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纵向的角度学习权益法。 "P\k_-a'
第二个角度—纵向:就是按业务发生顺序具体运用以上从横向所学习的四个科目。 Pwf2dm$,+
首先,我们必须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思路,或说在头脑中必须有一条主线。只有思路清晰才不会思维混乱。 L3lf2 8W
妙法:狠抓★一条线: jG)fM?
投资时—分红时—资本公积增减变动时—实现净损益时—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 u:&
gp
★这条线就是权益法的关键所在,灵魂所在!!!!!掌握了它也就掌握了权益法的大部分(不是全部,因为还有一些注意的问题需要解决)。 J@C8;]
▲ 这里提醒大家必须注意的是:在做投资题时一定要按照这五步一条线来做,无论业务有还是没有,都要从头到尾时刻想着这5步,没有就不写,但是想的过程必须要有的。 XFeHkU`C
(大家记住这条线后,后面的内容可以不看。) ^eQK.B
(
▲还有一个关键:在这条线上的每个点上我们必须清楚的知道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3ddH@Y|
投资时:注意①投资点②投资点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总额是多少③股权投资差额或资本公积的形成。分两步。 EzqYHY+_r
分红时:注意①投资这个时点②分清是投资前被投资企业实现净利润的分配额还是投资后被投资企业实现净利润的分配额 yz8ZY,9
资本公积增减变动时:注意影响金额是多少
^]o]'
实现净利润时: 注意①投资点②一定记住确认的投资收益是投资后被投资单位实现的。 b<};"
H0a
发生亏损时: 注意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净亏损”孰低②关键还在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的求解,只有在前面思路清晰的情况下才能做对,它是权益法中的一个难点。(这里的典型题是:轻松过关一P41三、3) Bi/=cI
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 注意①一定不要忘记次年及以后年度的摊销②在亏损时如果投资的账面价值已经减计至零应停止摊销。 z1wy@1
o'
下面我们以03年的考题计算题第一题来学习具体运用这个方法:(其实这道题并不典型,其中没有涉及到或很少涉及在每一个点我们所需要注意的问题,但通过做这道题却可以训练我们学习这条线的具体运用,如何形成清晰的思路。特别是对“投资”的权益法仍然不知所云的CPA考友。) YbB8D-
1、 2000年度的账务处理 Uq `B#JI
(1) 2000年1月1日投资时:(注意:投资点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总额是多少8100万元) b7Jk{x #u
①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投资成本)5200 NF&R}7L
贷:银行存款 5200 r7o63]
②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股权投资差额) 664 8X!^ 2B}J
贷: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投资成本) 664 [R*UPa
(2)分红时2003年3月20日宣告发放1999年度现金股利(注意:分清是投资前被投资企业实现净利润的分配额还是投资后被投资企业实现净利润的分配额)这里是投资前 }eb}oK
借:应收股利 280 iIji[>qz
贷: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投资成本) 280 &dp<i[ec^
2000年实际发放: uoR_/vol8
借:银行存款 280 \M(0@#-$C
贷:应收股利 280 pt<!b0G
(3)资本公积增减变动 $50A!h
(4)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 ce!0Ws+
借:投资收益 66.4 6,*hzyy}Qu
贷: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股权投资差额) 66.4 hZf0q 2
(5)实现净利润时 }/q]:3M|
借: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损益调整) 336 { \9vW; '
贷:投资收益 336 ,0
O9!^
2、 2001年度的账务处理 QxG:NN;jW
(1)投资时 H4p N+
(2)分红时 PB00\&6H
(3)资本公积增减变动 :S'P
lH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股权投资准备) 123.2 VCfa<hn
贷: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 123.2 u^T)4~(
(4)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注意千万不要忘记) @T[}]e
借:投资收益 66.4 udVEOn$
贷: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股权投资差额) 66.4 !PJD+SrG
(5)实现净利润时 kbS+3#+
借: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损益调整) 504 Y5e6|b|
贷:投资收益 504 L;$Gn"7~
2002年度的账务处理 19O /Q,9
(1)投资时 ee}&~%
①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确定投资的入账价值 - ` F#MN
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2200-300-100)+220+240*17%=2040.8 ,paD/
借:长期股权投资—E公司(投资成本)2040.8 '*H&s
贷:银行存款 2040.8 ?
