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所有者权益在考试中居于一般地位,考题中的题型主要为客观题型。重点是资本公积的核算。
e/zz.cd){ ;eC8|
Xz 一、所有者权益核算的基本要求
Yq%r\[%* 6JD~G\$ 1.权益工具与金融负债的区分
<AB({( *a' I (1)权益工具是指能证明拥有某个企业在扣除所有负债后的资产中的剩余权益的合同。从权益工具的发行方看,权益工具属于所有者权益的组成内容。比如企业发行的普通股。
t]+h. ><{Lh@{ 企业发行金融工具,应当按照该金融工具的实质,以及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定义,在初始确认时将该金融工具或其组成部分确认为金融资产、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
te+r.(p m'U>=<!D (2)企业发行金融工具时,如果该工具合同条款中没有包括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给其他单位的合同义务,也没有包括在潜在不利条件下与其他单位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义务,那么该工具应确认为权益工具。
+GT"n$)+ C:RA
( 2.混合工具的分拆
D:XjJMW3r MZ_dI"J, 企业发行的某些非衍生金融工具,即混合工具,既含有负债成份,又含有权益成份,如可转换公司债券等。对此,企业应当在初始确认时将负债和权益成份进行分拆,分别进行处理。
0>yuB gh VujIKc#4 在进行分拆时,应当先确定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并以此作为其初始确认金额,再按照该金融工具整体的发行价格扣除负债成份初始确认金额后的金额确定权益成份的初始确认金额。
+m1*ou'K i*e'eZ;) 发行该非衍生金融工具发生的交易费用,应当在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之间按照各自的相对公允价值进行分摊。具体可参见负债章例子。
<1E5[9
q y)T|1) 3.所有者权益的分类
~\u?Nf~L
\1?: 所有者权益可分为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四部分。其中,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统称为留存收益。
U?j[
8z 二、实收资本(一)接受投资
Nx<fj=
VJ 5)i+x- 投资者可以用现金和非现金资产投资,有关处理如下:
v|:TYpku3 A5,(P$@k 1.接受现金资产投资
R?8/qGSVqJ ~y1k2n 【例1】甲公司收到乙公司投入的银行存款100万元,甲应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M+WN \.2pX /;
`-[ 借:银行存款 100
$`_xP1bUT \8]("l}ms8 贷:实收资本——乙 100
`}#n#C) 34t[]v|LD 2.接受非现金资产投资
9C:V i -Hg,:re2 企业接受非现金资产投资时,应按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确定非现金资产价值 (但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和在注册资本中应享有的份额。
`Lr|KuFN >uJU25)| 【例2】甲公司于设立时收到丙公司作为资本投入的不需要安装的机器设备一台,合同约定该机器设备的价值为10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7万元(假设不允许抵扣)。合同约定的固定资产价值与公允价值相符,不考虑其他因素,则甲公司应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7%i6zP/a TchByN6oN< 借:固定资产 117
.|GnTC q _nec6=S6( 贷:实收资本——丙公司 117
A3Y}|7QA IaGF{O3. 企业接受投资者作价投入的材料物资,应按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确定材料物资价值(但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和在注册资本中应享有的份额。
G,X
UMZ <'vtnz 【例3】甲公司于设立时收到丁公司作为资本投入的原材料一批,该批原材料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含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部分)为2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3.4万元。丁公司已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假设合同约定的价值与公允价值相符,该进项税额允许抵扣,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应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I~25}(IDZ" ,m;G:3}48 借:原材料 20
:CG;:( | cL:hjr"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
s;xErH@RA k];fQ7}m<0 贷:实收资本——丁 23.4
p&ZLd`
[ 1V;,ZGI* (二)实收资本(或股本)的增减变动
)gNVJ [[KIuW~ot 1.实收资本(或股本)的增加
x_#'6H\1ga e
I+p 一般企业增加资本主要有三个途径:接受投资者追加投资、资本公积转增资本和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L[lS
>4eN )`}4rD^b 【例4】甲、乙、丙三人共同投资设立A有限责任公司,原注册资本为100万元,甲、乙、丙分别出资50万元、30万元和20万元。为扩大经营规模,经批准,A公司注册资本扩大为300万元,甲、乙、丙按照原出资比例分别追加投资100万元、60万元和40万元。A公司如期收到甲、乙、丙追加的现金投资。A公司会计分录如下:
La\|Bwx iH)-8Q 借:银行存款 200
w s7LDY&( lA,*]Mr~ 贷:实收资本——甲 100
)<_:%oB J;Eg"8x] ——乙 60
8v\^,'@ n(jrK9] ——丙 40
;% 4N@Z :6W* ;<o (三)实收资本(或股本)的减少
m=%yZ2F; }Pj;9ivz 企业减少实收资本应按法定程序报经批准,一般发生在企业资本过剩或发生重大亏损而需要减资等情况下。上市公司可以回购流通股实现减资。
o*xft6U EN)0b,ax 【例5】乙公司经股东大会批准,以现金回购本公司股票100万股并注销。假定乙公司按每股10元回购股票,不考虑其他因素,乙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yGlOs]>n (BY5omlh ①回购本公司股票时的会计分录:
+EM^ ~s>Ud<l%r 借:库存股 1000
cB}6{c$_sW %SwhNn 贷:银行存款(100×10) 1000
]SNcL
[U <[tU.nh ②注销本公司股票时的会计分录:
sF p% T4j qfyuq] 借:股本 100
_yc&'Wq nfS.0\z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900
}RZN3U= W.TdhJW9 贷:库存股 1000
Z1oUAzpj4 R<e ~Cb- 三、资本公积
N@\`DO b!z kQ?h 资本公积包括企业收到投资者出资额超出其在企业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
LRv[,]b $Zf]1?|xa (一)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的核算
YFs!
