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是企业经营的一种结果。达到这一结果的过程是一系列可识别的环节:稳健经营——不稳健经营——财务困境——破产。 xtP:Q9!N
'4i8&p`/
财务困境:现金流量不足以补偿现有债务 i;9X_?QF
6?[P^{GpH
企业界在使用财务困境这个词时,其含义也是多样的,它可以是,1.当企业债务的相对价值“微不足道”时,发生财务困境。2.企业现金流量不足以抵偿其现有债务的情况,这些债务包括应付未付款、诉讼费用、违约的利息和本金等。财务困境通常导致企业与其中至少一个债权人的重新谈判。3.企业现有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不匹配。由此可见,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其含义截然不同。我们从事件的结果来分析其原因。在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当企业现有资产价值不足以偿还负债价值(净资产出现负数)或企业经营现金流量不足以补偿现有债务(包括利息、应付账款等)时(就是所谓的经营不善),在这种情况下,公司通常有破产和重组两种后果。企业现有资产价值不足以偿还负债价值是指资本收益能力的绝对低下,因此破产是其必然后果。企业经营现金流量不足以补偿现有债务可能反映资本流动能力的相对低下,可以通过一系列非常行动使企业免于破产,维持企业继续经营的能力。这些行动包括:(1)出售主要资产;(2)与其他企业合并;(3)减少资本支出;(4)发行新股;(5)与债权人协商谈判;(6)债权换股权。其中前三项属资产重组,后三项属债务重组。当这些行动无效后,才进入破产程序。 !xck
~EAS
|3e+ K.
上述两种情况的性质是不同的。后者可以说是一种“困境”,还可以通过一系列非常行动恢复企业继续经营的能力。因此,把后一种情况定义为财务困境,即企业经营现金流量不足以补偿现有债务。 ]?1_.Wjtt
7nnF!9JOv
落入财务困境的企业,要恢复其继续经营的能力,必须承担一定的成本——财务困境成本。 ^zV_vB)n
\h=*pAf
按照资产收益与资产流动匹配的状态,可以把财务困境分成两类: YT+b{
} uS0N$4
(1)亏损型财务困境 /_m)D;!y
&j1-Ouy
亏损企业按其亏损时间,可分为偶然亏损企业、间断亏损企业和连续亏损企业三类。偶然亏损企业是指历史上没有亏损发生,只是目前一年亏损的企业;间断亏损企业是指历史上亏损时有发生,但并非连续亏损的企业,即时盈时亏的企业;连续亏损企业是指连续二年以上亏损的企业。弄清这一点很必要。因为我国财务制度规定,企业亏损可由以后年度利润弥补,企业盈利可以先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然后计缴所得税,但弥补期限不能超过三年。若三年连续亏损,则第一年亏损就无法弥补。企业亏损的主要原因可能是:①销售收入过小,成本费用过大;②销售收入过小,现金短缺;③成本费用过大,现金短缺;④销售收入过小,成本费用过大,现金短缺。对于前三种情况企业若能加强管理,问题不难解决。但是第四种情况则是进入财务困境。若不采取强力措施,恐怕企业只能破产,别无他途。 dX/7n=
=9
ff983
例如1976年,北美农机业三巨头Massey Ferguson、国际Harvester和Deere的市场份额分别34%、 28%、38%。随后由于石油价格上涨,通货膨胀高居不下。1979年联邦储备银行提高利率,希望抑制通货膨胀。但此举增加了用户融资购买农机的资金成本,农机需求显著下降。Massey Ferguson和国际Har vester公司由于债务负担重而陷入严重的财务困境。而债务负担轻的 Deere利用未使用的债务融资能力进行必要的投资,支持陷入困境的经销商。1980年,Deere公司在北美农机市场占有率上升到49%,而 Massey Ferguson、国际Harvester分别下降到28%、22%。1980年底,农机业需求仍不景气。由于债务融资能力下降,Deere公司面临削减投资项目和在发行新股(可能导致公司股票价格下降)的抉择。1981年1月 5日,Deere公司宣布发行1.72亿美元新股,用于投资必要的项目,同时偿还部分债务,降低债务比例。 Deere公司因此重新储备了债务融资能力。而债务沉重的竞争对手 Massey Ferguson公司和国际Har vester公司一直处于财务困境,最终均宣布破产。 q{9 \hEeb
