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注意题干中的月份,陷阱!!! 一定要注意开始的月份,不管是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还是长期股权投资算投资收益还是摊销股权投资差额。 f+Acs*.GQ
'prHXzi(h
看到双倍余额递减法,马上要注意三点问题: $:%E<j4Dn
v+"4YIN
1、从从哪个月份开始计提折旧 xI1{Wo*2C}
2、头几年不管残值 *
eC[74Kng
3、本年要减去上一年已经提的折旧4如果折旧方法改变,要视同一开始就用此方法。 bq9w@O
5LB{b]w7m
看到年数总和法,马上要注意三点问题: ?"r=08
1、从从哪个月份开始计提折旧 cLl~4jL
2、不是年初购入,一定注意要分年段注意,也就是说一年中要分成两段计算。!!! C
&>*~
3、要管残值 &:g:7l]g
4、如果折旧方法改变,要视同一开始就用次方法。 G/N c@XG\
-1
Dq_!i
会计政策变更用到固定资产折旧算累计影响数时,每一年的税前影响一般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一定千万要算对固定资产每一年的折旧租赁的情况下,如果租期是4年,别忘了折旧月数是47个月,而不是48个月。 IC&P-X_aP
MNWI%*0LO
投资收益一定是从开始投资时再计算!!! F'b
%D
fCx(
Rz
jUrt
总忘了!!! 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别忘了如果不是全年,要数月份!!! iW^J>aKy
s6@mXO:H^
_ Lb"yug
根本提示 企业的净利润=税前会计利润-所得税费用 #'q7 x
}VZE
xqm)
不管是应付税款法还是纳税影响会计法,应交所得税是一样的,不同的是所得税费用。前者既可以用来处理永久性差异,又可以用来处理时间性差异,纳税影响会计法只能处理时间性差异。 A$3Rbn}"
;o3gR4u_L
计提跌价准备,递延税款在借方
!CWe1Dm
!*}UP|8
1f}(=Hv{
做会计政策变更题目,只有在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并存在时间性差异时,才考虑所得税影响,如果采用应付税款法,根本不存在所得税影响。因为企业的会计政策不能影响税收,而应纳税和所得税费用在应付税款法下是相同的。 3}<U'%sd
:${tts2g
X8Q'*
日后事项中,税金的会计处理和税法一致,就调所得税,如退货,收入减少,相应所得税的减少税法也认.如果不一致,就不调.但如补提坏帐准备,税法不认,就不调应交所得税。 8{!d'Pks
HKXC=^}x'
GeTk/tU
所得税 见老师23-13最后应纳税所得计算好好!! 注意转回的坏帐准备和跌价准备仍然属于递延税项,不是应纳税所得的部分,应该从会计利润中减去!!! M&j|5UH%.
PQkw)D<n]_
B6Kl_~gT
计提跌价准备,递延税款在借方 g w([08
+ODua@ULFB
预计负债是不确定的,所以税法是不承认的,所以有递延税款的问题。 'ZW(Hjrd
2Qp}f^
新政策的利润大于原政策,累计影响数就是正数 ^
*"f C
Ctz#9[|
h<U?WtWT-p
注意解题思路!!! 如果第一季度应税所得是500万,实发工资是160万,计税工资是60,可抵减时间性差异是25万,那么应交所得税是(500+100+25)*33% ,注意别忘了加上可抵减时间性差异 ^;RK-)
]alc%(=
会计政策变更 新政策的利润大于原政策,累计影响数就是正数 n?.; *:
);h(D!D,
E(P
6s;LZ
双倍余额递减法的例子 原价是310000,残值是10000,预计使用5年,每年折旧是310000*2/5=124000,注意不要把减残值 PlGif)
kun/KY
解题秘诀!!!!! 只有在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并存在时间性差异时,才考虑所得税影响 :J`@@H
::oFL#+
递延税款和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的方向一致。 93H
Vx#
i]%f94
债务法下,当所得税率变动时,税率调高,应该调增递延税款的余额,税率调低,应该调减递延税款的余额。 LigB!M
!k)6r6
W5
F\e[Ax5
当投资企业的所得税率与被投资企业的所得税率相同时,其投资收益为永久性差异;从税前会计利润中减去。 }_]AQN$'G
</{Zb.
当双方所得税率不同时(注意是投资企业的所得税率大于被投资企业的所得税率),其投资收益为时间性差异。 _-TplGSO=c
y4Jc|)
2bNOn%!
递延法和债务法 递延法是明知预提多了,也不冲回,前头多提,后头多转,前头少提,后头少转。冲回时还按原税率。 y("WnVI
jW\:+Taq
采用债务法时(陷阱!!!) 计算发生额时,如果有余额的千万要用原来税率还原,然后用变动税率去乘.税率变动和余额方向一致。 V.P<>~W
|6*Bu1
T;/GHC`{Y
日后事项 日后调整事项中应交税金的调整 税金的会计处理和税法一致,就调所得税,如退货,收入减少,相应所得税的减少税法也认.如果不一致,就不调.但如补提坏帐准备,税法不认,就不调应交所得税。 sllT1%?
