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924阅读
  • 1回复

[知识整理]CPA财务成本管理问题解答(1)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smile
 
发帖
732
学分
1228
经验
1
精华
7051
金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9-01-15
— 本帖被 阿文哥 从 财务管理 移动到本区(2012-07-03) —
1.[问题]“盈利企业给股东创造了价值,而亏损企业摧毁了股东财富”这个说法为什么不正确? n ng|m  
  [解答]资本成本中既包括债务成本也包括权益成本,资本成本是企业在现有资产上必须赚取的、能使股价维持不变的收益。只有当企业投资取得的收益高于资本成本时,才会给股东创造价值;如果企业投资取得的收益低于资本成本,则就会摧毁股东财富。(参见教材137页中间段) OHBCanZZ,  
W g7 eY'FE  
  2. [问题]企业目前的速动比率大于1,本应借记应付账款,却误借记应收账款,这种错误会导致速动比率比企业实际的速动比率低。()答案是“对”。 iY07lvG<  
*6AV^^  
  老师,怎么是对呢,误借记应收账款,导致速动资产增加,对分母没有什么影响,应该是速动比率比实际高才对。请老师解释一下。 s) U1U6O  
3\j` g  
  [解答]假设该业务为用银行存款支付应付账款: N6-7RoA+  
9M27;"gK  
  原来的速动资产为400,流动负债为300,则原来的速动比率=400/300=4/3,本应借记应付账款100,即流动负债减少100,速动资产(银行存款)减少100,则速动比率=(400-100)/(300-100)=3/2, iv+a5   
Z8bg5%  
  却误借记应收账款,即应收账款增加100,银行存款减少100,速动资产不变,则速动比率=400/300=4/3小于3/2显然,与正确的处理方式比较,该错误导致速动比率下降。 uBt ]4d*  
i@?|vu  
  3. [问题]在2002年的综合题中,通过计算可知,在第(2)问中,计算销售净利率时可以按照可持续增长模型计算,结果完全一致;而计算资产负债率时按照可持续增长率模型计算得出的结果却与答案不一致,请老师解释一下原因。我的计算过程如下: 9|<Li[  
J+IItO4%  
  (一)提高销售净利率时: Ly8=SIZ   
^SG>VfgC  
  根据:可持续增长率=收益留存率×销售净利率×权益乘数×资产周转率/(1-收益留存率×销售净利率×权益乘数×资产周转率) 0>SA90Q  
d"db`8 ;S  
  可知:10%=60%×销售净利率×2×0.5/(1-60%×销售净利率×2×0.5) $%DoLpE>  
lPxhqF5pP  
  即:10%=0.6×销售净利率/(1-0.6×销售净利率) gdTW ~b  
8\P,2RSnt  
  10%-0.06×销售净利率=0.6×销售净利率 zNt//,={  
<dP \vLH_  
  10%=0.66×销售净利率 K)>F03=uE  
o"BED! /  
  销售净利率=10%/0.66=15.15% .W~XX  
Ro9:kEG$  
  (二)提高资产负债率时: |}z5S T%  
{D l@/fz  
  根据:可持续增长率=收益留存率×销售净利率×权益乘数×资产周转率/(1-收益留存率×销售净利率×权益乘数×资产周转率) J?m/ u6  
U&])ow):  
  可知:10%=60%×10%×权益乘数×0.5/(1-60%×10%×权益乘数×2×0.5) 8e>B>'nH  
tkHmH/'7  
  即:10%=3%×权益乘数/(1-3%×权益乘数) PZqp;!:xz  
DKfpap}8u  
  10%-0.3%×权益乘数=3%×权益乘数 e16H @  
vFdI?(c-  
  10%=3.3%×权益乘数 N9G xJ6  
$ }tF66d  
  权益乘数=100/33=1/(1-67%) P jBAf'  
< r~hU*u  
  而:权益乘数=1/(1-资产负债率) p1d%&e  
w%qn H e9  
  所以:资产负债率=67% q>BJ:_I i  
XV %R Mr6  
  [解答]提醒您:(1)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其中的“净利润”指的是本期新形成的净利润,其中的“销售收入”指的是本期新实现的销售收入; U"8Hw@  
[XI:Yf  
  (2)资产负债率=负债/资产,在其他条件不变,仅仅提高资产负债率的情况下,促使销售增长的是“本期增加”的资产和“本期增加”的负债,根据可持续增长率公式计算得出的“资产负债率”指的是“本期增加”的负债和“本期增加”的资产的比值,即“增加的负债/增加的资产=67%”; zW#5 /*@  
Za!KM  
  (3)题中要求计算的是“增加之后”的负债和“增加之后”的资产的比值,因此,必须先计算出本期增加的负债和本期增加的资产的数值; %!A:Ka!m.  
fK=0?]s}I  
  (4)根据资产周转率不变可知,资产的增长率=销售增长率=10%,所以,增加的资产=2000×10%=200(万元),增加的负债=200×67%=134(万元); Pd&KAu|<`  
0M;El2 P$  
  (5)因此题中要求计算的资产负债率=(原来的负债+增加的负债)/(原来的资产+增加的资产)×100%=(1000+134)/(2000+200)×100%=51.5%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离线smile
发帖
732
学分
1228
经验
1
精华
7051
金币
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9-01-15
4.[问题]为什么说:对于两种证券形成的组合,基于相同的预期报酬率,相关系数之值越小,风险也越小;基于相同的风险水平,相关系数越小,取得的报酬率越大。 [6RODp3')  
~ 2Hw\fx  
  [解答]请您看一下教材125页的〔图4-12〕,显然,(1)只要划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就可以很容易理解“对于两种证券形成的组合,基于相同的预期报酬率,相关系数之值越小,风险也越小”; l2 n`fZL   
l#v52  
  (2)只要划一条平行于纵轴的直线,就可以很容易理解“基于相同的风险水平,相关系数越小,取得的报酬率越大”。 >e/>@ J*  
u VD^X*  
  5.[问题]107页〔例题8〕若是半年付息一次,如何计算债券价值? Rq+7&%dy  
J1O1! .  
