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练习目的:串联应付债券、长期债权投资、借款费用、债务重组、合并报表等出题点。 0A~UuH0.
(一) 资料: j$XaO%y)
1.甲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甲公司,非上市公司),为建造厂房于2002年1月1日发行二年期债券,债券面值为1000000元,债券年利率为8%,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发行价格为1040000元(不考虑发行债券的辅助费用),该债券全部为甲公司的子公司乙公司购入。假设按年进行利息处理,债券溢、折价按直线法摊销,应付债券款在2004年1月1日归还。 0gW{6BtPWm
2.2002年3月1日甲公司支付厂房工程款800000元;10月1日支付另一笔工程款500000元。该厂房在2003年6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sR83e|4I
3.2003年4月1日,乙公司将所购入债券的50%用于抵偿900000元的应付账款。 &Wb"/Hn2
要求:1。对甲公司的发行债券业务进行账务处理。 }2e s"
2.对乙公司购入债券业务进行账务处理。 &fWC-|
3.编制甲公司在2002年、2003年合并抵销分录。 :aaX Y:<
(二)答案: m%[/w wL
1.对甲公司的发行债券业务进行账务处理 4v
N:Kj
1) 2002年1月1日债券发行时 U9^1A*
借:银行存款 1040000 Iy4%,8C]g
贷:应付债券—面值 1000000 B0)|sH
—溢价 40000
9kF0H
a}J
(年初应付债券账面价值为1040000) hgW
1g#
2)2002年12月31日对利息进行处理 Cd=$XJ-b
A. 应计利息=面值×票面利率=1000000×8%=80000 0L8fpGJ
B. 利息费用=应计利息—溢价摊销=80000-40000/2=60000 [wm0a4fg
C. 利息资本化金额的计算: ENr#3+m$;
每笔资产占用的月数 .;Gx.}ITG6
2002年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Σ(每笔资产支出金额×——————————) N[\J#x!U
期间涵盖的月数 pg7~%E4
10 3 p U !:
=800000×——+240000×——=726666.67(元) z#PaQp5F
12 12 ,.V<rDwN&
(注:借款金额为收到的现金1040000元,当累计支出金额超过1040000元时,资产支出不再计入计算累计支出平均数的金额中) # |(>UM\
债券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当期应摊销的溢价 w:deQ:k
2002年资本化率=———————————————————— YZ8[h`z
债券期初账面价值-前期已计未付利息 Fp@> (M#3
80000-20000 .*
9u_2<
=——————=5.77%
MI(#~\Y~P
1040000-0 cUG^^3
!
(注:资本化率公式见2002年版“借款费用”准则) Q8h0.(#-
2002年利息资本化金额=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资本化率 }i^|.VZZ
=726666.67×5.77% +"BJjxG
=41928.67元 ,<#Rk'y$
会计分录: Keo<#C
c?
借:在建工程 41928.67 0(f+a_2^Q
财务费用 18071.33 :*|Ua%
L_
应付债券—溢价 20000 0k16f3uI
贷:应付债券—应付利息 80000 aN
07\
(年末应付债券账面价值为1100000元) C,eP!_O
3)2003年12月31日对借款利息的处理 uHZ4
@w:
A. 应计利息=1000000×8%=80000 <7rj,O1=
B. 利息费用=80000-20000=60000 #|Lsi`]+
C. 利息资本化金额的计算 1Hr1Ir<KR
6 snfFRc(RE
2003年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1040000×——=520000 e/:? 9
12 =Hd#"9-
(注:期初累计支出实际已达1300000元,但因借款总额为1040000元,支出数只能在限额内为1040000元;6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资本化期间为半年) ElB[k<
利息费用 XL
aD#J
2003年资本化率=—————————————————— ~D|,$E tX4
债券期初账面价值-前期已计未付利息 ,C><n
kx
60000 2P8wvNDG
=———————— 1`L.$T,1!
