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528阅读
  • 0回复

[知识整理]2008年注会考试(CPA)辅导《会计》内部讲义(2)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lilihuang
 
发帖
926
学分
1780
经验
0
精华
6500
金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9-02-20
— 本帖被 阿文哥 从 学会计 移动到本区(2012-07-05) —
第一章:总论 /WMLr5  
!~#31kL&  
  2008年cpa会计命题规律简析 l%O-c}X  
{_JLmyaerZ  
  会计概述 &DV'%h>i=  
<f%9w]  
  Ⅰ、【考点分析】 6r`g+Js/  
g|oPRC$I'  
  一、会计的定义和起源 f$/D?q3N  
e:]$UAzp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tWBCq 6  
POf \l  
  二、会计的作用 ~Hq 2'  
_gHJ4(?w  
  (一)会计信息有助于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并据以作出经济决策,进行宏观经济管理; e-WaK0Ep  
=W6P>r_  
  (二)会计信息有助于考核企业管理层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 K|&y?w  
0WFZx Ad"  
  (三)会计信息有助于企业内部管理当局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n.)-aRu[  
cjL!$OE6  
  三、企业会计的分类与企业会计准则 Zo` ^pQS  
@UA>6F  
  (一)企业会计的分支 6m]L{ buP  
kF5}S8B  
  1.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信息及其决策需要的管理会计,即对内报告会计; lZ|Ao0(  
z"-Urd^O  
  2.服务于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信息及其决策需要的财务会计,即对外报告会计。 `i}\k  
w?[)nlNW  
  (二)企业会计准则的体系 0t~--/lA  
(?Yz#Yf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基本准则、具体准则、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和解释公告等组成。 (]JJ?aAF  
er_aol e  
  Ⅱ、相关链接(无) -%A6eRShk  
j EX([J1  
  1.2?财务报告目标 B3D4fYQ  
a7Jr} "B  
  Ⅰ、【考点分析】 5]{YERa'  
)gR&Ms4  
  一、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2a G<^3  
q &+GpR  
  根据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这一目标的要求,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如实反映企业所拥有或者控制的经济资源、对经济资源的要求权以及经济资源要求权的变化情况;如实反映企业的各项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的金额及其变动情况;如实反映企业各项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等所形成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情况等,从而有助于现在的或者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使用者正确、合理地评价企业的资产质量、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效率等;有助于使用者根据相关会计信息作出理性的投资和信贷决策;有助于使用者评估与投资和信贷有关的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和风险等。  wNPZ[V:  
P _ SJK  
  二、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uGv+c.~[j  
$?GF]BT  
  现代公司制下,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管理层承担着妥善保管并合理有效运用来自于投资者和债权人的资产的责任,此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需借助报告来表现和验证。 1osI~oNZ  
Lh+^GQ  
  Ⅱ、相关链接(无) 4bO 7rhve  
&I70ve NY  
  1.3?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 lfhB2^ ^  
(GeJBw,Q  
  Ⅰ、【考点分析】 e'jR<ln|  
dO=<3W  
  1.3.1会计基本假设  +5Mx0s(5  
r"n)I$  
  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和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等四个假设。 k_ skn3,u  
.RT5sj\d  
  一、会计主体 T57S!CJ^$5  
Nb$)YMbA  
  (一)会计主体的概念及界定 W] lFwj  
DC NuvrZ  
  1.会计主体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比如,甲公司的会计所要描述的资金运动是甲公司这个空间范围内的资金运动,而且是站在甲公司的角度进行反映和描述的,则甲公司就是会计主体。 .{Xi&[jw  
Lpn`HAw&  
  2.一般来说,只要是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都可成为会计主体。比如:一个经济上独立核算的车间可以确认为一个会计主体,设置会计核算体系描述属于该空间范围的资金运动。除此之外,可成为会计主体的经济组织还包括:企业、企业集团(即由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的企业联合体)、事业单位等。 X9P-fF?0  
'HC4Q{b`  
  (二)会计主体与法人的区别 t+&WsCN  
1.uyu  
  法人是一种享有民事主体资格的组织,法律赋予它等同于自然人一样的人格,以便于其独立地行使权力并承担自身的义务。成为一个法人首先在经济上是独立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法人肯定是会计主体,但仅仅独立核算是无法足以支撑其成为法人资格的,所以,是法人的一定是会计主体,是会计主体的不一定是法人。 ,+JAwII>O  
&W ~,q(  
  比如:企业集团、企业独立核算的车间均是会计主体而非法人。 y.>r>o"0  
ur'A;B  
  【要点提示】会计主体假设在测试中常见的测试角度是会计主体与法人的区分,常见于多项选择题。 $F Al9  
q[+];  
