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长期股权投资 2(uh7#Q
/pRv
i>_(:
(一)考试目的 #+<YFm\i
n:a~=^IV
通过本部分的考试,考核考生对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的核算的会计处理能力。 TQ![
"Pc}-&
(二)基本要求 J<0sT=/2$
d v4~CW%Td
1.掌握以下内容 OeGLMDw
$J4)z&%dr
(1)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 |A68+(3u
|J@
&lBlq
(2)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的会计处理; InL_JobE8r
(-J'x%2)
(3)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会计处理。 {.U:Ce
V}`ri~
2.熟悉以下内容 GsO(\hR6^
;eo}/-a_Xw
长期股权投资处置的会计处理。 jp"Q[gR##
pSAtn
3.了解以下内容 $J<WFDn9
pq_U?_5Z'r
(1)投资的概念; 'JgCl'k,
83]m/Iz
(2)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的概念; "C3J[) qC
o;DK]o>kH
(3)企业合并、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概念; w3VgGc~
X!{K`~DRX
(4)长期股权投资减值的会计处理。 G'Wp)W;])\
0`V=x+*,
(三)要点说明 r=37Q14v
/j3",N+I
1.相关概念 B&7:=t,m(
xVYa-I[Z
(1)控制是指有权决定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被投资单位为其子公司,投资企业应当将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 !ni
1 qM
KL!cPnAUu
(2)共同控制是指按照合同约定对某项经济活动所共有的控制,仅在与该项经济活动相关的重要财务和经营决策需要分享控制权的投资方一致同意时存在。投资企业与其他方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的,被投资单位为其合营企业。 $KT)Kz8tF
W8x&:5Fc)3
(3)重大影响是指对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力,但并不能够控制或者与其他方一起共同控制这些政策的制定。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的,被投资单位为其联营企业。 48S
NI
Ttl
m&d+C
(4)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 Jza?DhSAZ
*qYw
(5)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企业合并。在合并日取得对其他参与合并企业控制权的一方为合并方,参与合并的其他企业为被合并方。合并日,是指合并方实际取得对被合并方控制权的日期。
Oc,HnyV+
.*n*eeD,
(6)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的企业合并。在购买日取得对其他参与合并企业控制权的一方为购买方,参与合并的其他企业为被购买方。购买日,是指购买方实际取得对被购买方控制权的日期,即被购买方的净资产或生产经营决策的控制权转移给购买方的日期。 }tBw<7fe
V$FZVG/@#
2.长期股权投资在初始取得时应当按照初始投资成本入账 |Y6;8e`H
%TAS4hnu%
(1)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方(即投资企业,下同)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以及所承担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P:ly.
]1zud
合并方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即被投资企业,下同)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按照发行股份的面值总额作为股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所发行股份面值总额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EUh_`R
i`<L#6RBT
(2)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购买日,购买方(即投资企业)应以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以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加上为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之和,作为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其中,作为企业合并对价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作为资产处置损益计入当期损益。 m8
_yorz
2~QJ]qo =
通过多次交换交易分步实现的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即合并成本,为每一单项交易成本之和。在合并合同或协议中对可能影响合并成本的未来事项作出约定的,购买日如果估计未来事项很可能发生并且对合并成本的影响金额能够可靠计量的,购买方应当将其计入合并成本。 7;Lv_Y"b
[+l
6x1Am
(3)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企业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包括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直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 G{,DoCM5WL
K;Hgq4
(4)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企业应当按照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p(="73
G=gU|& (
(5)投资者将其持有的对第三方的投资作为资本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C Gn5]_#
d@$bPQQ$,
企业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实际支付的价款或对价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作为应收项目处理,不构成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8mLW^R:`
Dk$<fMS,7c
3.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G; exH$y
9
!UNO
下列长期股权投资,投资企业应采用成本法核算:一是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二是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 yJ]Va $M
BHU$QX
在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在取得时按照初始投资成本计价,其后,除下列情形外,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一般应保持不变: N^wHO<IO1
\Wg_ gA
(1)投资当年分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中属于投资前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利润分配的部分,应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t,r:='
8sBT&A6&j
(2)投资企业追加投资,追加的投资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Q}l~n)=
A)j!Wgs^z
(3)投资企业收回投资,收回的投资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pI@Ck
<}'=@a
(4)投资企业从被投资单位获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被投资单位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的部分。投资企业持有长期股权投资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投资企业按其应享有的份额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但投资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的数额,仅限于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上述金额的部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有关计算公式如下: oclU)f.,
79}jK"Gc
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投资后至本年末止被投资单位累积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投资后至上年末止被投资单位累积实现的净损益)×投资企业的持股比例-投资企业已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 dHg[r|xC
