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在财政部党组和理事会的正确领导下,中注协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统一部署和要求,根据理事会第四次会议确定的工作要点,继续以行业国际化发展为导向,深入实施行业人才战略、准则国际趋同战略、事务所做大做强战略,研究推进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改革,深化行业诚信信息监控体系建设,并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完善行业制度建设,加强行业党建工作,全面推进行业发展和协会建设。2008年,协会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dQ"W~ig 一、深入推进行业做大做强战略 `)P_X4e]` 2008年,中注协继续发挥政策协调、国际联络和信息引导作用,深入推动事务所做大做强意见的贯彻落实,支持和引导事务所做大做强走向国际,其中有9家大型事务所实现了合并联合。2008年,中注协重点开展了四个方面工作:
fN>|X\- (一)积极推动国务院九部委文件的落实 xL"o)]a= 2007年12月,在中注协协调推动下,商务部等国务院九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快会计服务出口的若干意见》,为会计师事务所走出去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配合意见的发布,中注协积极组织系列宣传活动,为事务所走出去营造更为有利的社会环境。同时组织召开事务所座谈会,深入调查了解事务所在走出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障碍。3月31日,王军副部长带队走访商务部,商讨解决事务所走出去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协调落实九部委的意见。在此基础上,中注协着手研究起草落实九部委意见的若干具体措施,并组织落实。
-w0>4JDs (二)为事务所走出去提供多种形式的支持服务
充分利用中国服务贸易协会的平台,支持事务所走出去。2007年底中注协以副会长单位身份加入由商务部发起的中国服务贸易协会,以此为平台,中注协积极参加商务部组织的自由贸易区等对外贸易谈判,推动有关国家会计市场开放;参与起草《国家服务贸易中长期规划》;组织事务所参加东盟市场业务培训;承办“第二届中国香港服务贸易洽谈会会计服务分论坛”,向国际推介中国事务所。
`h]f( 巩固非洲考察成果,推动国内事务所与苏丹事务所签署“三对三”合作框架协议。在中注协协调下,2008年7月,国内三家大型会计师事务所与苏丹当地最大的三家会计师事务所签署“三对三”合作框架协议,确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建立和加强两国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与咨询领域的业务合作提供框架。同时积极联络并协调非洲发展基金走访事务所,为事务所走向非洲争取相关支持。
.OUE'5e p 继续完善和加强事务所走出去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会同商务部服务贸易司和对外经济合作司,组织召开走出去企业与会计师事务所座谈会,搭建企业与事务所交流信息、沟通情况和洽谈合作的平台。全年提供有关走出去要闻、政策信息、企业信息、国别会计市场准入信息120余条,并提供走出去网站及常用数据链接和查询服务,编写《做大做强做出去工作简报》10期,进一步强化走出去的信息服务。
$S ("-3 (三)起草规范和发展中小事务所的意见,夯实做大做强的基础
规范和发展中小会计师事务所,既是中小事务所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行业做大做强战略的内在需要,是实现行业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中注协研究起草了《关于规范和发展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的意见》,提出了规范和发展中小事务所的总体目标和主要措施,已经四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并发布实施。
(四)完善事务所综合评价制度,引导事务所做大做强
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2008年度事务所综合评价指标,新增加了合伙人(股东)人数、注册会计师年龄结构和注册会计师学历结构等3项辅助指标,构成5项评分指标(收入、师数、领军人才数、培训及处罚情况)+5项辅助指标(分所数、从业人员数、合伙人数量及师的年龄和学历结构)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更加全面地反映了事务所的业务规模、内部治理和人才培养等综合实力。
U Bg_b?k 2008年综合评价信息显示,前百家事务所总收入达到166亿元,占全行业总收入276亿元的60.1%,比上一年提高6.7个百分点。行业做大做强的效应初步显现。
${2fr&Tp 通过多年的广泛宣传和有针对性的推介,前百家信息已成为财经媒体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赢得了行业内外、政府部门、服务对象和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可,成为社会各方衡量事务所综合实力和执业质量,以及选聘事务所的重要参考依据。前百家信息品牌的不断强化,使得综合评价工作在推动事务所做大做强,提高风险意识和执业质量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
u{d` 二、继续深化新准则体系的贯彻实施 _YUF /B' 2007年1月1日新准则实施以来,新旧准则实现了平稳过渡和成功转换,社会各界和相关媒体给予积极评价。2008年,中注协继续推进新准则的实施工作,其中着力提高中小事务所执行新准则的能力,巩固准则国际趋同成果。
tS@/Bq('B (一) 着力提升中小事务所执行新准则的能力
