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师《会计》考试中值得关注的新变化 QJ];L7Hbo
Sb^
b)q"
近年来由于会计改革,有许多会计处理方法发生变化(大多涉及所得税的处理),这些变化将对考试产生影响。下面将重大变化归纳如下: Xa`(;CLW?
7o{*Z
1.企业接受捐赠,先通过“待转资产价值”科目核算,在交纳所得税后,再转入“资本公积”科目。对于接受捐赠的资产价值,企业应并入当年应纳税所得额,交纳所得税。 +0pW/4x
[例]2004年12月1日,甲公司接受乙公司捐赠的汽车一辆,市价10万元。甲企业会计处理是: wsg//Ec]
借:固定资产 100000 jXEGSn
贷: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 100000 &]nd!N
年末时: v`{:~q*
借: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 100000 ItK
贷: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 67000 ,0T)Oc|HL/
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10万*33%) 33000 fkW(Dt,
r`]7S_t5T
2.在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时,只有影响当期利润总额的时间性差异才会影响应纳税所得额,此时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影响额才能确认为递延税款的借项,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影响额才能确认为递延税款的贷项。 R}J-nJlb
[例] 发达股份有限公司于2003年6月购入生产设备,原价1500万元,在当月投入使用。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会计上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税法采用年数总额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预计净残值与税法规定一致。2003年该设备生产的产品全部完工,对外销售了40%。发达公司所得税采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税率为33%,则2003年应确认的递延税款计算如下: @;9(
)ad
(1)会计折旧=(1500/5)/2=150(万元)
$e/*/.
(2)税法折旧=(1500*5/15)/2=250(万元) Js}tZ\+P75
(3)计入利润总额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250—150)*40%=40(万元) n0.8)=;2
(4)计入递延税款(贷方)金额=40*33%=13.2(万元) *5wv%-
ci7~KewJ*
3.资产减值的所得税处理 6=>7M
b$
在固定资产发生减值时,需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入营业外支出,产生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在固定资产价值回升时,将转回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冲减营业外支出,在所得税会计处理上,将转回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在固定资产清理年度,由于固定资产减值可能使会计的清理费用不等于税收的清理费用,产生时间性差异(一般是可抵减时间性差异),也应进行所得税处理。 {v+a!#{c7
8Nvr93T,
[例]天明公司2003年12月购入管理用设备,原价1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2004年起,甲公司每年利润总额均为50万元。假定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均与税法相同,并不存在其他纳税调整事项;假设发生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未来有足够的应税所得可以扣除。天明公司所得税采用递延法核算。 P`sN&Y~m
s
piDm:Xe
(1)2004年 N&B>#:
①2004年折旧额=(100-0)/5=20万元 < EXWWrm
借:管理费用 20 z\[(g
贷:累计折旧 20 3#9M2O\T
(注:在不计提减值准备的情况下,2004年—2008年5年中,每年计提的折旧额为20万元,2004年末—2008年末的固定资产净值分别为80万元、60万元、40万元、20万元、0万元) ;a{rWz1Wm
'?R =P
②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x_ySf!ih
=(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额)*33%=(50+0)*33%=16.5(万元) R+^z y"~
借:所得税 16.5 r"]Oe$[#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16.5 4GTrI@}3
L;C|ow
^c
(2)2005年 $f(agG]
①2005年折旧额=(100-0)/5=20万元 5TET<f6R
借:管理费用 20
{@\/a
贷:累计折旧 20 =n
}Yqny
>PH< N
②2005年末,假定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50万元,而固定资产净值为60万元,需计提10万元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hP'
借:营业外支出 10 dKe
@JQ+-z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0 >'0lw+a
(注:计提减值后,固定资产原值100万元,累计折旧40万元,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0万元,固定资产净额50万元) N K"%DU<
#f9qlM32
③应交所得税=(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额)*33%=(50+10)*33%=60*33%=19.8(万元) ~mcZUiP9
减值准备发生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10*33%=3.3(万元)(递延税款借方) )GCLK<,swu
借:所得税 16.5 -CElk[u
递延税款 3.3 j}RM.C\7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19.8 ^=#!D[xj>
(注:计提减值形成的营业外支出10万元,为可抵减时间性差异,不得在所得税前抵扣,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Bj!'Q'-
2005年末,递延税款借方余额为3.3万元。 3AP YO
`g8tq
(3)2006年 #]5)]LF1q
①2006年1月起,假定固定资产可使用年限为4年,预计净残值为零。则: u p~@?t2
2006年折旧额=(50-0)/4=12.5(万元) Gavkil
借:管理费用 12.5 {9:hg9;E*
贷:累计折旧 12.5 %((cFQ9
(计提折旧后的固定资产累计折旧为52.5万元,固定资产净值为47.5万元,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0万元,固定资产净额为37.5万元) \"bLE0~
0&o
WfTg
②2006年末,假定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38万元,而正常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净值为40万元,应保留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余额2万元,结转固定资产减值准备8万元: DsG !S*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8 |Qq+8IeYG
贷:营业外支出 0.5(38-37.5) W#C
q6N
累计折旧 7.5 x[a'(5PwY
(恢复固定资产价值后,固定资产原值100万元,累计折旧为60万元,固定资产净值为40万元,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万元,固定资产净额为38万元) ,"C&v~
'T{pdEn8u
③应交所得税=(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额)*33%=(50-0.5-7.5)*33%=42*33%=13.86(万元)减值准备转回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0.5*33%=0.165(万元)(递延税款贷方)折旧差异发生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7.5*33%=2.475(万元)(递延税款贷方) wJr/FE7c
借:所得税 16.5 R_~F6O^EO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13.86 !z.^(Tj
递延税款 (0.165+ 2.475) 2.64 v5gQ9
2006年末,递延税款借方余额为0.66万元(3.3-2.64)。 Vg) ^|
(注:按照税法规定,企业已提取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如果申报纳税时已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因价值恢复或转让处置有关资产而冲减的准备应允许企业做相反的纳税调整。在计算2006年应纳税所得额时,因转回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前期计提时已调增了应纳税所得额,因此,本年转回并计入利润总额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0.5万元,同时扣除折旧差异7.5万元(不计提减值税收允许扣除折旧20万元,计提减值后会计计提折旧12.5万元)) X{|k<^:
:!hk~#yvJ9
(4)2007年 iQ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