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战略分析 kD}Y|*]5-5 1.宏观环境分析四因素(PEST模型)
F9*
g= (1)政治和法律因素(political factors)
r4,VTy2Qe (2)经济因素(economical factors)
Xo*DvD (3)社会和文化因素(social factors)
<?D\+khlq (4)技术因素(technological factors)
[ib P%xb 2.政治环境分析四要素
<ioO,oS' (1)
企业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政局稳定状况
vO;I(^Q (2)政府行为对企业的影响
t
R6
+
G (3)执政党所持的态度和推行的基本政策以及这些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YA&g$! (4)各政治利益集团对企业活动产生的影响
95<EN(oUD 3.法律环境分析四要素
RNQK (1)法律规范,特别是和企业经营密切相关的
经济法律法规
1$*%" 5
a (2)国家司法机关和执法机关
Oq3A#6~ (3)企业的法律意识
RV&^g*;E (4)国际法所规定的国际法律环境和目标国的国内法律环境
" ZX3sfkh 4.政治和法律环境对企业影响的特点
$fgf
Y8 (1)不可测性
oc^Br~ Th (2)直接性
c=AOkX3UD (3)不可逆转性
mYU9
trHV 5.经济环境分析
A0%}v* (1)社会经济结构
wW"z
(2)经济发展水平
aAy'\T$x. (3)经济体制
iS?42CV (4)宏观经济政策
0KD]j8^ (5)当前经济状况会
)yo
a (6)其他一般的经济条件
al`3Lu0 6.社会和文化环境分析六要素
q:<{% U$ (1)人口因素
@JW@-9/ (2)社会流动性
1bw{q.cmD (3)消费心理
q{ /3V (4)生活方式变化
1@gg uRF: (5)文化传统
~n/
$ (6)价值观
D/=5tOy 7.技术环境分析五要素
ai*f
F (1)基本技术的进步使企业能对市场及客户进行更有效的分析
zB?
V_aT (2)新技术的出现使社会和新兴行业对本行业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增加,从而使企业可以扩大经营范围或开辟新的市场
7$r
jlVe (3)技术进步可创造竞争优势
0 P[RyQI (4)技术进步可导致现有产品被淘汰,或大大缩短产品的生命周期
H}LS??P (5)新技术的发展使企业可多关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及可持续成长等问题
= P 8.产品生命周期四阶段
lH
ZU iB (1)导入期
.Q)|vq^ (2)成长期
4 QZ?}iz (3)成熟期
#Oh
a(mRY (4)衰退期
eh[_~
>w 9.产品生命周期的局限性
Pf F=m' (1)各阶段的持续时间随产业不同而非常不同,并且难以界定一个产业所处生命周期阶段,削弱了作为规划工具的有用之处
pMs
AyCAk (2)产业增长并不总是呈“S”形
\u&_sBLKV (3)公司可以通过产品创新和产品重新定位,来影响增长曲线的形状
jLJ1u/l>; (4)与生命周期每一阶段相联系的竞争属性随产业不同而不同
%?e(hnM 10.五种竞争力分析
[TCP-bU (1)潜在进入者的进入威胁
vS;1/->WD (2)替代品的替代威胁