~:0w%
应确认的投资收益=投资企业当年获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 x@/:{B
|N)),/R_
投资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按照权益法进行调整。 Og@{6>
\RPwSx
4.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 hosY`"X
zG/? wP"
(1)在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在取得时按照初始投资成本计价。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G3]#Du
SsZSR.tD
(2)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投资企业应当按照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的份额,确认投资损益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投资企业按照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计算应分得的部分,相应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D:IG;Rsc
$%'3w~h`
(3)被投资单位发生净亏损的,投资企业在确认应分担被投资单位发生的亏损时,首先应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其次以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通常指长期应收项目,该项目没有明确的清收计划、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期间不准备收回的)的账面价值为限继续确认投资损失,冲减长期应收项目等的账面价值。 '+vmC*-I(
<Uj9~yVN]
在进行上述处理后,如果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投资企业仍承担额外义务的,应按预计承担的义务确认预计负债,计入当期投资损失。 AOKC1iD%Y
RjgJIVm(
被投资单位以后期间实现盈利的,投资企业扣除未确认的亏损分担额后,应按与上述相反的顺序处理,减记已确认预计负债的账面余额、恢复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及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确认投资收益。投资企业在其收益分享额弥补未确认的亏损分担额后,恢复确认收益分享额。 3iX\):4
Fsx<Sa
(4)被投资单位采用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与投资企业不一致的,应当按照投资企业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对被投资单位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整,并据以确认投资损益。 Wi!"Vcn
#pK"
^O*!
投资企业对于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在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投资企业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或承担的部分,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增加或减少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lt5gu! `u
GP %hf{
5.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 gJ9"$fIPc
(dQ=i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其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因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而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处置该项投资时应当将原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部分按相应比例转入当期损益。 q{B?j%.o
< FO=PM
6.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 nSBhz
|</) 6r
(1)企业对子公司、合营企业及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在资产负债表日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时,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将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金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i`+bSg
Gky^S#
(2)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将该长期股权投资在资产负债表日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类似金融资产当时市场收益率对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确定的现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Suo$wZ7J
q TN)2G
五、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 S ++~w9}
rMZuiRz*
(-)考试目的 XQfmD;U
&|RTLGwX
通过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考核,测试考生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货币性资产、非货币性资产等概念的掌握和运用情况;考核考生运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处置、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确认和计量原则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Y1;= W
Fzt
?M
(二)基本要求。 _'L16@q
hLk6Hqr7
1.掌握以下内容 1 0c.#9$
_!,
J iOI
(1)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条件、初始计量原则及其会计处理; f^u-Myk
(*Q:'2e
(2)固定资产的折旧和后续支出的会计处理、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及其会计处理、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的方法; woPj>M
ybJ wFZ80
(3)固定资产终止确认的条件,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处置的会计处理、投资性房地产转换和处置的会计处理; +`{OOp=
a@qc?
(4)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 ~gMt
U
!d!u{1Y&
(5)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确认和计量及其会计处理。 |K-`
DU]KD%kl
2.熟悉以下内容 sO6=w%l^
LfFXYX^
(1)研究与开发的概念; qz (x
'/@wk#,
(2)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的确定原则; ^w.]1x
vPz7*w
(3)投资性房地产的概念和范围; 6Xm'^T
\( #"g
(4)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的分类标准; IVxZ.5:L$
~eoM
2XlW
(5)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概念。 "opMS/a"7
1,bE[_
3.了解以下内容 #+AQ:+
P+|L6w*|[
(1)租赁的相关概念;
lG94^|U
emnT;kJ>
(2)货币性资产、非货币性资产的概念; }b&S3?ONt
S**eI<QFSk
(三)要点说明 *tEqu
%N1'
\y=oZk4
1.固定资产的概念和确认 8j3Y&m4^
,bdjk(
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2)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E
BBd
A!x
&,<
固定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1)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W [K.|8ho
15<? [`:6
周定资产的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使用寿命或者以不同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适用不同折旧率或折旧方法的,应当分别将各组成部分确认为单项固定资产。 GjHR.
p?-
DyGls8<\!