1100000-80000 6
12,J
=5.88% SZ[?2z
2003年利息资本化金额=520000×5.88%=30576 Y
?
n4#J<
会计分录 借:在建工程 30576 5j ]!r
财务费用 29424 u1y>7,Z6W
应付债券—溢价 20000 G93V=Bk=
贷:应付债券—应付利息 80000 0wVM%Dng
(年末应付债券账面余额为1160000元) y3 N[F
2.乙公司购入债券账务处理 @M<qz\
[
1) 2002年1月1日,债券购入时 3ddw'b'aQ
借: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面值) 1000000 \SQ4yc
—债券投资(溢价) 40000 G]k[A=dg
贷:银行存款 1040000 +CdUr~6
2) 2002年12月31日债券利息处理 8+gp"!E
A. 应计利息=1000000×8%=80000 rYdNn0mhk
B. 利息收入=应计利息—溢价摊销=80000—40000/2=60000 fUWrR1
C. 会计分录: )mwwceN
借: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应计利息) 80000 Q0jg(=9wP
贷: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溢价) 20000 [@VzpVhXz
投资收益 60000 JHm Pa
(年末长期债权投资账面价值为1 100000元) q|]CA
3) 2003年4月1日乙公司将50%债券用于抵债: A_U=`M=-
第一, 计算至2003年3月31日止长期债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NI,>$@{
2003年1—3月利息处理: ,qp
8Rg|3j
8% w{[^
A. 应计利息=1000000×———×3=20000 B1~`*~@
12 /LWk>[Z;
B. 利息收入=应计利息—溢价摊销 d-Z2-89K
40000 {vW0O &[
=20000- ———×3 Pi?G:IF
2×12 t(roj@!x_o
=20000-5000 )=K8mt0qob
=15000 E+XS7':I
C.会计分录: Et}%)M
借: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应计利息) 20000 ,|VLOY^
贷: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溢价) 5000
:^{KY(3
投资收益 15000 }UGSE2^1
(注:在用债券抵偿债务时,要将债券账面价值计算准确,2003年3月31日长期债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1115000元) t~K[`=G\ex
第二,抵债时,按比例转出账面价值的一半: OZf@cOTWK
借:应付账款 900000 Y(1?uVYW\d
贷: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面值) 500000 aL&egM*
—债券投资(应计利息) 50000 3zKeN:w
—债券投资(溢价) 7500 ~:Z|\a58j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42500 0Mn|Yb4p
(抵债后,长期债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557500元)
H6K8.
4) 2003年12月31日利息处理 ;Krs*3
s
8% "wZvr}xk
A. 应计利息=500000×——×9=30000 QbHX.:C
12 DN=W2MEfc
B. 利息费用=应计利息—溢价摊销 4l*cX1!
=30000-7500 ZoJqJWsd
=22500 GQYn |vm
C. 会计分录: ESoC7d&.K{
借: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应计利息) 30000 .K4)#oC
贷: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溢价) 7500 zJ}abo6rVw
投资收益 22500 N&
F.hi$_
(2003年年末长期债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580000元) ZEDvY=@a
3.编制甲公司2002年合并抵销分录 F?a
63,r
1) 将2002年年末内部债权债务抵销 5p~5-_JX
借:应付债券 1100000 (:E@kpK
贷:长期债权投资 1100000 -U$;\1--
2) 将内部利息收入、利息费用抵销 )XSHKPTQ1
借:投资收益 60000 kGnT4R*E
贷:在建工程 41928.67 "eTALRL'o
财务费用 18071.33 N\tFK*U^I
编制甲公司2003年合并抵消分录 ,jz~Np_2
1) 将2003年年末内部债权债务抵销 Ue;Z)}
借:应付债券 580000 a;;
Es
贷:长期债权投资 580000 yI d1J
2) 调整期初未分配利润 85dC6wI4K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41928.67 W-r^ME
贷:在建工程 41928.67 6l4=
|dHtv 6I
3) 将内部利息收入、内部利息费用抵销 vdUKIP
=|_
借:投资收益 (15000+22500) 37500 5$:9nPAH
30576 n
ei0LAD
贷:在建工程 (37500×——————)19110 G!C }ULq
30576+29424 7uw-1F5x7
29424 KfVsnL_
财务费用 (37500×——————)18390 p]y.N)
a
30576+29424 JBc*m
(注:乙公司由于购入债券取得利息收入37500元,应予以抵销;甲公司抵销的在建工程和财务费用,按各自所占比重分配抵销,比较准确。) =w!9:I&a0
点评:本题将应付债券,长期债权投资,借款利息资本化,债务重组中的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以及合并报表抵销分录联系起来,资料虽然不多,但要求处理的事项却很多,有一定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