hU0S
②看是形成股权投资差额还是形成资本公积。关键是确定被投资单位在投资这个点上的所有者权益总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E公司(投资成本) 159.2 FJJ+*3(
贷: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 159.2 ,?g}->ZB
6qg_&woJ3
(2)分红时 l2Z!;Wm(
(3)资本公积增减变动 s{x{/Bp(KK
(4)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注意千万不要忘记) &?C%
-"|c
(5)实现净利润时 e<o{3*%p)
借:长期股权投资—x公司(损益调整) 320 ?EQ]f34
贷:投资收益 320 VsEMF i=
《妙法突破会计难点系列》之所得税会计 <nDuN*|
?IRp3H
在现有的资料里,我见过有一篇“所得税处理三步曲”写的不错,但我觉得还不够简练。在这里我总结了自己的一点学习心得,感觉很是受用,希望对各位CPA考友有帮助。 2k}~"!e1
第一步:计算应交所得税 KY 085Fvs
本期应交所得税=税前会计利润+会计折旧或减值-税法差异折旧或减值(这样做可以不用费脑子考虑到底是+还是-) =yo?] ZS
第二步:计算递延税款本期发生额(这一步是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关键,也是最难的地方,解决好了递延税款的问题,所得税会计就算会了大半了) Ca}T)]//
非常好的公式:递延税款本期发生额=递延税款期末余额-递延税款期初余额 WgX9k J
问题在这里:递延税款期末余额和递延税款期初余额到底怎么求?(思考一下你的方法) GBnf]A,^@
妙法求解:递延税款期末余额=(期初时间性差异+/-本期会计时间性差异)*现行税率。(一定是现行税率。这里计算的关键之处在于+/-号的处理,大家只要记住一句话“会计折旧或减值大就在借方(+号),税法折旧或减值大就在贷方(-号)”) yg34b}m{
递延税款期初余额=期初时间性差异*前期税率(一定注意税率是前期税率) fui;F"+1
第三步:倒挤所得税费用 Za,rht
根据分录确定如何倒挤 1t7 vP;
借:所得税 2;X{ZLo
递延税款 ;
s{k32e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sk*AlSlM
现在我通过下面的一道例题来说明这一方法: *b#00)d
1. 甲股份有限公司为境内上市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20×0年度实现利润总额为5000万元;所得税采用债务法核算,20×0年以前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15%,20×0年起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 t* eZe`|
20×0甲公司有关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及转回等资料如下(单位:万元): Sh&n
DdF"
项 目 年初余额 本年增加数 本年转回数 年末余额 $OEhdz&Fi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120 0 60 60 u.W}{-+kp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1500 100 0 1600 9w\yWxl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0 300 0 300 ZH6#(;b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0 150 0 150 #+$pE@u7A
假定按税法规定,公司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均不得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甲公司除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作为时间性差异外,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Si=zxy T
假定甲公司在可抵减时间性差异转回时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 @hC ,J
要求: R%l6+Okr
(1) 计算甲公司20×0年度发生的所得税费用。 ^yLiyR e\
(2) 计算甲公司20×0年12月31日递延税款余额(注明借方或贷方)。 JBzRL"|
(3) 编制20×0年度所得税相关的会计分录(不要求写出明细科目)。 7i(U?\A;.
解答如下: `-Yo$b;:
(1) 第一步:计算应交所得税 tx0`#x
应交所得税额=[5000+(100+300+150)-60]×33%=1811.7(万元) ?+6w8j%\
**注释:八项减值都是时间性差异,税法始终不认,计提的减值都在递延税款的借方,这是常识。 c*F'x-TH
公式:本期应交所得税=税前会计利润5000+会计折旧或减值(100+300+150)-60-税法折旧或减值0=1811.7,注意这里的60实际上是会计减值的转回,而不是税法减值,因为税法减值是0 d@-s_gw
第二步:计算递延税款本期发生额(这一步是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关键,也是最难的地方) HCj/x<*F
递延税款期末余额=[(120+1500+100+300+150-60)-0]*现行税率33%=696.3。这也就是递延税款的期末余额。注意这里的60实际上是会计减值的转回,税法上根本不认减值,所以税法减值为0 ['1JNUX
递延税款期初余额=(120+1500)*前期税率15%=243 ^\|Hz\"*
递延税款本期发生额=递延税款期末余额-递延税款期初余额=696.6-243=453.3(借方,因为会计减值大) |S0]qt?
