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计算分析题 $hrIO+
k-LEI}h
1、【答案及解析】 fL*T3[d
\1%l^dE@
(1) 库存商品甲 sp9W?IJ 6c
PH3 >9/H
可变现净值=380-10=370(万元) e)^j+ l
7N8H)X
库存商品甲的成本为300万元,应将存货跌价准备30万元转回。 q?j|K|%
"?}uQ5f
借:存货跌价准备 30 5N7H{vT_
Qt>>$3]!!
贷:资产减值损失 30 |+,[``d>"
n`7f"'/:
(2) 库存商品乙 u eb-2[=
E)N<lh
有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230-25×40%=220(万元) ;\;M =&{}
kyw/LE3$-
有合同部分的成本=500×40%=200(万元) i&Fiq&V)[
n]Li->1
因为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f5
11<
G5.nPsuM
无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290-25×60%=275(万元) E; Y;r"
=<z.mzqu5
无合同部分的成本=500×60%=300 (万元) ;az5ZsvN
D
F_3:bX
因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25元,须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5万元 njPPztv/@
{D&9UZm
借:资产减值损失 25 csZc|kDI
-Sv"gLB
贷:存货跌价准备 25 X|LxV]
ksR1kvTm
(3) 库存材料丙 bO5k6i
]bdFr/!'S+
可变现净值=110-5=105(万元) ~ Hy,
7
XMN:]!1J
材料成本为120万元,须计提15万元的跌价准备 d(`AXyw
9O*_L:4o
借:资产减值损失 15 lK7m=[j
sJx+8
-
贷:存货跌价准备 15 m}
?rJ
}R4c
(4) 库存材料丁 eJCjJ)
{LzH&qu
有合同的A产品耗用的丁材料的可变现净值=0.45×(1-10%)×8-0.2×8=1.64(万元); B@YyQ'
Fm_y&7._
有合同的A产品耗用的丁材料的成本=20×1600×(8/10)=2.56(万元); UaG1c%7?X
%(/!ljh_
有合同部分的丁材料需计提跌价准备0.92万元; F^$led1/F
fl\aqtF
无合同的A产品耗用的丁材料的可变现净值=0.5×(1-10%)×2-0.2×2=0.5(万元); yF._*9Q3hK
Os%n{_#8
无合同部分的丁材料成本=20×0.16×(2/10)=0.64(万元); -f1k0QwL
T'
-FV
无合同部分的丁材料须计提跌价准备0.14万元; Z;Rp+X
2S3lsp5!
故丁材料需计提跌价准备1.06万元,分录如下: R8ONcG
C#V ~Y
借:资产减值损失 1.06 t>)45<PEw
lq:}0 <k
贷:存货跌价准备 1.06 [Qt?W gPj
RkeltE~u
2.【答案及解析】 (6
p]ZY
HL3XyP7
(1)计算购入各批原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 1k%k`[VC
0
H_!Kg
12月2曰购入A材料实际单位成本=(20000+500)÷1000=20.5(万元) CI:^\-z
b#)UUGmI
12月8日购入A材料实际单位成本=35000÷1400=25(万元) s
MN*RKer
:K82sCy%5
12月15日购入A材料实际单位成本=45000÷1500=30(万元) aA`/E
wXjFLg!g?
(2)按移动平均法计算发出各批A材料的成本和月末结存A材料的成本。 =,!\~`^
cXMhq<GkAA
12月2日购入A材料产生的单位成本为20.5万元; rx"s!y{!-
b
IW'c_
,
12月5日生产领用A材料的成本=400×20.5=8200(万元); ma$Prd
nz1'? _5
12月8日再次购入A材料时加权单位成本=(600×20.5+35000)÷(600+1400)=23.65(万元); hJz):d>Im
ixm&aW6<
12月10目生产领用A材料的成本=500×23.65=11825(万元); ]j~"mFAP
e(F42;$$
12月12日发出委托加工A材料的成本=1000×23.65=23650(万元); 'V+dBt3
`~UZU@/x
12月15日购入A材料时新的加权单位成本=(500×23.65+45000)÷2000=28.4125(万元); _lK
Zmhi
y7i %W4
12月17日生产领用A材料的成本=700×28.4125=19888.75(万元) )\;Z4x;]U
x_!0.S
U
12月31日结存A材料的成本=1300×28.4125=36936.25(万元) /%aiEhL
5m:i6,4
(3)按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各批A材料的成本和月末结存A材料的成本。 gnp~OVDqfL
<mMTD8Sx]
12月5日生产领用A材料的成本=400×20.5=8200(万元) e}VBRvr
t2" (2
12月10日生产领用A材料的成本=500×20.5=10250(万元) $eV$2p3H
,vqr<H9e
12月12日发出委托加工A材料的成本=100×20.5+900×25=24550(万元) D0(xNhmKz
t&Os;x?To?
12月17日生产领用A材料的成本=500×25+200×30=18500(万元) vKwQXR~C
p Rdk>Ph
12月31日结存A材料的成本=1300×30=39000(万元) 8mLP5s!7
MF3b{|Z
(4)采用移动平均法计价与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相比对甲公司2008年度净利润的影响数=[(8200+11825+19888.75)(8200+10250+18500)]×(1—25%)=2222.8125(万元),即移动平均法下结转的成本高于先进先出法2963.75万元,进而算出的净利润会低于先进先出2222.8125万元。 SQ,?N
XZ
(KZHX5T=
(5)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与采用移动平均法计价相比对甲公司2008年未来分配利润的影响数是增加2000.53125万元[=2222.812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