2.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 K
{k0_{
y5m2u8+
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固定资产的成本是指企业购建某项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这些支出包括直接发生的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也包括间接发生的费用,如应承担的借款利息、外币借款折算差额以及应分摊的其他间接费用。对于特殊行业的特定固定资产,在确定其成本时,应当考虑预计弃置费用因素。一般工商企业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报废清理费用,不属于弃置费用,应当在发生时作为固定资产处置费用处理。 fZ7AGP
9N}\>L)_
(1)外购的固定资产,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①、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以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各项固定资产公允价值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成本。 Dpw*m.f
Cg]),S
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应当在信用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摊销金额除满足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外,均应当在信用期间内确认为财务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kv3Dn&<rJ
/+SLq`'u)
(2)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按建造该项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作为入账价值。其中,必要支出包括工程用物资成本、人工成本、交纳的相关税费、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以及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 ~S\L(B(
N6}/TbfAR
①企业为在建工程准备的各种物资,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买价、不能抵扣的增值税额、运输费、保险费等相关费用,作为实际成本,并按照各种专项物资的种类进行明细核算。工程完工后剩余的工程物资,转做本企业库存材料的,按其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转做企业的库存材料。若存在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应当按减去增值税进项税额后的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转做企业的库存材料。建设期间发生的盘亏、报废、毁损的工程物资,减去保险公司、过失人赔偿部分后的余额,计入所建工程项目的成本;盘盈的工程物资或处置净收益冲减所建工程项目的成本。 p T 8?z
u%)gnj_
②在建工程应当按照实际发生的支出确定其工程成本,并单独核算。企业的自营工程,应当按照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机械施工费等计量;企业出包建造的固定资产,按照应支付的工程价款等计量;设备安装工程,按照所安装设备的价值、工程安装费用、工程试运转等所发生的支出等确定工程成本。 %g.cE}^
wLXJ?iy3
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因进行试运转所发生的净支出,计入工程成本。企业的在建工程项目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取得的、试运转过程中形成的能够对外销售的产品,其发生的成本,计入在建工程成本,销售或转为库存商品时,按实际销售收入或按预计售价冲减工程成本。 KBN% TqH|
&.*UVc2+Y
由于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的在建工程报废或毁损,减去残料价值和过失人或保险公司等赔款后的净损失,直接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 LtMM89u
VoZ{ I{>|
③所建造的固定资产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应当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日起,根据工程预算、造价或者工程实际成本等,按照估计价值确认为固定资产,并计提折旧。待办理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NC
}LC
<dH@e
(3)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的成本,应在办理了固定资产移交手续之后,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6,3o_"J!
Wa<<"x$
(4)融资租赁,是指实质上转移了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的租赁。在融资租赁方式下,在租赁期开始日,承租人应将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将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并将两者的差额确认为未确认融资费用。承租人在租赁谈判和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可归属于租赁项目的手续费、律师费、差旅费、印花税等初始直接费用,应计入租入资产价值。 Kx]SiejJ
}:Z A)
经营租赁,是指除融资租赁以外的其他租赁。对于经营租赁的租金,承租企业应当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按照直线法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其他方法更为系统合理的,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法。承租人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或有租金应当在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qEST[S V
mSxn7LG
3.固定资产的折旧 - Fbp!*.
u
0Lxz?R x]<
(1)固定资产的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应计折旧额,是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预计净残值,是指假定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已满并处于使用寿命终了时的预期状态,企业目前从该项资产处置中获得的扣除预计处置费用后的金额。使用寿命,是指企业使用固定资产的预计期间,或者该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 IL %]4,
w#9KtW,tt
(2)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是,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除外。以融资租赁方式租人的固定资产和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应当计提折旧;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和以经营租赁方式租人的固定资产,不应当计提折旧。 PWpt\g
Lau@HYW0
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但是,符合以下第(5)项所述情况的除外。 LJ(WU)CPc
P6 OnE18n
(3)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但是,符合以下第(5)项所述情况的除外。 U+)p'%f;
xZ9:9/Vg
(4)企业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应根据固定资产用途,分别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当期损益。企业一般应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不计提折旧。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 ?
