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答案】(1)2007年1月6日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 5OP$n]|(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100 q/~U[.C
应收利息 3 ik02Q,J
投资收益 2 N#'+p5|>
贷:银行存款 105 Y ::\;s
(2)1月16日收到2006年下半年的利息3万元 Z<6xQTx
借:银行存款 3 pZp|F
贷:应收利息 3 Bt4
X
(3)3月31日,该债券公允价值为110万元 4$J:A~2H]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0 ysD@yM,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 5"xZ'M~=
(4)3月31日,按债券票面利率计算利息 L8n1p5gx3
借:应收利息 100 x6%x3/12=1.5 ZeD;
贷:投资收益 1.5 ;%P$q9*C
(5)6月30日,该债券公允价值为98万元。 E"!C3SC [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10-98=12 -=,%9r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2 eSf
e
s
(6)6月30日,按债券票面利率计算利息 &WAO.*
:y
借:应收利息 100 x6%x3/12=1.5 6r"uDV #0
贷:投资收益 1.5 c(Zar&z,E
(7)7月16日收到2007年上半年的利息3万元 !U.Xb6
借:银行存款 3 D(xgadr
贷:应收利息 3 x
\B!0"~
(8)8月16日,将该债券处置 4} uX[~e&
借:银行存款 120 g{wIdV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2 '0x`Oh&PK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00 &\8.y2=9p
投资收益 22 /'?Fz*b
借:投资收益 2 ;m$F~!Y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 <y1V2Np
!PUbaF-.6
2.【答案】(1)2007年3月6日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 R<
@o]p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X~;?>#:p
100 x(5.2-0.2)=500 Icf 4OAx
应收股利 20 bHE'R!*
投资收益 5 c7T9kV8hS
贷:银行存款 525 0/P!rH9
(2)2007年3月16日收到最初支付价款中所含的现金股利 e&Z}struE
借:银行存款 20 A
i\"w 0
贷:应收股利 20 qCK)FOU
(3)2007年12月31日,该股票公允价值为每股4.5元 q+2yp&zF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5-4.5)x 100=50 *u.6,jw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50 +;SQ}[
(4)2008年2月21日,x公司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 `C"Slz::
借:应收股利 100 x0.3=30 Bmuf[-}QW
贷:投资收益 30 1L1_x'tT%
(5)2008年3月21日,收到现金股利 ?Z%Ja_}8ma
借:银行存款 30 s mub> V
贷:应收股利 30 y
A_;\\
(6)2008年12月31日,该股票公允价值为每股5.3元 KpBh@S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5zG6V2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5.3-4.5)×100=80 7onMKMktM%
(7)2009年3月16日,将该股票全部处置,每股5.1元,交易费用为5万元。 /9dV!u!;
借:银行存款 510-5=505
3U=q3{%1
投资收益 25 ,GEMc a,`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500 pj>b6^TI6C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30 >kOc a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0 ;:1d<Q|
贷:投资收益 30 d{+H|$L`
<$Q\vCR
3.【答案】(1)2001年初 WL-+;h@VQ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100 *0M#{HQ
贷:银行存款 961 }CZ,WJz=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139 *FDz20S
在初始确认时,计算实际利率如下: +:1ay
^YI
33/(1+r)1+33/(1+r)2+33/(1+r)3+33/(1+r)4+1133/(1+r)5=961 L
s#pe
计算结果:r=6% 1;r^QAK&
(2)2001年末 ?^P#P0
应收利息=1100 x 3%=33 t$=FcKUV}f
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961 x 6%=57.66 LB%_FT5
利息调整=57.66-33=24.66 eU_|.2
借:应收利息 33 3=~"<f
l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24.66 %Q"zU9
贷:投资收益 57.66 u.iFlU
(3)2002年1月5日 SPW @TF1
借:银行存款 33 RGYky3mQK
贷:应收利息 33 pW O-YZ#+
(4)2002年末 E
}|g3
应收利息=1100 x3%=33 {n%-^9b1{&
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961+24.66)x6%=59.14 W+PAlsOC
利息调整=59.14-33=26.14 x^_Wfkch]
借:应收利息 33 OqUEj 0X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26.14 K
!8+~[
贷:投资收益 59.14 vgOmcf%;
(5)2003年1月5日 =:`1!W0I
借:银行存款 33 zNRoFz.