  (三)会计主体假设的内涵 Z6Mh`:7  
=.uE(L`]NA  
  简言之,就是会计应当仅为特定的会计主体服务。会计主体假设要求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反映企业本身从事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明确界定会计主体是开展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工作的重要前提。 55#H A?cR  
X<1# )xC  
  (四)会计主体假设的目的 m1(rAr1  
|ey6Czm  
  1.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事项的范围; j3FDGDrg  
SDot0`s>  
  2.将会计主体的交易或事项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交易或事项以及其他会计主体的交易或事项区分开来。 # wG}T .*  
总之,一个核心目的就是圈定会计的核算范围。 ?(mlt"tPk  
kweypIB  
  二、持续经营 :+u?A  
O=yUA AD$  
  (一)持续经营假设的内涵 <AB]FBo(  
`=FfzL  
  假设企业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破产被清算。即假设企业的经营活动处于一个正常运行状态。 t]Oxo`h=  
j/9'L^]  
  (二)持续经营假设的目的 |=SaI%%Be  
nY6^DE2f  
  持续经营假设为会计核算的开展提供了正常的业务背景。 3 D\I#g  
企业是否持续经营,在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上会有较大差异,只有假定企业在可预期的未来不会破产清算,会计核算才可正常进行,否则将依据破产清算时的特殊规定进行处理。比如,企业购置一台可使用5年的设备,原价为100万元,假定无残值。如果采用直线法折旧,则通常的折旧期限选定的是使用期5年,每年的折旧为20万元(=100÷5),而选用正常使用期作为折旧期限也就是在企业预期不会破产的前提下的会计处理。 S3 &L  
E*CY/F I_  
  (三)例外情况 /N~.,vf  
  9XS'5AXN  
   当有确凿证据(通常是破产公告的发布)证明企业已经不能再持续经营下去的,该假设会自动失效,此时企业将由清算小组接管,会计核算方法随即改为破产清算会计。 rHP5;j<]  
A$ s4Q0Mf  
  三、会计分期 HQ]g{JVld\  
%POoyH@D}  
  (一)会计分期假设内涵 O)W1.]GMbf  
:V 8 \^  
  会计分期是将企业持续不断的资金运动人为地分割为若干期间,以分期提供会计会计信息。 Xbfn@7m  
Zj$U _  
  企业的资金运动一般只有两个客观分界点,一是起点,一是终点,但我们不可能困于此限定就只能等企业“寿终正寝”时再对企业算“总账”,这样的会计核算就算再精确也无任何意义。为了随时反映企业的资金运动状态,必须人为地将无分界点的资金运动过程分为若干界点,此即会计分期。 rR/PnVup  
=n9|r.\&uJ  
  (二)具体划分方法 h_H$+!Nzb  
(A?/D!y  
  会计期间通常有四种口径:即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按年度口径所编报表为年报,其他期间所对应的报表为中期报告。 ^'#vUj:"  
)y._]is)b  
  (三)会计分期假设的目的 |E|d"_Ma  
<D =U=5  
  会计分期假设目的在于分段提供会计信息,以达到实时反映和监督企业资金运动的目的。 /-1[}h%U'  
0*x  
  四、货币计量 *_@8v?  
bz,C%HFA  
  (一)货币计量单位假设的内涵 RH~KaV3  
KYMz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该假设包括两个意思: IE, xiV  
A=Dzd/CUO  
  1.会计仅反映那些能以货币表达的信息,如果一个信息本应纳入会计核算体系,但苦于无法用货币来表达的,则只能无奈地排除在会计核算范围之外。比如,人力资源就应该作为企业的一个关键资产进行账务反映,但人力资源的货币计量尚无法广泛地达到实践的可操作性,因此大部分企业是不反映人力资源的。 5ILce%#zL  
V D-,)f  
  2.币值稳定假设 EE-jU<>|  
aO6w :IO  
  为了会计信息的稳定性,货币计量假设还包含一个假定币值不变的含义。 jo/-'Lf{?  
<$/'iRtRzW  
  (二)货币计量单位假设的目的  qauk,t  
cjp H hoW  
  在诸多的计量手段中,只有货币标准是具有最大限度的无差别性和统一性的,货币计量单位假设为会计活动的开展选定了主要核算手段。 !Yd7&#s  
X)x$h{ OE  
  (三)货币计量的要求 fn]f$n*`  
yKgA"NaM  
  我国规定,企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外商投资企业可以选用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进行核算,但应提供以人民币反映的报表,境外企业向国内报送报表时应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SBZqO'}7  
\$W>@w0  
  【要点提示】记账本位币和报告货币的选用标准常用于正误甄别测试。 1r'skmxq  
Jwgd9a5  
  (四)例外情况 Z XlW_CGO  
;(5b5PA  
  当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时,该假设不成立,应改用物价变动会计或通货膨胀会计。 E:!?A@Fy  
G?v]p~6  
  1.3.2会计基础 )w=ehjV^m  
9Eu.Y  
  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权责发生制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 3%p^>D\  
   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h`;w/+/Zr  
V]&0"HX2r!  
1.4?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U)xQD"  
+a 0q?$\  
  Ⅰ、【考点分析】 <#k(g\/R  
kzcl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 /-4rcC  
R utRA  
  一、可靠性  S&^i*R4]  
ezS@LFaA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此原则提出两个要求: =^%#F~o:  
Xt& rYv  
  (一)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其所应反映的交易或者事项; P;G Rk6  
I Nt]O PD  
  (二)企业应当在符合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原则的前提下,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 @|BaZq,g  
AXFQd@#  
  (三)包括在财务报告中的会计信息应当是中立的,无偏的。 OTwIR<_B+  
mO=bq4!  
