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L&m4O#|
17页:顺数第4段第3行,把“债权人的负债价值”改为“债权人的债权价值” ,RN:^5 p
17页:顺数第4段第6行: QJ|a p4r
(1)把“发行新债券或举借新债”改为“举借新债”,(修改理由:发行新债券属于举借新债); 4e;QiTj
(2)把“旧债券或老债券”改为“旧债”,(修改理由:“旧债券”和“老债券”是同义词,并且含义狭窄) 7<H
|QL&
!ZU2{
第二章: ]0L&v7[
50页:顺数第7行,把“应收、预付款项”改为“应收款项” udeoW-_
修改理由:“预付款项”将来收回的是存货,并不是现金,所以,不应该属于速动资产。 1".v6caW
57页:(2.20式)把“营业收入或净资产”改为“营业收入或净产值” M4xi1M#%
65页:(2.45式)把“营业净利润=净利润/营业收入×100%”改为“营业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100%” jNeI2-9c}
69页:(2.49式),把“资产净利率”改为“总资产净利率” c^`]`xiX
(2.50式),把“营业净利润”改为“营业净利率” 4[r/}/iGo
81页: Kt0(gQOr0
(1)倒数第19行,把“依据2.70式”改为“依据2.68式” ':R,53tjl
(2)倒数第2行,把“最重要的不利因素是总资产周转率营业净利率降低”改为“最重要的不利因素是总资产周转率降低” b~-%c_
82页:顺数第2行,把“重点关注营业净利率降低”改为“重点关注总资产周转率和营业净利率降低” |a{Q0:
修改说明:本题中“总资产周转率降低”是最不利的因素,当然应该重点关注。 GU Q{r!S
83页:倒数第15-16行 uytE^
把“金融活动的损益是税后利息费用,即利息收支的净额”改为: @,XSs
“金融活动的损益是负的税后利息费用,即税后利息收支的净额” r\;ut4wy
修改理由: fL]Pztsk+
(1)利息收支的净额=利息收入-利息支出,如果利息收入=0,则利息收支的净额=-利息支出,所以,应该把“税后利息费用”改为“负的税后利息费用”;或者根据“利息费用=利息支出-利息收入”来理解;或者根据“净利润=经营活动损益+金融活动损益=税后经营利润-税后利息费用(参见教材86页的续表)”来理解。 I7^zU3]Ul
(2)既然前面强调的是“税后利息费用”,后面的“利息收支”也应该强调为“税后”的,所以,应该把“利息收支的净额”改为“税后利息收支的净额” L
],f3<
85页:表2-27 6=N`wi
(1)应该删除“三、主营业务利润”这一行 2S' {!A
修改说明: n<B<93f/
正确的表达式应该是: hQNe;R5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而表2-27中的表达式是: LSQz"Ll
l
主营业务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 _4 c
vX
(2)把“减:资产减值损失”改为“资产减值损失”; } G<rt
(3)把“投资收益”向右缩进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左边对齐; h~wi6^{&Y
(4)把“四、税前营业利润”改为“三、税前营业利润” tTU=
+*Io
(5)把“五、税前经营利润”改为“四、税前经营利润”; DS|
KkTy3
(6)把最后一行的“6200”改为“6014” pKS
{ 6P
修改说明:本年的平均所得税税率应该=3880/16000×100%=24.25%,24800×24.25%=6014 )#F]G$51r
86页:表2-27的续表 lD{Aa!\
(1)把“六、经营利润”改为“五、税后经营利润” fh^lO ^
修改说明:修改之后的表达式为:税后经营利润=税前经营利润-经营利润所得税费用,看起来很合理;另外,87页的图2-2中,提到了“税后经营利润率” -+t]15
(2)把“净利息费用”改为“税后利息费用” moVbw`T
(3)把“本年金额”中的“18600、2200、6600、25.00%”改为“18786、2134、6666、24.25%”
$)H@|<K
修改说明:3880/16000×100%=24.25%,8800×24.25%=2134 y$<Vha
(4)删除“利润合计:”所在行的本年金额“0”和上年金额“0” N$[$;Fm:
