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部分 D${={x
ccFn.($p?,
三、判断题 en F :>H4
bzN-*3YE=
1、【正确答案】 对 .7NNT18
*?ITns W<
【答案解析】 用于投资联营的房产,如纳税人参与投资利润分红,共担风险的,按照房产余值作为计税依据计征房产税,从价计征的房产税税率为1.2%,该企业应纳房产税=5000×(1-30%)×1.2%=42(万元)。 "=. t
36#
bx4'en#
2、【正确答案】 错 'XrRhF
(
N6OMYP1
【答案解析】 前一句话是正确的,后一句不正确,因为上述的“各种附属设备”不包括独立于房屋之外的建筑物,如水塔、烟囱等。 =&wmWy
3REx45M2
3、【正确答案】 错 WLa!.v>
YevyN\,}V!
【答案解析】 融资租赁实际上是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的一种形式,所以对融资租赁的房屋计征房产税时,应当以房产余值计算征收。 $~0Q@
):
b2,mCfLsv
4、【正确答案】 错 B+d<F[|
*^\HU
=&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车船税的纳税人。根据规定,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外籍人员(包括港、澳、台同胞),也是车船税的纳税人。 Ys+OB*8AE
iD38\XNMV
5、【正确答案】 错 X?
:o;wB
f/,>%j=Ms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印花税的纳税环节。根据规定,在国外签订合同,在我国境内履行的,应在使用时贴花(即缴纳印花税)。 "\W-f
eN?Y7
6、【正确答案】 错 J7D}%
|BT MJ:B
【答案解析】 根据规定,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应适用不同税目税率经济事项的同一凭证,如分别记载金额的,应分别计算应纳税额,相加后按合计税额贴花;如未分别记载金额的,按税率高的计算贴花。 im7nJQ^H$q
J_;N:7'p
7、【正确答案】 错 "xmP6=1
#`TgZKDg2
【答案解析】 契税对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也适用。 '^BV_ QQ
9Jf)!o8
8、【正确答案】 错 )n49lr6X
Zn=T#o
【答案解析】 根据规定,尚未核发土地使用证书的,应由纳税人据实申报土地面积,待核发土地使用证书后再作调整。 RO;Bl:x4
W7"{r)7
9、【正确答案】 错 &6 s) X
2kAx>R
【答案解析】 土地使用权共有的,共有各方都是纳税人,由共有各方按比例确定占用面积后分别纳税。 v
K7\JZ>
p.I.iAk%G^
10、【正确答案】 错 @vL20O.
G+xt5n.%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人。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人是指在税法规定的征税范围内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是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的。 ]M/9#mD9~
Oa;X+
11、【正确答案】 错 '{I_\~*
1g##sSa6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城市维护建设税的计税依据。对出口产品退还增值税、消费税的,不退还已缴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 8.'#?]a
'7wd$rl
12、【正确答案】 对 ?Xdak|?i
bNFLO
Q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车辆购置税的纳税义务人。车辆购置税的纳税人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购置《车辆购置税暂行条例》规定的车辆的单位和个人。 M.-"U+#aD
>3 yk#U|7}
13、【正确答案】 错 S po?i.#
D|Iur W1f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车辆购置税的纳税义务人。外商投资企业也是车辆购置税的纳税义务人,车辆购置税适用于内外资企业。 {oc igR0
NK|? y
14、【正确答案】 对 alh >"9~!
yR{x}DbG
【答案解析】 购买自用应税车辆的计税价格为纳税人购买应税车辆而支付给销售者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不包括增值税。应缴纳车辆购置税=(60+1)×10%=6.1(万元)。 !US d9
du$|lxC
15、【正确答案】 错 J"=1/,AS
(,^*So/
【答案解析】 土地增值税的收入形式包括货币收入、实物收入和其他收入。 k#[F`
/bj
<Ft\
16、【正确答案】 错 L
%ip>
*
tCS
【答案解析】 根据规定,纳税人提供扣除项目金额不实的,在计算土地增值额时,由评估机构按照房屋重置成本价乘以成新度折扣率计算的房屋成本价和取得土地使用权时的基准地价进行评估,税务机关根据评估价格确定扣除项目金额。 08X_}97#WF
DeR='7n
17、【正确答案】 错 Hf'G8vW
N#lDW~e'
【答案解析】 我国目前资源税的征税范围仅包括矿产品和盐类,具体包括:原油、天然气、煤炭、其他非金属矿原矿、黑色金属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和盐。资源税只对天然原油征税,对人造原油和原油产品不再征收资源税。 e%8|<g+n6
x^Yl*iq
18、【正确答案】 对 Y(cN}44
9/+Nj /
【答案解析】 资源税纳税人开采或者生产应税产品销售的,以销售数量为课税数量;纳税人开采或者生产应税产品自用(非生产用,以下同)的,以自用数量为课税数量;纳税人不能准确提供其自用数量的,应以应税产品的产量或主管税务机关确定的折算比换算成的数量为课税数量。 y/e2l
E_KCN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