贷:应收利息 33 R[
S*ON
(6)2003年末 Taxi79cH
应收利息=1100 x3%=33 ==(9P`\
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961+24.66+26.14)x6%=60.71 xtf]U:c
利息调整=60.71-33=27.7l evsH>hE^
借:应收利息 33 #{7=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27.7l Gdnk1_D>
贷:投资收益 60.71 nk9hQRP?
8
(7)2004年1月5日 /tA
$'tZ
借:银行存款 33 N%6jZmKip
贷:应收利息 33 S]ZO*+
(8)2004年末 w
( `X P
应收利息=1100 x 3%=33 mU:C{<Z
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961+24.66+26.14+27.71)x6%=62-37 DU$]e1
利息调整=62.37-33=29.37 1YR;dn
借:应收利息 33 N'Va&"&73>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29.37 "[@-p
贷:投资收益 62.37 n|NI]Qi*
(9)2005年1月5日 KL*ZPKG
借:银行存款 33 x(3E#7>1
贷:应收利息 33 7M}T^LC
(10)2005年末 Q@%VJPLv.
应收利息=1100 x 3%=33 lT$Vv=M
利息调整=1100-(961+24.66+26.14+27.71+29.37)=31.12 /a17B
利息收入=33+31.12=64.12 lW'6rat
借:应收利息 33 :BCjt@K}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31.12 ]tH/87qJ
贷:投资收益 64.12 TJ7on.;
借:银行存款 33+1100=1133 0sVCTJ@
贷:应收利息 33 VZYdCZ&l7
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100 )z3mS2
4.【答案】 ] =b?^'
(1)编制2007年2月1日背书转让购进原材料会计分录 eB/3MUz1
借:原材料 1000 O<S*bN>BF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 Yg/e 8Q2
贷:应收票据 1000 h3aHCr E
银行存款 170 gm8L
5c
V
(2)编制2007年3月1日贴现的会计分录 K>Fo+f
借:银行存款 1984 IkH]W!_+
财务费用 16 jnt0,y A
贷:应收票据 2000 ?v#t{e0eQ
(3)编制2007年4月1日贴现的会计分录 dGQxGt1
借:银行存款 2975 Bcrd}'no
财务费用 25 N4!YaQQ;}
贷:短期借款 3000 QV+('
Ts0.Ck
5.【答案】(1)2005年 T_6,o[b8
年末“坏账准备”科目贷方余额:(4000+4030-30)xO.5%=40(万元) RmO-".$yt
年末计提坏账准备前“坏账准备”科目为借方余额=30-20=10(万元) z1f~:AdL
本年应补提坏账准备的数额=40+10=50(万元) 4a>z]&s
借:资产减值损失 50 //Ioh (N
贷:坏账准备 50 T#J]%IDd
(2)2006年 N_$ X4.7p
年末“坏账准备”科目贷方余额为:(8000-2000+4010-30)xO.5%=49.90(万元) P^v`5v
本年应补提坏账准备的数额=49.9-(40-30)=39.90(万元) :~:(49l
借:资产减值损失 39.9 f!P.=Qo[=
贷:坏账准备 39.9 s
ZkQJ->
(3)2007年 zdyS"H}
年末坏账准备科目贷方余额=(9980-5000+8000)x0.5%=64.9(万元) nfy"M),et
本年计提坏账准备的数额=64.9-(49.5+25)=10(万元) 6;dB
借:坏账准备 10 9XF+?