  二、相关性  `\Z7It?aDs  
=Kqb V{!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XA PqRJ*Z  
相关性应以可靠性为基础,即会计信息应在可靠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作到相关性,以满足投资者等财务报告者的决策需要。 2<q.LQ}<  
Z garxV*  
  三、可理解性  jJc:%h$|2  
sbqAjm}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以便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Jga; nrU  
X2\1OWR0  
  四、可比性  ,sF49C D  
OpWTw&B"+  
  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此可比性要求企业达到如下标准: QmxI ;l  
,E ]vM&  
  1.同一企业不同会计期间的可比,即纵向可比;为达到此要求,企业在选择会计方法时,应保证前后期一致,即使发生了会计政策的变更,也应当按规定方法进行会计口径的调整,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前后期一致。 p$.m=+K~  
v{tw;Z#  
  2.同一会计期内,不同企业之间的可比,即横向可比。为了达到此要求,企业应采用国家统一规定的方法去进行会计处理; ~FCkr&Ky3  
K;)(fc  
  【要点提示】可比性原则是为了保证会计信息口径的横向可比和纵向可比,在测试中常以多项选择题方式测试,主要测试角度是让考生甄别几个具体实务的作法是否违反或遵循该原则。 ePLpGT  
J;8M. _  
  经典例题-1【多选题】下列业务中,违反可比性原则的是( )。 :Q]P=-Y8  
   A.企业为了压低年度利润,将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由直线法改为年数总合法; pg0Sq9qCN  
   B.对于无法合理分割土地使用权与地上建筑物的自用房产,企业应统一在固定资产中核算; EIdEXAC(  
   C.在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中,纳入合并报表的子公司数据应以公允口径为计量标准。 IPHZ~'M  
   D.为了与税务口径保持一致,企业对闲置设备不提取折旧。 rlMahY"C  
   E.由于设备的价值有所恢复,企业将该设备已经提过的减值准备进行反冲。 ~[ a6  
?E +[  
  【答案】ACDE? VkW N1A  
f N_8HP6&  
  【解析】备选答案A:为了调整利润而修正折旧方法属于会计造假,违反了会计信息的纵向可比;备选答案C:在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中,纳入合并报表的子公司数据应以账面口径为计量标准;备选答案D:准则规定,闲置设备需提取折旧;备选答案E:准则规定,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不得在持有期间恢复。 {mOQRAKl  
:}0>IPW-V  
  五、实质重于形式 V$o]}|  
[a201I0 -  
  (一)实质指的是经济实质,形式指的是法律形式,此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应当以经济实质为准,而不受法律形式的制约。  q# C;iK4  
   (二)实务中的应用案例  rvEX ;8TS  
a)lS)*Y  
  1.合并报表的编制; Rq`d I~5!b  
C"7-lz  
  2.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 !a9`]c  
>a%C'H.A9  
  3.售后回购; xky +"  
2e_m>I  
  4.售后回租。 ^K3Bn  
GUDz>(  
  【要点提示】在实务与原则的关联测试中,实质重于形式是较为常见的一个知识点,考生应熟悉此处总结的实务应用案例。 &d sXK~9M>  
%r =9,IJ  
  经典例题-2【单选题】把企业集团作为会计主体并编制合并报表主要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ks19e>'5Q  
`En>o~L;  
  A.谨慎性 B.实质重于形式 C.明晰性 D.可比性 BS*Y3$  
W#Eg\nT  
  【答案】B? ?Z(xu~^/  
[ikW3 '99,  
  【解析】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BWF>;*Xro  
.QVN&UyZ  
  六、重要性 Wd>gOE  
.(g"(fgF  
  (一)对于会计业务的处理要抓住重点。 K3dg.>O  
+d!"Zy2|B  
  (二)重要程度的判断: _jWGwO  
ssY5g !%  
  只要具备下列中的一条即可认定为重要事项。 lY$9-Q(  
O= 84ZP%  
  1.金额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应界定为重要信息; IRG-H!FV  
)dh _eqnX  
  2.指标本质上属于重要信息,比如净利润。 &zV; p  
+bdj ZD3  
  (三)实务中的应用案例  Eg+ z(m$M  
h?7@]&VJ  
  1.合并报表中的抵销内容的选择就体现了重要性原则; ^~` t q+  
8, " 5z_  
  2.季度报告没有必要像年度财务报告那样披露详细的附注信息。 y^:N^Gt  
+/ U6p!  
  3.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核算与权益法核算的转换 >(He,o@M  
zvOSQxGQ  
  【要点提示】在实务与原则的关联测试中,重要性原则是较为常见的一个知识点,主要测试题型为多项选择题,请考生务必关注此处总结的实务应用案例。 bIy:~z5   
$N/"c$50,  
  七、谨慎性 )(V!& w6  
|%$mN{  
  (一)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对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用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AG dWt@  
R>B4v+b  
  (二)实务中的应用案例: vYNu=vnM  
A GMrBd|J{  
  1.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mO^ )k  
Nhrh>x[wJ  
  2.加速折旧法; ~y" ^t@!E  
5: vy_e&  
  3.或有事项的处理。 W.m2`] &  
dQ-:]T (  
  【要点提示】在实务与原则的关联测试中,谨慎性原则是最为常见的一个知识点,主要测试题型为多项选择题,请考生务必关注此处总结的实务应用案例。 w,VUWja  
M/evZ?uis  
  经典例题-3【多选题】下列业务中,体现谨慎性原则的是( )。  2p;N|V  
w$$vR   
  A.企业对交易性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口径的后续计量标准; QHPC?a6CD  
f9a_:]F  
  B.对亏损合同产生的义务,企业将其中满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部分确认为预计负债; h(gpq SN  
d9pZg=$8  
  C.为了减少技术更新带来的无形损耗,企业对高新技术设备采取加速折旧法; dkAY%ztwo  
+ 0 |d2_]E  
  D.企业对存货的期末计价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23  
bCmlSu  
  【答案】BCD \QP 1jB  
9-hVlQ~|  
  【解析】备选答案A:交易性金融资产不提取减值准备,其期末计价采用公允价值口径,既认定可能的损失,也认定可能的收益。所以,此计价标准的选择与谨慎性原则无关。 S*'  
bR}=bp4K  
  八、及时性 XAb-K?)   
!8}x6  
  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8dCa@r&tz  
|.{[%OJP  
  Ⅱ、相关链接(无) q-D|96>8  
M?.[Rr-uw  
  1.5?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原则 &pN/+,0E  
56!/E 5qgW  
  Ⅰ、【考点分析】 IgNL1KR D  
";*Iwd*V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而会计要素则是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 , 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这六大会计要素可以划分为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和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两大类。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 w6G<&1iH  
"!z9UiA  
  一、资产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iA{sY)O  
s^>1rV]=(`  
  (一)资产的定义 s\io9'Ec  
vI0::ah/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lQl  
o}6d[G>  
  资产具备如下特征: jQi)pVT^  
ZE4xF8  
  1.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Kn4x _9  
,_!MI+o0  
  2.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 <}t<A  
:GN7JxD#  
  3.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Df(n(9  
m)"wd$O^w  
  经典例题-1【2007年单选题】根据资产定义,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资产特征的是( )。 b^C2<'  
f+>g_Q  
  A.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   B.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 D.Z4noMA6  
   C.资产是由企业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D.资产能够可靠地计量 , Vr'F  
#7"*Pxb#A  
  【答案】D 'bx$}w N  
&'A8R;b}-?  
