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经济法基础知识 一、本章大纲 at uqo3
1.经济法概述 n`Q@<op
(1)经济法的概念 `fv5U%
(2)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GVY7`k"km
①经济管理关系 G m~ ./-
②维护公平竞争关系 \!u<)kkyT
③经济组织内部经济关系 fz'qB-F
Y
(3)经济法的特征 F};R
①综合性 (0-Ol
9[
②经济性 %:3XYO.w-
③行政主导性 f{BF%;
④政策性 VAPeMO
ck
(4)经济法的形式 HNzxFnh
①宪法 UU=]lWib
②法律 k^5Lv#Z
③行政法规 rN0<y4)!
④地方性法规 d$!Q6ux;
⑤部门规章 B[b>T=
⑥司法解释 mjeJoMvN)H
⑦国际条约或协定 :So<N}&
(5)经济法的体系 =?5)M_6)
2.经济法律关系 k:0j;\Sx
(1)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 rc_m{.b
①法律关系 QLqtE;;)JK
②经济法律关系 ;V,L_"/X
(2)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ee
{ToK
①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 +x]/W|5
②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资格 sz9W}&(j
③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范围 O<S.fr,
(3)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 IuwE&#
①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 vJWBr:`L
②权利 y:'Ns$+
③义务 fyQO
F ItM
(4)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gd;!1GNi]
①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 Q'OtXs 80
②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类型 (/:m*x*6
3.法律行为与代理 )vW'g3u _
(1)法律行为 I~
4z%UG
①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juF9:Eah
②法律行为的分类 k]m ~DVS
③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 L
FWp}#%
④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法律行为 ~$J;yo~
⑤无效的民事行为 c
p"K ?)
⑥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E)-;sFz
(2)代理 f,G*e367:
①代理的概念和特征 NLy4Z:&{
②代理的适用范围 g+#<;Gbpe
③代理的种类 oU\]#e^
④代理权的行使 g5y+F]'I
⑤无权代理 T}fo
4.诉讼时效 y3~`qq
(1)诉讼时效的概念 Ark]>4x>
(2)诉讼时效期间 &%2^B[{
(3)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与延长 |=0vgwd"S
5.违反经济法的法律责任 yCQvo(V[F
(1)法律责任的概念 V0;"Qa@q
(2)违反经济法法律责任的形式 ^lp=4C9
①民事责任 N<
Sl88+U
②行政责任 m.lR]!Y=w
③刑事责任 x?L0R{?WW
(3)解决经济纠纷的方式 \Oq2{Sx\
①仲裁 i:s=
②诉讼 ZID- ~
6
二、本章重点、难点 A4zI1QF
第一节 经济法概述 cKTjQJ#
一、经济法的形式 J _rrc;F
包括: #B\s'j[A"
1.宪法 -,yp?<
宪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此为经济法的形式之一。 t4oD> =,92
2.法律 (.UU40:t
法律在地位和效力上仅次于宪法。 a3 }V/MY
3.行政法规 0OO[@Ht
行政法规是指作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i&]J$^;
4.地方性法规 S<7!<]F-
5.部门规章 c^I^jg2v
6.司法解释 RJD{l+
7.国际条约或协定 @ki|#ro
国际条约或协定能够成为我国经济法的形式,必须是我国参加或承认的。 _:[@zxT<x
第二节 经济法律关系 -=5~h
任何经济法律关系都具有三个基本构成要素,即主体、内容和客体。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其中任何一项发生变更,都可能会引起经济法律关系的变更。
!q+ #JW
一、经济法律关系主体 )#i@DHt=
(一)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资格 PA'&]piPl:
经济法主体资格取得的方式: wG49|!l6T
1、依照宪法和法律由国家各级权力机关批准成立; \-yI
dKj
2、依照法律和法规由国家各级行政机关批准成立; b? o
3、依照法律、法规或章程由经济组织自身批准成立; O14QlIk
4、依照法律、法规由主体自己向国家有关机关申请并经核准登记而成立; <|l}@\iRX
5、由法律、法规直接赋予一定身份而成立等各种情形。 M{ncWq*_j
未取得经济法律关系主体资格的组织不能参与经济法律关系,不能从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不受法律保护。 u)<]Pb})r
二、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m[eqTh4*
概括起来,可分为三大类:物、行为和智力成果。 x`g,>>&C
1、物,亦称有体物。不能是限制流通物和禁止流通物。 H$Kc~#=
2、行为。经济管理行为、完成一定工作行为和提供一定劳务的行为、经济决策行为、经济命令行为、审查批准行为以及经济监督检查行为。 @<P2di
3、智力成果。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 wH?)ZL
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8xENzTR
(1)特殊的物,货币、有价证券,可以成为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Oa/zEH
(2)在一定的条件下,权利可以成为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Qa,=
第三节 法律行为与代理 E!ndXz 59
一、法律行为 K T0t4XPM
(一)法律行为的分类 "AUSgVE+h
法律行为从不同角度可作不同的分类: S L
5k^|
(二)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 R ` ViRJh
1、法律行为的实质有效要件: R ABw(b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Wh i#Ii~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l-;7d
2)意思表示真实 d/R!x{$-f
如果行为人的意思表示是基于胁迫、欺诈的原因而作出的,则不能反映行为人的真实意志,这就不能产生法律上的效力。 s$Vv
如果行为人故意作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则该行为人无权主张行为无效。 y7hDMQ c'
如果行为人基于某种错误认识而导致意思表示与内在意志不一致,则只有在存在“重大错误”的情况下,才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予以变更或者撤销。 d%|l)JF*5
2、法律行为的形式有效要件 ;p+'?%Y}
《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U5kKT.M
特殊书面形式主要指公证形式、审核批准形式、登记、公告形式等。 94-BcN
一般而言,书面形式优于口头形式,特殊书面形式优于一般书面形式。 Nbr$G=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