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Bvjj|~ (@
6z
*L9Vy($
刘浩教授-长期股权投资交易架构研究
.y!Hw{cq
($TxVFNT
长期股权投资为什么那么重要? :xV&%Qa1
;`+,gVrp
一种说法是因为长期股权投资在PE、VC行业,成为主营业务会计处理的主要科目,从中隐藏着一个PE、VC公司的成长性信息的风险因素。 L%"Mp(gZ
S}/CzQ
大多数公司不会通过单纯的买卖企业来获利,而是由以下因素作为潜在动因: ?H`LrL/k
OjI*HC
wkGF&U
THJ+OnP
1.规避管制 )".gjW8{#L
1"k@O)?JP
例:绿城地产,特点是负债率最高的房地产企业,然而负债率这么高,还想融资,那么如果继续债务融资,权益的占比将会非常小,此时绿城就面临银监会、证监会的介入调查的风险,因此绿城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融到资,但是负债率不提高? h(sD] N
P,w
J@8lv
8z-Td- R6
/%7eo?@,
绿城的做法:绿城选择向平安信托借钱,但是倘若是单纯的债务协议,那么报表负债率依然会提高,没有达到预计效果。因此绿城采取了以下手段: r/e&}!
`dK\VK^
(绿城当年想向平安信托融资的金额为15亿元) F\e'z
[xC
(t]S-
第一步:绿城成立了一个子公司叫做“蓝色钱江”(是一个钱塘江边的楼盘) oKac~}_KL
]Vsze4>Z[
第二步:绿城将蓝色钱江75%的股权转让给了平安信托,作为合并对价,平安信托向绿城支付了2亿元人民币,绿城以集团内借款的形式将2亿元借给蓝色钱江 d~8Q)"6 [
/d4xHt5a
第三步:蓝色钱江向平安信托借钱,金额为13亿 4$^=1ax
C*9m `xh
至此,蓝色钱江项目开工所需的15个亿已经到位,但此时,从绿城集团的合并报表来看,这15个亿的负债并未体现(绿城仅持有蓝色钱江25%股权,属于重大影响,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这就是Off-Balance Sheet 的一次完美演绎。 f19
i
!
uP$K{ )
第四步:蓝色钱江进行预售,此时可从客户收取预收账款,一次偿还向平安信托举借的13亿元借款,至此,蓝色钱江账面上已经没有负债 -h_v(s2
?>_.~b~
第五步:绿城回购平安信托持有的蓝色钱江75%股权,交易对价仍然是2亿元。相当于将通过股权交易“借”的2亿元归还。至此,集团实质上已经没有了对外负债 4)I
SRR
*;m721#
*综上所述,该事项应该属于以股权进行质押而进行的融资交易。 'a}{s>{O
9&tV#=s
第六步:蓝色钱江正式发售。当楼盘正式发售时,依照会计准则应该确认收入,结转预售时产生的预收账款。 ~$$V=$&
:9
7`IV%
总结:绿城在该项交易中,将所有的负债全都仍到了表外而将所有的收入以100%纳入集团内部,该项交易如果不通过长期股权投资科目,难以达成这种目的。
K6X1a7
+Il=gL1
M3V[p9>
]k8XLgJ
2.节约税赋 y^
:x2P
y+PukHY
资产交易重税,股权交易轻税 {1Qwwhov
J L3A/^
例:A公司想把一块土地转让给B公司,如果直接将土地卖给B公司,A公司将缴纳土地增值税,因此一般的土地交易不会采用这种方法。 wKYfqNCH
ivm.ng[
交易架构如下: ax<0grK
#
k6;~
第一步:A公司出土地,B公司出现金,共同成立C公司,并且A公司持有50%以上股权(为了并表,即在土地实质转让之前在合并报表上体现该土地) "hvw2lyp3
jmIP c3O0
第二步:A公司退股。此时,土地留在了C公司 Eq?o/'e
P(4[<'HO
交易剖析:第一步交易,土地在形式上并没有离开A,第二步交易,土地在形式上并没有离开C,即在两次交易中都规避了土地增值税的缴纳。 4q[r
KNl
/sai}r1
任何交易形式都在进行竞争,最终一定是更符合企业目标的交易形式最后胜出,因此有一种交易形式胜出,一定体现为创造价值。会计在一般企业仅仅是吧业务搬到了报表上,而真正创造价值的一定是对交易架构的构造。 }fhVn;~}8
f6XWA_[i@
2007年之后,中国上市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一些新的思路介绍 MS b{ve_
09"~<W8
问题1:企业溢价并购,但是希望少确认商誉,如何实现?
