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经济法基础知识 一、本章大纲 &?x^I{j
1.经济法概述 /X8b=:h
(1)经济法的概念 DGp'Xx_8
(2)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ah~7T~
①经济管理关系 \z<'6,b
②维护公平竞争关系 EV]exYWB
③经济组织内部经济关系 ?2Bp
^3ytJ
(3)经济法的特征 ^2Op?J
①综合性 CM7j^t
②经济性 Km-lWreTH
③行政主导性 3WaYeol`
④政策性 AD~\/V&+
(4)经济法的形式 dpTap<Noby
①宪法 KLbP;:sr
②法律 R1?g6. Mq
③行政法规 a_FJN zL
④地方性法规
c~dX8+
⑤部门规章 oXfLNe6>L
⑥司法解释 ?
^k-)V
⑦国际条约或协定 @{~x:P5g
(5)经济法的体系 !sfUrUu
2.经济法律关系 u9'4q<>&
(1)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 Jw9|I)H
①法律关系 6\'v_A
O
②经济法律关系 < R0c=BZ>
(2)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H.Pts>3r(
①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 bCc^)o/w
②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资格 hX~IZ((Hi8
③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范围 6rdm=8WFA
(3)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 t3G%}d?
①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 <gJ|Wee
②权利 U
= T[-(:H
③义务 kg+"Ta[9
(4)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A+Yo3|7
①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 HOXqIZN85
②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类型 dH?;!sJ
3.法律行为与代理 BxlpI[yWq
(1)法律行为 @;Yb6&I;
①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5(TI2,4
②法律行为的分类 9%iqequ
③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 a\^DthZ!;|
④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法律行为 Jg|/*Or
⑤无效的民事行为 1+Ja4`o,iS
⑥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Y~bp:FkS
(2)代理 N2=gSEY
①代理的概念和特征 &!Y^DR/
②代理的适用范围 v5 $"v?PT
③代理的种类 L}x"U9'C
④代理权的行使 LWf+H 4iZ}
⑤无权代理 "'dt"x)
4.诉讼时效 :^! wQ""
(1)诉讼时效的概念 L@0DT&5
(2)诉讼时效期间 a+,)rY9
(3)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与延长 Vh4z+J
OC
5.违反经济法的法律责任 CKrh14ul
(1)法律责任的概念 Cz m`5
(2)违反经济法法律责任的形式 - C8h$P
①民事责任 1% EIP-z
②行政责任 's!EAqCN
③刑事责任 pOGVD
(3)解决经济纠纷的方式 v!K%\h2A
①仲裁 *>zr'Tt,W
②诉讼 Kx$
?IxZ
二、本章重点、难点 .kvuI6H
第一节 经济法概述 6^}GXfJAc
一、经济法的形式 x^9W<
包括: [Gy sx
1.宪法 rsy'ZVLUj
宪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此为经济法的形式之一。 ?Tt/,Hl?D
2.法律 +
ECV|mkk
法律在地位和效力上仅次于宪法。 a'XCT@B
3.行政法规 rJKX4,
M
行政法规是指作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Q\QZu@
4.地方性法规 <fWho%eOK
5.部门规章 9e1gjC\ c
6.司法解释 5|wQeosXxI
7.国际条约或协定 ${0Xq k
国际条约或协定能够成为我国经济法的形式,必须是我国参加或承认的。
UYGl
第二节 经济法律关系 k7f[aM 5]
任何经济法律关系都具有三个基本构成要素,即主体、内容和客体。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其中任何一项发生变更,都可能会引起经济法律关系的变更。 OJQ7nChMm
一、经济法律关系主体 A&)P_B1|
(一)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资格 1m|1eAGS{
经济法主体资格取得的方式: I)O%D3wfMW
1、依照宪法和法律由国家各级权力机关批准成立; [}}oH
m3&
2、依照法律和法规由国家各级行政机关批准成立; Nr6YQH*[
3、依照法律、法规或章程由经济组织自身批准成立; y @h^
4、依照法律、法规由主体自己向国家有关机关申请并经核准登记而成立; ,1RW}1n
5、由法律、法规直接赋予一定身份而成立等各种情形。 `:?padZG
未取得经济法律关系主体资格的组织不能参与经济法律关系,不能从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不受法律保护。 "n:L<F,g
二、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YtxBkKiJ2V
概括起来,可分为三大类:物、行为和智力成果。
hFs0qPVY
1、物,亦称有体物。不能是限制流通物和禁止流通物。 R qOEQ*k
2、行为。经济管理行为、完成一定工作行为和提供一定劳务的行为、经济决策行为、经济命令行为、审查批准行为以及经济监督检查行为。 2lE {
P
3、智力成果。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 BDD^*Y
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x|4Tm
(1)特殊的物,货币、有价证券,可以成为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A\.k['!
(2)在一定的条件下,权利可以成为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ZLxe$.V_
第三节 法律行为与代理 GcHWalm
一、法律行为 .ikFqZ$$
(一)法律行为的分类 (;V]3CtU*
法律行为从不同角度可作不同的分类: _QkU
,[E
(二)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 73 Tg
{~
1、法律行为的实质有效要件: HC+
(FymV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LHR%dt|M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M6M'>Tin
2)意思表示真实 ?)5}v4b
如果行为人的意思表示是基于胁迫、欺诈的原因而作出的,则不能反映行为人的真实意志,这就不能产生法律上的效力。 VCkhK9(N
如果行为人故意作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则该行为人无权主张行为无效。 0'c<EJ
如果行为人基于某种错误认识而导致意思表示与内在意志不一致,则只有在存在“重大错误”的情况下,才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予以变更或者撤销。 H /*^$>0Uo
2、法律行为的形式有效要件 Q^ bG1p//.
《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_dIv{L!
特殊书面形式主要指公证形式、审核批准形式、登记、公告形式等。 S!up2OseW
一般而言,书面形式优于口头形式,特殊书面形式优于一般书面形式。 gXc&uR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