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内税与价外税的区别 |w5m2Z
"I)/|x\G*
第10章的内容比较杂,主要针对一些疑难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8J!(+
$ UNC0(4
我相信有不少学友在做题的过程中,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比如题目告诉了我们应税消费品的销售价格为200万元,增值税税率为17%,消费税税率为10%,要求计算增值税和消费税。有的学友可能会这样计算: b@ QCdi,u
srPczVG*
增值税=200×17% nQGl]2
w*?SGW
消费税=200/(1+10%)×10% E7'
Tp46K\}Uf
增值税的计算没有问题,但是消费税的计算是不正确的,正确的计算应是: R
[ZY;g:p
e5RF6roxO
消费税=200×10% vB74r]'F
|L/EH~| O
你可能会犯嘀咕了,消费税明明是价内税啊,售价包含了消费税,为什么计算的基数还是销售价格,而不是“销售价格/(1+10%)”呢? (1EtC{
m
)ifjK6*
别着急,我们今天的主题就是:价内税和价外税有什么区别?看了下面的内容你就明白了。 1aI&jdJk
JBhM*-t(M1
根据税收征收原理:
(}g4}A@x
dx@|M{jz'
1.价内税是由销售方承担税款,销售方取得的货款就是其销售款,而税款包含在销售款中并从中扣除。由此得出: *+OS;R1<
clG@]<a`_
货款(含税款)=销售款(含税款)→税款=货款(销售款)×税率 0$A^ .M;
0=0,ix7?#
2.价外税是由购买方承担税款,销售方取得的货款包括销售款和税款两部分,即货款=销售款+税款。由于税款=销售款×税率,而这里的货款(即含税价格)减去税款,即不含税价格,因此, :)Pj()Os|
|v:oLgUdH
税款=货款-销售款=货款-税款÷税率 D@2L<!\
N5[^W`Qf
通过上面的等式进行演算,得出税款的计算公式为:税款=[货款/(1+税率)]*税率。 l-Be5?|{_
i0:1+^3^U
所以,价内税与价外税的最直接的区别在于计算税款的应用公式的区别: 7}:+Yx
3
,zW6 -}
价内税:税款=货款(销售款)×税率=含税价格×税率 4#CHX^De
@)\4 $#+-
价外税:税款=[货款/(1+税率)]*税率=不含税价格×税率 =oBl
UE
zO`4W!x&
我国目前的流转税中,增值税采用价外税模式,消费税与营业税采用价内税模式。要注意,对于同一个业务,如果既要交纳消费税,也要交纳增值税,消费税和增值税的计税基数是相同的——都是销售款,这一点要特别注意。 IM% ,A5u
wz'=
还不明白么?那么换个通俗的方式来说: _9g-D9
O1D|T"@
流转税是由购买方承担的,因此购买方支付的金额中包括两部分,一为归销货方的销售款,二为归国家的税款。 7nm'v'\u+V
5JHWt<n{P
在许多西方国家中,购买方在购物时需要同时支付税款,即是这一原理的实际应用。这里的税款即为价外税。这种情况下,如某物品标价100元,该货物税率25%,这样,购买方需要支付100+100*25%=125元的款项,才能取得该物品。 bwM?DY
MaPOmS8?
在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所谓的货款中包括了税款在内,购买方无需另外支付税款。这里的税款即为价内税。这种情况下,如果物品的标价为125元,货物税率为20%的话,购买方只需支付125元的款项,而销货方需要扣除125*20%=25元的税款后,即125-25=100元才是真正归其所有的销售款。 WBD?|Ss
?3lAogB
从上述例子中可以发现,两种计税模式下的销货方销售款与税款是一样的,分别为100元和25元,购买方支付的全部款项都为125元,而区别仅在于税率的不同,一个为25%,一个为20%。这就是说,两种计税模式只是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而已,对国民收入的分配(税金)没有实质性的区别。 }DQTy.d;P
Sn
S$5o
对于这个疑点,没有比较合适的单独的例题来说明,所以这里我就不再详细举例了,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两种角度的解释,多少会有所领悟吧! yR?./M!
