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合并报表的基本理论及抵销分录编制技巧
M|d={o9Hp .Y;b)]@f 二、内部应收应付帐款及坏帐准备的抵销
n|WfaJQZ uS~#4;R (一)内部应收应付帐款的抵销
[!EXMpq' 9z:K1
借:应付帐款
kBo;h.[l 贷:应收帐款
z5'ZN+ 说明:这笔业务在以后年度无须编制递延抵销分录。
Y,C=@t@_ -;$nb~y (二)坏帐准备的抵销
NetYg]8` ^5>s7SGB" 借:坏帐准备 (期末内部应收帐款计提的坏帐准备余额)
3)3Hck
贷:管理费用 (借或贷、差额)
@D)Z{=>{=5 年初未分配利润 (期初内部应收帐款计坏帐准备余额)
{Bh("wg$Lk 说明:本抵销分录公式适用于当年及以前年度坏帐准备的抵销。
Oa!
m
yG\UW&P 【例3】某集团公司自1991年开始用备抵法核算坏帐,且1991-1994年间内部未发生坏帐,有关资料如下:
Z0$]
tS 年份 内部应收帐款年末余额 计提坏帐比例
:$?Q D 1991 10000 5‰
);Z]SGd 1992 15000 5‰
;\qXbL7 1993 10000 3‰
qNxB{0(D 1994 12000 3‰
#jBN?Z# oaK.kOo 1991年:
}# Doy{T 借:坏帐准备 50
v`x|]-/M& 贷:管理费用 50
u`_*g^5q" )1lu=gc 1992年:
^]>
aHz9 借:坏帐准备 75
s5&=Bsv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50
3-C\2 管理费用 25
?'eq",c#4N zT[6eZ8m 说明:
xzm@
v( ①坏帐准备=当年内部应收帐款年末余额×当年计提比例=15000×5‰=75元
\K7t'20 ②年初未分配利润=上期期末内部应收帐款年末余额×上年计提比例=10000×5‰=50元
XN#&NT{t} ③管理费用为轧差数=75-50=25元。
71"+<C . sZg6@s= 1993年:
)K;]y-Us[ 借:坏帐准备 30
&^!h}D%T/ 管理费用 45
+&5'uAe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75
xq[Yg15d% M:n 6BC>t" 说明:
z)-c#F@% ①坏帐准备=当年内部应收帐款年末余额×当年计提比例=10000×3‰=30元
P`(Mk6gE ②年初未分配利润=上期期末内部应收帐款年末余额×上年计提比例=15000×5‰=75元
fDh]tua ③ 管理费用为轧差数=75-30=45元。
z wk.bf>m ? mv:neh 1994年
O=}g4c 借:坏帐准备 36
3^,QIG 管理费用 6
!yJICjXj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30
0N;%2=2_E [
MyE2^ $IX\O 说明:
7TX2&kMoc ①坏帐准备=当年内部应收帐款年末余额×当年计提比例=12000×3‰=36元
nh.32q] ②年初未分配利润=上期期末内部应收帐款年末余额×上年计提比例=10000×3‰=30元
`yO'[2 ③管理费用为轧差数=36-30=6元。
h8{(KRa 6 {tiKH=&J nZk+
(三)其他债权债务的抵销
k N7B
d} r^fe4b 1、内部应收票据与应付票据的抵销
Dw6 fmyJ: 借:应付票据
4hs)b 贷:应收票据
G`0V)S 3=mr
"&]r: 2、内部预付帐款与预收帐款的抵销
7
8 f$6J q 借:预收帐款
E_T2z4lw 贷:预付帐款
;
C.S3} U/ od~29 3、内部应收股利与应付股利的抵销
fyknP)21I 借:应付股利
5GzFoy)j> 贷:应收股利
|{>ER,<- k[j90C5 4、内部其他应收款与其他应付款的抵销
<y.]ImO 借:其他应付款
^h' Sla 贷:其他应收款
(V:E2WR X{xBYZv4 注意:以上抵销分录每年年末应根据各帐户余额编制,并非只编制发生当年。
!]yO^Ob.E w >; L{ RE2&mYt NoE*/!Sr
]:M0Kj&h 三、内部债权性投资及其收益的抵销
%QmxA
7fW : 18KR*;p (一)抵销分录
uo%P+om_} {^a36i 1、溢价发行及购买债券的抵销
Rhc-q|Lz8 借: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7SpEVQ -债券溢价 (未摊销溢价)
sUJ%x#u}Fk -应计利息
~}EMk 3 合并价差 (借或贷)
,l YE 9I27TKy 贷: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 (面值+未摊销溢价)
Dl(3wgA 长期债权投资-应计利息 (历年利息累计数)
S{pXs&4O 借:投资收益
g- AHdYJ 贷:财务费用/在建工程
!G^L/?z3 M>9-=$
7 2、折价发行及购买债券的抵销
gI^oU4mq 借: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a9 ]US^ -应计利息
*4+3ObA 合并价差 (借或贷)
]D[DU]K 贷: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 (面值-未摊销溢价)
M FTkqbc 长期债权投资-应计利息 (历年利息累计数)
'o|30LzYgQ 应付债券-债券折价 (未摊销折价)
SDu#Yt&mhh 借:投资收益
S5~VD?O, 贷:财务费用/在建工程
,@
1p$n (?_S6HE (二)综合举例
@1*ohdHH Bm&kk
x.9P 【例4】A公司为母公司,B公司系A公司的全资子公司,1991年初子公司发行五年期、票面利率为15%、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500万元,发行价为525万元,母公司于1991年初购买其中40%债券,母子公司均按直线法摊销溢价及年末计息摊销。要求编制1991年及1992年的抵销分录。
yjfat&$ 1991年:
*Qugv^- 借: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200
5N%93{L -债券溢价 8
,'[<bP'%_ -应计利息 30
