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注意题干中的月份,陷阱!!! 一定要注意开始的月份,不管是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还是长期股权投资算投资收益还是摊销股权投资差额。 Lp/]iZ@
S,v9\wN.
看到双倍余额递减法,马上要注意三点问题: 3C8'@-U
!-4pr[C
1、从从哪个月份开始计提折旧 A|@d4
+
2、头几年不管残值 #H1yjJQ /x
3、本年要减去上一年已经提的折旧4如果折旧方法改变,要视同一开始就用此方法。 T[eTT]Z{Ia
%P9Zx!i>
看到年数总和法,马上要注意三点问题: GRj{*zs
1、从从哪个月份开始计提折旧 T ~t%3G
2、不是年初购入,一定注意要分年段注意,也就是说一年中要分成两段计算。!!! o0Hh&:6!M
3、要管残值 P>k
S$U)
4、如果折旧方法改变,要视同一开始就用次方法。 +kl@`&ga
)5X7|*LP
会计政策变更用到固定资产折旧算累计影响数时,每一年的税前影响一般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一定千万要算对固定资产每一年的折旧租赁的情况下,如果租期是4年,别忘了折旧月数是47个月,而不是48个月。 !/$BXUrd
p<6pmW3
投资收益一定是从开始投资时再计算!!! #tBbvs+%
*-Y|qS%
4oOe
总忘了!!! 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别忘了如果不是全年,要数月份!!! gzHjD-g-<
*4[3?~_B#6
I\DT(9
'E
根本提示 企业的净利润=税前会计利润-所得税费用 n4CzReG
GYv2^IB:
不管是应付税款法还是纳税影响会计法,应交所得税是一样的,不同的是所得税费用。前者既可以用来处理永久性差异,又可以用来处理时间性差异,纳税影响会计法只能处理时间性差异。 +Mv0X%(N
-]P
W\}w1
计提跌价准备,递延税款在借方 O`mW,
./ib{ @A.
GI7CZ
做会计政策变更题目,只有在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并存在时间性差异时,才考虑所得税影响,如果采用应付税款法,根本不存在所得税影响。因为企业的会计政策不能影响税收,而应纳税和所得税费用在应付税款法下是相同的。 ^ yu^Du
4F8`5)RM
q^dI!93n|
日后事项中,税金的会计处理和税法一致,就调所得税,如退货,收入减少,相应所得税的减少税法也认.如果不一致,就不调.但如补提坏帐准备,税法不认,就不调应交所得税。 DjL(-7'p
mrd(\&EhA
({zp$P}
所得税 见老师23-13最后应纳税所得计算好好!! 注意转回的坏帐准备和跌价准备仍然属于递延税项,不是应纳税所得的部分,应该从会计利润中减去!!! )CXJRo`j0
dmrM %a}W-
Cl>'K*$F
计提跌价准备,递延税款在借方 K |Yr
sbNCviKP
预计负债是不确定的,所以税法是不承认的,所以有递延税款的问题。 5'>(|7~%\
2@ACmh
新政策的利润大于原政策,累计影响数就是正数 R_4600
hlkf|H
F=^vu7rf
注意解题思路!!! 如果第一季度应税所得是500万,实发工资是160万,计税工资是60,可抵减时间性差异是25万,那么应交所得税是(500+100+25)*33% ,注意别忘了加上可抵减时间性差异 4y21v|(9
#.tF&$ik
会计政策变更 新政策的利润大于原政策,累计影响数就是正数 C2eei're
UmQ 9_H 7
FJ>| l#nO
双倍余额递减法的例子 原价是310000,残值是10000,预计使用5年,每年折旧是310000*2/5=124000,注意不要把减残值 <h7C_^L10\
