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LGXZx}4@;
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春秋时期,黄金已作为货币而出现,如子贡“家累千金”,越大夫范蠡“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都说明黄金已作为衡量财富的尺度、作为一般等价物而出现了。此外,春秋时出现了铜铸币。 %2,/jhHL
春秋时期黄金与铜铸币虽已出现,但在实际生活中似乎普遍使用的还不够。李剑农先生统计了《左传》中记载:"赏赐、馈赠、献纳、犒 聘者二十九,或以器饰,或以车马牲畜,或以璧玉,或以帛锦,或以衣服,以生金者一,无以钱刀者";"言掳掠盗窃夺者十四,或禾麦米粟,或木材,或璧玉,或实用之兵器,或马,或钟,夺币者一,不言为钱刀之币"。因此,对春秋时期货币的使用情况不能估计过高。 "G@E6{/
战国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普遍使用,但当时处于金属铸币、贵金属货币和实物货币并用时期。到战国时期,除了黄金是各国的通用货币外,铜铸币是各国民间的通用货币。 :^5>wDu{
古代中国的货币体系以铜币为基础。更早的货币形式目前尚未被发现。最初的铜币形状多种多样,有刀币、布币、蚁鼻钱等很多形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令全国的铜币以秦国的铜钱为标准。由于浇注铜币使用砂模,铸造好的铜币带有毛边,所以在其中央留有方孔,以便用木棍串联起来打磨修锉。这种特殊的形状使它被赋予很多象征性的神秘主义解释,有人认为铜币的圆形代表“天”,中央的方孔代表“地”。铜币上面通常带有铸造时的皇帝年号。 G4O3h Y.`
金币在古代中国很罕见。春秋和战国时期,中国南方长江流域的楚国曾经使用过金饼和金片。但是在其他的地区和朝代里,黄金主要用于装饰和保值用途。公元前二世纪,西汉的汉武帝曾经发行过白色的鹿皮货币,用于赏赐贵族和军事将领。除了铜币以外,棉布、丝绸、大米等生活物资也曾经作为货币的计算单位(而不是实际的货币)用来支付官僚和军队的薪饷。唐朝以后,白银货币逐渐得到广泛流通。虽然国库和官方银库里的白银按照统一的成色与重量铸造成元宝以便存放,但是流通的白银却不是铸币,而是以零碎的块状流通,在市场上使用时要经过计算成色、秤量重量这些繁琐的手续。大块的银锭要用夹剪切割,零碎的小块银锭需要在银匠那里重新铸造成更大的银锭。中国不使用白银铸币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政治的不稳定性,官方无法为发行的银币提供担保,同时由于战乱频繁,民众经常将白银窖藏起来,导致市场流通额不足以支持银本位货币系统。 p_;r%o=
由于携带大量的铜币极其不便,在经济高度发达的北宋时期,出现了交子的纸币。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之一。但是比起现代意义上的纸币来,它更象一种汇票。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沿用了纸币,并将其视为解决经济困难的妙法之一。他们不顾实际的货币流通额和经济水平,发行了大量没有保证的纸币,造成了最早的通货膨胀。元朝被由汉族人建立的明朝取代。其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位保守的农本主义者。他认为纸币是异族的东西,应该加以摈弃。但是明朝自己也发行了名为“大明宝钞”的纸币。这种纸币在民间很少使用。 IOS^|2:,
明朝中后期,白银开始大量流入中国,成为和铜钱一样普遍的金属货币。清朝时期,白银已经成为国家的主要货币单位(“两”)。清朝末年,墨西哥的银元开始在中国大量流通。光绪皇帝在位时期,中国铸造了自己的银币,并设立了户部银行,发行正规的纸币。1935年,中国实行法币制度,正式废除银本位。根据1936年《中美白银协定》,法币一圆等于0.265美元。 {F/q{c~]
中国大陆的现行法定货币叫做人民币,是由国家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辅币是角和分。一元为十角,一角为十分。元、角和分有纸币,元和五角及分也有铸币。元的票面有1、2、5、10元、20元、50元、100元,角的票面有1、2、5角,分的面额有1、2、5分。人民币元的缩写符号是CNY¥。 Eny!R@u7q
_V&x`ks
演化简史 [)0
R'xL6
1、 最早的货币:天然海贝。 \D ^7Z97
2、 金属货币:铜仿贝与钱镈(布)(黄帝后期黄河中下游开始充当等价物)。 Wy!uRzbBv
3、 西周时期的货币。 w7r'SCVh3+
天然海贝仍是重要货币 。 !9PX\Xbn
金属货币广泛使用: 2zM-Ob<U`
a、铜贝与铜块; C&e8a9*,(a
b、钱与布在关洛三晋地区正完成向金属货币的转化 。 4NJVW+:2
4、 春秋时期的货币 1B(G]o_>!
