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论 Vq0X:<9
(一)考试目的 1/mB
p+D
w!<e#Z]3b
通过对本部分的考试,测试考生对财务会计目标、基本前提、会计要素分类、会计计量属性等的掌握和运用情况;考核考生运用上述会计基本原则、方法进行会计处理的能力。 I*%3E.Z@g
OP+*%$wR
(二)考试基本要求 %Y0lMNP
M{orw;1Isy
1.掌握以下内容 Lbo3f
wW
!+$QN4{9
(1)财务会计的目标; ">=E p+ix
&i3SB[|
(2)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 'V%w{ZiiV
1d+Kn Jy
(3)会计基础; .*6NqX$
K?,?.!ev
(4)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q1xSylE
;B
|
(5)会计要素的分类; L44|/~
*2/qm:gB
(6)会计计量属性及其运用原则; V?yQm4
Da)p%E>Q
(7)财务会计报告。 ,? <;zq
|in>`:qk
2.熟悉以下内容 tH; 6Mp;f
KW'nW
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 82 |^o
W2-l_{
3.了解以下内容 bx2<WdLyT
7_
3
PM
3C
财务会计与资产评估之间的关系。 f%n ;Z}=
OU` !c[O
(三)要点内容 Efe(tH2q
lFf>z}eLy
1.财务会计的目标 ;yqHt!N
+ R6X
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又称财务报告,下同) 4xT /8>v2|
TT9
\m=7
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WYRC_U7
0J[B3JO@M
2.财务会计与资产评估之间的关系 Chl^LEN:
1F>8#+B/W
(1)财务会计与资产评估对资产的定义是相近的。 PUD8
bbS,pid1
(2)财务会计与资产评估采用的计量属性是相关的。 ,)U%6=o#}
vK/`or3U
(3)财务会计与资产评估都要对企业进行资产清查。 lAG@nh^
\c{sG\ >
(4)资产评估要以财务会计信息为基础资料。 OR+_s @Yg
eu)""l
(5)资产评估结果可作为财务会计核算的重要参考。 Ha]vG@?+
:I/9j=@1
(6)财务会计与资产评估在会计原则和具体计价方面有所不同。 #ZP F&u"
8[,R4@
3.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 6&<QjO
A`~?2LH,~F
(1)会计主体。在会计主体前提下,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并非对等的概念,法人可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 Q;l%@)m+~
;2`t0#J$]
(2)持续经营。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 @g`|ob]9
F@ pf._c
(3)会计分期。食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其中,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如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I6F;G6
{C?$osrr
(4)货币计撼。企业会计应当以货币计量。在我国,企业会计通常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s!D?%
z*b|N45O
4.会计基础 FmF[S&gFRs
OhaoLmA}6
我国规定,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Hsov0
Q A~F
5.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8?'=Aeo
m=COF$<
(1)可靠性。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p+oi@
Je"XIhBr
(2)相关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 l| \ -d
Q;y4yJ$wI
(3)可理解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wj'fdrY5h
E*tT^x)
(4)可比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J^DyhCs
<WmjjD
(5)实质重于形式。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9T$%^H9
H,EZ%
Gl
(6)重要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重要性,是指财务报表某项日的省略或错报会影响使用者据此作出经济决策的,该项目就具有重要性。 1PWi~1q{Q
{@x-T
(7)谨慎性。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资产或者费用,也不允许企业设置秘密准备。 dci,[TEGu
.2rpQa/h
(8)及时性。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从而可以把相关信息及时传递给财务报告使用者,便于其及时使用和决策。 `z/p,. u
%0vsm+XQ0E
6.会计要素的分类、特征,及其之间的关系 g hkV^ [
xf8e" mD
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确定会计要素。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JAMV@
Xfb-<
Q0A
(1)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按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e8_EB/)_Z
Kn?h
资产的主要特征:①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②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③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N48X[Q*
&>Y.$eW_
(2)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负债按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_~>WAm<
&01KHJY)/G
负债的主要特征:①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②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 >x~Qa@s;
48;b
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 >#T?]5Z'MF
)"tM[~e`
(3)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3T 0'zJ2f
8U]mr+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其中,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在某个特定的时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者之间存在平衡关系,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它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基础。 *[jq&
h<CRW-
(4)收入足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者客户代收的款项。 !iX/Ni:
_x$Eq:
i
收入的主要特征:①收入应当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②收入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人,该流人不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③收入应当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s nNd7v.U6
z^/9YzA!6
(5)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的主要特征:①费用应当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②费用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该流出不包括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润;③费用虚当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
Wd0}?}
7''iT{-[p
(6)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J*%IvRg
^x(s!4d]
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损失。利润金额取决于收入和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金额的计量。收入减去费用,并经过调整后等于利润。在不考虑调整因素(比如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投资收益等)的情况下,收入减去费用等于利润,即收入-费用=利润。它表明某一会计主体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经营成果与该期间收入和费用的关系(在做适当调整后),是编制利润表的基础。 FKf2Q&2I
X}QcXc.d
6.会计计量属性及其运用原则 u
Vv%k5
]haQ#e}WH
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 )#? K2E
JnQ@uZb`
(1)历史成本。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o~xGE 6A*"
^H&`e"|R9
(2)重置成本。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2>CR]
&[PA?#I`
(3)可变现净值。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 *
+6Z^7
5VVU%STP
(4)现值。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餐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xx)j:Sc2
NOAz"m+o
(5)公允价值。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6 pQo_l}
N
/;Vg^Wx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在某些情况下,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实现财务报告目标,企业会计准则允许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如果这些金额无法取得或者可靠地计量,则不允许采用其他计量属性。 c|iTRc
o
FId,/la
8.财务报告 OwDwa~
{?mb.~(
财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g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