W'p&(;
!=,4tg`
(5)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使用寿命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预计净残值。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的,应当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改变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 _]>1(8_N
:-k|jt
4.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7I_tb
tUJRNEg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通常包括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修理费用、更新改造支出等。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待固定资产发生的后续支出完工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从在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并按重新确定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计提折旧。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不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在发生时计入当期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 |HAJDhM,l
@%R<3!3v
5.固定资产的期末计量 WVy'f|3;
e yJ07
固定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予以终止确认:(1)该固定资产处于处置状态。(2)该固定资产预期通过使用或处置不能产生经济利益。 H0Pxw
P>q
KT(Z
#$
企业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应当对其预计净残值进行调整。企业出售、转让、报废固定资产或发生固定资产毁损,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此处的账面价值是固定资产成本扣减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固定资产盘亏造成的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固定资产处置一般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进行核算。 \j>7x
e{P v:jl
6.无形资产的概念和确认 c~Ka) dF|
>0IZ%Wiz
(1)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yU"J:/
H,!xTy"Wh
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符合无形资产定义中的可辨认性标准:①能够从企业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能单独或者与相关合同、资产或负债一起,用于出售、转移、授予许可、租赁或者交换。②源自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无论这些权利是否可以从企业或其他权利和义务中转移或者分离。要作为无形资产进行核算,该资产必须是能够区别于其他资产可单独辨认的。如企业持有的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商誉的存在无法与企业自身区分开来,由于不具有可辨认性,虽然商誉也是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资产,但不构成无形资产。 7z{wYCw
NXY jb(4:
(2)无形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①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人企业;②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 [
4;QYw
dw
bR,K
企业自创商誉以及内部产生的品牌、报刊名等,不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l]R0r{{
;<AcW.jx
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通常应确认为无形资产,但改变土地使用权用途,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的,应当将其转为投资性房地产。 Iry$z^
*glZb;_
企业在判断无形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时,直当对无形资产在预计使用寿命内可能存在的各种经济因素做出合理估计,并且应当有明确证据支持。 bV_nYpo
@!#e\tx
(3)企业无形项目的支出,除下列情形外,均应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①符合无形资产确认条件、构成无形资产成本的部分;②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不能单独确认为无形资产、构成购买日确认的商誉的部分。 LwH#|8F
_>;Wz7
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研究是指为获取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开发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 {3tzr ;c?
wSTulo: 9
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①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②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③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彤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④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⑤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k"(]V
N4!`iS Y
无法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支出,应当在发生时作为管理费用,全部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取得的已作为无形资产确认的正在进行中的研究开发项目,在取得后发生的支出应当按照上述原则处理。 W7i|uTM
5AYOM=O]t
7.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 &_ekA44E
yw3"jd
cl
无形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y/lF1{}5
XIHN6aQ{X
(1)外购无形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购买无形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无形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 <>cS@V5j
}
{
o!
(2)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其成本包括满足无形资产确认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所发生的支出总额,但是对于以前期问已经费用化的支出不再调整。 e3?=1ZB
X
W)TI
(3)投资者投入无形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GIr
0s#72}n
(4)土地使用权用于自行开发建造厂房等地上建筑物时,应与地上建筑物分别进行摊销和计提折旧。外购土地及建筑物支付的价款应当在建筑物与土地使用权之间进行分配;难以合理分配的,应当全部作为固定资产。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土地用于建造对外出售的房屋建筑物,相关的土地使用权账面价值应当计入所建造的房屋建筑物成本。 c3A\~tHW
J-F".6i5
8.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 =!O->C:
J!6FlcsZm
企业应当于取得无形资产时分析判断其使用寿命。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为有限的,应当估计该使用寿命的年限或者构成使用寿命的产量等类似计量单位数量;无法预见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期限的,应当视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企业持有的无形资产,通常来源于合同性权利或是其他法定权利,而且合同或法律规定有明确的使用年限。来源于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的无形资产,其使用寿命不应超过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的期限。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能够在到期时因续约等延续,且有证据表明企业续约不需要付出大额成本的,续约期应当计入使用寿命。合同或法律没有规定使用寿命的,企业应当综合各方面因素判断,以确定无形资产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期限。经过上述方法仍无法合理确定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期限的,才能将其作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Aw o)a8e
;;Q^/rkC
(1)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应摊销金额应当在使用寿命内系统合理摊销。无形资产的应摊销金额为其成本扣除预计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还应扣除已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2s!%/
z ^gJy,T
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残值应当视为零,但下列情况除外:①有第三方承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购买该无形资产。②可以根据活跃市场得到预计残值信息,并且该市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很可能存在。 Ifj&S'():