F3}MM
dX
%xg+UW
}
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特点是,调整的是报告年度资产负债表的期末数和利润表的本年数。 Y[6T7eZ0g
B$_4ul\)
日后发现报告年度的差错以及报告年度以前的非重大差错,属于调整事项,日后发现报告年度以前的重大差错,不属于调整事项。 = {O ~
@.e X8~3=
例如99年的报表在2000年3月份报出。这里的报告年度的报表就是99年的报表。2000年1月1日至3月,发现的99年的差错以及99年以前的非重大差错, jmID@37t
g#J aw|N
调整99年报表的期末数和本年数。如果发现的是99年以前的重大差错,应该调整99年报表的年初数。 X&pYLm72;
,-#MEr
EL?(D
日后事项与会计差错结合 "tz6O0D
gF{ehU%
报告年度的会计差错和以前年度的非重大会计差错 W[8Kia-OD
)hZ7`"f,ZN
调整报告年度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的本期数(利润表本年累计数和利润分配表本年实际发生数), Jj-\Eb?
_RbfyyaN
资产负债表的期末数 %e E^Y<@g
Y@+Rb
%#x4wi
报告年度以前年度的重大会计差错 调报告年度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的上年数,(如果涉及)资产负债表的年初数和年末数, *,\"}x*
hC<ROD
利润分配表本期数中的年初未分配利润和未分配利润(是调上年遗留下来的问题)。 UCLM
*`M
{]HiT pn
jSY[Y:6md
冲刺题 无论调应交税金还是递延税款,都会涉及到所得税费用。
OIrm9D#
~rb0G*R>
解题秘诀!!!!! 另外记住递延税款和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方向总是一致的。 )7>GXZG>=
fu"cX;
iS$[dC ?N
陷阱!!!!!(高老师冲刺题关联交易(6) 日后事项中如果出现减值准备或累计折旧坏帐准备等时间性差异的情况,别忘了递延税款的问题。 GJ,&$@8)
"6f`hy
应交税金就是实际损失的部分。 i HD!v7d7
FU3K?A
B
陷阱!!!!! 日后事项中如果出现减值准备或累计折旧坏帐准备等时间性差异的情况,别忘了递延税款的问题。 P1eSx#3bR
p;+O/'/j
陷阱!!!!! 涉及货币资金时,不能调整报告年度货币资金,必须换成往来帐。 b(*\4n
%Rk|B`ST
陷阱!!!!! 销货退回时,别忘了要调应交所得税。 E\[B E<y
\=ML*Gi*
*
65/gG8>
对于日后事项中补提的坏帐准备 不超过千分之五,调应交税金,超过千分之五部分,调递延税款。 UM7@c7B?
y]j.PT`Cw
如果质量担保在资产负债表日前已过截止期,,那么应做为会计差错,在日后事项中,将预计负债冲回,并调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
&X<-
URsx>yx
\Ow
F!~&
如果被投资企业发生日后调整事项,投资企业也要处理日后调整事项。 3( BL
,;g%/6X
X1
^VdJE
关注北京安通学校 对会计政策变更新题型,对成本法与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注意如果题目讲不调整摊销问题,那么就只是减值准备的问题。 QQl.5'PP
1q}LO2
uH[WlZ4
高志谦老师,有关调会计报表 如果是首次根据会计准则,要当作会计政策变更,以后再当作会计估计.即使是举例子:余额百分比法的比例变更。 Rt8[P6e"q
`|'w]rj:"+
看书调利润表 C`.YOkpj
-b-a21,m>
根本概念!!!! 如果采用应付税款法,根本不用考虑所得税影响!!! 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会计政策变更一般不会影响到以前年度应交所得税的调整。 .WF"vUp
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时,发生政策变更追溯调整时,不影响所得税费用。因为不能由于政策变更调整企业的应交税金,而在应付税款法下,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所以所得税的影响为0 如果考虑所得税,必然是递延税款 LDt6<D8,Q
|qNe_)
7Nq<
o5
虽然是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但由于改变会计政策后,税法不认,所以也不能调应交税金,只能调整递延税款, mfraw2H
$BwWQ?lp
如:原来按直线法折旧是300,后按双倍余额法是400,那么产生递延税项借方33,不调应交税金,因为税法承认的是直线法。 ea3w
f8Hq&_Pn
A!lZyG!3
投资有税率差的时候,算所得税影响 税后利润900万元除85%,还原成税前利润;再乘30%是投资企业承担的份额;再乘18%为将来分回利润时应补交的所得税金额 E|@C:ghG
,->ihxf
?qjdmB|w
重做高老师23-13答案4 好好好!!! 注意会计政策变更视同一开始就采用,即使原来与税法时间性口径也不一致,变更时,直接用新的与税法规定的扣除,不用管原来。算累计影响数时,就是新政策下折旧费用减原折旧费用再减所得税影响,即(1288.8-800)*33%,而不是640,800是税法认可的折旧,1288是新政策折旧,640是原折旧方法。 ]v