&P,^.' (3)供应者、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能力
p!/[K6u (4)产业内现有企业的竞争
+`uY]Q,O 五力是产业利润的威胁力量
>{
me 11.潜在进入者面临的进入障碍
|7KeR- (1)结构性障碍(规模经济、关键资源控制、市场优势) (规模经济、产品差异、资金需求、转换成本、分销渠道、其他优势及政府政策)
>q7BVF6V| (2)行为性/战略性障碍(限制进入定价、进入对方领域)
:pRpvhm 12.替代品的类型
6:%
L![FX (1)直接产品替代
{s3z"OV (2)间接产品替代
<58l;<0 13.购买者和供应者讨价还价能力的决定因素
JCY~W=;v (1)买方(或卖方)的集中程度或业务量的大小
C%~a`e|/Y (2)产品差异化程度与资产专用性程度
dSCzx
.c (3)纵向一体化程度
3Oa*%kP+ (4)信息掌握的程度
FWC5&tM 14.导致产业内竞争加剧的因素
L^^4=ao0 (1)产业内有众多的或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
it2 a (2)产业发展缓慢
?RzD Qy D (3)顾客认为所有的商品都是同质的
;#
MB7A
(4)产业中存在过剩的生产能力
7a=S
(5)产业进入障碍低而退出障碍高
U}$DhA"r" 15.五力的应对战略
!Oi~:Pp (1)自我定位,利用竞争战略(成本领先、差异化)应对五力
z>R#H/h+ (2)识别所在细分市场,采用集中战略
:SV>+EDY (3)通过多种措施改变五力格局
"g+z !4b# 16.五力模型的局限性
I\|
N (1)该分析模型是静态的,现实竞争环境是动态的
A?Wk
wf (2)该模型适用于营利机构,对非营利机构不适用
C>Is1i^9 (3)该模型认为一旦进行这种分析,就可以制定企业战略来处理分析结果,这与现实不符
MCh#="L2 (4)该模型假设战略制定者可以了解整个行业(包括所有潜在的进入者和替代产品)的信息,但这一假设在现实中并不存在
7DlOW1| (5)该模型低估了企业与供应商、客户或分销商、合资企业之间可能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减轻相互之间威胁的可能性
d1joVUYE 17.成功关键因素分析
L_em') (1)成功关键因素随着产业的不同而不同,甚至在相同的产业中,也会因产业驱动因素和竞争环境的变化而随时间变化
S-#q~X!yJ (2)同一产业中的各个企业,也可能对该产业的成功关键因素有不同的侧重
=:+0)t=ao (3)成功关键因素是产业和市场层次的特征
Z X~
_g@
18.竞争对手分析主要内容
[i]r-|_K (1)竞争对手的未来目标
+%\oO/4Fs (2)竞争对手的假设
/+e~E;3bO (3)竞争对手的现行战略
KLC{7"6e) (4)竞争对手的能力
[_xyl e 19.竞争对手的未来目标分析
s/Xb^XjS1 (1)竞争对手目标分析对本公司制定竞争战略的作用
bAr` E (2)竞争对手业务单位目标分析
YRlDX:oX~ (3)母公司对其业务单位未来目标的影响分析
*V(Fn-6( 20.竞争对手的五种能力
_GqS&JHSf (1)核心能力
Q)af|GW$ (2)成长能力
D=RU`?L (3)快速反应能力
D@
X+{ (4)适应变化的能力
0i
Ea[G3 (5)持久力
F^!mI7Z|(2 21.战略群组分析的好处
`Pc3?~>0HH 战略群组分析有助于企业了解相对于其他企业本企业的战略地位以及
公司战略变化可能的竞争性影响
=l<iI*J.
