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yJ`1},^
<QW1fE
dpn&)?f
b=
ec?n #7
《会计》是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五门课程之一,其历年考试的合格率都较低, 2003年为9.17%,2004年为10.32%, 2005年为11.22%。 |e;z"-3
GGQ(|?w
一、《会计》教材基本结构 `::'UfHc
2006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教材内容共24章,可分为四大部分,总括如下: {ugKv?e;
第一部分:总论 j nA_!;b
第二部分: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 -5_xI)i
第三部分:财务会计报告
TN@JPoH
第四部分:特殊业务 iX
S-EB/
CU^3L|f2N
二、近三年《会计》考试命题规律总结 EC!Cv;'
(一)近三年《会计》科目考试题目类型及分数 rbZ6V :
c^)E:J/
题目类型 %ih7Jt
2003年 ^5 =E`q".
2004年 `1}?{ud
2005年 7{6.
/ z?7ic0
题目数量 xt0j9{p
题目分数 (KImqB$i.
题目数量 }JMkM9]
题目分数 7kpW1tjY
题目数量 =/!S
题目分数 {^MAdC_
!Lug5U}
单项选择题 z n8ig/C
15 Hf!4(\yN
15 '#::ba[9w
11 2Wf qgR[3
15 mg/kyua^
14 .ehvhMuG|
14 H[k3)r2
q=i<
vcw
多项选择题 .(]1PKW
11 8'Bl=C|0X
22 &U)s%D8e;d
11 c7!`d.{90
22 G6VHl:e7z
12 O t<%gj;^
24 k0Yixa
; 2
-kQK9
计算及会计处理题 gF5EtdN?|
2 )'|W[Sh?
18 DC7}Xly(
2 >&Q. .`q
20 \ySc uT
2 R3 `W#`
20 ,)G+h#Y[*
<r3n?w8
综合题 {5-{f=Rk
2 Vn;]''_
45 l%~zj,ew
2 { F8,^+b|
43 6ng g*kE<
2 Gn4b\y%%
42 G_4P)G3H
A|Gqjy^;@
分值合计 $0 zL
100 0\*<k`dY
100 1*b%C"C
100 )/N! {`.9
g``4U3T%X
gg_(%.>
(二)命题规律总结 O#Hz5A5
从近三年《会计》的试题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Y2&6x
Th
1.覆盖面宽,考核全面。 RE$-{i
2.重视测试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实际应用、职业判断能力。 Kp;o?5H
3.注重热点,突出重点,体现及时掌握新知识新内容,实现知识更新的要求。 YU(x!<Z
4.综合性强。 OXV@LYP@
!
NEq|Y
三、2006年《会计》考试命题趋势预测 ka%pS
"ZW*O{
四、怎样学习《会计》这门课程 S-|$sV^cG
(一)订立学习计划 =@l5He.]&
(二)全面研读大纲和教材,把握教材之精髓 LnX^*;P5t
(三)讲究学习方法,善于总结规律,掌握问题的关键点,使复杂问题简单化。 -v@^6bQVp
(四)加强练习 ohk =7d.'
x#j_}L!V;
epm|pA*
y&]D2"I
42LV>X#i
m:CpDxzbf
第一章 总 论 wX;NU4)n
b1!%xdy_T
第一节 会计概述(了解) i+3b)xtW7
6V/mR~F1r
第二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li^E$9oWC
?GZs5CnS
一、会计主体 DLZ63'
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往往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e(A&VIp
二、持续经营 30"G%DFd
只有设定企业是持续经营的,才能进行正常的会计处理。 采用历史成本计价、在历史成本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计提折旧的方法等,都是基于企业是持续经营的。 / KM+PeO
三、会计分期 :+$_(*Z
由于会计分期,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别,从而出现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进而出现了应收、应付、递延、预提、待摊这样的会计方法。 n\U6oJN
四、货币计量 |lY8u~%
企业的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报货币为人民币。 B4=gMVp1
F$C:4c
【例题1】确立会计核算空间范围所依据的会计基本假设是( )。 ]dFWIvC
A.货币计量 a3[aXe
B.持续经营 NunT2JP.
C.会计分期 -xlI'gNg7
D.会计主体 ><HXd+- sd
【答案】D mi?Fy
0\
.&xc2sRZ
(?(ahtT4T
:+n7oOV
第三节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SWK(='
^m\n[<x
^
一、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 WObfHAp.
(一)客观性原则 O.!?O(
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H_Z!T.@
(二)可比性原则 h/ic-iH(>
是指企业之间的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该原则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横向比较。可比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核算。可比性原则是以客观性原则为基础的。不能为了追求可比性,过分强调使用统一的会计处理方法,而使会计核算不能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 N]~q@x;<)3
(三)一贯性原则(重要) N !:&$z-
一贯性原则要求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在前后各期保持一致,不得随意改变。该原则是企业会计政策在不同时期的纵向比较。在下述两种情况下,企业可以变更会计政策,一是有关法规发生变化,要求企业变更会计政策,二是改变会计政策后能够更恰当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h#>67gJV
(四)相关性原则 3%k+<ho(
(五)及时性原则 qSR
%#
(六)明晰性原则 iC">F.9#
@ M-bE=
二、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 ;|c,
(一)权责发生制原则 n
r }H;wB
(二)配比原则
eZHi6v)i
(三)历史成本原则 ;lldxS
(四)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bbnAmZ
是指将与当期收益相关的支出计入当期的损益,将与当期以及以后多个期间的收益相关的支出计入资产的价值。对给定的支出,应能够判断是收益性支出还是资本性支出。 3 D3K:K!F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