空首布:流通于关洛三晋地区,“周、郑、晋、卫”主要为平尖空首布 。 UL[uh@4
刀化(货):流通于东方齐国,模仿一种生产工具。 $8=(I2&TW
蚁鼻钱:流通于南方楚国的铜仿贝。 0+rW;-_(
5、 圜钱:圆钱圆孔、圆钱方孔。 9V.+U7\w
三晋及周布币区的圜钱 n~.% p
秦圜钱:以两为单位,一两钱圆形圆孔无廓,半两钱圆形方孔。 ss*5.(y
6、 战国时期黄金的流通 16L"^EYq
战国黄金流通以斤、益为单位,以南斤为主。 fH; |Rm
7、 秦朝时期的货币 y]w )`}Ax
黄金以镒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 u!M&;QL
8、 西汉时期的货币 &D)Hz
三铢钱、四铢钱、五铢钱、皮币、白金币 。 !#C)99L"F
9、 东汉时期的货币 u
6f4yQ
铁钱:公元30年,公孙述在四川铸造铁钱,历史上第一次用铁作币材。 v,8Si'"i+
五铢钱:公元40年,光武帝从马援建议恢复五铢钱 。 \6Xn]S
10、王莽时期的货币 /8:gVXZi
二年:错刀、契刀、大泉。 3|jn,?K)N
六年:废错刀、契刀、五铢钱发行小泉代替五铢钱,流通大 五物:金、银、铜、龟、贝五种币材` $G)&J2z
L
六名:金贷、银贷、泉贷、布贷、龟贷、贝贷。 xS-w\vbLV
二十八品 ~R)1nN|
11、汉代的货币 i:;$oT
黄金为上币,铜钱为下币仍是法定货币单位,单位由镒改斤,1斤=10000钱 。 V@Ax}<$A
汉武帝时期模仿麒麟马蹄有麟趾金(圆)和马蹄金(椭圆)。 1R*1BStc
西汉时期主要用于赏赐和馈赠,王莽时将黄金收归国有,东汉以后黄金减少,赏赐用丝绸、布帛、铜钱。 { qjUI
12、三国两晋的货币 x4@MO|C
魏:曾以谷帛相交易,也曾恢复五铢钱的流通; ta@ISRK
蜀:直百钱; % /~os2R
吴:大泉五百、大泉当千。 e5QOB/e&
两晋:未铸新钱,西晋主要沿用汉魏之五铢及各种古钱,东晋元帝渡江后主要沿用孙吴地区流通的旧钱。 =Z^un&'
十六国:河西凉州刺史张轨恢复五铢钱,汉兴钱为我国最早的年号钱。 aD0Q 0C+
13、南北朝时期的货币 刘宋:四铢钱; :J<Owh
@
南齐、萧梁:第一次大量铸铁钱,曾铸铜钱、五铢钱、短百; mSy|&(l
陈:大贷六珠; )7tV*=?Ic8
北魏:太和五铢、永安五铢;东魏:沿永安五铢;北齐:常平五铢;北周:布泉、五行大布,永通万国; x, }ez
南北朝之末:冀州之北民间以绢布交易,五岭以南则以盐米布交易。 x-tm[x@;o
14、隋唐时期的货币 Sb^a dd0dT
隋文帝铸统一的标准五铢钱成为境内流通中统一的货币! }F~f&<GX6
唐法定货币流通制度时钱帛兼行 -?[O"D"c
武德四年废五铢铸开元通宝钱,规定了成色标准脱离量名钱体系,以重量作为钱币的名称。 $3lt{ %
15、唐末五代的货币 fi5YMYd1
会昌开元钱(背面有文字的开元通宝钱,后来各州都将州名铸在钱的背面)。
xAeZ7. Q&
五代十国总体比较混乱,周世宗铸周元天宝为铸钱最多的一次。 eog\pMv
白银开始进入流通(铜钱减少,绢帛较小的可行性,白银逐渐进入流通),但在唐代主要作为器饰或财富收藏(银饼、银铤)、贿赂、谢礼、军费供应、地方进献,五代十国之后公私蓄积白银的风气逐渐形成。岭南道、江西道产银最多。 =CWc`
16、两宋时期的货币 }#1UD
宋代的年号钱:在通宝钱规定之外,加上皇帝的年号。北宋初发行的货币为宋元通宝与开元通宝无差别,之后还有太平通宝、淳化通宝,历代皇帝每次改元都会重铸新的年号钱。文字都是通宝、重宝、元宝等但是字体有所变化,真、草、隶、篆、行都有。 3/SfUfWo
北宋铜钱区:开封府、京东西、河北、淮南、江南、两浙、福建、广东西等地。 hkkF1
h
北宋铁钱区:四川 7sCR!0
北宋铁钱并用区:陕西、河东 O 0Vn";Q 4
南宋铜钱区:东南、 7ZL,p:
f
南宋铁钱区:两淮、京西、湖北 2*N&q|ED
南宋铁钱并用区:荆门等地 &t[z
交子:完全客兑现的信用凭证、货币,只能在四川使用。 ,xm;JXJ
钱引:不用作货币,只用来兑换,可以在四川之外使用(宋徽宗改交子为钱) *xEI
Zx
南宋会子:最初在东南地区民间发行,后来政|府设立会子库,完全仿照川引的方法发行会引。 od;Bb
地方性货币:淮交、湖会、川引、银会子 。 ^-
u
[q-
!
17.元代的货币 tq2-.]Y@U
中 [8{_i?wY
统钞时期:奠定元纸币制度的基础,元朝不铸铜钱。中统元宝交钞以丝为本钱以贯、文为单位 。 vd2uD2%con
至元钞时期:元朝最重要的货币,与中统钞并行流通。 L[`R8n1C
至正钞时期:元代在制度上严禁白银流通,但在民间已有不少使用,纸币与白银相联系。 xhw8#
18、明清时期的货币 [lmHXf@1C
大明宝钞:钞面以 来计,发钞没有准备金,允许人民持金银换大明宝钞,支付有限制,旧钞可换新钞;1481年纸币崩溃,1581年白银成为通用货币。 d
4b 9rtM
19、近代的货币 XYz,NpK
铜铸币从制钱到铜元 ,R7=]~<io"
银币从银两到银元(流入中国最早的外国银元是西班牙银元,光绪十三年张之洞奏请在广东设局铸造银元,光绪十六年正式批准开铸)。 R>Z
,T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