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资产审计 z5?xmffB
1、货币资金审计 B<W{kEY
(1)审计目标 hTF]-&
hZ
证实货币资金余额的存在性、完整性、收付业务的合法性 TMbj]Mso
(2)内部控制系统测试 r__uPyIMG/
调查了解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系统——→查验签发支票登记簿与签发支票存根——→抽验资金收付款凭证——→核实收入货币资金收款收据——→检查日记账,抽查银行存款调节表与库存现金盘点表——→检查不相容职务划分情况——→检查货币资金收付凭证管理——→评价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系统。 [/I4Pe1Yj%
(3)实质性审查 l+@NjZGm<
①库存现金审查 >-Jutr<I"~
首先出纳员将现金全部放入保险柜暂作封存,要求出纳员将全部凭证入账,结出当日现金日记账余额,填写“现金出纳报告书”。在会计主管人员和内审人员在场的情况下清点现金,并作记录。填制“库存现金清点表”,该表由出纳员、会计人员共同签字,作为审计工作底稿。库存现金清点表应反映实际库存现金清点数,当日现金日记账结余数,账实是否相符。即有无溢缺。 3]T2Zp&;
②现金收付业务的审查 3*ZE``
抽查现金日记账记录,至少抽查1至2个月的现金日记账,审查原始凭证。 mwBOhEefNJ
③银行存款的审查 s iC/k*
审核银行存款日记账记录,核证银行存款收支的截止日期,抽查银行存款的账面余额。 I-
^Y$6-
2、存货审计 3ILEc:<0J
(1)审计目标 =OCHV+m
证实存货的存在性、完整性、所有权归属、计价的正确性、采购与销售的合法性、分类的正确性 jZ)1]Q2
(2)内部控制系统测试 YS&3+Tp
调查了解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系统——→抽查部分采购业务文件,追踪其业务系统——→抽查部分存货出库业务,追踪其业务处理系统——→审查存货管理制度——→抽查盘点记录——→评价存货内部控制系统 ~"8b\oLW
(3)实质性审查 Q\}5q3
①材料的审查 [H!V
材料采购的审查:审查订货合同——→审查材料的验收入库情况——→审查材料采购成本,查看采购成本的构成项目是否正确,采购费用分配比例是否合理,采购成本是否合法、正确。采购成本的计算方法是否正确——→审查在途材料——→审查材料采购的账务处理 "gYn$4|R7*
②库存材料审查 YOqBIbp~&)
盘点库存材料,时间安排在结账日或接近结账日 hC,EO&
③材料出库的审查 TRa|}JaI"
对生产领用材料应核实生产计划,核查发出材料的计价,揭露弄虚作假的行为 ,?728pfw
3、应收账款审计 .(D-vkz'
(1)审计目标 wTG6>l ]H
①证实应收款项的存在性、正确性、销售退回、折让与折扣的合法性、截止日期的正确性、坏账损失的真实性 @hp@*$#& 9
(2)内部控制系统测试 C"K(-/
调查了解并描述应收款项内部控制系统——→检查不相容职责的划分——→验证期末余额的合理性——→抽查客户账龄分析表——→审查销货折扣与收款的合理性——→审核坏账损失的账簿记录及相应的手续——→评价应收款项内部控制系统 t!v#rn[
(3)实质性审查 PKk_9Xd
①应收账款的审查 2!}5shB
取得应收款明细表——→发出询证应收账款——→分析询证函及应收账款余额——→取得或编制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确定应收账款的可实现价值——→审查坏账准备金的提取与使用 Que-
②应收票据的审查 1O8RGk4
取得应收票据分析表——→清点库存应收票据——→询证应收票据——→对应收票据发生和收回的审查——→对票据贴现的审查——→分析评价应收票据的可兑现程度 I;9>$?t[
4、固定资产审计 ^2=11
(1)审计目标 sRqFsj}3e
①证实固定资产的存在性、完整性、分类的正确性、所有权的归属、计价的正确性、折旧方法的选用及其计算的正确性 ki39$A'8
(2)内部控制系统测试 jCkYzQUPz
深入了解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系统——→验证固定资产的新增手续——→验证固定资产的退废手续——→抽验固定资产验收报告——→检查固定资产账、卡的设置情况——→评价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系统 f/aSqhAW