Oe27 3Y^e
k5($b{
投资者是不喜欢商誉的,商誉goodwill相当于买东西买贵了,把这个被宰的经验记在账上,又不好意思把这个经验冲销掉。从全球的研究来说,大部分的并购都是失败的。但是失败的并购,为什么在以谨慎性为原则的会计准则上居然可以确认商誉,这是学术界非常困惑的一件事情。 2{&" 3dq
1@y?OWC
溢价并购大多数情况对股东是没有好处的,但是对CEO有好处,因为他们可以通过并购的方式把利益输送给自己认识的人。因为并购的标的由CEO决定。而企业的总会计师是由财务经理请的,财务经理是CEO请的。因此CEO们普遍有这样一种趋势,即希望溢价并购的发生,但是希望少确认商誉以抬升股价,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 y8L:nnSj
x83XJFPWL
例:招商银行08年收购永隆银行案例,实现了溢价并购但少确认商誉的目标 l|K8+5L
u4"+u"{d
2008年招商银行的收入为553亿,净利润为209亿,净利率达到37.8%,这在银行业绝对是个天文数字。招商银行当年ROE达到26.17%。 Z-Uq89[HZ
+]6 EkZO
但是倘若招商银行该项并购的交易构造不是采用目前的交易构造,那么ROE将会直接减半,在13%附近,即一半的利润会跌掉。招商银行的交易节奏如下: T \A uL
yH`xk%q_
当年,招商银行决定并购永隆银行: =4I361oMf
2Zm*f2$xM
08年5月30号,本公司与武氏家族签署总价款193.02亿收购永隆银行53.12的协议 +bXZE
*w _j;
9月30日完成了收购,10月6日向剩余股东发放综合收购文件,于次年1月15日成为全资子公司(即达到私有化)。1月16日起,永隆银行撤出在香港联交所的上市地位。 KpE#Ye&
gO5;hd[l
分析: H(AYtnvB
>
}9TdP/oT
第一次收购了53.12%的股权,支付对价193亿元,标的价格没有直接说,但是可以猜出标的的价格:当年确认的商誉为101亿元,因此相减得到标的(永隆银行53.12%股权)的价格为92亿元。因此该对价的非常贵的。 ]-6 G'i?
'G^=>=w|Nv
(08年商誉减值计提了5.79亿,属于并购永隆银行产生的商誉减值。) uPqPoI>N!
#Kl;iY:n
第二次收购了46.88%,这次收购属于收购少数股东权益,应按照权益性交易来完成。此时,合并报表上由收购形成的溢价冲减资本公积。(因为交易对价不公允,且交易是可控的,因此在合并报表上不得确认商誉及损益) 1w5nBVC*$V
UJZa1p@L
依据当年披露的资本公积数字,由于该事项冲减了87亿资本公积。但这仅仅是08年年报的数字,由于该并购事项是跨年完成的,因此在09年完成的事项计入下一年第一季度季报。根据相关数据发现,09年第一季度因该事项再次冲减资本公积15亿元,因此总计冲减资本公积102亿。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本次完整的收购一共产生总溢价203亿元。但是报表上,商誉只出现了101亿商誉。 l YhwV\3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