M (1)有助于很好地了解战略群组间的竞争状况,主动地发现近处和远处的竞争者,也可以很好地了解某一群体与其他群组间的不同
5.tvB (2)有助于了解各战略群组之间的“移动障碍”
?*r!{3T ,u (3)有助于了解战略群组内企业竞争的主要着眼点
>5T_g2pkv (4)利用战略群组图还可以预测市场变化或发现战略机会
@U -$dw'4 22.市场需求的决定因素
5jq=_mHt 市场需求=人口×购买力×购买欲望
}%n
5nLU` 人口:消费者的数量
(
#&|Dp^' 购买力: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Fl>]&x*~ 购买欲望:产品价格、消费者偏好、相关产品的价格和消费者对产品的价格预期等
T@^]i& 23.消费者分析三要素
NN
0Q`r,8} (1)消费细分
_x1EZ&dh (2)消费动机
FbACTeB (3)消费者未满足的需求
#t!}K_ 24.消费细分的主要内容
GJ'spgz (1)市场细分(人口细分、地理细分、应用细分、价值细分、心理细分、品牌忠诚度、生活形态细分、购买特性)
<@b
A?FY (2)工业细分(消费者类型、企业规模、贸易集团以及企业的地理位置)
*@ED}Mj+ 25.企业内部环境分析要点
0"[`>K~7a8 企业资源+企业能力:核心能力
z 2/!m[U 26.企业资源的主要类型
`"k9wC1 (1)有形资源(物质资源、
财务资源)
\Btk;ivg (2)无形资源
%IBL0N
QT (3)组织资源
> 7
`&0? 27.决定企业竞争优势的企业资源判断标准
cy~oPj]j (1)资源的稀缺性
`0#H]=$2h (2)资源的不可模仿性(物理上独特的资源、具有路径依赖性的资源、具有因果含糊性的资源、具有经济制约性的资源)
YnV/M,U (3)资源的不可替代性
|s gXh9%x< (4)资源的持久性
#p
yim_ 28.企业能力的主要类型
GIHpSy`z (1)研发能力
f3WS
a&eF (2)生产
管理能力
GO5 ~!g (3)营销能力(产品竞争能力、销售活动能力、市场决策能力)
m(sXk}e;1 (4)财务能力(筹集资金的能力、使用和管理所筹集资金的能力)
J7-^F)lu- (5)组织管理能力(职能管理体系的任务分工、岗位责任、集权和分权的情况、
组织结构、管理层次和管理范围的匹配)
l54|Q 29.核心能力的辨别标准
)"O{D`uX (1)对顾客具有价值
MmU%%2QG (2)获取相对竞争对手的优势
%Ny) ?B (3)难被模仿或复制
lj &>cScC 30.核心能力的辨别方法
7y*ZXT]f (1)功能分析
w\|Ei( (2)资源分析
kRIB<@{ (3)过程系统分析
lWy=)^)4
31.核心能力评价的五种方法
:,*eX' fH (1)企业自我评价
J.M.L$ (2)产业内部比较
p {%t q$}. (3)基准分析
: \V,k~asl (4)成本驱动力和作业成本法
e-D4'lu (5)收集竞争对手信息
r>qA $zD^ 32.基准分析的五种类型
]T{E
(9 (1)内部基准
2f:Mm'XdB (2)竞争性基准
XKLF8~y8A (3)过程或活动基准
q"aPJ0ni' (4)一般基准
c8'Cq7 (5)顾客基准
9Yw]Y5l
33.核心能力与成功关键因素辨析
^>r^3C)_- (1)成功关键因素应被看做是产业和市场层次的特征,而不是针对某个个别公司
& QZV q" (2)拥有成功关键因素是获得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Nh)[rx (3)企业核心能力和成功关键因素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公司盈利能力的指示器
w;`m- 9<Y 34.价值链的两类活动
O25mkX (1)基本活动
>BqCkyM9Kf (2)支持活动
-Fwh3F4g 35.价值链基本活动内容
[wcA.g* F (1)内部后勤
~LE[,
I:q (2)生产经营
StQ@g (3)外部后勤
c>Z*/>~ (4)市场销售
q=Xg*PM, (5)服务
4'At.<]jL 36.支持活动
A'eAu (1)采购管理
!
