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伯玲 于宁 吴静 b/>L}/^PM
尽管《新快报》记者陈永洲10月26日早晨出现在央视《朝闻天下》的节目中,低头承认自己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连续发表针对中联重科(000157.SZ/01157.HK)的十多篇负面报道并收受钱财,但人们对于他在系列报道中及向证券监管部门举报的中联重科“财务造假”的疑问并未消解。 U]!~C 1cmw
事实上,遭到类似质疑的不仅一个中联重科,还包括同城竞争对手三一重工(600031.SH),只不过质疑者来自《新快报》的同城媒体《时代周报》。 /XfE6SBz
这两家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领军企业有关“虚增销售额”“财务造假”的报道,对准的基本都是他们过去几年的明星产品——泵车。 B!>hHQ2
所谓泵车,就是利用压力将混凝土沿管道连续输送的机械。泵车是工程机械中单价及毛利都很高的产品种类,而中联重科和三一重工,多年来一直垄断着中国八成左右的泵车市场,两家的竞争近乎决斗。 3<c_`BWu
自今年6月以来,财新记者一直在调查中联重科与三一重工的销售状况。由于两家企业产品门类均非常齐全,我们的调查也主要放在泵车身上。虽然中联重科和三一重工都否认了财务造假,监管部门和会计师事务所也出具了相关调查结论和证明,但我们的采访发现,两家企业销售订单和退货订单存在或潜在或明显异常这一点无可否认。出现这些异常的原因,要回溯到三年前在“4万亿”刺激下工程机械行业展开的一轮“激进销售”运动,其产业后果直至今日仍未消解干净。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