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问题]为什么说:对于两种证券形成的组合,基于相同的预期报酬率,相关系数之值越小,风险也越小;基于相同的风险水平,相关系数越小,取得的报酬率越大。 >kU$bh.(
E
g$ I
[解答]请您看一下教材125页的〔图4-12〕,显然,(1)只要划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就可以很容易理解“对于两种证券形成的组合,基于相同的预期报酬率,相关系数之值越小,风险也越小”; 4l_!OUvt
W+k SL{0
(2)只要划一条平行于纵轴的直线,就可以很容易理解“基于相同的风险水平,相关系数越小,取得的报酬率越大”。 3"!h+dXw
p.~hZ+ x_
5.[问题]107页〔例题8〕若是半年付息一次,如何计算债券价值? >cpT_M&C,
Wl\.*^`k
[解答]此时应该按照半年的必要报酬率5%作为折现率,每次收到的利息为40元,共计收到5次利息,最终的计算结果为: 40×(P/S,5%,1/6)+40×(P/S,5%,7/6)+40×(P/S,5%,13/6)+40×(P/S,5%,19/6)+40×(P/S,5%,25/6)+1000×(P/S,5%,25/6) R6v~Sy&n!
{(Jbgsxm
6.[问题]请问老师:教材P153页的图表中,旧设备变现损失减税(10000-33000)*0.4=(9200)。为什么在考察旧设备时作为现金流出处理而不象折旧抵税那样处理?老师您能不能给我详细解释一下这张图表的每一项的具体含义? ~
H
N
Z8IY!d
[解答]这里只就继续使用旧设备方案进行解释。
td@I ;d2
0@
7%
第一项:旧设备变现价值10000元作为现金支出考虑;因为旧设备如果变现,可以取得 10000元的现金流入,而实际上并没有变现,这相当于将10000元现金购买了这一旧设备,现金流出也就是10000元(从机会成本的角度考虑)。 QMwrt
e98f+,E/
第二项:旧设备变现损失减税,这一项也应当从机会成本(损失)的角度考虑。因为旧设备如果变现,产生的损失在税法上可以在税前作为损失抵减所得税,继续使用旧设备意味着不变现,也就不能享受变现损失所抵减的所得税,相当于丧失了获得变现损失减税(减少现金流出)这一好处的机会,因此应当作为现金流出项目。 4AW-'W
@
LPs.e
第四项:折旧的抵税;因为折旧是实际发生的成本,抵减所得税也就意味着可以少交所得税,相对减少现金的流出,这减少的现金流出就增加了现金流量。 rr~O6Db
&6deds
第三项:每年付现操作成本作为现金流出,应该不用另加解释。 v,,
.2UR4
-]n\|U<
第五项:两年后大修理成本属于两年后的付现成本,是实际的现金流出项目,不再另加解释。 >h)D~U(H
g6aIS^mU
第六项:残值变现收入是将来实际的现金流入。 >oh7f|
vJI]ZnL{
第七项:本行有一点错误,应当将“残值变现净收入”与下一行的“纳税”合并为“残值变现净收入纳税”。残值变现净收入纳税属于将来的实际现金流出,作为现金流出项目。 lZ gX{
bAOL<0RS9`
7.[问题]教材275页中间段有这样一句话“在归还借款以前不分配股利,全部多余现金用于归还借款。归还全部借款后,剩余的现金全部发放股利。”请老师结合表中的数据解释一下其含义。 (`'(`x#
>L4q>
S^v
[解答]这句话的完整意思是:当年的实体现金流量在归还借款本金和利息以前不分配股利,实体现金流量先用于归还借款本金和利息,归还全部借款本金和利息后,剩余的现金全部发放股利。 ]WFr5
^jhc(ZW"
下面结合表中的“税后借款利息”、“有息债务”和“应付普通股股利”的数据进行说明: e\)r"!?H`
`-Y8T\
(1)根据题中条件可知,2000年末的有息债务为4650万元。又因为借款利息按照上年末借款余额和预计利息率计算,所以,2001年应支付的税后借款利息=4650×5%=232.5(万元); ^-nL!>
FYY
)@(IhU)
(2)2001年的实体现金流量为614万元,支付税后借款利息之后剩余614-232.5=381.5(万元),由于需要偿还的借款本金4650万元大于381.5万元,所以,2001年的全部实体现金流量只能用来归还借款本金和利息,没有可以用来发放股利的现金。因此,2001年的应付普通股股利为0; 'wyS9^F
AcHr X=O
(3)根据上述分析可知,2001年偿还的本金为381.5万元,因此,2001年末有息债务为4650-381.5=4268.5(万元); FT8<a }o
VcX89c4\
(4)同理可知计算得出其他年份的税后借款利息、年末的有息债务和应付普通股股利的数值。 !1m7^3l7j
H^sImIEUT
8.[问题]270页例3后续期资本成本为13.1538%,为什么后续期现值折现系数用(P/S,15%,5),而不用(P/S,13.1538%,5)折现系数? -8zdkm8k
"~2SHM@q
[解答]提醒您:后续期终值是指在后续期开始时点的企业价值。就本题而言,50.2377元是2005年底(即2006年初)的价值。把这个价值从2005年底折合到2000年底,只能使用2005年底至2000年底的折现系数。至于13.1538%是2006年及以后各年的股权资本成本,适用于2006年及以后各年的折现系数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