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计算分析题 5?34<B
m4@Lml+B,
1、【答案及解析】 y;VmA#k`
QR\2%}9b
(1) 库存商品甲 w gkY\Q
bNG7A[|B
可变现净值=380-10=370(万元) R/\ qDY,@
FfM,~s<Efz
库存商品甲的成本为300万元,应将存货跌价准备30万元转回。 y(yBRR
Vif)e4{Pn
借:存货跌价准备 30 {O_`eS
AmX ~KK
贷:资产减值损失 30 `s\E"QeZN
303x|y
(2) 库存商品乙 H03R?S9AQ
&9khIJIn
有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230-25×40%=220(万元) 'EO"0,
d:g0XP
有合同部分的成本=500×40%=200(万元) h/NI5
ZJ%iiY
因为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IQyw>_~]
v9GfudTZR
无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290-25×60%=275(万元) ]owcx=5q%'
W0LJXp-v
无合同部分的成本=500×60%=300 (万元) 0O|l7mCr%I
4<S=KFT_
因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25元,须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5万元 ,H@ x.
}UWi[UgA
借:资产减值损失 25 blmY=/]
/MbWS(RT
贷:存货跌价准备 25 vPET'Bf(YV
;edt["Eu
(3) 库存材料丙 LYMb)=u]
[g@.dr3t
可变现净值=110-5=105(万元) _YA;Nd#%k
{KqERS&
g
材料成本为120万元,须计提15万元的跌价准备 Jzj>=jWX@
n=%D}W
借:资产减值损失 15 d$PQb9Q+f
[w}KjV/yi
贷:存货跌价准备 15 8M6Qn7{L
hEfFMi=a`
(4) 库存材料丁 3
Bn9Ce=
QV_Ep8
有合同的A产品耗用的丁材料的可变现净值=0.45×(1-10%)×8-0.2×8=1.64(万元); )'e9(4[V1
7KZ>x*o
有合同的A产品耗用的丁材料的成本=20×1600×(8/10)=2.56(万元); AxiCpAS;J
Yzih-$g
有合同部分的丁材料需计提跌价准备0.92万元; 0Rz",Mu>
7s2e>6Q[
无合同的A产品耗用的丁材料的可变现净值=0.5×(1-10%)×2-0.2×2=0.5(万元); m8z414o
FfibR\dhY
无合同部分的丁材料成本=20×0.16×(2/10)=0.64(万元); 4FcY NJq
`YK%I8
无合同部分的丁材料须计提跌价准备0.14万元; $m0-IyXcv
? W2Wy\
故丁材料需计提跌价准备1.06万元,分录如下: '9Xw_1B
)B5(V5-!|
借:资产减值损失 1.06 ; d :i
1w|u
^[~u\
贷:存货跌价准备 1.06
`l<pH<F
cQ`+
A|q
2.【答案及解析】 ~.TKzh'eB
5dEek7wnf
(1)计算购入各批原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 <j^"=UN4#
h2
mU
12月2曰购入A材料实际单位成本=(20000+500)÷1000=20.5(万元) C:P.+AU"`
~n9-
12月8日购入A材料实际单位成本=35000÷1400=25(万元) ~w}Zv0
nCSXvd/
12月15日购入A材料实际单位成本=45000÷1500=30(万元) o,DI7sb
KGsW*G4U=
(2)按移动平均法计算发出各批A材料的成本和月末结存A材料的成本。 tzSg`7H!
FW!1 0K?
12月2日购入A材料产生的单位成本为20.5万元; #{Gojg`5O
`I)ftj%
12月5日生产领用A材料的成本=400×20.5=8200(万元); bcE%EQ
YLe$Vv735
12月8日再次购入A材料时加权单位成本=(600×20.5+35000)÷(600+1400)=23.65(万元); XjV,wsZ=
rQ$Jk[Y
12月10目生产领用A材料的成本=500×23.65=11825(万元); XCku[?Ix
2a[_^v $v
12月12日发出委托加工A材料的成本=1000×23.65=23650(万元); p/%B>Y>
]{E{ IW8
12月15日购入A材料时新的加权单位成本=(500×23.65+45000)÷2000=28.4125(万元); bhc
.UmH
Jz'8|o;^
12月17日生产领用A材料的成本=700×28.4125=19888.75(万元) `B7
1 `
h]#bPb
12月31日结存A材料的成本=1300×28.4125=36936.25(万元) "\u_gk{g
o&vODs
(3)按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各批A材料的成本和月末结存A材料的成本。 E/N*n!sV
*WX,bN6Ot
12月5日生产领用A材料的成本=400×20.5=8200(万元) B:QAG
^q
?xi5w
12月10日生产领用A材料的成本=500×20.5=10250(万元) *Zi:^<hv
_b1w<T
`
12月12日发出委托加工A材料的成本=100×20.5+900×25=24550(万元) K/+w6d
*O@uF4+!1
12月17日生产领用A材料的成本=500×25+200×30=18500(万元) dr8`
;$;G*
Kg MW
12月31日结存A材料的成本=1300×30=39000(万元) 4Js9"<w
>"q~9b
A
(4)采用移动平均法计价与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相比对甲公司2008年度净利润的影响数=[(8200+11825+19888.75)(8200+10250+18500)]×(1—25%)=2222.8125(万元),即移动平均法下结转的成本高于先进先出法2963.75万元,进而算出的净利润会低于先进先出2222.8125万元。 tlz)V1L
v5!G/TZ1
(5)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与采用移动平均法计价相比对甲公司2008年未来分配利润的影响数是增加2000.53125万元[=2222.812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