(5)表2-28上数第4行,把“销售经营利润率和净资产周转率”改为“税后经营利润率和净资产周转次数”(修改说明:这是为了与图2-2、表2-28保持一致) 7Ol}EPf#
86页:表2-28 .@
-$5Jw
(1)把“经营利润率(经营利润/营业收入)”改为“税后经营利润率(税后经营利润/营业收入)”; yz2Ci0Dwy
(2)把“(经营利润/平均净经营资产)”改为“(税后经营利润/平均净经营资产)”; ^*~;k|;
&
(3)把“(净经营资产利润率-净利息率)”改为“(净经营资产利润率-税后利息率)” KN"S?i]X
修改说明:把“净利息”改为“税后利息”是为了保持与(2.75式)的写法一致。 . @Ut?G
87页:图2-2 WL+]4Wiz
(1)把“资产利润率15.490%”改为“净经营资产利润率15.490%”(参见表2-28); hp"L8w
(2)把“净利息率”改为“税后利息率” SR*wvQnOx
87页:表2-29 R}mn*h6
(1)把“净利息率”改为“税后利息率”; 1N2,mo?2
(2)把“净利息率变动”改为“税后利息率变动”; #yI.nzA*
(3)把“财务杠杆变动”改为“净财务杠杆变动” 7w;O}axI
87页:倒数第5行 8.bKb<y
(1)把“经营资产利润率的降低”改为“净经营资产利润率的降低” ET];%~ ^
(2)把“5.033”改为“5.033%” wv^rS^~
88页: #0 6-
:
(1)顺数第2-3行:把“为分析财务杠杆提供了方便”改为“为分析净财务杠杆提供了方便” =uDgzdDyE
(2)顺数第3行:把“净债务的利息率”改为“税后利息率” E+C5 h
;p&
(3)顺数第5、6、7、11、18行,把“净利息率”改为“税后利息率”; ,<DB&&EV8
(4)顺数第9行:把“利息较高”改为“利息率较高” !A1)|/a@
(5)顺数第12行:把“投资与经营资产”改为“投资于经营资产” Xtq{%
把“偿还利息后”改为“偿还税后利息后” 5X.e*;
(6)顺数第13行:把“利息越低,经营利润越高”改为“税后利息越低,税后经营利润越高” d2s OYCKe
(7)顺数第19行:把“主要有资本市场决定”改为“主要由资本市场决定” /=uMk]h
(8)顺数第20、21行:把两处“财务杠杆”均改为“净财务杠杆” e4FM} z[
(9)顺数第22-23行:把“0.6179元的债务”改为“0.6179元的净债务” aCV4AyG
(10)顺数第25行:把两处“财务杠杆”均改为“净财务杠杆” 9z?oB&5
(11)倒数第12行,把“税后借款利息的上限”改为“税后利息率的上限” /m _kn
v+"rZ
第三章: P'MY[&|mM'
89页:倒数第7行,把“为资金时间价值”改为“为货币时间价值” Hqh6:RuL
95页:〔例3-10〕把题干第2行中的“每月可节约”改为“每年可节约”,把题干第3行的“319416万元”改为“319416元”(修改理由:参见答案中的表达式:319416=80000×(P/A,8%,n),其中80000的单位是元) 4x%(9_8{-
98页:〔例3-15〕题干第1行中的“每股每月”改为“每股每年”(修改理由:8%是年利率) /WPv\L
101页: mW%?>Z1=>d
(1)倒数第3行,把“2000/5000=4”改为“2000/500=4” aAu>Tn86D.
(2)倒数第2行,把“相应的利率”改为“相应的数值” *c[2C
(3)倒数第13行,把“13.59%”改为“13.72%” "!K'A7.^
(4)倒数第14行,把“5.3282-4.9164”改为“5.3282-4.9464”(参见后面的系数表) !QmzrX}h
(5)倒数第17行,把“4.9164”改为“4.9464” qC!&x,}3
107页: W(fr<<hL
(1)A项目的标准差的表达式,把“(-2.5%-12.5%)”改为“(-25%-12.5%)”;把“10.87%”改为“15.37%” ~"Gf<3^y+
(2)B项目的标准差的表达式,把“6.12%”改为“7.09%”
wiX ~D
(3)倒数第11行,把“10.87%”改为“15.37%” >s3gqSDR
108页:〔例3-24〕答案:
}B7K@Wu#
(1)把“10.87%/12.5%=86.96%”改为“15.37%/12.5%=122.96%” VCy5JH
(2)把“6.12%/11.5%=53.22%”改为“7.09%/11.5%=61.65%” *]J dHO
(3)第9行,把“86.96%”改为“122.96%” ^% Q|s#w.
