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合并报表的基本理论及抵销分录编制技巧 u`L*
aF=;v*
二、内部应收应付帐款及坏帐准备的抵销 WUDXx %
5W{|?l{
(一)内部应收应付帐款的抵销 _#<l -R`
p<VW;1bt5
借:应付帐款 <!u(_Bxw/
贷:应收帐款 JjA
O9j%
说明:这笔业务在以后年度无须编制递延抵销分录。 wMH13i3
X7aj/:fXe
(二)坏帐准备的抵销 Cn9MboXX
"|
oW6@
借:坏帐准备 (期末内部应收帐款计提的坏帐准备余额) ;?o"{mbb
贷:管理费用 (借或贷、差额) ^J?2[(
年初未分配利润 (期初内部应收帐款计坏帐准备余额) 3e[k 9`
说明:本抵销分录公式适用于当年及以前年度坏帐准备的抵销。 /[3!kW
)P/~{Ci:T&
【例3】某集团公司自1991年开始用备抵法核算坏帐,且1991-1994年间内部未发生坏帐,有关资料如下: '?|.#D#-c
年份 内部应收帐款年末余额 计提坏帐比例 Erl@]P4
1991 10000 5‰ a
8jG')zg
1992 15000 5‰ %MfT5*||f
1993 10000 3‰ wRWKem=
1994 12000 3‰ Z${@;lgP
KbRKPA`
1991年: _*(:6,8
借:坏帐准备 50 <RkJ7Z^
贷:管理费用 50 V[|k:($
}>Lz\.Z/+[
1992年: iL IKrU+`
借:坏帐准备 75 (7aE!r\Ab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50 qr/N ?,
管理费用 25 H~qY7t
H%c{ }F
说明: 6? (8KsaN
①坏帐准备=当年内部应收帐款年末余额×当年计提比例=15000×5‰=75元 y/?;s]>b
②年初未分配利润=上期期末内部应收帐款年末余额×上年计提比例=10000×5‰=50元 XG6UV('
③管理费用为轧差数=75-50=25元。 Lop=
._W
h9{'w
1993年: q->46{s|
借:坏帐准备 30 20uR? /|@
管理费用 45 Sytx9`G 5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75 I."4u~[
jr5x!@rb
说明: Xp3cYS*u
①坏帐准备=当年内部应收帐款年末余额×当年计提比例=10000×3‰=30元 yIThzyS
②年初未分配利润=上期期末内部应收帐款年末余额×上年计提比例=15000×5‰=75元 `!T6#6h
③ 管理费用为轧差数=75-30=45元。 b+}*@xhl
[[u&=.Au
1994年 vCNYqa)m:
借:坏帐准备 36 DU4Prjb'
管理费用 6 >^Z!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30 Ie;}k;?-
`S7${0e
0:Lm=9o
说明: 6{I5 23g
①坏帐准备=当年内部应收帐款年末余额×当年计提比例=12000×3‰=36元 V/!8q`lYNJ
②年初未分配利润=上期期末内部应收帐款年末余额×上年计提比例=10000×3‰=30元 &"svt2
③管理费用为轧差数=36-30=6元。 Ec]cC
LB
{z%%(,I
2\!.w^7'^T
(三)其他债权债务的抵销 ]HP
*o[*,1Pw
1、内部应收票据与应付票据的抵销
m;LeaD}0
借:应付票据 LNU9M>
贷:应收票据 G#0 4h{
!$5U\"M
2、内部预付帐款与预收帐款的抵销 (5N&b
h`E
借:预收帐款 0)qLW&
w
贷:预付帐款 ]urcA,a
CLD*\)QD\
3、内部应收股利与应付股利的抵销 F3a"SKMW
借:应付股利
S,v9\wN.
