现系数/(1+12%)=0.7832
!w[io; /W6r{Et 2008年的折现系数=1/[(1+14%)×(1+12%)×(1+16%)]
71h?t`N (xJZeY)-b^ =2007年的折现系数/(1+16%)=0.6752
n
nZ|oEF 1{.=T&eG# 方法1:以2009年作为后续期第一期 cpa考试
x\
pC& nsCat($) 后续期现金流量现值=80×(1+6%)/(16%-6%)×0.6752=572.57(万元)
[uh$\s7 JBsHr%!i 股权价值=60×0.8772+70×0.7832+80×0.6752+572.57=734(万元)
gDmwJr "^~>aVuXf 方法2:以2008年作为后续期第一期
'Si1r%'m# +6xEz67A< 后续期现金流量现值=80/(16%-6%)×0.7832=626.56(万元)
Pkm3&sW
UBUZ}ZIbN 股权价值=60×0.8772+70×0.7832+626.56=734(万元)
O-M4NKl]
6 ![v@+9 上述计算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最后计算结果一致。
+P&;cCV`S3 t1)~J 下面以实体价值的计算为例从理论上进行推导:
|^ao,3h# NTHy!y<!h 方法1中,实体价值
J:YFy-[w( WaVP+Ap =2006年实体现金流量的现值+2007年实体现金流量的现值+2008年实体现金流量的现值+2009年及以后实体现金流量的现值
U*Hw
t\ 2{!^"iW 方法2中,实体价值
SX{6L( m,~
@1 =2006年实体现金流量的现值+2007年实体现金流量的现值+2008年及以后实体现金流量的现值
@CSTp6{y j]#-DIL 而:
;plzJ6> "))G|+tz 2008年实体现金流量的现值+2009年及以后实体现金流量的现值=2008年及以后实体现金流量的现值
?5%|YsJP_ &DMKZMj<Q* 所以,两种方法的最后计算结果一定相同。
http://www.52cpa.com/ 0nF>E@ j^[ s^/<6kwO 推导如下:
=Of!1TR( !KUV,>L 100×0.7516+100×(1+6%)/(12%-6%)×0.7516
?Afx{H7 /;%[:x =100×0.8418/(1+12%)+100×(1+6%)/(12%-6%)×0.8418/(1+12%)
#K3A{
jb, FuZ7xM, =100/(12%-6%)×0.8418/(1+12%)×[(12%-6%)+(1+6%)]
M~/%V NX u"%i3%Yjh =100/(12%-6%)×[0.8418/(1+12%)]×(1+12%)
V 4RtH >qJRpO =100/(12%-6%)×0.8418
f3 lKdXnP {e4ILdXM 由此可知:
QES[/i + b@OL!?JP 方法1的实体价值计算公式与方法2的实体价值公式实际上是一致的。股权价值的原理是一样的。
qp-/S^% 3. 如何理解:假设股东投资资本不变,股价最大化与增加股东财富具有同等意义。
$lj1924?^ wn'_;0fg 【解答】参见教材537页,权益市场价值-占用权益资本=权益增加值,由此可知:
/"t*gN=wrF pcM'j#; 权益市场价值=占用权益资本+权益增加值
5-L?JD4& y[*Bw)F\N 实际上其中的“占用权益资本”就是此处的“股东投资资本”,“权益增加值”就是此处的“增加股东财富”,“权益市场价值”就是此处的“股价”。也就是说:
Fejs9'c
B \ORNOX: 股价=股东投资资本+增加股东财富,由此可知:假设股东投资资本不变,则“股价越大”意味着“增加股东财富”越大,即股价最大化与增加股东财富具有同等意义。
=TDK$Ek H1PW/AW 【点评】第一章新修改的“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的相关内容是与第十七章“影响价值创造的主要因素”的有关内容相呼应的,学习第一章的该部分内容时,要结合第十七章的内容理解,这样很便于掌握。
*pMgjr .)W'{2J-
4. “如果经营差异率为正值,借款可以增加股东收益;如果它为负值,借款会减少股东收益”如何理解?