,fw' p-B
|Gr| 1.资本溢价的核算
<>fT_ CF/8d6}Vf 当有新的投资者中途投资时,一般应多投入资本,投资者多缴的部分就形成了资本溢价。
fnn/akGKI ^-26K|{3 【例6】A有限责任公司由两位投资者投资400万元设立,每人各出资200万元。一年后,为扩大经营规模,经批准,A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增加到600万元,并引入第三位投资者加入。按照投资协议,新投资者需缴入现金230万元,同时享有该公司三分之一的股份。A有限责任公司已收到该现金投资。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A有限责任公司的会计分录如下:
tQcn%CK 5VGr<i&A 借:银行存款 230
Io7o*::6iw N3?hu} 贷:实收资本 200
zC_@wMWB | gP%8nh'C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30
wU/BRz8I 0-Vx!( 2.股本溢价的核算
N_f>5uv ;<nQl,2N 股份有限公司在按面值发行股票的情况下,企业发行股票取得的收入,应全部作为股本处理;在溢价发行股票的情况下,企业发行股票取得的收入,等于股票面值部分作为股本处理,超出股票面值的溢价收入应作为股本溢价处理。
ZGQz@H5 ?=%#lZ&? 发行股票相关的手续费、佣金等交易费用,如果是溢价发行股票的,应从溢价中抵扣,冲减资本公积(股本溢价);无溢价发行股票或溢价金额不足以抵扣的,应将不足抵扣的部分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OsNJ;
B I'%ASZ 【例7】B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了普遍股500万股,每股面值1元,每股发行价格为4元。B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发行手续费、咨询费等费用共计 60万元。假定发行收入已全部收到,发行费用已全部支付,不考虑其他因素,该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qruv^#_l .@3bz
①收到发行收入时
obSLy
Ed wZKEUJpQ 借:银行存款 2000
.X{U\{c| a /%i: (Ny 贷:股本 500
?a'P;&@7 O@sJ#i>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500
6Wc'5t3 (GbZt{. ②支付发行费用时
-)p| i~j^A [M&.'X 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60
E{}Vi>@V? jT1^oXn@ 贷:银行存款 60
\* SEj&9
s?_
H<u (二)其他资本公积的核算
) (l=_[1Z5 ==Bxv:6 其他资本公积是指除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项目以外所形成的资本公积,其中主要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peGh- tqicyNL 其他资本公积产生来源有: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当被投资单位资本公积变动时,投资企业应确认资本公积的变动;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在确认管理费用的同时,应确认资本公积;自用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时,如果采用公允价值模式核算该投资性房地产,则该建筑物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部分,应计入资本公积;此外,还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和金融资产重分类得来。
NLF
6O9 四、留存收益
X"O^4MnvI {}N=pL8MS 留存收益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两个部分。
5FwVR3, AMc`qh (一)利润分配
n$y@a?al |J^$3RX 利润分配是指企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企业章程、投资者协议等,对企业当年可供分配的利润所进行的分配。利润分配的顺序依次是: (1)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2)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3)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Yu|au esK0H<] 未分配利润是经过弥补亏损、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和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等利润分配之后剩余的利润,它是企业留待以后年度进行分配的历年结存的利润。相对于所有者权益的其他部分来说,企业对于未分配利润的使用有较大的自主权。
~=Q Tv8 W,ik
;P\ 未分配利润是对累计可供分配的利润进行分配后的结果,它通过“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进行核算和反映的。
MNd[Xzm b]Z>P{ j 【例8】甲股份有限公司年初未分配利润为0,本年实现净利润100万元,本年提取法定盈余公积10万元,宣告发放现金股利5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处理如下:
Pm!/#PtX o1)8?h ①结转本年利润
_
e94 ~<q^4w.=7C 借:本年利润 100
.yb=I6D;<3 ?$Ii_.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00
nbdjk1E`~ 0:qR,NW^# ②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c,_??8 m!_*Q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10
rxQ&N[r2 JFh_
3r' ——应付现金股利 50
Vc$y^|= sH /08Z 贷:盈余公积 10
iBaz1pDc QV9z81[ 应付股利 50
_Sn45h@" \2VYDBi?| 同时,
q-TDg0 _"G./X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0
E% d3}@
w[Q)b()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10
T7~Vk2o%( }<qT[m ——应付现金股利 50
*g!7PzJ' vmIt!x (二)盈余公积
B8.uzX'p #7|73&u( 盈余公积是指企业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企业积累资金。公司制企业的盈余公积包括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盈余公积的核算包括提取盈余公积和盈余公积的使用(可用于弥补亏损、转增资本、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等)。
>
,;<Bz|X H/N4tWk" 1.提取盈余公积
go
B'C [ %6(1$Ih 【例9】乙股份有限公司本年实现净利润为400万元,年初未分配利润为 0。经股东大会批准,乙股份有限公司按当年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则乙公司的会计分录如下:
(.N!(;G 7j8Ou3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40
<T+{)FV ']DUCu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40
.vWwYG MyaJhA6c 2.盈余公积使用
,WQg.neOA 0UOjk.~b (1)盈余公积补亏
]1&}L^a 67T=ku 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时,借记“盈余公积”科目,贷记“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科目。
NGVl/Qd 2i)vT)~ (2)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l" +q&3Zx ^vha4<'-qG 盈余公积转增资本,借记“盈余公积”科目,贷记“实收资本”科目。
3V%ts7: a }0~X)Vgm( (3)用盈余公积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
-~v1@ W$Sc@!M3{ 盈余公积发放现金股利时,借记“盈余公积”科目,贷记“应付股利”科目。
=SVb
k 转上海财经大学高顿职业培训网:
www.goldeneducatio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