";",r^vr\
解题秘诀!!!!! 只有在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并存在时间性差异时,才考虑所得税影响 %wvSD&oz
UwdcU^xt9
递延税款和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的方向一致。 D@d/O
GXRK+RHuBi
债务法下,当所得税率变动时,税率调高,应该调增递延税款的余额,税率调低,应该调减递延税款的余额。 >48zRi\N
<r3F*S=
D
7H$!(F>
当投资企业的所得税率与被投资企业的所得税率相同时,其投资收益为永久性差异;从税前会计利润中减去。 xp>ra2A
)Cyrs~
当双方所得税率不同时(注意是投资企业的所得税率大于被投资企业的所得税率),其投资收益为时间性差异。 RpS'Tz}
}e9:2
WGVvBX7#
递延法和债务法 递延法是明知预提多了,也不冲回,前头多提,后头多转,前头少提,后头少转。冲回时还按原税率。 m[ txKj.=_
uj;-HN)6
采用债务法时(陷阱!!!) 计算发生额时,如果有余额的千万要用原来税率还原,然后用变动税率去乘.税率变动和余额方向一致。 1"~@UcJ
0xC{Lf&
> -J
d@7-
日后事项 日后调整事项中应交税金的调整 税金的会计处理和税法一致,就调所得税,如退货,收入减少,相应所得税的减少税法也认.如果不一致,就不调.但如补提坏帐准备,税法不认,就不调应交所得税。 PGu6hV{
)0RH"#,2L
i6(y Bn
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特点是,调整的是报告年度资产负债表的期末数和利润表的本年数。 o& $Fc8bH
@;d
(>_n
日后发现报告年度的差错以及报告年度以前的非重大差错,属于调整事项,日后发现报告年度以前的重大差错,不属于调整事项。 ~XQN4Tv-
,p>=WX
例如99年的报表在2000年3月份报出。这里的报告年度的报表就是99年的报表。2000年1月1日至3月,发现的99年的差错以及99年以前的非重大差错, i~.L{K
hMeE@Q0
调整99年报表的期末数和本年数。如果发现的是99年以前的重大差错,应该调整99年报表的年初数。 =JNoC01D
)MW.Y
(+bk +0
日后事项与会计差错结合 cq
%=D
Z
-5d8j<,
报告年度的会计差错和以前年度的非重大会计差错 |ay W _5}
^B>
4:+^
调整报告年度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的本期数(利润表本年累计数和利润分配表本年实际发生数), m/%sBw\rx
O^4:4tRpt
资产负债表的期末数 )aOg_*~
!}Cd_tj6
*V3 }L
Z
报告年度以前年度的重大会计差错 调报告年度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的上年数,(如果涉及)资产负债表的年初数和年末数, ;VYL7Xu](
(PE"_80Z
利润分配表本期数中的年初未分配利润和未分配利润(是调上年遗留下来的问题)。 ix$?/GlL
[|xHXcW
W9{6?,]
冲刺题 无论调应交税金还是递延税款,都会涉及到所得税费用。 Y*B}^!k6
VL&E2^*E
解题秘诀!!!!! 另外记住递延税款和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方向总是一致的。 qnv9?Xh
7oh6G
W<u63P
陷阱!!!!!(高老师冲刺题关联交易(6) 日后事项中如果出现减值准备或累计折旧坏帐准备等时间性差异的情况,别忘了递延税款的问题。 z';p275
Q pAK]
应交税金就是实际损失的部分。 y7ijT='8
:_i1)4[!