(2)实质性审查 }Til $TT%H
①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审查 e~oI0%xl^
②固定资产增加与减少的审查 i.Yz)Bw
③固定资产折旧的审查 )V7bi^r
④固定资产结存的审查 z^bv)u
⑤在建工程审查 a%cCR=s=
(二)、收入、成本与费用审计 s"s^rC
1、主营业务收入审计 C0J/FFBQ ^
(1)审计目标 KFx4"f%
证实主营业务收入的真实性、分类的合理性、账务处理的正确性 <7-3j{065
(2)内部控制系统的测试 #fd;]
了解并描述内部控制系统——→测试销售计划——→审查销货合同——→检查岗位职责的执行——→测试销货制度的执行——→评价主营业务收入的内部控制系统 [5yLg
(3)实质性审查 P`0}( '"U
①分析检查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动趋势——→将企业的年度主营业务收入与该年度计划数对比了解计划完成程度,与上年度相比了解其变动趋势。根据存在的异常现象进一步确定审查范围,以查明有无故意隐瞒或虚增利润的现象。 Dm2&}{&K
②验证主营业务收入的真实性——→索取产品出库单存根、销货发票副本和有关明细账,相互核对——→审阅一定数量的产品发运单、销货发票副本、结算凭证、有关明细账,根据生产经营和结算方式,确定销售收入的实现 O8qA2@,
③核查主营业务收入会计处理的正确性。发票和销货合同的审查——→审查发票和销货合同,采取重点抽查。审查销售收入计算是否正确——→审查根据结算方式选用不同的方法与相关账户进行对比,查明收入的入账金额是否正确。核实主营业务收入的截止期——→一般可对决算日前后一周有关收入的记录进行检查、核实,核对有关的发票、运单及其他单据,确认收入截止期是否正确无误 #!qa#.Yi
④销售退回、折让及折扣的审查 qXcHf6
销货退回的审查——→销货退回的合理性——→退回批准手续的性——→退回账务处理的正确性。 \b6H4aQii
折扣和折让的审查——→折扣和折让的合理性——→折扣和折让冲减当期销售收入,进而影响利润,因此折扣和折让应符合公司有关规定,发现异常情况应重点审查。折扣和折让的真实性——→折扣和折让必须经过销售部门负责人的批准,按规定程序例行手续。 8tJB/Pw`S
2、产品成本审计 RG4T9eZq
(1)审计目标 +G)L8{F
Y(
证实成本形成的真实性、合规性、成本会计处理的正确性、计算的正确性 'GcN9D
(2)内部控制系统的测试 *Yj!f6 8
调查了解并描述产品成本的内部控制系统——→审查产品成本计划——→审查产品成本管理责任制的执行——→审查成本基础工作——→评价产品成本内部控制系统 %|Sh|\6A!
(3)实质性审查 >|IUjv2L
①产品成本开支范围合规性的审查 bLuAe
EA
②直接材料费的审查 8iQ8s;@S&>
直接材料耗用量的审查——→直接材料计价的审查——→直接材料费用分配的审查 2[zFKK
③直接人工费的审查 <2^XKaS`
审查直接人工费的真实性——→审查工资结算的正确性——→审查工资分配的正确性——→审查职工福利费计提及分配的正确性——→审查直接人工费账务处理的正确性 k/srT<
④制造费用的真实性 Z7)la
|
审查制造费用的真实性——→审查制造费用项目的合规性——→审查制造费用会计处理的正确性 :@K1pAh 4
⑤辅助生产费用的审查 ?>
)(;Ir9
审查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审查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3
vr T`
⑥在产品成本的审查 a*/%EP3
审查在产品结存量——→审查在产品的计价方法 ;&=c@>!xP#
⑦产成品成本的审查 6_}&
WjU'
审查产成品数量——→审查产品成本的计算 "h58I)O
3、费用审计 $^~
dqmE2,
(1)审计目标 ,%Sf,h?"^
证实费用分类的合规性、正确性、开支的合理性、账务处理的正确性 D[#6jJAb
(2)内部控制系统的测试 4TX~]tEyky
了解并描述费用内部控制系统——→索取并审查费用计划、预算及执行情况——→抽取有关凭证、检查费用审批手续——→检查费用账户的设置、登记及凭证保管——→评价费用内部控制系统 x`9IQQ