(4)第12行,把“53.22%”改为“61.65%” ~tB;@e
109页:综合标准差931.44(元)的计算表达式,根号中第2个分母应该是1.06的2×2=4次方,第3个分母应该是1.06的2×3=6次方 +MK6z
f
110页: =OJ;0 /$6
(1)倒数第1段: 4;`Bj:.
顺数第2行,把“相关系数为1”改为“相关系数大于0”(修改理由:“相关系数为1时”正确的表述应该是:一种证券报酬率的增长总是与另一种证券报酬率的增长成比例。教材中的“增长同步”含义是“同向变动”) ^BZkHAp
顺数第3行,把“相关系数为-1”改为“相关系数小于0”(修改理由:“相关系数为-1时”正确的表述应该是:一种证券报酬率的增长总是与另一种证券报酬率的减少成比例。教材中的“一种证券报酬率增长则另一种证券报酬率减少”含义是“反向变动”) %=j3jj[
(2)(3.27式),把“相关关数”改为“相关系数” <*H^(0
113页: >*twTlb{
(1)顺数第6行,把“获取风险报酬W”改为“获取含有风险的报酬W”(修改理由:W中应该包括无风险报酬,而不仅仅是风险报酬,类似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中的“必要报酬率”) }G$]LWgQx
(2)图3-6: @+U,Nzd
横轴:把“W”改为“W1”
O?EB8RB
把“E(W2)”改为“E(W)” 修改说明:参见该页顺数第5行中的“E(W)” 1G~S|,8p
纵轴:把“U(W1)”的位置上移,移至“W1”的纵坐标处; h?\2_s
把“U(E(W2)”改为“U(E(W)” 修改说明:参见该页顺数第6行中的“U(E(W)”
zm9TvoC%}
(3)第一段倒数第2行:把“U(E[X])>E(U[X])”改为“U(E[X])<E(U[X])” HEqWoV]{d
修改说明: Rd+P,PO
以图3-6为例,E(U(W))指的是E(W)在直线上的纵坐标,高于U(E(W)) &$`hQgi
即:E(U(W))> U(E(W))或者说:U(E(W))< E(U(W)) hM@\RPsY
114页: mxwdugr`
(1)倒数第2行:把“U(E[X])<E(U[X])”改为“U(E[X])>E(U[X])” \F, DA"K_
(2)倒数第3行,把“效用上网增加率”改为“效用的增加率” y%]8'q$
~`Qko-a&
第四章: *0Gz)'
121页:倒数第13行,把“减去折旧费用”改为“减去折旧与摊销费用”(修改理由:参见124页(4.11式)以及130页例题) xa( m5P
122页:(4.3式)和(4.4式),把“折旧费”改为“折旧与摊销费” h!&sNzX
129页: 1-I
Swd'u
(1)倒数第12行,(4.17式)把“折旧率×所得税税率”改为“折旧额×所得税税率” XC15 K@K
(2)(4.18式)把“(残值收入-预计残值)”改为“(残值收入-账面净值)” M4Z@O3OIE
修改说明: 5H,G-
如果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大于项目寿命期,则项目结束时,按照税法规定的折旧未全部计提,此时,不能按照“(残值收入-预计残值)×所得税税率”计算,而应该按照“(残值收入-账面净值)×所得税税率”计算; AV&yoag1
如果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小于或等于项目寿命期,则项目结束时,按照税法规定的折旧全部计提,此时,(残值收入-预计残值)=(残值收入-账面净值) 7dh1W@\
132页:表4-7,把“按4.5%折现”改为“按3.7%折现” A CNfS9M_w
133页:顺数第12-13行,把“项目总投资”改为“原始投资额”(修改说明:参见4.21式) P4
ul[zZ
136页:倒数第8行,把“指未来现金流入现值与现金流出现值的比率”改为“指投产后按预定折现率折算的各年净现金流量的现值合计与原始投资额的现值合计的比率” :&'{mJW*{t
把(4.26式)修改为“获利指数=投产后各年净现金流量的现值合计/原始投资额的现值合计” @E`?<|B}
修改说明: D
y6$J3 r
(1)修改前的“未来现金流入现值与现金流出现值的比率”表示的含义与137页例题答案不符。 _baYn`tFw-
(2)修改后的表述与中级教材一致。 '!vc/Hw
138页: BX;5wKfA
(1)顺数第6行,把“1%+”改为“1%×” ZeasYSo4P
(2)顺数第11行,把“以项目的净收益抵偿”改为“以项目的净现金流量抵偿” )He#K+[}^4
(3)表4-12 Ni[4OR$-O
把A方案“回收额”栏中的“21884”改为“18546”;把B方案“回收额”栏中的“9015”改为“5902” Oi:JiD=
修改理由:只有这样修改,才能在“未回收额”栏中出现“0”,也可以参见134页的表4-9。 ;Hm'6TR!