  (二)资产的确认条件 N3?@CM^hHw  
y)D7!s  
  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资产: 5~E'21hJ  
+lED6 ]+%  
  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K-,8~8[  
(f>~+-IL  
  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THf*<|  
j b lj]/  
  经典例题-2【单选题】下列项目中,符合资产定义的是(?)。 <ecif_a=m  
Av"^uevfs  
  A.购入的某项专利权 ?B.经营租入的设备? C.待处理的财产损失? D.计划购买的某项设备 ~"8)9&  
vY'E+M"+@  
  【答案】A tp?< e  
 "?(N  
  【解析】资产是指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只有A选项符合资产的定义和特征。 g!.k>  
mrId`<L5l{  
  二、负债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VtzX I2.2  
i2Cw#x0s  
  (一)负债的定义 `&!J6)OJ  
$Oi@B)=4d+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应当确认为负债。 TYN~c(  
负债的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 Y cVFi  
-1<*mbb0  
  1.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f]37Xl%I  
iU9>qJ]  
  2.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3+d_5l;m)  
XXA1%Lw%  
  3.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CH4 ~9mmE  
9~6)u=4sS"  
  (二)负债的确认条件 C3z#A3&J  
kSq1Q#Bxq  
  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负债:  k.("<)  
Jrm 9,7/  
  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0VBbSn}Z<  
:$?^ID  
  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c-?1j  
l4smAT  
  三、所有者权益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Y1Sfhs )  
uIb,n 5  
  (一)所有者权益的定义 OD`?BM  
[(PD2GO+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L-QzC<[F/  
M8}t`q[-&  
  (二)所有者权益的来源构成 NvU~?WN  
DU=rsePWE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 C)8>_PY[M  
R1lC_G]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利得包括两种,一是形成当 Tye[iJ  
   期损益的利得,比如处置固定资产的净收益;二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比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增值。  mZ^ev;  
fBRU4q=^T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损失包括两种,一是形成当期损益的损失,比如处置固定资产的净损失;二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损失,比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贬值。 E0-<-w3'  
csNB  \  
  经典例题-3【2007年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利得的有(?)。 'I8K1Q=/  
*oca   
  A.出租无形资产取得的收益 s+l3]Hd  
y1@ *)| r  
  B.投资者的出资额大于其在被投资单位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金额 %?WR 9}KU0  
?OFl9%\ V  
  C.处置固定资产产生的净收益 ** !  
P}RewMJ$L  
  D.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低于其公允价值的差额 :^[HDI-[2  
!&b wFO>P  
  E.以现金清偿债务形成的债务重组收益 @Wb_Sz4`  
D<:J6W7]  
  【答案】CE? @ky<5r*JU(  
X cDu&6Dy  
  【解析】选项A计入其他业务收入,属于营业收入范畴;选项B属于资本溢价,与利得无关;选项D产生的损益属于正常交易损益,而利得属于非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取得。 _0: }"!Gq  
UoSzxL  
  (三)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 gvl3NQQ%t  
~.H*"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依赖于其他会计要素的确认。 eK=<a<tx  
rjLPX  
  四、收入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p ! _\a  
!0k'fYCa  
  (一)收入的定义 W$bQS!7y  
@;K-@*k3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C@W?.z  
JX!@j3  
  收入的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O<EFm}Ae  
\)' o{l&  
  1.收入应当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CO1I-yL  
4' MmT'  
  2.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Sl7x>=  
iF#|Z$g-(  
  3.收入应当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6q\7Ej  
 5gZ6H/.  
  (二)收入的确认条件 G &LOjd 2  
*eLKD_D`!C  
  1.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Gi=s|vt  
THl={,Rw`  
  2.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 {BS}9jZx  
A)j',jE&1  
  3.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 bh&Wy<Y  
W3.(s~ )o  
  经典例题-4【多选题】下列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应界定为收入要素的范畴的是( )。 UG5AF Z\  
|2t1m 6\j  
  A.企业吸纳新业主投资时产生的资本溢价  ?B.企业接受的现金捐赠 p6Ie?Gg  
^KRe(  
  C.企业因债券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     D.企业出售原材料产生的收入 a6<UMJ  
5zf bI  
  E.企业出租土地使用权产生的收入?     F.企业盘盈固定资产产生的收入 "xK#%eJjWd  
PDi]zp9>H  
  【答案】ABF >nqCUhS   
?Xq"Q^o4#e  
  【解析】备选答案A:资本溢价属于所有者的投入资本,与收入无关;备选答案B:企业接受的现金捐赠应列入“营业外收入”,属非日常活动产生的经济利益流入,应归入利得范畴;备选答案F:固定资产盘盈不属于日常活动,属于利得范畴。 xxS>O%  
五、费用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 b`wf"A  
b:6NVHb%  
  (一)费用的定义 (.Th?p%>7  
(Q4hm]<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L)qDtXd4  
"z6 xS;  
  费用的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cKM#0dq  
&Fg|52  
  1.费用应当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 %p t^?  