(3)实质性审查 !'#Y-"=ypk
分析主要费用的变动趋势——→审查费用开支的真实性与合规性——→核查期间费用的截止日期——→审查费用会计处理的正确性 O7,)#{
(三)利润审计 oQ
Ymy
wY
1、审计目标 bMU0h,|]
证实利润形成的真实性、合法性、会计处理的正确 U}hQVpP#
2、内部控制系统的测试 O S?S$y
了解描述利润的内部控制系统——→审查利润计划——→审查岗位责任制的执行——→查验会计处理程序——→评价利润内部控制系统 .A%*AlX
3、实质性审查 }*Z *wC
(1)产品销售利润的审查 z"D'rHxy
审查产品销售利润的合规性——→产品销售内容应符合企业财务制度规定,严格分清与其他业务利润的界限,计算方法符合规定 {XR3L'X
审查产品销售利润组成项目的真实性和账务处理的正确性——→①产品销售成本计价是否正确:审阅“产成品明细账”、“发出商品明细账”、“委托代销明细账”等。查核采用的计价方法是否前后一致,应注意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时,结转成本的同时是否同时结转已售产品应负担产品成本差异,有无为调节利润而人为多转、少转成本的现象。②销售成本的结转是否符合配比原则——→审阅“产品销售成本明细账”并与“产成品明细账”、“发出商品明细账”、“委托代销商品明细账”相核对,检查实现销售收入与结转销售成本的产品品种、数量、规格及入账时间的一致性,确认是否遵循了收入与成本、费用相互配比的原则,如发现有多转、少转成本的现象,应扩大审计范围。 KF!?;q0J
(2)其他销售利润的审查 ):<9j"Z;At
①审查材料销售收入 {&3{_Ml
审查材料销售的合法性——→审查材料销售手续的合规性——→审查材料销售账务处理的正确性 ny++U;qi
②审查技术转让收入 a]NH >d
审查技术转让双方是否签有合同,是否经过公证——→审查企业转让的技术商品是否经过国家有关机构的确认——→审查技术转让收入是否属实,成本、费用是否真实。 Lfr>y_i;F
③固定资产出租收入的审查
$<Dcb
JW
审查固定资产出租业务是否有完备的审批手续、是否订有合同——→审查固定资产出租业务是否有专人负责、管理——→审查固定资产出租收费是否合理,租金收入是否及时、全部入账——→审查固定资产出租合同的执行情况 `
b$u w
④审查其他业务支出的真实性 e:`d)GE
⑤审查其他业务支出账务处理的正确性 ku*H*o~
(3)投资净收益的审查 )+L.$h
审查投资收益的真实性——→审查投资收益账务处理的正确性 Le,e,#hiY
(4)营业外收支的审查 k
z{_H`5.
①营业外收入的审查 >oYr=O
审查营业外收入的合法性——→审查营业外收入数额的正确性——→审核营业外收入账务处理的正确性 P80mK-Iyv_
②营业外支出的审查 lE|Hp
审查营业外支出的合规性——→审查营业外支出数额的正确性——→审查营业外支出账务处理的正确性 2,T^L(]
(5)利润总额的审查 "1I\~]]
在完成利润形成各组成项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正确性审查的基础上,审阅“本年利润”账户并核对其与相关账户记录的一致性、复算利润形成,证实其正确性。 Z~[EZgIg
(6)净利润的审查 xr
yXO(
审查所得税征收范围——→审查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审查所得税率和税额的计算——→审查所得税的减免——→审查所得税会计处理 /
U@T#S
(四)管理性工作 qL;u59
1、定期组织对集团所属公司进行常规审计和不定期专项审计,根据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并为集团对分子公司的考核提供相关资料。 caH!(V}6
2、参与集团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规范统一集团财务核算管理。 6O@/Y;5i
(五)工作要求 YZ\a#s,0
1、熟悉公司各类财务管理制度,熟悉现行各种税法。 ~Y)h[
2、了解财务部各岗位工作内容,做好与各岗位的衔接工作。 SOg>0VH)
3、工作目标明确,责任心强,树立良好的部门形象。 0cF+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