|1GOm=GNK
【识记要点】 2X<%BFsE
k".kbwcaF
①价内税和价外税的区别在于计算税款的公式不同。 lJ]]FuA-Q
o\F>K'
②消费税和增值税的计税基数是销售款。 [^Bjmw[7
M^*\$K%
③价内税和价外税对于销售方来说,销售款和税款都是一样的;对于购买方来说,支付的款项都是一样的。 =A!rZG
hq&|
视同销售和进项税额转出的原理 9: .m]QN
eTFep^[
很多学友容易将视同销售和进项税额转出混淆,什么时候是视同销售,确认销项税额?什么时候做进项税额转出?你总是搞不清楚么?那么接着往下看吧,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3. @LAF
NVghkd
视同销售和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情况都是税法明确规定的内容。 [UXN=
76N
hxzA1s%~
一、视同销售
tKS
[
r<'DS9m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4条:单位或个体经营者的下列行为,视同销售货物: ,]:Gn5~
ufCpX>lNF
(1)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 c<, LE@V
wZZ~!"O&
(2)销售代销货物; F^$;hMh%
.uVd'
(3)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其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 ,jEc4ih4
|_+#&x
(4)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 m~
5"q%;
jz`3xFy *]
(5)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经营者; !ej]'>V,X
7nNNc[d*=
(6)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 Y/6>OD
^*i0~_
(7)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 >{QO$F#
>s 6ye
(8)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 s;YbZ*oaMe
xL1Li]fM!'
但是要注意,视同销售在会计上并不一定就要确认收入,视同销售和确认收入不是完全的等同关系,具体分析如下: #M{qMJHDo
hf]m'5pb
1.上述(4)属于自产自用性质,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但需要按规定计算销项税额,直接结转库存商品,不确认收入: SkMFJ?J/
]
+46r!r|
借:在建工程 5VP0Xa ~
R|}N"J _
贷:库存商品(账面价值) ,,BP}f+l$
'AX5V-t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库存商品的公允价值*17%) 5wmd[YL
5L:-Xr{
2.上述(7)用于集体福利时,计算销项税额,直接结转库存商品,不确认收入:[员工福利分为社会保险福利和用人单位集体福利,社会保险福利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用人单位集体福利包括:经济性福利(住房性福利、交通性福利、伙食性福利、教育培训性福利、医疗保健性福利、有薪节假、文化旅游性福利、金融性福利、其他生活性福利、津贴和补贴)和非经济性福利(咨询性服务、保护性服务、工作环境保护)]
FLs$
oz>2P.7
借:应付职工薪酬 X3a 9-
RYA@{.O
贷:库存商品(账面价值) $:%E<j4Dn
HO['o{>BL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库存商品的公允价值*17%) BO#tn{(#
R2n
2mQ <
3.上述(8)计入营业外支出并计算销项税额,直接结转库存商品,不确认收入: :^WF%X
Lj(cCtb)
借:营业外支出 =$Mf:F@
# H
w(w
贷:库存商品(账面价值) 'Gqv`rq&
t+}wTis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库存商品的公允价值*17%) Go)g}#.&
BaW4 s4u
除此以上三种情况外,其他5种情况和(7)中用于个人消费时都应按售价确认收入,按规定计算销项税额,同时结转成本。 \?>M?6D
另外(1)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的会计处理: Kc?4q=7q
g&c ~grD
①视同买断方式,不涉及手续费的问题,委托方在交付商品时应当确认销售商品收入,受托方作购进商品处理,发出商品时: n'v\2(&uYN
oR&z,%0wMK
借:应收账款 '{UKO7
jOVF+9M
贷:主营业务收入 hK{H7Ey*
}1e4u{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fJA/O
?' .AeoE-
借:主营业务成本 <M@-|K"Eb
o(oOB
贷:库存商品 J _;H
P2a5<#_|
收到汇款时: I7oA7@zv
q:/df]Ntt
借:银行存款 #G77q$
X)[tb]U/Wx
贷:应收账款 /j$=?Rp
+q}t%K5
②收取手续费方式,企业应在受托方交回代销产品清单时,为受托方开具专门发票,同时做会计处理。 nFNRiDx
OQ&N]P2p
在发出代销商品时: )Q'E^[Ua
"vSKj/]
借:委托代销商品(成本) >Ua'*
<'~m1l#2
贷:库存商品 C)z4Cn9#
(MI>7| ';
收到代销清单时: = 'NV3by
IibrZ
/n6
借: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等) Q2
VF+g
,
RyJy%|\-S
销售费用 HCs^?
