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计算分析题 !bP@n
z{r}~{{E
1、【答案及解析】 eszG0Wu
z0Z%m@
(1) 库存商品甲 MWh6]gGs
l}P=/#</T
可变现净值=380-10=370(万元) A":T
1
s
Ew$C
;&9
库存商品甲的成本为300万元,应将存货跌价准备30万元转回。 !ubD/KE
,/U6[P_C5
借:存货跌价准备 30 #p{4^
5Ynd c)Z
贷:资产减值损失 30 u]G\H!WkQ
3iU=c&P
(2) 库存商品乙 hCo|HB
-ze J#B)C
有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230-25×40%=220(万元) x|29L7i
Gp\
kU:}&
有合同部分的成本=500×40%=200(万元) -7|H}!DFT
&6k3*dq
因为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K|s,ru
fd9k?,
zM
无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290-25×60%=275(万元) .c c
p
7mfS*aCb
无合同部分的成本=500×60%=300 (万元) . 'yCw#f
]JR +ayk7
因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25元,须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5万元 L4
l!96]a
nT)vNWT=
借:资产减值损失 25 ll?X@S
.o}v#W+st
贷:存货跌价准备 25 I*^Ta{j[
D3K8F@d
(3) 库存材料丙 <\S:'g"(
R/a*LSe@&
可变现净值=110-5=105(万元) XB5DPx
Yoll?_k
+
材料成本为120万元,须计提15万元的跌价准备 ^dxTm1Z
E<*xx#p
借:资产减值损失 15 #)VF3T@#'
Dum9lj
贷:存货跌价准备 15 S5EK~#-L[
wI "U7vr
(4) 库存材料丁 \lNN Msd&
lk80#( :Z
有合同的A产品耗用的丁材料的可变现净值=0.45×(1-10%)×8-0.2×8=1.64(万元); Jfl!#UAD|n
+qdEq_m
有合同的A产品耗用的丁材料的成本=20×1600×(8/10)=2.56(万元); PTV:IzoW
BfiD9ka-z
有合同部分的丁材料需计提跌价准备0.92万元; UR5`ue ;
H" 7u7l
无合同的A产品耗用的丁材料的可变现净值=0.5×(1-10%)×2-0.2×2=0.5(万元); p{dj~ &v
wwcBsJ1{
无合同部分的丁材料成本=20×0.16×(2/10)=0.64(万元); ku
M$UYTTX
1m0c|ckb
无合同部分的丁材料须计提跌价准备0.14万元; S`Rs82>
,9
a
故丁材料需计提跌价准备1.06万元,分录如下: U,1-A=Og{o
11;zNjD|
借:资产减值损失 1.06 J<lO=
+mg
k$}fWR
贷:存货跌价准备 1.06 w@fi{H(R
?|Zx!z ($
2.【答案及解析】 sW8dPw
O
"5$B>S(Q
(1)计算购入各批原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 ht}wEvv
C+&l<
fM&
12月2曰购入A材料实际单位成本=(20000+500)÷1000=20.5(万元) %vi83%$'4
hehFEyx
12月8日购入A材料实际单位成本=35000÷1400=25(万元) [z9Z5sLO
0+b1vhQ
12月15日购入A材料实际单位成本=45000÷1500=30(万元) FHI ;)wn=
K\c#ig
(2)按移动平均法计算发出各批A材料的成本和月末结存A材料的成本。 iO;
7t@]-
l%i+cO D
12月2日购入A材料产生的单位成本为20.5万元; VJll
lks!w/yCF
12月5日生产领用A材料的成本=400×20.5=8200(万元); SMK_6?MZ
0#^v{DC
12月8日再次购入A材料时加权单位成本=(600×20.5+35000)÷(600+1400)=23.65(万元); "" ZQ/t\
Ozf@6\/t
12月10目生产领用A材料的成本=500×23.65=11825(万元); ufT`
"i
%H"47ZFxAs
12月12日发出委托加工A材料的成本=1000×23.65=23650(万元); sCHJ&>m5-
N
Q2E
12月15日购入A材料时新的加权单位成本=(500×23.65+45000)÷2000=28.4125(万元); FzC'G57Kl
DM>eVS3}
12月17日生产领用A材料的成本=700×28.4125=19888.75(万元) S|+o-[e8O
K",N!koj
12月31日结存A材料的成本=1300×28.4125=36936.25(万元) W
`}Rf\g
m`
r(p"
(3)按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各批A材料的成本和月末结存A材料的成本。 Thit
}JAG7L&{
12月5日生产领用A材料的成本=400×20.5=8200(万元) jW@Uo=I[
=w0R$&b&
12月10日生产领用A材料的成本=500×20.5=10250(万元) $iz|\m
*4Y
Vv
12月12日发出委托加工A材料的成本=100×20.5+900×25=24550(万元) {Y9q[D'g .
Hj,A5#|=J
12月17日生产领用A材料的成本=500×25+200×30=18500(万元) #Mw8^FST
#>+ HlT
12月31日结存A材料的成本=1300×30=39000(万元) b|W=pSTY
6!FQzFCZq
(4)采用移动平均法计价与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相比对甲公司2008年度净利润的影响数=[(8200+11825+19888.75)(8200+10250+18500)]×(1—25%)=2222.8125(万元),即移动平均法下结转的成本高于先进先出法2963.75万元,进而算出的净利润会低于先进先出2222.8125万元。 VW4r{&rS
%84rL?S
(5)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与采用移动平均法计价相比对甲公司2008年未来分配利润的影响数是增加2000.53125万元[=2222.812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