TEN~3 Ef#  
  2.费用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该流出不包括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润; Dm+[cA"I  
hq|I%>y  
  3.费用应当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N.9'o  
=lOdg3#\a  
  (二)费用的确认条件 3Ud{W$Ym  
z9qF<m  
  1.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p`I[3/$3  
# X`t~Y'  
  2.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 LyuA("xB#  
-2/&i  
  3.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 pg9 feIW1  
L}M%z9K` h  
  六、利润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h%UM<TZ]"  
dMlJ2\ ]u  
  (一)利润的定义 ?;xL]~Q~1  
2K VX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r >;(\_@  
fG_<HJS(~  
  (二)利润的构成 pAtt=R,Ht  
vKFEA7  
  利润=收入-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 4o69t  
b'1m 9T780  
  (三)利润的确认条件 ?[!_f$50]P  
mTU[khEmL=  
  利润的确认依赖于上述公式中诸要素的确认。? \`oP\|Z  
O/b1^ Y   
  【要点提示】在这六要素中,考生应重点关注“资产”和“收入”两要素,常以实务案例是否属于某要素范畴为主要测试角度。 /)*si  
f!K{f[aDa  
  七、会计要素计量属性及其应用原则 k@ So l6  
uGU-MC *  
  会计计量是指根据一定的计量标准和计量方法,记录并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确认和列示会计要素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 m 88(f2Ch  
*ORa@ x  
  (一)会计要素计量属性  S[5OTwa8L  
-2qI2Z  
  1.历史成本 W1 \dGskV  
&ev#C%Nu  
  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k!0vpps  
@>q4hYF  
  2。重置成本 G{u(pC^  
%{B4M#~  
  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ql I1<Jx  
1deK}5'  
  3。可变现净值 Egi(z9|Pp  
&~'^;hy=  
  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 j*_>/gi  
f64}#E|w  
  4。现值   ~sVbg$]\G  
UWW'[gEP1  
  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Fgw$;W  
ZfU &X{  
  5。公允价值 'byao03  
,Yu2K`  
  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PnJA'@x  
},%, v2}  
  (二)各种计量属性之间的关系 Sd *7jW?  
4bq+(CI6  
  历史成本通常反映的是资产或者负债过去的价值,而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以及公允价值通常反映的是资产或者负债的现时成本或者现时价值,是与历史成本相对应的计量属性。 xzb{g,c   
|[iEi  
  (三)计量属性的适用范围 q rF:=?`E  
H8A=]Gq  
G7k.YtW  
计量属性  适用范围 `,s0^?_  
,T8fo\a4  
历史成本 S #C;"se  
一般在会计要素计量时均采用历史成本 I#- T/1N  
o@qI!?p&  
重置成本 F>U*Wy  
盘盈存货、盘盈固定资产的入账成本均采用重置成本。 g+QNIM>  
3A'9=h,lVK  
可变现净值 6.M!WK{+  
①存货的期末计价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可变现净值作为存货期末计价口径的一种选择。 \79aG3MyK  
②资产减值准则所规范的资产在认定其可收回价值时,公允处置净额是备选口径之一。 2#Y5*r's\  
<ahcE1h  
现值 NC%)SG \  
①当固定资产以分期付款方式取得时,其入账成本选择未来付款总额的折现口径; uz@lz +  
②当无形资产以分期付款方式取得时,其入账成本选择未来付款总额的折现口径; 1i 7p'  
③以分期收款方式实现的销售收入,以未来收款额的折现作为收入的计量口径; q]DE \*@  
④弃置费在计入固定资产成本时采取现值口径; {W%/?d9m  
⑤资产减值准则所规范的资产在认定其可收回价值时,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是备选口径之一; [(iJj3s!  
⑥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入账成本口径选择之一。 U?8X]  
6BObV/S Jg  
公允价值 DIWcX<s  
①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口径选择; r1zuc:W 1  
②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口径选择之一; /H$/s=YU\U  
③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口径选择; t Z]b0T(e  
④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入账口径选择之一。 Mo&Po9  
puK /;nns  
k-8$ 43  
@\Yu?_a  
  【要点提示】实务中计量属性的选择是主要考点。 ,,~|o3cfq  
}^ZPah  
  经典例题-5【多选题】下列业务中,适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是(?)。 X`0`A2 n  
{3G2-$yb  
  A.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计价?B.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期末计价 cxxrvP-  
   C.长期股权投资的期末计价?D.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后续计量 qViolmDz  
N  Bpf  
  【答案】AB |\/V1  
4fau 9bW  
  【解析】长期股权投资的期末计价采用成本与可收回价值孰低法,持有至到期投资采取摊余 进行后续计量。 O^4K o}  
ZZU"Q7`^  
  Ⅱ、相关链接(无) F}4jm,w  
+$D~?sk  
  1.6会计科目 ?&"! ,  
?OdJ t  
  Ⅰ、【考点分析】 z/t+t_y  
Q);^gV  
  一、会计科目的概念和意义 #3((f[  
v DVE#Nm_  
  (一)会计科目的概念 B#K 2?Et!t  
"hXB_73)V  
  会计科目是为了满足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要求,符合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和外部信息需要,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的项目。 Z{ b($po  
S<DS|qOo  
  (二)会计科目的意义 j~`rc2n%  
1}jwv_0lL  
  1.会计科目是复式记账的基础; APY *SeI V  
r?wE;gH  
  2.会计科目是编制记账凭证的基础; ]z 5gC`E0  
7VKTI:5y  
  3.会计科目为成本计算与财产清查提供了载体和依据; 5E}~iC&  
m'ykDK\B  
  4.会计科目为会计确认、计量的结果和财务报告的编制之间提供了桥梁。 5mF"nY&lI  
\&5t@sC  
  Ⅱ、相关链接(无) Zn"1qLPF  
/]"2;e-s+  
  1.7财务报告 J(%kcueb  
y1+~IjY  
  Ⅰ、【考点分析】 tJ@5E^'4  
3bPF+(`J  
  一、财务会计报告概念 Zv)x-48  
f iu?mb=*  
  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mqb6MnK -  
1U< g  
  二、财务报告的组成 H| 1O>p&  
j?'It`s  
  (一)资产负债表; ^PI8Bvs>j  
y}!}*Qj+/  
  (二)利润表; PK|"+I0  
( mKuFz7  