E& 6I`8
(2)盈利型财务困境 P#V!hfM
?}8r h%
盈利企业按其发展状况,可分为稳健发展的盈利企业和超常发展的盈利企业。超常发展是只求利润,不顾风险的直线发展或急剧成长。尽管不乏有通过贷款、高负债进行高风险的投资扩张获得超常发展而成功的企业家和企业,但“技改和扩建债务危机现象”非常普遍,财务危机深重、甚至破产的企业不胜枚举。盈利型财务困境往往始发于扩大销售。为了扩大销售,于是增加产成品存货,原材料存货,增加应收款项,增加设备投资。具体表现为一见订货踊跃,就唯恐生产能力不足。增加设备,进行固定资产投资,而自有资金又不充裕,于是借款。导致了固定资产过大,负债过大。 i \NV<I
f}2}Ta
而固定资产购置后,必需要较多的相关原材料和在产品资金。这就造成存货过大并促使产成品资金上升。同时,由于借债或赊购的增加,负债进一步增大。这样产成品存货过大,造成赊销量过大,应收款项过大;应收款项过大又进一步导致借款的增加或应付款的无力支付,负债再次增加,这就出现了恶性循环。一旦市场变化,销货锐减,势必出现现金短缺,进入“有利可图,无钱可用”的财务困境。 o 7kg.w|
_?O' A"
稳健经营:要“有利可图,有钱可用。” ;@qS#7SRB
E} XmZxHV
企业的问题往往从资金开始,并向管理的各个层次蔓延,最终引发企业破产的危机。 *t| !xO
vwu/33
确立稳健经营目标 YOLzCnI4
H@@ 4n%MK
稳健性在经济领域通常是指抵御消极事件的能力。稳健经营应该是:一个企业具有偿付能力,而且持续具有这种能力。从它的资产负债表上看,连续若干期间资本净值是正数,现金流量表的净现金流量也是正数。这说明企业的赢利能力与偿付能力是相匹配的,效率和赢利相辅相成。在充满风险和竞争的市场中,若没有效率,企业将会亏损并最终破产;若没有流动性、资本不够充足,则企业就比较脆弱,当遇到外界力量的冲击时(如大的政策变动,资产结构的大幅调整,金融领域的开放或自然灾害),很容易倒闭。美国W.T.Grant公司的破产事件就敲响了这种危机的警钟。W.T. Grant公司是一个大型全国零售组织,于1975年宣布破产。针对这次破产事件,许多人觉得突然,因为损益表显示,W.T.Grant公司直到宣告破产那一年均为盈利。但日后发现,它在破产前的10年中有8年的现金净流量为负数。公司的效率和赢利早已严重扭曲。 ~)_N
h
K0(
S%v|,}
在现实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具有获利能力的企业却在困境中挣扎,而一些亏损企业仍然能够持续经营。这说明存在一种经营能量,它应与企业获利能力相关,与资本流动能力相关。 oB5\^V$
I{dy,\p
持续的获利能力是企业价值的驱动,而适度的流动能力则是企业持续经营的保障。这种经营能量即是企业的稳健经营能力。 082iE
G
%k4Qx5`?d
“经营稳健度”表示资产收益与资产流动的匹配程度。这个指标的简单估计方法是把连续期间的资产期望收益率与现金流量指数进行比较。即: ].xSX0YQ%
v}u]tl$,
经营稳健度—期望收益率/现金流量指数 7oF3^K'S
N\__a~'0p
在使用“经营稳健度”时,要分析资产期望收益率与现金流量指数的变动方向。稳健度的值在1左右,是适度稳健的;稳健度的值大于1,需要进一步分析公司资本体系的结构,可能的结果是:1.过度稳健。说明其中存在资源浪费问题,即过分筹资。筹资活动不是目的,目的是支持经营活动,最终通过经营活动产生充足的现金流,过分筹资就是对证券市场的透支,也是对企业本身融资能力的透支,因而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2.不稳健。公司资产收益能力弱于其流动能力,表示企业的持续经营主要是依靠筹资活动来维持的。 EP@u4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