sYf< (2)技术开发
Q(\ wx (3)人力资源管理
;A^K_w' (4)基础设施
:Z2tig nL 37.企业资源能力的价值链分析要点
{Jx7_T& (1)确认支持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性活动
}]h\/, (2)明确价值链内各种活动之间的联系
Lk(S2
$)* (3)明确价值系统内各项价值活动之间的联系
Hql5oA 38.公司业务组合分析的两种方法
.S vyj (1)波士顿矩阵
5t'Fv<g (2)通用矩阵
{
R*Y=Ie 39.波士顿矩阵(BCG Matrix)
|>sv8/! 5
;vC(Go 40.决定产品结构的两个基本因素
2lz
{_9 (1)市场引力(外在因素)(市场增长率、目标市场容量、竞争对手强弱、利润高低)
zHxmA (2)企业实力(内在因素)(市场占有率、技术、设备、资金利用能力)
{,V$
* 41.波士顿矩阵的四种业务定位
u:4["ViC (1)明星
DPPS?~Pq (2)问题
%aLCH\e (3)现金牛
w#{l4{X| (4)瘦狗
;nf&c;D 42.波士顿矩阵的四种战略
ze"~Ird (1)发展
Z t`j\^4n (2)保持
G `Izf1B`I (3)收割
:J%'=_I&H (4)放弃
]GS~i+ =M 43.波士顿矩阵的意义
<$C<Ba?;? (1)波士顿矩阵是最早的组合分析方法之一,作为一个有价值的思想方法,被广泛运用在产业环境与企业内部条件的综合分析、多样化的组合分析、大企业发展的理论依据等方面
OWV/kz5'H (2)波士顿矩阵将企业不同的经营业务综合在一个矩阵中,具有简单明了的效果
Qk7J[4 (3)该矩阵指出了每个经营单位在竞争中的地位,使企业了解到它们的作用和任务,从而有选择和集中地运用企业有限的资金。每个经营业务单位也可以从矩阵中了解自己在总公司中的位置和可能的战略发展方向
Q
eK{
MF (4)利用波士顿矩阵还可以帮助企业推断竞争对手对相关业务的总体安排。其前提是竞争对手也使用波士顿矩阵的分析技巧
97x%2.\: 44.波士顿矩阵的局限性
6e:P.HqjA (1)在实践中,企业要确定各业务的市场增长率和相对市场占有率是比较困难的
H0tF (2)波士顿矩阵过于简单。首先,它用市场增长率和企业相对占有率两个单一指标分别代表产业的吸引力和企业的竞争地位,不能全面反映这两方面的状况;其次,两个坐标各自的划分都只有两个,划分过粗
83?1<v0% (3)波士顿矩阵事实上暗含了一个假设:企业的市场份额与投资回报是呈正比的。但在有些情况下这种假设可能是不成立或不全面的。一些市场占有率小的企业如果实施创新、差异化和市场细分等战略,仍能获得很高的利润
z_)`g`($ (4)波士顿矩阵的另一个条件是资金是企业的主要资源。但在许多企业内,要进行规划和均衡的重要资源不仅是现金,还有技术、时间和人员的创造力
>r:X~XnRUj (5)波士顿矩阵在具体运用中有很多困难
&
>b+loF 45.通用矩阵基本内容
|B|@GF?: nhT;b,G.Z 产业吸引力和竞争地位的值决定着企业某项业务在矩阵上的位置
104!!m 46.影响产业吸引力的因素
/d]~ly
@uI (1)市场增长率
FAd``9kRT (2)市场价格
qhwoV4@f (3)市场规模
7%op zdS# (4)获利能力
SEU\}Ni{ (5)市场结构
KZ4zF (6)竞争结构
5h(jeT8" (7)技术因素
x,-S1[#X; (8)社会政治因素
^hysC c 47.经营业务竞争地位因素
tWRf'n[+] (1)相对市场占有率
[edH%S}\ (2)市场增长率
/.2u.G (3)买方增长率
zze z~bv7: (4)产品差别化
:R3P 58> (5)生产技术
~%KM3Vap (6)生产能力
-=>U
=| (7)管理水平
_]EyEa 48.通用矩阵的应用
9C?cm: (1)处于左上方三个方格的业务最适于采取增长与发展战略,企业应优先分配资源
Rd vn)K (2)处于右下方三个方格的业务,一般就采取停止、转移、撤退战略
$"1pw
s?d (3)处于对角线三个方格的业务,应采取维持或有选择地发展的战略,保护原有的发展规模,同时调整其发展方向
Za9$Hh/X 49.通用矩阵的局限
W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