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计算分析题 c4W"CD;D
9 NSYrIQ"
1、【答案及解析】 n:kxG
w*@Z-'(j
(1) 库存商品甲 (7!(e
,
Kx!|4ya,
可变现净值=380-10=370(万元) ~h|L;E"
g&5VorGx
库存商品甲的成本为300万元,应将存货跌价准备30万元转回。 <WkLwP3^
H8k| >4
借:存货跌价准备 30 /^ 7
9|$E
YP97D n
贷:资产减值损失 30 $R36`wk
h0}-1kVT^
(2) 库存商品乙 7@]hu^)rry
wj~8KHan
有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230-25×40%=220(万元) x9s`H)
R_DQtLI
有合同部分的成本=500×40%=200(万元) f89<o#bm7h
Mt0|`=64
因为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8ZAE%/d
u{G6xuPWf
无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290-25×60%=275(万元) CcETS}Q0C
EJY:C9W
无合同部分的成本=500×60%=300 (万元) BtZm_SeA
cn{l
%6K
因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25元,须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5万元 Q"uu&JC
B`Pi\1H6%
借:资产减值损失 25 {.W%m
UQr+\ u
贷:存货跌价准备 25 yB[LO(i
Rvo<ISp
(3) 库存材料丙
mAKi%)
> xw+2<
可变现净值=110-5=105(万元)
rR;Om1 -,
#y%Ao\~kG
材料成本为120万元,须计提15万元的跌价准备 ,oe4*b}O=.
IC~D?c0H:
借:资产减值损失 15 qxh\umm+2
hG)lVo!L4j
贷:存货跌价准备 15 r?*?iw2g
)I_I?e
(4) 库存材料丁 cd#TKmh7re
E"!*ASN
有合同的A产品耗用的丁材料的可变现净值=0.45×(1-10%)×8-0.2×8=1.64(万元); Stpho4+/y
|R
;=P(0it
有合同的A产品耗用的丁材料的成本=20×1600×(8/10)=2.56(万元); Rwk|cqr
H*IoJL6
有合同部分的丁材料需计提跌价准备0.92万元; L}+!<Ug
_>l,%n
无合同的A产品耗用的丁材料的可变现净值=0.5×(1-10%)×2-0.2×2=0.5(万元); qB`P7!VN^]
|n/id(R+
无合同部分的丁材料成本=20×0.16×(2/10)=0.64(万元); ~ME=!;<_
hBw~l?G
无合同部分的丁材料须计提跌价准备0.14万元; ( d.i np(
@hv]
[(<
故丁材料需计提跌价准备1.06万元,分录如下: m? hX=
75u*ZMK
借:资产减值损失 1.06 @P>@;
S
IA'AA|v
贷:存货跌价准备 1.06 `)fGw7J
{
8*ysuL#
2.【答案及解析】 7Ll(,i<,C
@ ri.r1
(1)计算购入各批原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 w,7
GC5j\
9)Fx;GxL
12月2曰购入A材料实际单位成本=(20000+500)÷1000=20.5(万元) t`Kbm''d[
XKoY!Y\
12月8日购入A材料实际单位成本=35000÷1400=25(万元) {>]\<
jD:
N)((
12月15日购入A材料实际单位成本=45000÷1500=30(万元) %6UF%dbYH`
:xd;=;q5
(2)按移动平均法计算发出各批A材料的成本和月末结存A材料的成本。 5E]t4"
at: li
12月2日购入A材料产生的单位成本为20.5万元; d1b]+AG4
c{z$^)A/
12月5日生产领用A材料的成本=400×20.5=8200(万元); ekM?
'9ez
oQ$yr^M
12月8日再次购入A材料时加权单位成本=(600×20.5+35000)÷(600+1400)=23.65(万元); [q<'ty
E+f)Zg
:
12月10目生产领用A材料的成本=500×23.65=11825(万元); XYE
wn_Y
^L[:DB{Z
12月12日发出委托加工A材料的成本=1000×23.65=23650(万元); #Y'eS'lv4
d2rs
+-
12月15日购入A材料时新的加权单位成本=(500×23.65+45000)÷2000=28.4125(万元); $v^hzC
34@[
ZKJ5
12月17日生产领用A材料的成本=700×28.4125=19888.75(万元)
hAGHb+:
'xwCeZcg
12月31日结存A材料的成本=1300×28.4125=36936.25(万元) C?PQ>Q!f-
;_<R +w3-
(3)按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各批A材料的成本和月末结存A材料的成本。 z _!ut
|Splbsk
12月5日生产领用A材料的成本=400×20.5=8200(万元) $ghZ<Y2}9
@<.@X*#I
12月10日生产领用A材料的成本=500×20.5=10250(万元) ,g*!NK_:5t
\br!77
12月12日发出委托加工A材料的成本=100×20.5+900×25=24550(万元) &V"oJ}M/a
oMh$:jR$
12月17日生产领用A材料的成本=500×25+200×30=18500(万元)
~+q1g[6
bGRt
12月31日结存A材料的成本=1300×30=39000(万元) i?
00!t
dP5x]'"x
(4)采用移动平均法计价与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相比对甲公司2008年度净利润的影响数=[(8200+11825+19888.75)(8200+10250+18500)]×(1—25%)=2222.8125(万元),即移动平均法下结转的成本高于先进先出法2963.75万元,进而算出的净利润会低于先进先出2222.8125万元。 x7j#@C
_(W@FS
(5)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与采用移动平均法计价相比对甲公司2008年未来分配利润的影响数是增加2000.53125万元[=2222.812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