s8Pp
<ToB
VGX
贷: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 l,7&
z
x/umwT,o v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b,>+v-w::
0cq@lT6
借: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 k0e}`#t
s2{SbOBis
贷:委托代销商品 e4tIO
,2nu*+6Y/
(2)销售代销货物的会计处理: +:.Jl:fx4
z#GZb
①视同买断方式受托方的处理: TC?B_;a
4w^o !
收到代销商品时: 2|,L 9
2bNOn%!
借:库存商品 y("WnVI
{*7MT}{(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V:kRr cX
=0=#M(
w
贷:应付账款 1.cP3kl
a/j;1xcc<
实际销售商品时: NS[eQ_rT
'`P%;/z
借:银行存款 z%YNZ^d
l(?B0
贷:主营业务收入 (' 5?-
ep"[;$Eb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il5C9ql$
~?F,kmO}?
借:主营业务成本 2!^=G=H/
5l6/
5
贷:库存商品
*y*tI}
'QCIKCn<
按合同协议支付给委托代销方款项时: Y<xqws
N'v3
|g
借:应付账款 U>E:
Ub0r
xm{]|~^JG
贷:银行存款 I}4
PB+yu
+.V+@!
②收取手续费方式,受托方的处理: DXLXGvcM
N)X Tmh2v|
收到代销商品时: vA/SrX.
Z+El(f x
借:受托代销商品(协议价格) G]'ah1W
q-
JTGCFl
贷:受托代销商品款 }%_|k^t
$D^\[^S
实际销售商品时: /t0L%jJZ
,&hv x
借:银行存款 TEC^|U`G
U**8^:*y#:
贷:应付账款 rOSov"7
0|P=S|%~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W{}$c`,R
<
~smBd
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时: cE]z Tu?!
aA`eKy) \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0pI}a\
ku]5sd >b
贷:应付账款 \;{ ]YX
Pd91<
L
借:受托代销商品款 f7=MgFi
/ FcRp ,"
贷:受托代销商品 g&$=Y7G
8rsc@]W
将货款归还委托代销单位,并计算代销手续费时: Y
Zj-%5
nGF
+a[Z
借:应付账款 / Q1*Vh4
<0CjEsAB]
贷:银行存款 mU/o%|h
>fBPVu\PA
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 ppAbG,7
>yO/p(/;jR
(5)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货物作为投资的会计处理: 6 4_}"fU
tu
-a`h_NJ
借:长期股权投资 t1']q"
7V"?o
贷:主营业务收入 WPNB!"E98
S#/B
W
Nz|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V[tebv!
"
DW ~E\Y
借:主营业务成本 hi8q?4jE
._}}@V_/
贷:库存商品 )4g_S?l=
hG1$YE
(6)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的会计处理: 7hk)I`o65
=6sP`:
借:应付股利 cIU2 qFn[
:5k* kx#y
贷:主营业务收入 [DaAvN^0A
YkKu4f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9#
EG{+Sz
同时: >dA
l *T
#HcQ*BiF3
借:主营业务成本 Ik:G5m<ta
&f.5:u%{b
贷:库存商品 9)!Ksg(h
4:V
+>Jt
二、进项税额转出 i2qN 0?n
b^W&-Hh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10条规定: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4E''pW]8
n_Qu
uUB
(一)购进固定资产; k\OZ
'dS
5U?O1}P
(二)用于非应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qYoW8e
2Io|?
(三)用于免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ufL,
Kq4
?_]Y8f
(四)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7ZUN;mr
aCU[9Xr?