贷:应收股利 VL<)d-
`}u~nu<
4、内部其他应收款与其他应付款的抵销 *Mqg_} 0Y
借:其他应付款 /$x6//0If
贷:其他应收款 2{h9a0b
nyPA`)5F0
注意:以上抵销分录每年年末应根据各帐户余额编制,并非只编制发生当年。 SR S~s
|xaA3UA
VG\ER}s&P
_B|g)Rdv
zn3i2MWS
三、内部债权性投资及其收益的抵销 66%kq[
.|{*.YE
(一)抵销分录 I#f<YbzD
Wm.SLr,o0
1、溢价发行及购买债券的抵销 =RUKN38
借: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x1EdfHed/
-债券溢价 (未摊销溢价) v1zJr6ra9
-应计利息 ]0dp^%
合并价差 (借或贷) rYq8OZLi
7z6y n=B
贷: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 (面值+未摊销溢价) bd<zn*HZ*
长期债权投资-应计利息 (历年利息累计数) Y6fU;
借:投资收益 O`mW,
贷:财务费用/在建工程 z0Gh |N@)
GI7CZ
2、折价发行及购买债券的抵销 ^ yu^Du
借: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ze'V
, :
-应计利息 fi#o>tVyJ
合并价差 (借或贷) DjL(-7'p
贷: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 (面值-未摊销溢价) mrd(\&EhA
长期债权投资-应计利息 (历年利息累计数) ,)Z^b$H]
应付债券-债券折价 (未摊销折价) T cSj`-
借:投资收益
Jb {m
贷:财务费用/在建工程 JCaT^KLz
Z)7
{e"5d
(二)综合举例 m&|?mTo>m
T0RgCU
IV
【例4】A公司为母公司,B公司系A公司的全资子公司,1991年初子公司发行五年期、票面利率为15%、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500万元,发行价为525万元,母公司于1991年初购买其中40%债券,母子公司均按直线法摊销溢价及年末计息摊销。要求编制1991年及1992年的抵销分录。
fwxyZBr
1991年: oChcEx%
借: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200 /5r[M=_ihr
-债券溢价 8 #\4uu
-应计利息 30 mKnkHGM
贷: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 208 D@4hQC\
长期债权投资-应计利息 30 FQ(=Fnqn
借:投资收益 28 h.~S^uKi*
贷:财务费用 28 C2eei're
94|BSxc
说明: FJ>| l#nO
A、 债券面值=500×40%=200万元。 <h7C_^L10\
B、 债券溢价=未摊销的溢价=(25-25÷5)×40%=8万元。 /2?GRwU~P
C、 应计利息=500×15%×40%=30万元。 rMf& HX
D、 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500×40%+8=208万元。 8u;l<^<
E、 投资收益=30-(25÷5×40%)=28万元。 "W:'cIw
/k}vm3
1992年 ~`mOs1 d
借: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200 Fv5@-&y$W
-债券溢价 6 {n%F^ky+7
-应计利息 60 XRj<2U5
贷: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 206 kfA%%A
长期债权投资-应计利息 60 ,1F3";`n[
借:投资收益 28 )+mbR_@,O6
贷:财务费用 28 b\VY)=U
Sjj &n S
说明: <t
gJ-rnL
A、债券面值=500×40%=200万元。
@oug^]a
B、债券溢价=未摊销溢价=(25-25÷5×2)×40%=6万元。 ,n~H]66n
C、应计利息=500×15%×40%×2=60万元。 YJXh|@LT
D、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500×40%+6=206万元。 M.!U;U<?
E、投资收益=30-(25÷5×40%)=28万元。
+<AX
0(
0ltq~K
【例5】续上例,如母公司在1993年初以278万元的价格购买子公司发行的债券40%,要求编制1993年的抵销分录。(母公司仅持有子公司债券40%) aLuxCobV
分析: Cq/*/jBM
母公司会计核算如下: CQzJ_aSJ(
①购买债券 w]F (o
借: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 200 g;eMsoJG
-债券溢价 18 nY}Ep\g
-应计利息 60 Suk
RJvi
贷:银行存款 278 _i6G)u&N
hq$:62NYg
② 年末计息摊销 3@s|tm1
借:长期债权投资-应计利息 30 &kRkOjuk
贷: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溢价 6 0D:J d6\
投资收益 24 :%)l*[
因此1993年抵销分录为: [D?RL`ZF
借: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200 t#}/VnSQ
-债券溢价 4 }N*6xr*X+
-应计利息 90 Nm:nSqc
合并价差 8 @+:S'mAQC
贷:长期债权投资-债券面值 200 r/+<_3
-债券溢价 12 UFm E`|le
长期债权投资-应计利息 90 44mYs`]
VL&E2^*E
借:投资收益 24 a` 95eL}
贷:财务费用 24 EM;]dLh
=?0o5|u]
说明: .z7F58
A、债券面值=500×40%=200万元。 I%b,
H`
B、债券溢价=未摊销溢价=(25-25÷5×3)×40%=4万元。 ZVVK:dDgt
C、应计利息=500×15%×40%×3=90万元。 X@5!I+u\L
D、长期债权投资-债券面值=500×40%=200万元。 +KrV!Taf
E、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溢价=未摊销溢价=(18-18÷3)×40%=12万元 92bvmP*o4
F、 投资收益=30-18÷3=24万元。 P[?~KNS:/
s==gjA e:
上述计算有关难点概念的理解: UP 75}h9
① 合并报表编制的实质是在母子公司汇总报表基础上通过抵销分录的加减会计处理后计算得出。 ,57g_z]V
那么,那些交易事项需要抵销呢?凡集团内部企业间发生的交易均需抵销,对于整个企业集团来说,这些交易进仅仅是内部资金、存货、固定资产等的划拨,而并非是企业间的真正交易,即通过抵销分录予以扣除。 IdUMoLL?
而集团内企业与外部企业发生的交易则不须抵销,对于整个企业集团来说,这些交易才是集团对外的真正交易,仍应保留在合并报表中。 [>oq~[e)?
|Ah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