  (三)现金流量表; q$ 6Tb  
E0a &1j  
  (四)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 8^%Nl `_2B  
"=9kX`(1y  
  (五)附注。 iLD:}yK  
b{wj4  
  Ⅱ、相关链接(无) h$~ \to$C  
9Lv"|S`5W_  
  知识点测试 sZ9VXnz24  
6_h'0~3?`  
)Y}8)/Pud  
  一、单项选择题 {expx<+4F  
"iY=1F"\R  
  1.导致权责发生制的产生,以及预提、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的运用的基本前提或原则是( )。 d y^zOqc  
27-GfC=7*  
  A.谨慎性原则 B.历史成本原则?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b 6B5  
5T4!' 4n  
  2.上市公司的下列行为中,违背会计核算可比性原则的有(?)。 9k[>(LC  
/vLdm-4  
  A.鉴于当期现金状况不佳,将原来采用的现金股利分配政策改为分配股票股利 q:/<^|  
[:(^n0%  
  B.根据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从本期开始对长期股权投资提取减值准备    8Mf{6&F=  
x[5uz))  
  C.鉴于本期经营状况不佳,将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由年数总和法改为直线法  uWE :3  
>2w^dI2  
  D.上期提取甲股票投资跌价损失准备5000元,鉴于股市行情下跌,本期提取10000元 J"Z=`I)KON  
b qNM  
  3.下列支出中计入当期营业利润范围的是(?)。 >=Pn\" j  
 N\9 Wxz$  
  A.购入时发生的保险费?  B.购入时发生的运杂费 -*T<^G;rK  
U4*Q ;A#  
  C.发生的日常修理费用?  D.购入时发生的安装费用 $ 'obj  
1 ||\3L/  
  4.企业将融资租入的设备作为固定资产核算,所体现的会计核算一般原则是(?)。 lEe<!B$d"  
s35`{PR  
  A.可比性? B.谨慎性? C.实质重于形式? D.重要性 ')mR87  
F+3}Gkn  
  5.下列各项中,能够引起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变动的是(?)。 efu'PfZ`&  
;9rS[$^$O  
  A.计提应付债券的利息费用?  B.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收到现金股利 $+$S}i=  
-]K9sy)I  
  C.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贬值 n$oHr  
m<X[s   
  6.下列各项中,不符合资产会计要素定义的是( )。 y:R!E *.L'  
Z>si%Npm\  
  A. 委托代销商品?  B.委托加工物资 ;mAlF>6]\  
   C.待处理财产损失? D.尚待加工的半成品 *lT:P-  
6*\WH%  
  7.下列各项经济业务中,会引起公司股东权益增减变动的是( )。 q&RezHK l  
TC+L\7   
  A.用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B.向投资者分配股票股利 GZwz4=`  
   C.向投资者分配现金股利   D.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mYC'p  
0;V "64U  
  8.某企业发生的下列各项业务,不影响其营业利润的是( )。  ;0c -+,  
2`;&Uwt  
  A.销售材料的收入   B. 存货跌价损失  <X b B;  
   C.出租无形资产的价款收入 D. 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 d~ F4  
=h Lw 1~  
  9.下列各项中,能够引起资产总额和所有者权益总额同时变动的是( )。 %7y8a`}  
y9xvGr[l  
  A.根据经过批准的利润分配方案向股东实际发放现金股利 "A]Xe[oS  
+'VSD`BR  
  B.为企业福利部门购置医疗设备一台 zv8AvNDK  
[ u.r]\[J  
  C.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债务 "h'+!2mf  
Lq6R_ud p  
  D.按规定将应付可转换公司债券转换成股份 1z5Oi u  
3~o#1*->  
  10.下列业务的核算中,体现会计信息质量实质重于形式要求的是(?)。 Ap<kK0#h  
n,_q6/!  
  A.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B.应收票据贴现? C.售后回租? D.债务重组 #{DX*;1m  
!5}u\  
  11.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企业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一般采用(?)的计量属性。 [Ep%9(SgA'  
hRwj-N%C  
  A. 历史成本  B. 公允价值  C.重置成本 D.可变现净值  _*m<Z;Et  
'OTQiI^t=  
  12.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小企业的会计报表可以不包括(?) NtfzAz/  
' %&gER  
  A.现金流量表? B.资产负债表? C.利润表? D.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LT_  
E;tEmGf6F  
  13、企业有权利将所有权尚未转移但能实际控制、支配的资源确认为资产,所依据的会计原则是(?) LN0pC }F  
?-Zl (uX  
  A、实质重于形式 B、重要性 C、谨慎性 D、相关性 PptVneujI  
a-bj! Rs  
  14、下列不属于会计要素计量属性的是(?) h%%ryQQ&<  
31^Jg  
  A、历史成本 B、重置成本 C、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之和 D、现值 /2.}m`5  
u _mtdB'  
  15、下列事项中体现了可比性要求的是(?) K!,T.qA&=  
VchI0KL?  
  A、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变,确有需要改变的在财务报告中说明; JuKG#F#,  
77b^d9! ~  
  B、对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视同自有固定资产处理; !y\r.fm!A  
h4#y'E!,Z  
  C、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4'wbtE|  
0Fw4}f.o  
  D、因追加股份使得投资方对被投资方达到重大影响程度,从而将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 >'1 h  
!*1 $j7`tP  
二、多项选择题 YWFq&II|Z  
~jR4%VF  
  1.下列会计处理中,符合会计信息质量谨慎性要求的有( )。 0H/)wy2ym  
?:$\ t?e^  
  A.坏账核算采用备抵法     ?B.对存货发出的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 TT@ U_^o  
g2;lEW  
  C.对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年数总和法?D.对长期股票投资采用权益法 dM=45$\q  
'L@kZ  
  2.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 FMi:2.E  
8g0VTY4$jP  
  A.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B.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 :o 8XG  
"qrde4O  
  C.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损失?D.留存收益 ve]hE}o/}  
.0Kc|b=w  
  3.下列各项中,可以作为资产要素的特征的有( )。 ;=p3L<~c`K  
= ;cTm5d;T  
  A.必须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产生的 ?B.必须是以实物形式存在的 y1)ZO_'  
yT~rql  
  C.必须是企业拥有或实际控制的   ?D.必须是经济资源并能以货币进行可靠的计量 B[,AR"#b  
ZXIw^!8@/  
  4.下列项目中,能同时引起资产和利润减少的项目有( )。 M>_vsI^I'  
d%za6=M  
  A.计提发行债券的利息?  B.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I`f5)iF?0  
02_+{vk!  