(五)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 : /5+p>Ep}
?'V78N sA
(六)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fG 2)r
Q YA4C1h'
根据所发生的具体业务可以判断应当是视同销售计算销项税额,还是属于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的情况。 +Nn >*sz
#]Vw$X_S
视同销售和进项税额转出的原理: WAn@8!9
*"^X)Y{c+l
以原材料用于非应税项目为例:自产的原材料用于非应税项目(这里的非应税是指非应增值税,即不应计算交纳增值税),视同销售,计算应交增值税的销项税额。外购的原材料用于工程项目,是用于非应税项目,进项税额不得抵扣,应将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即原材料用于工程项目是计入销项税额还是将进项税额转出要看该原材料是自制的还是外购的。 ]TrJ*~
3U6QYD55]]
外购的货物直接用于工程项目,即直接被消耗,其已退出了有形动产流通的领域,其增值税进项税额不能抵扣,如果以前计入了应交增值税的进项税额,那么就要将该进项税额转出。 Ec7xwPk
r6
S
理由如下:外购的货物,企业支付的价款为价税合计,假设货物成本1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17元,那么价税合计就是117元,即企业用于工程项目的价值为117元。外购货物直接用于工程项目即直接被消耗,其已退出了有形动产流通领域,其增值税进项税额不能抵扣,如果以前计入了应交增值税的进项税额,就要将该进项税额转出以100元来入账。 qZ<n\Mt
48p3m)5
如果是自产产品,成本为100元,由于在生产及销售过程中发生了增值,所以应缴纳增值税。如果不计算销项税额,企业将该货物用于工程项目的价值就是100元,这样国家就损失了一部分税收,所以税法规定视同销售,计算销项税额。 >\JPX
/M5.Z~|/
有一点需要注意: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材料损失,应将进项税额转出;由于核算、计量差错造成的材料损失,进项税额可以抵扣,不得转出。 kHK<~srB
I(6%'s2
说了这么多,来看一道我在每日一练的题目吧! 'M%iS4b{IM
Zl5DlRuw
【例题·计算及会计处理题】正保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2008年1月发生如下业务: X"Eqhl<t
wU%uO/sU9
(1)用A原材料一批与乙公司交换其持有丁公司8%的股权。该批材料的实际成本为45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5,经协议,原材料作价60万元。正保公司取得了丁公司股权后,对丁公司无重大影响。有关资产转让及产权登记手续已办理完毕。假设该批原材料的计税价格也为60万元。 oypLE=H
DS8HSSD
(2)下设的职工食堂享受企业提供的补贴,本月领用自产产品一批,该产品的账面价值10万元,市场价格12万元(不含增值税),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l0%,增值税税率为17%。 Gr({30"8
hTBJ\1
-
(3)将外购的液晶电视发放给职工作为个人福利,每台电视的成本为1万元,计税价格(售价)每台为1.5万元,其中生产部门直接生产人员为80人,生产部门管理人员为20人,公司管理人员为16人,专设销售机构人员为32人,建造厂房人员26人,内部开发存货管理系统人员为6人。 ;8H&FsR
Q}&'1J
(4)一工程项目领用外购生产用B材料50万元,其购入时支付的增值税为8.5万元;该工程同时领用自产C产品,该产品实际成本为75万元,计税价格为90万元。 n^'d8Y(
mpYBMSLM
(5)将自产C产品一批捐赠给希望工程,其实际成本为30万元,计税价格为50万元。 i%yKyfD
Nr@,In|JS
(6)因暴雨毁损库存D材料一批,该批原材料实际成本为2万元,收回残料价值0.08万元,保险公司赔偿1.16元,购入D材料的增值税税率为17%。 W@}@5,}f>
【答案】 QmBHD;Gf
MK
tI3vi?
(1)用A原材料对丁公司投资: -dMH>e0
$bp'b<jx
借:长期股权投资 70.2 >(:3H+
HtN:v
贷:其他业务收入 60 Z@q1&}D!
xEG:KSH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0.2 y1`%3\
DvW
Bvs,
借:其他业务成本 45 jzi%[c<G
`c:r`Oi?