陷阱!!!!! 日后事项中如果出现减值准备或累计折旧坏帐准备等时间性差异的情况,别忘了递延税款的问题。 X9#Od9cNaC
kiZA$:V8
陷阱!!!!! 涉及货币资金时,不能调整报告年度货币资金,必须换成往来帐。 Pfe&wA't
$2
~RZpS
陷阱!!!!! 销货退回时,别忘了要调应交所得税。 g
O,X
b,$H!V*
O:q 0-
对于日后事项中补提的坏帐准备 不超过千分之五,调应交税金,超过千分之五部分,调递延税款。 {SbA(a?B
0^5SL/2
如果质量担保在资产负债表日前已过截止期,,那么应做为会计差错,在日后事项中,将预计负债冲回,并调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DL_2%&k/
j#9p0[
2W~,,$
G
如果被投资企业发生日后调整事项,投资企业也要处理日后调整事项。 =sPY+~<o
/^
hB6_'D
aYkm]w;C
关注北京安通学校 对会计政策变更新题型,对成本法与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注意如果题目讲不调整摊销问题,那么就只是减值准备的问题。 wH3FCfvm
RN]4 Is:
kNMhMEez
高志谦老师,有关调会计报表 如果是首次根据会计准则,要当作会计政策变更,以后再当作会计估计.即使是举例子:余额百分比法的比例变更。 J}hi)k
/J<?2T9G
看书调利润表 nUz2~z
12~zS
根本概念!!!! 如果采用应付税款法,根本不用考虑所得税影响!!! 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会计政策变更一般不会影响到以前年度应交所得税的调整。 cx&jnF#$
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时,发生政策变更追溯调整时,不影响所得税费用。因为不能由于政策变更调整企业的应交税金,而在应付税款法下,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所以所得税的影响为0 如果考虑所得税,必然是递延税款 LwZBM#_g
"$;=8O5O
,[D,G
虽然是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但由于改变会计政策后,税法不认,所以也不能调应交税金,只能调整递延税款, CY?]o4IV
8tK 8|t5+
如:原来按直线法折旧是300,后按双倍余额法是400,那么产生递延税项借方33,不调应交税金,因为税法承认的是直线法。 ,pq<.?&E
sFC&DTb?
6,7Fl=<
投资有税率差的时候,算所得税影响 税后利润900万元除85%,还原成税前利润;再乘30%是投资企业承担的份额;再乘18%为将来分回利润时应补交的所得税金额 '{@hBB+ D
:\NqGS=<
68kxw1xY
重做高老师23-13答案4 好好好!!! 注意会计政策变更视同一开始就采用,即使原来与税法时间性口径也不一致,变更时,直接用新的与税法规定的扣除,不用管原来。算累计影响数时,就是新政策下折旧费用减原折旧费用再减所得税影响,即(1288.8-800)*33%,而不是640,800是税法认可的折旧,1288是新政策折旧,640是原折旧方法。
$C##S@
O{,Uge2n,
t
IdH?
x
例如,一项收入,会计计入收入,税法也计入收入,所以影响了会计利润的,就影响纳税所得,因此,应该调整应交税金。如果会计计入收入,而税法规定不能计入收入,那么,调整收入时就不能调整应交税金。如果属于时间性差异, 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调整递延税款。 :G?"BL5vP
G0^WQQ4
B)Hs>Mh|W
如果题目中有已知条件“所得税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且不考虑纳税调整事项”,则在进行账务处理时,涉及到损益的要调整“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因为这里说不考虑纳税调整事项,意思就是不考虑会计和税法上的差异,认为会计和税法的处理口径是一致的,所以应调整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Yc3r3Jy
qN1(mxa.?
P>z k
或有事项 对于书上p361例3中 在报告年度确认预计负债400万,如果采用纳税影响法,应该借:递延税款 400*33% muwXzN(KX
Psp3~Kg
贷:所得税 400*33% MGCwT@P
HIcx "y
日后法院判需赔偿500万,那么应该 借:应交税金 500*33% U{q6_z|c
f\!*%xS;
贷:递延税款 400*33% E<1^i;F
R0(Nw7!d/[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0*33% S)p{4`p%
{:$0j|zL1
重要!!! 预计负债是不确定的,所以税法是不承认的,所以有递延税款的问题。 LS{g=3P0
%qcBM~efT
另外记住递延税款和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方向总是一致的。 y/K% F,WMf
HWxk>F0
X4>c(1e
预计负债-未决诉讼 i,NN"
@tdX=\[~
Hv>A$x$q
投资 短期投资 sZ{Kl\1@
0|nvi=4~e|
如果从另一个股东手中购买股权时,记住购买日时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的确定, :
c"J$wT/
mHE4Es0
包括上年度的净利润(千万别忘了截止到购买日新实现的净利润) )#l &F$
S
U~vS
分配的现金股利,是减少所有者权益的。 NIrK+uC.d
4f~CG
r
接受捐赠 *,-)4)7d
:
FF:{&d
e,>L&9] ZI
如果股权投资差额出现在贷方,记住要分两步来做,前面的借方就是银行存款数,第二步分录是借: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准备 贷: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 g><u(3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