${k
0+>g/>
Sy8t2lk
例如,一项收入,会计计入收入,税法也计入收入,所以影响了会计利润的,就影响纳税所得,因此,应该调整应交税金。如果会计计入收入,而税法规定不能计入收入,那么,调整收入时就不能调整应交税金。如果属于时间性差异, 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调整递延税款。 zj`c%9N+
,&o9\|ih7]
Px_8lB/;
如果题目中有已知条件“所得税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且不考虑纳税调整事项”,则在进行账务处理时,涉及到损益的要调整“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因为这里说不考虑纳税调整事项,意思就是不考虑会计和税法上的差异,认为会计和税法的处理口径是一致的,所以应调整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fXNj-'RW
Wmbc
`XC
S@qPf0dL<
或有事项 对于书上p361例3中 在报告年度确认预计负债400万,如果采用纳税影响法,应该借:递延税款 400*33% i 8sv,P
I-#!mFl
贷:所得税 400*33% tiK M+
;C
c9|4[_&B~
日后法院判需赔偿500万,那么应该 借:应交税金 500*33% fQoAdw
iJTG+gx
贷:递延税款 400*33% +Br<;sW
gfL :SP8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0*33% 3qWrSziD
yhH2b:nY(9
重要!!! 预计负债是不确定的,所以税法是不承认的,所以有递延税款的问题。 lS=YnMs6a
o]?
yyP
另外记住递延税款和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方向总是一致的。 a
,mgM&yD
KMhrw s{&B
DI0& _,
预计负债-未决诉讼 e9p/y8
gC
>k
@t.PeoV
khX/xL
投资 短期投资 A;Uc&G
@fd<
如果从另一个股东手中购买股权时,记住购买日时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的确定, k=)U
>@N.jw>#T
包括上年度的净利润(千万别忘了截止到购买日新实现的净利润) `gl?y;xC
|gk*{3~y
分配的现金股利,是减少所有者权益的。 O@$>'Z
ZcA"HD%
接受捐赠 Jk.
x^
LW=qX%o
{
S]H[&o1o
如果股权投资差额出现在贷方,记住要分两步来做,前面的借方就是银行存款数,第二步分录是借: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准备 贷: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 "5JMk
-2k
\%r#>8c8
成本法转权益法 1、追溯调整时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的确定,实际就是按初始投资时??被投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持股比例, 6C$+D
h%j4(v}r{C
解题秘诀:其实就是对起初持股比例的调整, 当然别忘了减去分配的现金股利和期间产生的利润。例如是99年4月1日投资,就要把1-4月产生的净利润加到所有者权益中,再*持股比例。 -l=C7e
U`*we43
追加时对第一步毫无影响。 2、摊销股权投资差额 LNL}R[1(
/IirTmFK
3、作分录,确认新的,将原来的投资成本冲掉,和摊销差额对利润分配的影响 )QAYjW!Z
as:=QMV
4、将除股权投资差额的子目都转入-子目投资成本中,包括损益调整,别忘了股权投资准备等。只是确定了投资成本的金额,但股权投资差额的子目还是存在的,在以后计提跌价准备算帐面余额时会用到。 ?"b __(3
4f j}d.?
5、新的投资成本的确定,投资成本用当时的所有者权益*追加的比例。 H [+'>Id:
r,eH7&P9{
6、投资差额的摊销,分两部分。 }Z <I%GT
[)`*k#.=
如果是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那么别忘了递延税款的影响。 n^'d8Y(
3r%v@8)!b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 计算投资成本和股权投资差额时,别忘了支付的手续费也要算进去。 #o&T$D5
Nr@,In|JS
注意陷阱!!! 被投资企业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200万时,时,别忘了,要把递延税扣除,(但如果给的就是被投资企业的资本公积,就不用了对方已作处理了) W@}@5,}f>
QmBHD;Gf
也就是说,借: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准备 贷: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 中的数字是200*0.67*持股比例 MK
tI3vi?