存货跌价准备 5 u9_?c
G-
d Np%=gIj
贷:原材料 50 H~[q<ybxr
5!Er;e
(2)职工食堂补贴属于集体福利,领用的自产产品不确认收入: nR%w5oe
UHJro9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13.24 c%<81Y=
(ht"wY#T<(
贷:库存商品 10 kU:Q&[/jzH
4g
Z R!J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04 .WglLUJ:Z
ca
&zYXy
——应交消费税 1.2 |QrVGm@2
D[T\
_3W
(3)将外购的液晶电视用于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 .9DhD=8aIO
^Oj^7.T+
借:生产成本 100.4(80×1+80×1.5×17%) :|l0x
a
uToi4]w"y
制造费用 25.1(20×1+20×1.5×17%) %5ov!nm7
*4 m]UK
管理费用 20.08(16×1+16×1.5×17%) BDp(&=ktq
B4OFhtYE
销售费用 40.16(32×1+32×1.5×17%) M!G/5:VZ
p+I`xyk
在建工程 32.63(26×1+26×1.5×17%) ,*$Y[UT
EhW@iYL
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7.53(6×1+6×1.5×1.17) =)#XZ[#F
UeUOGf ,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225.9
i[/1AI
y=GDuU%
实际发放时: $hM9{
?zo7.R-Vac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225.9 be6`Sv"H
BT:b&"AR[
贷:库存商品 180(180×1) x!4<ff.
JpQV7}$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45.9(180×1.5×17%) )x5w`N]lm
Y(JZP\Tf_N
(4)工程项目领用外购原材料: j1JdG<n
}Ej^"T:H_;
借:在建工程 58.5 q:_-#u
P@etT8| V
贷:原材料——B材料 50 &sq q+&ao
'mU\X!-
4<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8.5 %z1hXh#+
uL-$^],
领用自产产品: &WbHM)_n
4YMUkwh
借:在建工程 90.3 Ud-c+, xX
Ob'[W;p)[w
贷:库存商品——C产品 75 17rg!'+
FOa2VP%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5.3(90*17%) i .?l\
T.!.3B$@]
(5)捐赠C产品: 6.v)q,JL
\n0Gr\:
借:营业外支出 38.5 gC@=]Y
r^d:Po
贷:库存商品 30 ovtZHq/
0@!-+}i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50*17%) f<DqA/$
E-rGOm" m
(6)批准处理前: yV@~B;eW0
K?wo AuY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2.34 -A8CW9|mk
=sXk,I;
贷:原材料 2 XQ k,xQ
a
' <B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0.34 %tz foiJ%P
JOq&(AZe
批准处理后: w##$SaTI
v3/G.B@=
借:原材料 0.08 u_)'}
r^"pLzAx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0.08 -[lOf
k5Df97\s
借:其他应收款 1.16 1`&"U[{
vP&JL~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1.16 \g;-q9g;O
Y&b JKX
借:营业外支出 1.1 \ N]2V(v
9r,7>#IF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1.1 XCZNvLG
z`@|v~i0`
【识记要点】 I_h&35^t
*+cW)klm
①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和集体福利,以及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不确认收入,直接结转库存商品,但要按照计税价格计算销项税额。 8<g9 ~L
X[iQ%Y$/n
②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材料损失,应将进项税额转出;由于核算、计量差错造成的材料损失,进项税额可以抵扣,不得转出。 a^GJR]]
{
TqXB2`7Ri
③自制原材料用于工程项目确认销项税额,外购原材料用于工程项目,要将进项税额转出。 >uDE<MUC
/4-6V
d"8
各种税费的账务处理 w`K=J!5y2g
n|I5ylt
在教材上提到了各种税费,其账务处理很容易混淆,即使花时间去记了,也不容易记牢,这里归纳一下相关的账务处理。或许对大家有帮助。 I.}E#f/A'
_"c?[n
1.房产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矿产资源补偿费: K@@[N17/8
39,7N2 uY
借:管理费用 h>'Mh;+
L Z#SX5N
贷:应交税费 2~*.X^dR
KdtQJ:_`k
注:与投资性房地产有关的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借记“营业税金及附加”,贷记“应交税费”。 kEM|;&=_
0)-yLfTn
2.印花税(在租赁谈判和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可归属于租赁项目的手续费、律师费、差旅费、印花税等初始直接费用,也计入融资租赁固定资产价值。企业购买股权投资交纳的印花税,应计入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其他情况: Sy`7 })[
^NiS7 )FX
借:管理费用 n[`FoY
OAZ5I)D>
贷:银行存款 PPSSar
;JQ;LbEn
3.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 c'~6 1HA<
YeCS`IXm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2{-ey]
Qc]Ki3ls
贷:应交税费 sDnXgCcS!