xt{'Be&Ya+
(2)企业摊销无形资产,应当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时起,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无形资产的摊销一-般应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成本等),但如果某项无形资产是专门用于生产某种产品的,其所包含的经济利益是通过转入到所生产的产品或其他资产中体现,则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应构成其他资产成本的一部分。如,某项专门用于生产过程中的无形资产,其摊销费用应构成所生产产品成本的一部分。 ':'g!b`/
kI{DxuTad
(3)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 yPm2??5MW>
/:&!o2&1H
(4)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进行复核。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与以前估计不同的,应当改变摊销期限和摊销方法。 b'H'QY
d2
^}ooE
企业应当在每个会计期间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进行复核。如果有证据表明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应当估计其使用寿命,其应摊销金额应当在使用寿命内系统合理摊销。 N%y i4
"/#JC}]
9.无形资产的处置 yBIlwN`kB
C$3*[
企业让渡无形资产使用权形成的租金收入和发生的相关费用,分别确认为其他业务收人和其他业务成本。企业出售无形资产,应当将取得的价款与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无形资产预期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应当将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予以转销,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支出)。 *2'8d8>R%]
(C
2 XFg_
10.投资性房地产的概念和范围 (!os&/",
DX>a0-Xj
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应当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
`zwz
W.7rHa
投资性房地产主要包括: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和已出租的建筑物。 1^p/#jt
z*y!Ml1
下列各项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1)自用房地产,即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房地产;(2)作为存货的房地产。 5jdZC(q5a
)xGAe#E~j
11.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rkKE
dd
092t6
D}
投资性房地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1)与该资产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
nfoDG#O
z3fv}_\z
投资性房地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1)外购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和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其他支出;(2)自行建造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由建造泫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3)以其他方式取得的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参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相关要求确定。 XC4Z ,,ah"
Q M,!-~t
12.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和后续支出 ~}/Dl#9R!
S)rZE*~2
企业通常应当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也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但是,同一企业只能采用一种模式对所有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不得同时采用两种计量模式。 h`fVQN.3
+jN}d=N-
(1)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应当按照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的有关规定进行后续计量,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存在减值迹象的,还应当按照资产减值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kmuksT\)a
15$xa_w}L
(2)企业只有存在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才可咀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企业一旦选择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就应当对其所有投资性房地产均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应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一是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二是企业能够从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作出合理的估计。 T)C@6/
}kbSbRH43
企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性房地产取得的租金收入确认为其他业务收入。 D7ex{SVA)
2EY"[xK|
(3)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的变更 <_tmkLeZf
I-7LT?r
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从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的,应当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将计量模式变更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调整期初留存收益。已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得从公允价值模式转为成本模式。 W+XWS
,(
snV*gSUH
(4)与投资性房地产有关的后续支出,满足投资性房地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投资性房地产成本。不满足投资性房地产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q!c(~UVw
*OVB;]D3+
13.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和处置 e5h*GKF
]' mbHkn68
(1)房地产的转换,实质上是因房地产用途发生改变而对房地产进行的重新分类。发生房地产转换时,将终止确认一项资产,同时确认另一项资产。企业有确凿证据表明房地产用途发生改变,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将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其他资产或者将其他资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①投资性房地产开始自用;②作为存货的房地产,改为出租;③自用土地使用权停止自用,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④自用建筑物停止自用,改为出租。 NzRvb j]
Ycm)PU ["
投资性房地产开始自用,其转换日为房地产达到自用状态,企业开始将房地产用于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或者经营管理的日期。作为存货的房地产改为出租,或者自用建筑物、自用土地使用权停止自用改为出租,其转换日为租赁期开始日。 fGgt[f[
CU$khz"
(2)在成本模式下,房地产转换的会计处理应当足将房地产转换前的账面价值作为转换后的入账价值。 OfsP5*d
od;-D~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时,应当以其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作为自用房地产的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iC:zp
mp|pz%U
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投资性房地产按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计量,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作为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计入所有者权益。处置该项投资性房地产时,原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部分应当转入处置当期损益(其他业务收入)。 kH!Z|Ps?R
#XV=,81w
(3)当投资性房地产被处置,或者永久退出使用且预计不能从其处置中取得经济利益时,应当终止确认该项投资性房地产。 93-Y(Xx)bY
d{
(,Gy>I
企业出售、转让、报废投资性房地产或者发生投资性房地产毁损时,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其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即将实际收到的处置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所处置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dmE/Tq
N,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