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金融资产 #:]vUQ
第一节 交易性金融资产 yEE|e>
[经典例题] =ZCH1J5"
tU9rCL:P
正保公司2008年1月1日,购入面值为A公司股票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实际支付价款104万元(含已宣告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4万元),另支付交易费用0.5万元。2008年1月5日,收到购买时支付价款中所含的股利4万元。2008年12月31日,A公司股票的公允价值为106万元。2009年1月5日,收到A公司股票2008年度的股利4万元。2009年4月20日,正保公司出售A股票,售价为108万元。则正保公司持有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实现的收益总额为( )万元。 <+<)xwOQ ]
A.11.5 B.0.2 C.15.5 D.6 2ZU@>W
qRgK_/[]
[例题答案] NnJ>0|74g
WH{cJ7wCL
答案解析:(1)购买股票时,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入账: 7YMxr3F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 000 000 1f+*Tmc5]Q
应收股利 40 000 QV`X?m
投资收益 5 000 ;X+G6F'
贷:银行存款 1 045 000 )3k)2X F
分析:对于购买交易性金融资产时,买价中包含的交易费用,不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初始入账成本,应该单独作为“投资收益”反映;对于在购买时买价中包含的应收利息(或应收股利)也不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初始入账成本,单独作为“应收利息(或应收股利)”反映。 &W&7bZ$;
(2)收到购买时支付价款中所含现金股利 TvQWdX=
借:银行存款 40 000 \%w7D6dEZ
贷:应收股利 40 000 +<'uw
分析:收到买价中包含的应收利息(或应收股利)时,直接冲减“应收利息(或应收股利)”就可以了。
g|tNa/
(3)2008年12月31日,A股票的公允价值发生变动时: 9c"0~7v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60 000 gUksO!7^1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60 000 6$W -?
分析:交易性金融资产因为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所以不需要计提减值准备,但是需要对公允价值变动做出相应的调整,即现在的公允价值大于上期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时,调增“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如果现在的公允价值小于上期账面价值的,作相反的分录。 j09mI$2y67
(4)收到A股票2008年度的股利时(持有期间): L@C >-F|p
借:银行存款 40 000 RH<@c^ S
贷:投资收益 40 000 ;e&hM\p
分析:在收到持有期间的实现应收利息(或应收股利)的,作为“投资收益”核算,说明这时持有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实现的收益。 p+u{W"I`
(5)2009年4月20日,正保公司出售A股票时: M3hy5j(b
借:银行存款 1 080 000 sL!;hKK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 000 000 OwNA N
——公允价值变动 60 000 +}Qv6s#
投资收益 20 000 #nU@hOfg
分析:企业处置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应该将该项金融资产涉及的科目相应的结转。“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按照取得时的初始入账成本结转;“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按照从取得到处置期间发生的公允价值变动余额结转。在本题中只发生一次公允价值变动,所以直接将该金额在相反方向结转就可以了。这时,按照借贷方的差额调整为“投资收益”,作为处置损益核算。 j zxf"X-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60 000 @/_XS4
贷:投资收益 60 000 c28oLT1|D
分析:处置该项金融资产时,以前发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的余额也要相应的结转到“投资收益”中。这样做是为了更好的反映企业持有该项金融资产取得收益。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余额指的是借方和贷方历史数据的差额,并不一定是实际的账户余额,因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期末是没有余额的。 /.pa
??u
正保公司持有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实现的收益总额是: ~
@b9
-5 000(投资收益)+60 000(公允价值变动损益)+40 000(投资收益)+20 000(投资收益)-60 000(公允价值变动损益)+60 000(投资收益)=115 000(元)。 d_4n0Kh0
h1Ke$#
$6
[例题总结与延伸] F!z! :yp
h#(.(d
上面的例题基本上涵盖了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处理,从初始计量到后续计量到最终的处置,由于不涉及到减值的处理问题,所以处理还是比较简单的。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初始计量中交易费用的处理,这是区别于其他三类金融资产的地方。 /ChJ~g "
另外比较重点的就是公允价值变动的处理和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最后是处置的时候同时要把累计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到投资收益中,同时转回确认的递延所得税。
jK ?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而税法规定,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市价的波动在计税时不予考虑,有关金融资产在某一会计期末的计税基础为其取得成本。因此,当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上升时,账面价值大于其初始取得成本,即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Ktg&G<%J0
借:所得税费用 sRkz
WMl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x]yHBc
反之,当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下降时,账面价值小于其初始取得成本,即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L^0-g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d&G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