.:=G=v=1
4.契税、车辆购置税: =L&}&pT
N3g\X
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0_faJjTbP;
=5m~rJ<{
贷:银行存款 aqzIMOAf
1US4:6xX_
5.土地增值税: P<A_7Ho
xRM)f93@
①一般企业转让的土地使用权连同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一并在“固定资产”等科目核算的,转让时应交的土地增值税: FpM0 %
;4ETqi9
借:固定资产清理 gG6j>%y
U0X? ~ 1
贷:应交税费——应交土地增值税 w4e
(p 3
Dm0Ts~
②一般企业土地使用权在“无形资产”科目核算的,转让时按实际收到的金额: KN-)m ta&
y)e8pPDG
借:银行存款 TmIw?#q^
TY6Q;BTU
累计摊销 E2~&GkU.UN
R9`37(c9+
贷:无形资产 -'mTSJ.}
Doj>Irj?7
应交税费——应交土地增值税 9d_
Zdc
%RS8zN
营业外收入(或借:营业外支出) ^TF71uo
/f0*NNSat-
③兼营房地产业务的企业,应由当期负担的土地增值税,通过“其他业务成本”科目核算(旧准则): + =N#6#1
J-wF2*0r<
借:其他业务成本 (B:+md\Q
yO`HL'SMo
贷:应交税费——应交土地增值税 oi:!YVc
[uD G;We=
④房地产开发企业,应该将土地增值税记入“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旧准则): KJ;;825?
QpZCU]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Zp/;n
i~0x/wSl_
贷:应交税费——应交土地增值税 \hr2#!
U+FI^Xrt#
6.企业按规定计算交纳耕地占用税时: kI|7o>}<
7uW=f kxT
借:在建工程 e;G}T%W
nqMXE82
贷:银行存款 1r LK1X
kzuI<DW
翻了不少资料,没有很切合的例子,这里我只把相关的处理列出来了,因为不难,所以就不再举例说明了。 %!r@l7<
【识记要点】 GLE/ 1
r#X6jU
①在“管理费用”科目核算的有房产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矿产资源补偿费、印花税; Z_.xglq{
dFVx*{6
②在“应交税费”科目核算的房产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矿产资源补偿费、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土地增值税。 X&14;lu%p
Cl>{vSN
可转换公司债券涉及交易费用的处理 }s++^uX6
e"O c
今天我们说说可转换公司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一开始就是一般的债券,但是和普通的债券不同的是,债券的购买者可以在以后将其转换为股权,这样就导致了可转换债券除了具有一般的债券的负债性质,同时还具有权益的性质(因为当债券购买者将其转换为股票后,实际上变成了购买者购买了债券发行方的股票),所以可转换公司债券在初始确认时才需要将其包含的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进行分拆,负债成分确认为应付债券,权益法成份确认为资本公积。 }@H(z
#M~6A^)
对于可转换公司债券初始确认的处理,可以参照如下思路: @zGz8IF
2Mo oqJp
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sm?V%NX&
'`nf7b(
权益成份的公允价值=发行价格-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
V|W[>/
&=S<StH
负债成份分摊的交易费用=交易费用×负债成分的公允价值/(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权益成份的公允价值) B9h'}460H
_ ,~D]JYE
权益成份分摊的交易费用=交易费用×权益成分的公允价值/(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权益成份的公允价值) EwX:^1f
|Jpi|
'
借:银行存款(发行价格-交易费用) u]uZc~T
xh`4s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倒挤) = Y`e?\#`
%-J}m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
#m;|QWW
F+Q(^Nk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权益成份-权益成份分摊的交易费用) d;FOmo4
jH~VjE>
负债成份应分摊的交易费用实际上是计入了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中。 >o,l/#z
>,}SP;
分摊交易费用后,对于发行方来说,自己承担的实际利率是高于市场的实际利率的。那么这个时候需要计算包含了相关税费的债券的实际利率,比如债券负债成分公允价值为900万元,分摊的交易费用为20万元,那么这里对于发行方来说,债券的公允价值其实就变成了880万元了,因为发行方实际是支出了费用的,相当于是收到的发行收入减少为880万元了,那么应该按照新的公允价值880万元来计算实际利率。也就是说,发生了交易费用后的实际利率和市场上的实际利率是不一致的,此时需要重新计算实际利率。 #)b0&wyW6i