  C.存货发生盘盈?     D.无形资产价值摊销 Qhq' %LR  
IIG9&F$G  
  5.下列项目中,属于费用要素内容的有(?)。 n_ 4 r'w  
kV+%(Gl8  
  A.主营业务成本?B.其他业务支出?C.营业外支出?D.利润分配支出 `/O AgV"`  
Kh$Q9$  
  6.下列各项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构成营业利润的有( )。 Q+oV? S3{  
iInWw"VbKe  
  A.投资收益 B.营业外收入 C.主营业务收入 D.其他业务收入  F8S>Ld  
s IFE:/1,  
  7.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规定,下列表述中,符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有( )。 zM,r0Z  
#;yxn.</  
  A.会计核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B.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 /9e?uC6  
   C.会计核算应当仅反映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  D.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  k^Q.lb {  
", p5}}/  
  8.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仅影响所有者权益内部结构发生增减变动的有( )。 )ViBH\.*p  
Mg~4) DW]  
  A.分配现金股利 B.分配股票股利?C.提取法定盈余公积?D.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_U_O0@xi  
vc :%  
  9. 下列业务中,适用现值计量口径的是( )。 {h=gnR-9  
=EYWiK77a  
  A.分期付款方式下固定资产入账成本的确认? B.分期收款方式下商品销售收入额的确认 )q66^% ;S  
_ 6SAU8M,  
  C.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计价? 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入账成本的确认 \_  V*Cs  
1<Sg @  
  E.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入账成本的确认 XEnu0 gr  
2t4\L 3  
  10.下列关于会计要素的确认说法中正确的有( )。 WfD fj  
Z}TLk^_[  
  A.会计要素确认的条件之一是与该项目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或流出企业  ^v `naA(  
S,j. ?u*!  
  B.如果公司所售的商品符合合同要求,没有其他例外情况发生,公司能够在未来某一时点完全收回款项,则表明该项应收账款所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zak|* _  
Vr|e(e.%  
  C.若某项目有关的经济利益能够可靠地计量,则意味着该项目不需要进行估计  9O -2  
o@BV&|  
  D.企业自创的商誉不应作为无形资产核算  xeL"FzF:V  
|his8\C+x  
  11.下列组织可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进行核算的有(?)。 L R\LC6kM  
- V:HT j  
  A.独资企业?B.独立核算的销售部门?C.子公司?D.母公司及其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 }jUsv8`}8R  
-72EXO=|  
  12.在确认资产要素时,应满足的条件有( )。 tYXE$ i  
X@"G1j >/  
  A.符合资产要素定义      B.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 5^nrB  
   C.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D.符合历史成本原则 !b"?l"C+u  
qVKdc*R-  
  13.某项收入的实现可能导致(?)。 {fnx=BaG  
FpiTQC7d  
  A.资产增加?B.费用增加?C.负债减少?D.所有者权益增加 d=n@#|3  
^$5 0[  
  14.下列会计处理违背会计信息质量可比性要求的有( )。 F#>00b{Q  
0'Si ^>bW  
  A.由于物价上涨,将存货计价方法由原来的先进先出法改为后进先出法? . %s U)$bH  
Z2gWa~dBC  
  B.企业为了调节利润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c>g7d<>n  
&iInru3  
  C.企业为了完成利润计划,将收入确认的方法由完工百分比法改为完成合同法? r=&,2meo  
3*& Y'/!  
  D.企业为了避免三年连亏,将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由原来的直线法改为年数总和法 o//h|fU@  
":_II[FPY  
  15.下列业务中属于损失范围的是( )。 HeO:=OE~>  
X%+lgm+  
  A.处置固定资产的损失?  B.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贬值 +rJ6DZ  
   C.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 D.债务重组损失 fO$){(]^  
   E.权益法下被投资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贬值造成的投资方长期股权投资价值的调整 :{#O   
6q\*{_CPB  
  知识点测试答案及解析 `XhH{*Q"X  
8ix_<$%  
  一、单项选择题 v!8=B21  
P+0'^:J  
  1.【答案】C ]bJz-6u#:  
oX;.v9a  
  【解析】由于有了会计分期,产生了本期和其他期间的区别,产生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记账基准,产生了预收、预付、应收、应付等会计处理方法。 F)(^c  
HMCLJ/  
  2.【答案】C FDQ=$w}' >  
Xva(R<W7d<  
  【解析】A选项属于企业自主采用合理的利润分配政策(比如股东大会决议就可以改变董事会利润分配预案);B选项属于法律要求变更而调整会计核算方法,符合会计政策变更的范畴;D选项属于企业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因此,只有C选项违背了可比性原则。 a$ "nNmD?  
}! EVf  
  3.【答案】C RbX9PF"|+  
RkE)2q[5  
  【解析】购入时发生的保险费、运杂费及安装费作为固定资产成本,发生的日常修理费用记入管理费用,属于营业利润范围。 Z-Uu/GjB  
K9lekevB  
  4.【答案】C Xj 1Oxm 42  
cry1gnWG  
  【解析】融资租入的设备,承租方虽然不拥有设备的所有权,但设备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给承租方,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应作为固定资产确认。 b2OwLt9  
|gA@WV-%  
  5.【答案】A 4AS%^&ah  
^o{{kju  
  【解析】选项A的会计分录为: E ?Mgbd3  
bGCC?}\  
  借:财务费用 2ZY$/  
*O :JECKU  
  贷:应付利息或应付债券  E.h  
Cgx:6TRS  
  可见,该业务会追加费用和负债,费用的追加自然会消减所有者权益,所以,该业务会导致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同时变动。 (N}-]%#  
hBjU(}\3  
  6.【答案】C ^e8xg=8(  
q< XFw-Pv  
  【解析】资产必须要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而待处理财产损失已经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故待处理财产损失已不符合资产要素的定义。? DjM*U52Yfj  
Byc;r-Q5V  
  7.【答案】C? ryL1<u ~  
bzFac5n)Q  
  【解析】 向投资者分配现金股利会引起股东权益减少,其余选项只会引起股东权益结构变动。 1.du#w  
A|\A|8=b  
  8.【答案】D f~NS{gL*  
pi?/]}:  
  【解析】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为“-”号)+投资收益(损失为“-”号),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通过营业外支出核算,不影响其营业利润。 @3.Z>KONx  
M-nRhso  
  9.【答案】C? EB}B75)x  
/oT~CB..  