2K~v`c*4
注意陷阱!!! 投资收益当年净利润要扣除投资前的!!! 如果投资是1.31日开始算的,那么在年底计算投资收益时,一定注意是从投资以后再开始算投资收益,要把全年的净利润减去投资前一个月的,注意陷阱!!! $;g*s?F*
[CHN3&l-5S
股权投资差额也要注意不是全年摊 X
}B]5
TrDT
ay
|(~IfSE2
股权投资成本 子目 投资时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持股比例 <_/etw86Z
GUQ3XF\
股权投资差额 初始投资成本-投资时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持股比例 (初始投资成本=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包括手续费税金) }5E H67
|TJ gH<I
+^:uPW^U
长期债券投资的收益实际是市场利率 如果是溢价,说明票面利率高于市场利率,那么要减去溢价摊销数 '(lsJY[-x
}r04*P(
如果是折价,票面利率低于市场利率,那么要加上折价摊销数 z{.&sr>+v
KMT$/I{p,
aR6~r^jB
溢折价摊销(最重要!!!) 实际支付的款项-实际支付的款项中包含的利息(不管是进成本的还是作为应收利息)-实际支付的款项中包含的费用-面值 ;4+z~7Je]^
8Ogg(uS70'
摊销溢折价,还要摊销费用,期限是按32个月,千万不要36个月.记住!!!!!(费用摊销和溢价的摊销一起在剩余年限里一起摊) Ds=d~sN u
tT`S"
9T
某股份有限公司20×0年4月1日,以1064.5万元的价款购入面值为1000万元的债券,进行长期投资。该债券系当年1月1日发行,票面年利率为6%,期限为3年,到期一次还本付息。为购买该债券,另发生相关税费共计16.5万元(假定达到重要性要求)。该债券溢价采用直线法摊销。该债券投资当年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 )万元。A.27 B.31.5 C.45 D.60( A) i% 0qN
#~Kno@
记住题目中给的每个条件都是有用的。长期债券投资1.1日发行,5.1购买,有效期3年,佣金印花税20万,达到重要性标准,(记入:长期债券投资-债券费用)记住,在年末计提利息时,要不仅要 .t^1e
.==c~>N
摊销溢折价,还要摊销费用,期限是按32个月,千万不要36个月.记住!!!!! r0z8?
)~)T[S
长期债券投资收益 注意也是投资以后的收益,同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如2002.4月购入债券,面值1000万,利率6%,,那么投资收益是1000*6%*9/12 pDC`Fi
6T"5,Q</h
dnANlNMk?
非货币收益 补价收益 每一元的收益=(公允价值-帐面价值-相关税费)/公允价值 >>=zkPy
,9OER!$y
补价收益=每一元收益*补价 NX8w(~r,:
6hcs)X7m
注意如果题目中说用银行存款和固定资产投资,实际银行存款是支付的补价,要进入固定资产清理,见p27 8 (1) nJH'^rO!C
__z/X"H
a;i}<n7
解题秘诀!!! 帐务处理秘诀: P EzT|uY
'<"%>-^Gn
借方 :1、银行存款(收到的补价) 2、增值税进项税 3、资产减值准备 j;Z
hI y
%i&
am=
贷方有 1、换出资产帐面余额 2、 确认的营业外收入(如果有补价) 3、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 BAqwYWdS
B
\V;{:
在确定借贷方时,别忘了将应交的主营业务税金放在贷方,否则就出错了。即可以先确定下来的 M7DoAS{6e
BT:b&"AR[
x!4<ff.
关联方交易 注意陷阱!!!!! 如果题目中有销售给关联方的,也有销售给非关联方的,一定注意是否对非关联的超过20% I/h( *~/
Lxa<zy~b
对非关联方交易超过20% 应按对非关联方交易销售的加权平均价格作为基础。(注意实际售价低于加权平均售价,就要用实际的,不要上当!!!) V(G{_>>
*{fZA;<R
对非关联方交易不超过20% 实际交易价格不超过商品帐面价值的120%,按实际交易价格 ,[n=PJVw/
zll?/|%
计算时别忘了交增值税!!!!!。 实际交易价格超过商品帐面价值的120%,将商品帐面价值的120%作为收入,超过部分记入资本公积-关联交易差价。 V2Z^W^
c:DV8'f
T
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成本利润率超过20%,将商品帐面价值加上最近2年历史资料确定的加权平均成本利润率与帐面价值的乘积计算的金额确认收入。 =+e;BYD#!
|$T?P*pI.
i;2V
非正常商品销售 非正常商品销售,按商品帐面价值,超过部分。。。 ~@^ pX*%i
*XXa9z
重要!!!!! 转移应收债权,不确认收入,确认资本公积 en MHKN g
Or1ikI"
企业与受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密切的家庭成员直接控制的其他企业。注意是直接控制,如果不是直接控制,不算。见老师p27 8 (3) FOa2VP%
i .?l\
6%VRQ#g!
如果是将股权卖给关联方,价差就会产生资本公积 合并时,将资本公积冲掉,同时冲长期股权投资虚增的那块利润.借:资本公积 贷:长期股权投资 c*8k _o,
)q7!CG'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