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所有者权益在考试中居于一般地位,考题中的题型主要为客观题型。重点是资本公积的核算。 L.+5`&
Xps MgJ/w
一、所有者权益核算的基本要求 q;>' jHh
JK[7&C-O
1.权益工具与金融负债的区分 R:^GNra;
]9;WM.
(1)权益工具是指能证明拥有某个企业在扣除所有负债后的资产中的剩余权益的合同。从权益工具的发行方看,权益工具属于所有者权益的组成内容。比如企业发行的普通股。 mgH4)!Z*56
1eiH%{w
企业发行金融工具,应当按照该金融工具的实质,以及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定义,在初始确认时将该金融工具或其组成部分确认为金融资产、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 h+N75
G^)|c<'M
(2)企业发行金融工具时,如果该工具合同条款中没有包括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给其他单位的合同义务,也没有包括在潜在不利条件下与其他单位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义务,那么该工具应确认为权益工具。 i>b^n+74>
7th&C,c&
2.混合工具的分拆 O3Ks|%1
oBAD4qK
企业发行的某些非衍生金融工具,即混合工具,既含有负债成份,又含有权益成份,如可转换公司债券等。对此,企业应当在初始确认时将负债和权益成份进行分拆,分别进行处理。 .i[Tp6'%,
JMO"(?
在进行分拆时,应当先确定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并以此作为其初始确认金额,再按照该金融工具整体的发行价格扣除负债成份初始确认金额后的金额确定权益成份的初始确认金额。 H'Z[3e
}tc,3>/
发行该非衍生金融工具发生的交易费用,应当在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之间按照各自的相对公允价值进行分摊。具体可参见负债章例子。 ,+zLFQC0@
-kQ{~">w
3.所有者权益的分类
gt}/C4|
xJc'tT6@
所有者权益可分为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四部分。其中,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统称为留存收益。 4v E,nx=
二、实收资本(一)接受投资 mP3:Fc_G
MEq
()}7P
投资者可以用现金和非现金资产投资,有关处理如下:
BX+-KvT
U/0NN>V
1.接受现金资产投资 X$PT-~!a
#l8CUg~Uj
【例1】甲公司收到乙公司投入的银行存款100万元,甲应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nCXIWLw
r&Za*TD^
借:银行存款 100 _y5b>+
b>I -4
贷:实收资本——乙 100 2JtGS-t
"+saI@G
2.接受非现金资产投资 U/|B IF
$\m=-5 0-
企业接受非现金资产投资时,应按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确定非现金资产价值 (但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和在注册资本中应享有的份额。 8l;0)`PU
a/`fJY6rR
【例2】甲公司于设立时收到丙公司作为资本投入的不需要安装的机器设备一台,合同约定该机器设备的价值为10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7万元(假设不允许抵扣)。合同约定的固定资产价值与公允价值相符,不考虑其他因素,则甲公司应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vEn12s(lj
1T!_d&A1o
借:固定资产 117 tEBf2|<
YR~g&E#U^
贷:实收资本——丙公司 117 IxgnZX4N
|wVoJO!O}
企业接受投资者作价投入的材料物资,应按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确定材料物资价值(但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和在注册资本中应享有的份额。 ?ew^%1!W.
%Ljc#AVg
【例3】甲公司于设立时收到丁公司作为资本投入的原材料一批,该批原材料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含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部分)为2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3.4万元。丁公司已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假设合同约定的价值与公允价值相符,该进项税额允许抵扣,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应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h/eKVRGs"
m!E36ce}
借:原材料 20 6Y\9h)1Jo
^>[DG]g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 ]<W1edr
'2:Ily,S@
贷:实收资本——丁 23.4 9r\8 !R
,|xG2G6
(二)实收资本(或股本)的增减变动 K& 2p<\2
M8S4D&vpD4
1.实收资本(或股本)的增加 B]Yj"LM)
r`wL_>"{n
一般企业增加资本主要有三个途径:接受投资者追加投资、资本公积转增资本和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cnCUvD]'
IO]Oo3
【例4】甲、乙、丙三人共同投资设立A有限责任公司,原注册资本为100万元,甲、乙、丙分别出资50万元、30万元和20万元。为扩大经营规模,经批准,A公司注册资本扩大为300万元,甲、乙、丙按照原出资比例分别追加投资100万元、60万元和40万元。A公司如期收到甲、乙、丙追加的现金投资。A公司会计分录如下: nV"[WngN
*~2jP;$
借:银行存款 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