m:x<maP#E
这里大家如果不是很理解,可以看一下08年注会考试的一个真题: @h)Z8so
6h9Hf$'
【2008年真题·计算及会计处理题第2题】甲股份有限公司(本题下称“甲公司”)为上市公司,其相关交易或事项如下: # ;3v4P
*aaK_=w
(1)经相关部门批准,甲公司于20×6年1月1日按面值发行分期付息、到期一次还本的可转换公司债券200000万元,发行费用为3200万元,实际募集资金已存入银行专户。 ]b'"l
c
l1>S 3
根据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的约定,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期限为3年,自20×6年1月1日起至20×8年12月31日止;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票面年利率为:第一年1.5%,第二年2%,第三年2.5%;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利息自发行之日起每年支付一次,起息日为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之日即20×6年1月1日,付息日为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之日起每满一年的当日,即每年的1月1日;可转换公司债券在发行1年后可转换为甲公司普通股股票,初始转股价格为每股10元,每份债券可转换为10股普通股股票(每股面值1元);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的资金专项用于生产用厂房的建设。 w)7 s]Ld
~;/}D0k$x
(2)甲公司将募集资金陆续投入生产用厂房的建设,截至20×6年12月31日,全部募集资金已使用完毕。生产用厂房于20×6年12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3)Z>p
:xy4JRcF
(3)20×7年1月1日,甲公司20×6支付年度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3000万元。 - xKa-3
,LftQ1*;
(4)20×7年7月1日,由于甲公司股票价格涨幅较大,全体债券持有人将其持有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全部转换为甲公司普通股股票。 }>$3B5}
wGhy"1g#
(5)其他资料如下:1.甲公司将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负债成份划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2.甲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无债券发行人赎回和债券持有人回售条款以及变更初始转股价格的条款,发行时二级市场上与之类似的没有附带转换权的债券市场利率为6%。3.在当期付息前转股的,不考虑利息的影响,按债券面值及初始转股价格计算转股数量。4.不考虑所得税影响。
n&\DJzW\#
UR<a7j"@2
要求: hA:RVeS{
ly( LMr
(1)计算甲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的公允价值。 y*H rv
n=qu?xu
(2)计算甲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应分摊的发行费用。 `PS^o#
*c>B,
(3)编制甲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的会计分录。 '1vm]+oM
N.F//n
(4)计算甲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负债成份的实际利率及20×6年12月31日的摊余成本,并编制甲公司确认及20×6支付年度利息费用的会计分录。 #fT<]j(
,,+iPGa<
(5)计算甲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负债成份20×7年6月30日的摊余成本,并编制甲公司确认20×7年上半年利息费用的会计分录。 CX3yIe~u
%@'[g]hk
(6)编制甲公司20×7年7月1日可转换公司债券转换为普通股股票时的会计分录。 SbK6o:[
JDP /vNq
【答案】(1)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200000×1.5%/(1+6%)+200000×2%/(1+6%)^2+200000×2.5%/(1+6%)^3+200000/(1+6%)^3=178512.13(万元) B0$ge"FK9
N'n\_ x
权益成份的公允价值=发行价格-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 mTgsvC
QA=mD^A
=200000-178512.13 &e)V!o@wJV
$iMbtA5aQ
=21487.87(万元) ')zf8>,