  【解析】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债务会引起资产减少,营业外收入增加,所有者权益总额增加。 H?=W]<!W{y  
ZaYiby@Ci  
  10.【答案】C? uO]D=Z\S(  
TcaW'&(K  
  【解析】售后回租的会计核算体现的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详细解释见租赁章节的讲解。 !|Q&4N S  
|dgiW"tUm  
  11.【答案】A? 8\rca:cF   
ku5|cF*%  
  【解析】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NnrZOF  
J@2jx4   
  12.【答案】A FBXktSg  
0`x>p6.)G  
  【解析】 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但小企业编制的会计报表可以不包括现金流量表。 K,g6y#1"  
8g0 #WV  
  13、【答案】A nK;d\DO  
m^QoB  
  【解析】以经济实质为会计处理的主要依据,而非拘泥于其对应的法律形式,是实质重于形式的核心观点。 U4"^NLAq  
$5i\D rs  
  14、【答案】C a51(ySC}<s  
 p& _Z}Wv  
  【解析】会计要素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等。 @rYZ0`E9  
uOv <*Jld*  
  15、【答案】A 4;6"I2;zfG  
lwQ!sH[M  
  【解析】选项B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要求;选项C体现了谨慎性要求;选项D体现了重要性要求。 =MqEbQn{C3  
NCKR<!(  
  二、多项选择题 j\>&]0-Iq  
bo=H-d|  
  1.【答案】 A、C? X%YZQc9  
gX{j$]^6G8  
  【解析】在会计核算上对资产计提八项减值准备,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等都体现了会计信息谨慎性的质量要求。 xRWfZ3E #  
;5/Se"Nd  
  2.【答案】A、B、C、D? ]Ozz"4Z  
0XA\Ag\`G  
  【解析】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BbX$R`f  
]V/5<O1  
  3.【答案】A、C、D? < 9]"p2  
Yb5U^OjyJ  
  【解析】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 a?y ucA  
&` m.]RV  
  4.【答案】 B、D? 5S4Nx>  
0aY|:  
  【解析】计提发行债券的利息能同时引起负债增加和利润减少,存货发生盘盈能同时引起资产和利润增加。 U<=TAWZ@  
;l;jTb^l  
  5.【答案】A、B? &b@_ah+f  
s]m]b#1!r  
  【解析】会计要素中的“费用”,是指企业发生的各种耗费,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营业成本,二是期间费用。 dcrvEc_/  
vE[d & b[  
  6.【答案】A、C、D? ~;HASHu  
>J9Qr#=H2  
  【解析】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为“-”号)+投资收益(损失为“-”号)。 ,O:4[M!$w  
z"< S$sDh  
  7.【答案】A、B、D? <2(X?,N5BD  
1Lf -  
  【解析】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d[h=<?E5  
eYv^cbO@:  
  8.【答案】B、C、D? '{,JuX"n  
SVa^:\"$[  
  【解析】分配现金股利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减少。 #sU>L=  
8;qOsV)UDT  
  9.【答案】AB Ls2,+yo]>  
/[Nkk)8-  
  【解析】选项C适用公允价值口径,选项D适用历史成本口径,选项E适用最低租赁付款额的折现值与租入资产公允价值的孰低口径。 w8+ phN(-M  
0Y0z7A:  
  10.【答案】A、B、D ~Xx}:@Ld  
%{ U (y#  
  【解析】在考虑会计要素确认条件时要求与该项目有关的经济利益能够可靠地计量,并不意味着不需要进行会计估计。如企业自创的商誉,因企业在自创过程中发生的支出难以计量,因而不能作为无形资产予以确认。所以C不选。 _&HFKpHQ  
x<t ?Yc9  
  11.【答案】A、B、C、D -n@,r%`UK  
f:8!@,I  
  【解析】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会计主体为日常的会计处理提供了依据。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 %5L~&W}^"  
来讲,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M7qg\1L  
=?CIC%6m  
  12.【答案】ABC ZW))Mx#K=T  
<e Y2}Ml  
  【解析】符合资产定义的资源,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资产: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U9{*e$=  
 5#z7Hj&w  
  某一项目能否作为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会计要素记入资产负债表或利润表,除了要满足会计要素的定义以外,还应满足以下两项基本确认条件:与该项目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或流出企业;与该项目有关的经济利益能够可靠地计量。 k7JC~D E#  
^d>m`*px  
  13.【答案】A、C、D? l )r^|9{  
#}1yBxB<=  
  【解析】收入具有四个特征:1)日常活动中产生; 2)表现为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或两者兼而有之;?3)能引起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4)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而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y@}WxSK*0  
c @lF*"4  
  14.【答案】B、C、D Uv k:  
A/zAB3  
  【解析】 可比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企业也可以变更会计核算方法,并在会计财务会计报告中作相应披露。题中选项A变更会计核算方法是为了能够更恰当的反映在物价上涨情况下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BCD选项都是企业在正常情况下粉饰会计报表而作的会计核算方法的变更,这是与可比性原则的要求不相符的。 hAgrs[OFj  
#}6~>A  
  15.【答案】ABDE di;~$rI!?  
UJS vtD{g  
  【解析】选项A,计入“营业外支出”,属于计入当期损益的损失;选项B列入“资本公积”借方,属于影响所有者权益变动的损失;选项C列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属于营业利润范围;选项D计入“营业外支出”,属于计入当期损益的损失;选项E列入“资本公积”借方,属于影响所有者权益变动的损失。 #x;d+Q@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