x
贷:资产减值损失 10 g-oHu8
vb9G_Pfz
6.【答案】 >~TLgq*
(1)编制2001年购买债券时的会计分录 $]\N/}1v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100 {\`#,[
贷:银行存款 961 |=l;UqB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139 vBj{bnl
(2)计算在初始确认时实际利率
[rU8%
33/(1+r)1+33/(1+r)2+33/(1+r)3+33/(1+r)4+1133/(1+r)5=961 Kx*;!3-V$
计算结果:r=6% $"J+3mO
(3)编制2001年末确认实际利息收入有关会计分录 g[-'0d\1
应收利息=1100 x 3%=33 r&0v,WSp&S
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961 x6%=57.66
$Xk1'AzB8
利息调整=57.66-33=24.66 Cf<i"
借:应收利息 33 ..'^1IOA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24.66 J.?6a:#bU/
贷:投资收益 57.66 0u
QqPF t
(4)编制2002年1月5日收到利息的会计分录 L2P~moVIi
借:银行存款 33 h:"<x$F
贷:应收利息 33 O9p8x2
(5)编制2002年末确认实际利息收入有关会计分录 ff?:_q+.N
应收利息=1100 x 3%=33 s4;SA
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961+24.66)x6%=59.14 _(<[!c!@0
利息调整=59.14-33=26.14 ocAoq
jlT[
借:应收利息 33 u_e}m>[S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26.14 vNd4Fn)H
贷:投资收益 59.14 P
et0yH
(6)编制调整2003年初摊余成本的会计分录 PS`v3|d}}}
2003年初实际摊余成本=961+24.66+26.14=1011.8(万元) Jmf&&)p
2003年初摊余成本应为=(33+550)/(1+6%)1+16.5/(1+6%)2+(16.5+550)/(1+6%)3=1040.32(万元) Pf]6'?kQ
2003年初应调增摊余成本=1040.32-1011.8=28.52(万元) epW;]>
l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28.52 )]n:y M
贷:投资收益 28.52 DWHl,w;[z`
(7)编制2003年1月5日收到利息的会计分录 wR@fB
借:银行存款 33 $?(fiFC
贷:应收利息 33 a)Qx43mOS
(8)编制2003年末确认实际利息收入有关会计分录 bf'@sh%W
应收利息=1100 x3%=33(万元) i~n>dc YW
实际利息收入=1040.32 x6% K)sO
=62.42(万元) t{Q9Kv
利息调整=62.42-33=29.42(万元) #`<|W5
借:应收利息 33 "[BuQ0(g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9.42 1r\? uD
贷:投资收益 62.42 fHb0pp\[.
(9)编制2003年末收到本金的会计分录 [j
eZZB
借:银行存款 550 .?[2,4F;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550 ?%iAkV
(10)编制2004年1月5日收到利息的会计分录 IpB0~`7YI
借:银行存款 33 (VWTYG7
贷:应收利息 33 gUy >I(
(11)编制2004年末确认实际利息收入有关会计分录 PLw;9^<
应收利息=550 x3%=16.5 fN?HF'7V
实际利息收入=(1040.32-550+29.42)x6%=31.18 S3P;@Rm
利息调整=31.18-16.5=14.68 :p=IZY
借:应收利息 16.5 `Q,moz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14.68 g.s~Ph- G
贷:投资收益 31.18 7 H.2]X
(12)编制2005年1月5日收到利息的会计分录 FlrLXTx0
借:银行存款 16.5 O6YYOmt3
贷:应收利息 16.5 (Y)$+9
(13)编制2005年末确认实际利息收入和收到本息的有关会计分录。 yg5 Ik{
应收利息=550 x 3%=16.5 *t3fbD
利息调整=(1100-1040.32)-29.42-14.68=15.58 [q?{e1
实际利息收入=16.5+15.58=32.08 = =cAL"Z
借:应收利息 16.5
w6qx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5.58 !n}"D:L(
贷:投资收益 32.08 2Af1-z^^K
借:银行存款 16.5+550=566.5 n*
9)Y~
贷:应收利息 16.5 Ih{(d O;
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550 egYJ.ZzF0
7.【答案】(1)2007年1月2日 W-<C%9O!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一成本 1000 :&/'rMi<T
应收利息 40(1000 x4%) aHXd1\6m
贷:银行存款 1012.77 y7u"a)T
持有至到期投资一利息调整27.23 u1~H1
]Ii
(2)2007年1月5日 <omSK-
T-
借:银行存款 40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