  [解答]此时应该按照半年的必要报酬率5%作为折现率,每次收到的利息为40元,共计收到5次利息,最终的计算结果为: 40×(P/S,5%,1/6)+40×(P/S,5%,7/6)+40×(P/S,5%,13/6)+40×(P/S,5%,19/6)+40×(P/S,5%,25/6)+1000×(P/S,5%,25/6) n.9k5r@  
Ewkx4,`Ff  
  6.[问题]请问老师:教材P153页的图表中,旧设备变现损失减税(10000-33000)*0.4=(9200)。为什么在考察旧设备时作为现金流出处理而不象折旧抵税那样处理?老师您能不能给我详细解释一下这张图表的每一项的具体含义? ,}W|cm>  
Conik`  
  [解答]这里只就继续使用旧设备方案进行解释。  YC 6guy>  
9O&gR46.  
  第一项:旧设备变现价值10000元作为现金支出考虑;因为旧设备如果变现,可以取得 10000元的现金流入,而实际上并没有变现,这相当于将10000元现金购买了这一旧设备,现金流出也就是10000元(从机会成本的角度考虑)。 jRiMWolLv  
}U'9 d#N  
  第二项:旧设备变现损失减税,这一项也应当从机会成本(损失)的角度考虑。因为旧设备如果变现,产生的损失在税法上可以在税前作为损失抵减所得税,继续使用旧设备意味着不变现,也就不能享受变现损失所抵减的所得税,相当于丧失了获得变现损失减税(减少现金流出)这一好处的机会,因此应当作为现金流出项目。 jG&HPVr  
$t& o(]m  
  第四项:折旧的抵税;因为折旧是实际发生的成本,抵减所得税也就意味着可以少交所得税,相对减少现金的流出,这减少的现金流出就增加了现金流量。 @Hp%4$=  
>F7HKwg}Z  
  第三项:每年付现操作成本作为现金流出,应该不用另加解释。 8 vq-|p  
9teP4H}m  
  第五项:两年后大修理成本属于两年后的付现成本,是实际的现金流出项目,不再另加解释。 ~v\ W[  
'L3MHTM>[  
  第六项:残值变现收入是将来实际的现金流入。 _XP}f x7$C  
.zdaY, U  
  第七项:本行有一点错误,应当将“残值变现净收入”与下一行的“纳税”合并为“残值变现净收入纳税”。残值变现净收入纳税属于将来的实际现金流出,作为现金流出项目。 ~ :{mKc  
|$IL:W6  
  7.[问题]教材275页中间段有这样一句话“在归还借款以前不分配股利,全部多余现金用于归还借款。归还全部借款后,剩余的现金全部发放股利。”请老师结合表中的数据解释一下其含义。 #]1 jvB  
[[T6X9  
  [解答]这句话的完整意思是:当年的实体现金流量在归还借款本金和利息以前不分配股利,实体现金流量先用于归还借款本金和利息,归还全部借款本金和利息后,剩余的现金全部发放股利。 Xe&9| M  
bR~Xog  
  下面结合表中的“税后借款利息”、“有息债务”和“应付普通股股利”的数据进行说明: 2>X yrG  
P-T@'}lW  
  (1)根据题中条件可知,2000年末的有息债务为4650万元。又因为借款利息按照上年末借款余额和预计利息率计算,所以,2001年应支付的税后借款利息=4650×5%=232.5(万元); RTd,bi*  
b7^q(}qE  
  (2)2001年的实体现金流量为614万元,支付税后借款利息之后剩余614-232.5=381.5(万元),由于需要偿还的借款本金4650万元大于381.5万元,所以,2001年的全部实体现金流量只能用来归还借款本金和利息,没有可以用来发放股利的现金。因此,2001年的应付普通股股利为0; Q{S{|.w-  
zx8@4?bK  
  (3)根据上述分析可知,2001年偿还的本金为381.5万元,因此,2001年末有息债务为4650-381.5=4268.5(万元); AEj%8jh  
qY%|Uo  
  (4)同理可知计算得出其他年份的税后借款利息、年末的有息债务和应付普通股股利的数值。 4=^Ha%l  
pe,y'w{  
  8.[问题]270页例3后续期资本成本为13.1538%,为什么后续期现值折现系数用(P/S,15%,5),而不用(P/S,13.1538%,5)折现系数? /8]K}yvR  
]pB5cq7o  
  [解答]提醒您:后续期终值是指在后续期开始时点的企业价值。就本题而言,50.2377元是2005年底(即2006年初)的价值。把这个价值从2005年底折合到2000年底,只能使用2005年底至2000年底的折现系数。至于13.1538%是2006年及以后各年的股权资本成本,适用于2006年及以后各年的折现系数计算。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