%K(<$! 贷: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 208
TIp:FW[ 长期债权投资-应计利息 30
]|`Cuc 借:投资收益 28
'cY` w 贷:财务费用 28
_g1b{$ (Qa/EkE^*w 说明:
nX$XL=6mJ& A、 债券面值=500×40%=200万元。
(`y*V;o4 B、 债券溢价=未摊销的溢价=(25-25÷5)×40%=8万元。
T&Lb<'f C、 应计利息=500×15%×40%=30万元。
8_T6_jL< D、 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500×40%+8=208万元。
s
C9&Dgkk E、 投资收益=30-(25÷5×40%)=28万元。
K|dso]b/ ^]{R.(#z 1992年
z5)s/;Sc 借: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200
@|Rrf*J?% -债券溢价 6
2WU@*%sk" -应计利息 60
L!=QR8?@E 贷: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 206
6Cn+e.j@ 长期债权投资-应计利息 60
DGzw8|/( 借:投资收益 28
) $PDo
7# 贷:财务费用 28
lP<:tR~K G "73=8d 说明:
foQ#a A、债券面值=500×40%=200万元。
&197P7&o B、债券溢价=未摊销溢价=(25-25÷5×2)×40%=6万元。
Dk?\)lD` C、应计利息=500×15%×40%×2=60万元。
HuOIFv D、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500×40%+6=206万元。
} \ZaE~
E、投资收益=30-(25÷5×40%)=28万元。
{GC?SaK I'|$}/\` 【例5】续上例,如母公司在1993年初以278万元的价格购买子公司发行的债券40%,要求编制1993年的抵销分录。(母公司仅持有子公司债券40%)
L:FoSCN Y( 分析:
gG/!,Q.Qh 母公司会计核算如下:
EW3(cQbK ①购买债券
{?yr'*
借: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 200
D:
erBMKv, -债券溢价 18
^k]XEW{PG -应计利息 60
{7)st
W 贷:银行存款 278
Y 'ow 7AObC4 g ② 年末计息摊销
SLh(9%S; 借:长期债权投资-应计利息 30
kXf'5p1 贷: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溢价 6
lBaR 投资收益 24
-]QD|w3dp 因此1993年抵销分录为:
}2e??3 借: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200
hRCed4qA -债券溢价 4
~8]NK&J -应计利息 90
YxP&7oq 合并价差 8
>"C,@cN}B 贷:长期债权投资-债券面值 200
R00eisd -债券溢价 12
?:)]h c 长期债权投资-应计利息 90
9M:O0
) s v#!%GEg1r 借:投资收益 24
ia MUsa{ 贷:财务费用 24
/K(o]J0F + ~>Aj 说明:
|6$p;Aar A、债券面值=500×40%=200万元。
JhLgCnm B、债券溢价=未摊销溢价=(25-25÷5×3)×40%=4万元。
f`;j:O C、应计利息=500×15%×40%×3=90万元。
w/kt3Lw D、长期债权投资-债券面值=500×40%=200万元。
6*3.S
GUY E、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溢价=未摊销溢价=(18-18÷3)×40%=12万元
r.BIJt) F、 投资收益=30-18÷3=24万元。
\Rp-;.I@6 zR{W?_cV 上述计算有关难点概念的理解:
(,8$V\ ① 合并报表编制的实质是在母子公司汇总报表基础上通过抵销分录的加减会计处理后计算得出。
3h *!V6%q 那么,那些交易事项需要抵销呢?凡集团内部企业间发生的交易均需抵销,对于整个企业集团来说,这些交易进仅仅是内部资金、存货、固定资产等的划拨,而并非是企业间的真正交易,即通过抵销分录予以扣除。
~FN9 [aJF+ 而集团内企业与外部企业发生的交易则不须抵销,对于整个企业集团来说,这些交易才是集团对外的真正交易,仍应保留在合并报表中。
EUxG Aj$- 0`[wpZ ② 例5就是以上理论的简单灵活应用。
apu4D
Ay&8 {62n7'U{ 对于发行公司(子公司)来说,它需抵销的是债券面值200万元、未摊销溢价4万元(必须按子公司发行价与面值的差额除以债券存续年限计算)及应计利息90万元。
&8vCZN^ |%'
nVxc4r 对于购买公司(母公司)来说,它需抵销的是债券面值200万元、未摊销溢价12万元(必须按母公司购买价与面值及应计利息的差额除以债券存续年限计算,即总溢价为278-200-200×15%×2=18万元,1993年摊销6万元,则剩余未摊销溢价为12万元)及应计利息90万元。
, T8>}U( hBBUw0" 上述母子公司抵销的差额即合并价差8万元。随着各公司对债券溢价的摊销,合并价差的金额也逐渐减小,1994年末为4万元,1995年末为0万元。
K~| 4[\ Y4v|ko`l% 子公司发行债券支付当年利息30万元,(仅指母公司购买的40%部分,下同)而母公司购买债券仅获得投资收益24万元,那么应抵销多少投资收益与财务费用呢?该集团公司使用这笔200万元资金,子公司使用花费了30万元,而母公司投资仅获得24万元的收益,对于集团公司来说还是花费了6万元,这部分费用是不能抵销的,因为它是整个集团的费用,因此只能抵销24万元。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子公司所使用的资金系母公司投资所得,若直接投资对于集团公司来说不应花费任何费用,而本例中母公司是从市场上(即第三者处)以高于子公司帐面值的价格购得该债券投资于子公司,那么,对于整个集团公司来说每年使用这笔资金所花费得6万元是支付给第三者的。
o
!vE~ 转上海财经大学高顿职业培训网:
www.goldeneducatio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