=.(~`ici~
(2)负债成份应份摊的发行费用=3200×178512.13/200000=2856.19(万元) t
.-%@,s
t~_
bquGk
权益成份应分摊的发行费用=3200×21487.87/200000=343.81(万元) 9^g?/8
d*R('0z{
(3)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的会计分录为: cH6<'W{*
,~*pPhQ8m
借:银行存款 196800(发行价格200000-交易费用3200) \V
%l.P4>e
pKkBAr,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24344.06(倒挤) bwyj[:6l
[yx8?5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 200000 $A^OP{
nA#N ,^Rr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1144.06(权益成份的公允价值21487.87-权益成份应分摊的发行费用343.81) RxO!h8
AQjf\i
(4)负债成份的摊余成本=金融负债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假设负债成份的实际利率为r,那么:
;!pSYcT,
Btyp=wfN[
200000×1.5%/(1+r)+200000×2%/(1+r)^2+200000×2.5%/(1+r)^3+200000/(1+r)^3=200000-24344.06 ypLt6(1j%
/pQUu(~h_
利率为6%的现值=178512.13万元 }NY! z
^
S+7u,%n/
利率为r的现值=175655.94万元 (200000-24344.06); 2g
HRfTF
`h='FJ/!
利率为7%的现值=173638.56万元 r^T+I3
W0k7(v)
(6%-r)/(6%-7%)=(178512.13-175655.94)/(178512.13-173638.56) a/TeBx#yG
iyTKy+3A
解上述方程r=6%-(178512.13-175655.94)/(178512.13-173638.56)*(6%-7%)=6.59% 9o+e3TXp#
N7UGgn=
20×6年12月31日的摊余成本=(200000-24344.06)×(1+6.59%)-200000×1.5%=184231.67(万元),应确认的20×6年度资本化的利息费用=(200000-24344.06)×6.59%=11575.73(万元)。 o2R&s@%0@B
IN?6~O
p
甲公司确认及20×6支付年度利息费用的会计分录为: X?++I4\
S<81r2LT
借:在建工程 11575.73 Aa}Nr5{O|
EI8KK o *
贷:应付利息 3000(200000×1.5%) #tN!^LLi
]PQ6 em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8575.73 C`["4
@ n^2UJ
借:应付利息 3000 q);@iiJ-
bkS-[rW
贷:银行存款 3000 tqXCj}m
R
mWTV)z57
(5)负债成份20×7年初的摊余成本=200000-24344.06+8575.73=184231.67(万元),应确认的利息费用=184231.67×6.59%÷2=6070.43(万元)。 )-^[;:B\k"
:&J1#% t
甲公司确认20×7年上半年利息费用的会计分录为: irF+(&q]jh
5%]O'h
借:财务费用 6070.43 #ba7r
]Xu
Y3g<%6
贷:应付利息 2000(200000×2%/2) NeR1}W
j5!pS xOC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4070.43 q$kx/6=k
85vyt/.,k
(6)转股数=200000÷10=20000(万股) ?X@uR5?{
"Bl6)q
w
甲公司20×7年7月1日可转换公司债券转换为普通股股票时的会计分录为: qo7jrY5G
e'2w-^7
借: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 200000 GP0}I@>?
>!PCEw<i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1144.06 KZ 4G"
o#hF
K'&~
应付利息 2000 l*b0uF
7`HKa@
贷:股本 20000 ^?S lM
n!h952"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11697.9 7_`_iymR
9a]J Q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91446.16 ONMR2J(
AZva
这道题难就难在第(4)步实际利率法的计算,题目有些偏,如果财务管理知识不是很好,或者本身不理解为何这里要重新计算实际利率,那么这道题就会做不下去。其实,对于考试时遇到这种题目,自己拿不准的就没有必要死抠了,因为一来花了时间,也不能保证自己的计算一定是正确的,那么不如放弃,把更多时间用来做自己会做的题目。我当时做这道题的时候就费了很多时间,现在想想真的不值,当时也不理解为何发生了交易费用,就要重新计算实际利率,现在才真正明白了。 />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