&1Iy9&y 新准则严格了审计质量标准,引进了先进的审计理念和技术,有效提升了事务所执业水平。但中小事务所在执行新准则的过程中,面临中小企业审计收费低、审计成本与审计收费不匹配、缺乏执行新准则的资源和能力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中注协重点开展了以下两项工作,深化新准则的实施。
1#uw^{n 一是发布《小企业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指南》。该指南在保证审计质量的前提下,结合中小企业审计实际情况,对以大中型企业为审计对象的企业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指南进行了科学的调整和简化,合理均衡审计成本与审计收费的关系,更好地适应了中小事务所执行新准则的需要,得到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广泛好评。
bME3" e{O
二是翻译《运用国际审计准则审计中小企业指南》。为协助注册会计师开展中小企业审计,促进国际审计准则实施的一致性,2008年国际会计师联合会中小事务所委员会(SMPC)专门组织开发了《运用国际审计准则审计中小企业指南》。该指南在我国的翻译出版,对于我国中小事务所进一步准确把握、深入理解中小企业审计要求,推动新准则的深入实施,必将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S?tLIi/ (二)研究起草与国际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趋同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 QQcj"s 会计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和深入实施,对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着力解决注册会计师执业中遇到的职业道德问题,新准则发布后,中注协又及时跟踪国际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的最新进展,积极筹划建立与国际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趋同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
VG7#6)sQoK 在多年积累和积极借鉴国际最新成果的基础上,中注协全面开展国际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的比较研究和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的制定工作,完成近7万字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职业道德守则征求意见稿,涵盖了注册会计师诚信、独立性、专业胜任能力、勤勉尽责、保密、利益冲突的解决等方面内容,特别是体现了原则导向准则制定方法对职业道德的要求,强化了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要求,在所有重大方面与国际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实现趋同,将为注册会计师解决实践中遇到的职业道德问题提供有力指导。
ZJm^znpw6 (三)积极推进与发达市场经济体审计准则的等效互认 k,(_R= 根据审计准则等效谈判中香港方面提出的建议,以及新准则的具体实施情况,修订了《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指南》,并翻译出版了执业准则英文版,进一步夯实审计准则双边和多边等效互认的基础。2008年,中注协分别与欧盟委员会内部市场与服务总司审计监管部、欧盟会计师联合会举行会谈,就欧盟正式采用国际审计准则后,双方开展审计准则等效会谈达成共识。
f ebh1rUX 此外,配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发布,中注协积极研究起草并完成《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根据科技部、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印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制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指引》,指导事务所顺利介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审计。
tYa*%|!
v 三、以领军人才和国际化人才培养为重点,深化行业人才战略 T`;M!-)2 行业人才战略实施三年来,已经初步形成了行业的梯次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培养行业领军人才和国际化注册会计师为先导,推动行业做大做强、走向世界;以加强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为基础,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以提升院校CPA专业教学质量为后盾,不断向行业输送高质量的后备人才。2008年,中注协继续围绕这一发展模式,全面总结和评价行业人才培养“三十条”的实施效果,深化行业人才战略。
y?hW#l~#X (一)深化行业领军人才培养工作 }A^,y 一是建立健全行业领军人才培养制度。根据行业人才培养“三十条”和财政部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十年规划,制定了《注册会计师行业领军人才培养规划》和《注册会计师行业领军人才考核管理办法》,深化领军人才培养规划和培养管理工作。
?^Ux+mVE 二是举办注册会计师行业领军人才(主任)培训班。组织完成2008年度第四批行业领军(后备)人才选拔测试,27人入选领军人才后备队伍。同时面向综合评价前百家事务所主任会计师,公开、择优选拔30人组成“注册会计师行业领军人才(主任)培训班”,并纳入行业领军人才培养体系,扩大行业领军人才培养的影响力和示范效应,加速行业升级。
W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