第三步:倒挤所得税费用 E(t:F^z&D
所得税费用=1811.7-453.3=1358.4 .FV
wZ:d
(2)计算甲公司20×0年12月31日递延税款借方或贷方余额 |Uf[x[
递延税款年末余额=[(120+1500+100+300+150-60)-0]*现行税率33%=696.3
d3%1P)
(3)编制20×O年度所得税相关的会计分录> lJZ-*"9V
借:所得税 1358.4 }M_Yn0(3
递延税款 453.3 ::'DWD1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1811.7 "^
?|=sQ
《妙法突破会计难点系列》之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 A\Ax5eeL
o0SQJ1.a$
c;RB!`9"
成本法虽然不是投资的重点,但作为投资的一部分仍然比其他章节重要,他可以出客观题,在成本法转权益法中也会用到。如果对成本法不理解就不能很好的学好权益法,也就不能学好投资。 E<=h6Ha
大多数CPA考友都头疼的是教材上的两个公式,怎么看也不明白,其实这两个公式看不明白也没关系,根本不用去看。当看完了以下的解题妙法或说解题技巧后,你也许会豁然开朗! jGV+ ~a
准备好:教材第77页例题10、轻松过关一第30页中的三(三)的例题。 8Ter]0M&
大家首先必须明确以下三个问题: ]*fiLYe9
o]Ln:k l
(1)注意一个节点: "Yh[-[,
前 股权购买日(投资日) 后 5Z
(1&
冲减投资成本 计入投资收益 4(2iR0N
gZ{q85C.>
(2)明确两个概念:应收股利累计数和应收净利累计数 a+wc"RQ
|
(3)我国的分红是压年分的,就是今年分配的是以前年度的。 fK-tvP0}*
(4)成本法下,关于现金股利的处理只涉及三个科目:应收股利、投资收益、长期股权投资 !\e&7sV~Q
大家都知道投资时和分配投资前的股利时的分录,很简单,略。 y~ubH{O#
成本法的难点就在于次年分配现金股利时如何处理,关键也就在这里。于是就有了下面的妙法!
~lg1S
妙法做次年分配现金股利时的分录: 三步走 W=Y?_Oz
第一步:计算总分录里的“投资收益”(一定在贷方 Gvo|uB#
大家记住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一句话:应收股利累计数和应收净利累计数二者孰低,那么总分录里的“投资收益”就是谁。(这是问题的关键,也是本妙法的关键点,妙就妙在这里。大家看出来没有?)由此就有了下面的两步走: >LqW;/&S<
第二步:确定总分录里的“应收股利”金额。(一定在借方) ">$.>sn{
妙法:应收股利=分配的现金股利(4.5)(一定等于)(以轻松过关一第30页中的三(三)的例题,它的(2)为例说明) ykq9]Xqhv
借:应收股利 4.5 &RSUB;ymL
贷:投资收益 4.5 {R5{v6m_
第三步:倒挤“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 MSef2|"P#
由于总的投资收益(4万)是应收股利累计数(1+4.5)和应收净利累计数(4)二者孰低。所以大家应该看出来了吧, “应收股利”确定出来了(一定在借方),总分录里的“投资收益”确定出来了(一定在贷方),“长期股权投资”也就确定出来了(倒挤)。总的分录也就很好写了: W
PDL$y
借:应收股利 4.5 |ji={
贷:投资收益 4 BbCt_z'
长期股权投资 0.5 :Ng4?
+@r
大家看一下,是不是没用到教材里的公式,教材里的公式只会使我们更糊涂。那么接下来大家做一下“教材第77页例题10、轻松过关一第30页中的三(三)的例题”体会一下,是不是很简单,根本不用费很大脑筋。 %+>t @F,GM
《妙法突破会计难点系列》之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应收股利累计数和应收净利累计数二者孰低,那么总分录里的“投资收益”就是谁”这句话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