139页:删除顺数第17行的“净现值率法适用于投资额相等或相差不大的互斥方案之间的比较” aI#4H+/
删除理由:教材中的这个说法与136页例题不一致,例题中A的投资额为40000元,B的投资额为18000元,两个方案的投资额相差很大,但是却可以用净现值率法比较。 z)F#u:t
150页: *2u
E
(1)顺数第9行,把“项目寿命期”改为“项目计算期”(修改理由:“项目寿命期”中不包括建设期) ?BCy J
(2)〔例4-14〕题目答案中“S/P”全部改为“P/S” Wf02$c0#K
153页: }wt%1v-10U
(1)表4-26,“旧设备流出现值合计”改为“旧设备现金流量现值合计” |U[y_Y\a
(2)表4-27,“新设备流出现值合计”改为“新设备现金流量现值合计” dhRJg"vrQ
修改理由:修改前的“流出现值合计”都是负数,而现金流出的数值是大于0的,“流出现值合计”不可能是负数。 +I|8Q|^SD
!>;w!^U
第五章: G2mNm'0
163页:图5-2下面:把“若预期的股利为以恒定比率增长的永续年金”改为“若预期的股利以恒定比率增长”(修改理由:在永续年金中,各项数值都是相等的,不可能是以恒定比率增长的) &yH#s
8^8
174页:(5.22式)“证券i的风险溢价”表示的内容有误,应该把“证券i的贝塔系数”包括在内 g jG2
183页:把“B=-18.8679”改为“B=-18.87”(修改理由:为了保持与表达式50×0.5-18.87=6.13的一致) >L2*CV3p
184页: zCXqBuvu1
(1)第一行:“20%或下跌10%”的数据设计得不合理,因为(1+20%)×(1-10%)不等于1,不符合“上行乘数×下行乘数=1”这个关系。 J;~|ph
(2)图5-15存在问题,例如:由40上涨为50时,上涨了25%;由50上涨为60时,上涨了20%;由30上涨为40时,上涨了33.33%,上涨的比率25%、20%、33.33%不相等,这是不正确的。另外,下降的比率也不相等,也是不正确的。 n~z\?Y=*
189页:把倒数第12和13行的“利润”改为“净现金流量” t\5c@j p
190页:倒数第7行 $CtCOwKZ
“1年后项目的现金流入量翻倍实现的净现值为666.67万元(100/0.06-1000)”这个表述存在问题,因为现金流入量翻倍之后变为100×2=200(万元),应该改为:“1年后项目的追加投资实现的净现值为666.67万元(100/0.06-1000)” sz09+4h#
191页:倒数第15行,应该把“0.565%(1.07 1/12)”改为“0.565%(1.071/12-1)” o0;7b>Tv
196页:倒数第6行,把“5%的折价售出”改为“7%的折价售出”(修改理由:答案中是按照12.10×0.93计算的) rFag@Z"["
]H
2R
第六章: }(i(Ar-
202页:图6-1“机会成本线”画的不正确,应该通过0点,因为现金持有量为0时,机会成本=0 ='/Z;3jt]x
203页: &>}.RX]t
(1)表6-1,应该把其中的“现金持有量”改为“平均现金持有量”,因为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平均现金持有量×机会成本率。 $fArk36O#
(2)表6-2的下方 @vH2Vydu
把“持有300000元现金时”改为“平均持有300000元现金时”; jOv"<
把“故300000元是该公司的最佳现金持有量”改为“故600000元是该公司的最佳现金持有量”,(说明:30000×2=60000) 5]"BRn1*
204页:图6-2,“机会成本线”画的不正确,应该通过0点 %= u/3b:o
219页:表6-11中,“现金折扣”应该属于“信用成本”,因为如果不存在商业信用(赊销),不可能存在现金折扣。因此,计算“扣除信用成本前贡献”时,不应该扣除“现金折扣”,应该把“现金折扣”列入“信用成本”的范畴。说明:09年中级财管教材已经这样修改了。 +80 2`eax
225页:倒数第2行,把“D/F”改为“D/Q” 9EgP9up{6!