(mvAEN+y 6#+&_#9 【解答】(1)净经营资产利润率=税后经营利润/净经营资产
U@<
>2
0u4:=Z}W 税后利息率=税后利息/净负债
3*G7H cH()Ze-B 净经营资产=净负债+股东权益
8v6YOG"b
q Q(-:)3g[aL 净负债=金融负债-金融资产
ellj/u61bj eu(1bAfS&T 增加借款会导致金融负债增加,导致净经营资产和净负债等额增加,导致税后经营利润和税后利息增加;
2\ /(!n fiSc\C ~ (2)税后经营利润-税后利息=净利润,税后经营利润增加-税后利息增加=净利润增加
A f@IsCOJ VJM n5v[V (3)如果“净利润增加”大于0,会导致股东收益增加;如果“净利润增加”小于0,会导致股东收益减少;
$cri"G JJ3(0
+ (4)经营差异率=净经营资产利润率-税后利息率
FAVw80?5k iHo2=Cz (5)如果经营差异率为正值,表明净经营资产利润率大于税后利息率,由此可知:增加借款之后引起的经营利润增加额大于税后利息增加额,所以,“净利润增加”大于0,即会导致净利润增加,会导致股东收益增加;
5N(/K. ^ !2WRxM (6)如果经营差异率为负值,表明净经营资产利润率小于税后利息率,由此可知:增加借款之后引起的经营利润增加额小于税后利息增加额,所以,“净利润增加”小于0,即会导致净利润减少,会导致股东收益减少。
8|A*N<h dZ&/Iz 【点评】学习第二章的改进财务报表分析体系时,要与第十章的相关内容联系起来。在第十章中:投资资本=净负债+股东权益=净经营资产,投资资本回报率=净经营资产利润率。
[X.sCl| mnM#NT5] 5.如何理解实体现金流量不包括财务风险,而股权现金流量包括财务风险。
U:eahK Qo{Ez^q@J 【解答】实体现金流量=股权现金流量+债权现金流量, 计算实体现金流量时,认为债权人也是投资者,债权人投入的资金与股东投入的资金没有任何差别。对于同一个项目而言,不管筹资方式如何,由于投入的资金总量相同,因此,实体现金流量一定相同,与筹资方式无关。或者说,当债权人现金流量增加时,股权现金流量会等额减少,实体现金流量不变。所以,实体现金流量不包括财务风险,而股权现金流量包括财务风险。
?]}1FP M3j_sd'N 【点评】对于该问题,可以结合第十章的内容理解,股权现金流量与实体现金流量的区别,是它需要再扣除与债务相联系的现金流量。(参见教材276页)
|1G /J[E J7BfH,o 6.请从理论上解释随着付息频率的加快,折价发行的债券价值逐渐降低,溢价发行的债券价值逐渐升高;平价发行的债券价值不变。
jb8v3L SrfDl* 【解答】对于分期付息的债券而言,如果“票面实际利率=必要实际报酬率”,则债券的价值=债券的面值;其中,票面实际利率=(1+票面利率/m)m-1,必要实际报酬率=(1+必要报酬率/m)m-1,“m”表示的是每年付息次数,即付息频率。
bWK}oYB* Z
4uft (1)对于平价发行的债券而言,票面利率=必要报酬率,因此,票面实际利率=必要实际报酬率,所以,付息频率的变化不会影响债券价值,债券价值一直等于债券面值;
B98&JoS xX`P-h>V`c (2)对于溢价发行的债券而言,票面利率>必要报酬率,因此,票面实际利率>必要实际报酬率,票面实际利率/必要实际报酬率>1,并且,付息频率越高,“票面实际利率/必要实际报酬率”的数值越大,所以,债券价值越来越高于债券面值,债券价值越来越高;
\?-`?QPux =$UDa`}D (3)对于折价发行的债券而言,票面利率<必要报酬率,因此,票面实际利率<必要实际报酬率,票面实际利率/必要实际报酬率<1,并且,付息频率越高,“票面实际利率/必要实际报酬率”的数值越小,所以,债券价值越来越低于债券面值,债券价值越来越低。
AD4K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