231页:(6.29式)把“D/C”改为“D/Q” N2~$rpU3
232页:顺数第6行,(2)自制零件的Q*的表达式,把根号里面分子上的“1000”改为“100” oW'POAr
234页: `!c,y~r[
把顺数第5行和第6行的“S10”均改为“S20” SfI*bJo>V
把顺数第12行和第13行的“S20”均改为“S40” 7u%a/ <
把顺数第18行的“S30”改为“S60” nlfPg-78B+
rnvQ<671W
第七章: 9={N4}<
242页:〔例7-2〕应该把“4.4%”改为“4.5%” ko[TDh$T5
修改理由: .:0M+Jr"
根据教材305页的内容可知,当票面利率=市场利率时,债券平价发行。而本题中,按照答案的思路,如果把9%改为8%=票面利率,则半年的折现率小于4%,计算出的债券发行价格大于1000元,并不是平价发行,与305页的说法矛盾。 5gNLO\
247页:(7.14式)把分子上的“S-V”改为“S-VC” A o3HX
253页:倒数第2行,把“债务资本成本”改为“税前债务资本成本” \.>.c g
261页:顺数第12行,把“债务水平过低以至于不能充分利用利息税盾”改为“债务水平过低不能充分利用利息税盾” Z H-5Qy_
262页:第1行,把“新策略的总体期望价值为负”改为“新策略的总体期望价值减少”(修改理由:参见261页的表7-5) |QYZRz
?:}Pa<D&K
第八章: &telCg:
275页:倒数第6行的“回归直线法作为时间序列预测的一种方法”与272页倒数第2行的“回归预测法是因果分析法中很重要的一种方法”的说法矛盾。 7z<Cu<
276页:表8-4,把右上角标明的“单位:万元”改为“单位:元”(修改理由:该页倒数第3、4行的计算结果单位是“元”) Ex,JB +
277页: W(k:Pl#
(1)表8-5下面第3行,把“3500000万元”改为“3500000元”; GoeIjuELR
(2)表8-5下面第4行,把“1650000(万元)”改为“1650000(元)” XV2=8#R
修改理由:表8-5右上角标明的单位是“元” :HZ;Po
(3)倒数第9-10行,应该删除“(2)企业各项资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结构已经达到最优” +Jw{qQR/*
修改理由:筹资之后,企业各项资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结构会发生变化,由此可知,“企业各项资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结构已经达到最优”这个说法不正确。 gB+
G'I
282页:倒数第14行,应该把“在不改变经营效率”改为“在不增发新股,不改变经营效率” rA#s
修改理由: p37|zX
(1)如果增发新股,则“股东权益本期增加”不等于“本期净利×本期收益留存率”,则(8.17式)不成立; ]C)|+`XE@
(2)根据教材280页倒数第二段可知,“平衡增长”就是“可持续增长”,所以,必须加上“不增发新股”这个前提。 I q,v
(3)根据教材289页的“在不增发新股的情况下,如果某一年的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与上年相同,……可称之为平衡增长”,可知,“平衡增长”就是“可持续增长”。 "]<}Hy
285页:顺数第5行,应该把“两个公式计算的可持续增长率是一致的”改为“在不增发新股的情况下,两个公式计算的可持续增长率是一致的” _<u;4RO(s
修改理由:如果增发新股,则(8.17式)不成立。 jaqV[*440U
288页:顺数第11-12行,应该删除“这就是说......是无效的增长” v |ifI
删除理由: }N| \
(1)本题中不知道“新增投资的报酬率”和“要求的报酬率”,所以,“如果新增投资的报酬率不能超过要求的报酬率”这个说法在本期中缺少依据; 56ZrCr
(2)本题中,是“净资产收益率”没有发生变化,教材中的“这就是说......是无效的增长”容易让学员误认为“净资产收益率不变”等同于“不会增加股东财富”,是“无效增长”。 ;
C_ >
297页:(8.20式)、(8.21式),应该把“股本数”改为“股数”;顺数第9行,应该把“总股本”改为“总股数” *tG11g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