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ge`)sB, <]b}R;9v 1.A公司2004年9月26日对B上市公司进行投资,占B上市公司表决权资本30%,A公司采用权益法核算对B上市公司的投资,A公司采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A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B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15%,2005年度A公司实现税前利润5000万元,B公司实现净利润3400万元,B公司2005年度没有宣告分派现金股利。A公司2005年度除投资收益产生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外,发生其他应纳税时间性差异200万元,发生可抵减时间性差异360万元,转回以前年度已确认为递延税款贷项183.2万元,则A公司2005年度所得税费用为( )万元。
};+ ' tv+q~TFB=Z V`TXn[7 A、1366.2 B、 1386.2 C、1466.8 D、1529.4
X"(!\{ySI; i)1E[jc{p! 【正确答案】 D
e!l!T@
pf 【答案解析】 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计入递延税款贷方,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计入递延税款借方。 2005年度投资收益产生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3400×30%)/(1-15%)(33%-15%)=216(万元)(贷方)
5{zXh 2005年度发生的其他应纳税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200×33%=66(万元)(贷方)
z:^Kr"=n 2005年度发生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360×33%=118.8(万元)(借方)
WHBQA\4 2005年度转回以前年度已确认为递延税款贷项183.2万元,则2005年度递延税款借方发生额为118.8+183.2-216-66=20(万元)
Oo`P +S# A公司2005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为5000-3400×30%-200+360+183.2/33%=4695.15(万元)
7$z")JB A公司2005年度应纳税额=4695.15×33%=1549.4(万元)
!w[<?+%%n 故:A公司2005年度所得税费用=1549.4-20=1529.4(万元)
R
ecA?-0 注:
~2
T_)l? ①存在投资收益情况下的应纳税所得额为:税前利润-投资收益-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可抵减时间性差异; ②若同时存在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情形,则应纳税额为:(税前利润-投资收益-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可抵减时间性差异)×适用税率+分派现金股利补税额
U)zd~ug?m r6Lb0PzMf 2.某企业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该企业为生产产品而使用的固定资产,按照会计标准计提的折旧额为1000万元,按税法允许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的折旧额为1200万元。假定该企业生产的产品50%对外销售,该产品成本中的折旧费用的50%也随之转入当期损益,则当期应确认递延税款贷方金额为( )万元。(所得税率33%)
xp7,0'(; A、100 B、66 C、33 D、50
Y)N(uv6 来源:
www.examda.com ;8JJ#ED 【正确答案】 C
r[eZV" 【答案解析】 当期应进行纳税调整的折旧费用金额=(1200-1000)×50%=100(万元);应确认递延税款贷方金额=100×33%=33(万元)。
/>Wh HyiuU` 3.甲企业2001年12月购入管理用固定资产,购置成本为1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和折旧计提方法同税法规定。2002年起甲企业实现的利润总额每年均为500万元。2004年末,甲企业对该项管理用固定资产进行的减值测试表明,其可收回金额为595万元。2005年该企业采用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下的所得税费用分别为( )万元。
Xf:CGR8_ A、1600500 1450500 B、1600500 1650000
G#HbiVH9 C、1320000 1419000 D、1369500 1468500
C(3yJzg>y ZF51|b 【正确答案】 B
-fj;9('YJ 【答案解析】 (1)按会计方法2005年应计提的折旧额=595÷7=85(万元)
w^ui%9
&6H (2)按税法规定2005年应计提的折旧额=1000÷10=100(万元)
jHT 4I>\ (3)折旧差异产生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100-85=15(万元)
M`FsKK` (4)应纳税所得额=500-15=485(万元)
5w gtc~
(5)应交所得税=485×33%=160.05(万元)
9HLn_|yU 所得税采用应付税款核算时,当期的所得税费用等于当期应交的所得税,因此,甲企业当期的所得税费用为1600500元;所得税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时,当期产生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15万元的所得税影响为4.95万元(15×33%),甲企业当期的所得税费用为1650000元(1600500+495000)。
j23OgbI gu/eC 4.甲公司采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上期期末“递延税款”账户的贷方余额为3300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本期发生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和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分别为3500万元和300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0%;本期转回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为1200万元。则甲公司本期期末“递延税款”账户的贷方余额为( )万元。
e=%7tK* A、3600 B、3864 C、3900 D、3960
`V w9j,G k1L GT& 【正确答案】 A
EX>> -D7L 【答案解析】 债务法下,递延税款的账面价值按照现行税率计算,而不是按照产生时间性差异时所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算,因此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时,递延税款的账面余额要进行相应调整,使递延税款的账面余额等于累计时间性差异与现行所得税率的乘积,所以甲公司本期期末“递延税款”账户的贷方余额为(3300÷33%+3500—1200—300)×30%=3600(万元)。
q5BJsw 也可以采用另一种计算方法:
NSOWn]E 递延税款期初贷方余额是3300万元;
s.6S: 本期由于税率降低调整的递延税款:3300/33%×(33%-30%)=300(万元)(借方)
kNI m90,g 本期产生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产生递延税款:3500×30%=1050(万元)(贷方)
HoT5 5v!o 本期产生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产生递延税款:300×30%=90(万元)(借方)
6[69|& 本期转回应纳税时间性差异产生递延税款:1200×30%=360(万元)(借方)
6](vnS; 所以期末递延税款贷方余额=3300-300+1050-90-360=3600(万元)
1UJ(._0hR x~$P.X7(~ 5.某企业采用递延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所得税税率为33%。该企业2003年度利润总额为110000元,发生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为10000元,当年没有永久性差异。经计算,该企业2003年度应交所得税为33000元。则该企业2003年度的所得税费用为( )元。
$sU?VA'h A、29700 B、33000 C、36300 D、39600
xii*"n ~ +;C|5y 【正确答案】 C
zf$OC}|\w 【答案解析】 发生应纳税时间性差异而产生递延税款贷项3300元(10000×33%)
3HO4h\mp 2003年度所得税费用=(110000-10000)×33%+3300=36300(万元)
$P^=QN5Bb P;VR[d4e/ 6.某股份公司2003年度实现利润总额2500万元,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年初余额为810万元,本年度共计提有关资产减值准备275万元,冲销某项资产减值准备30万元。所得税采用债务法核算,2003年起所得税率为33%,而以前为15%。假定按税法规定,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均不得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2003年度除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作为时间性差异外,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可抵减时间性差异转回时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则该公司2003年度发生的所得税费用为( )万元。
Ki^m&P
A、905.85 B、226.65 C、679.2 D、986.7
%;yo\ (*/P~$xIj 【正确答案】 C
K>RL 【答案解析】 应交所得税=(2500+275—30)×33%=905.85(万元);至2003年初累计产生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因税率升高而调整的递延税款=810×(33%—15%)=145.8(万元)(借方);2003年产生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数=(275—30)×33%=80.85(万元)(递延税款借方);因此,2003年度发生的所得税费用=905.85—145.8—80.85=679.2(万元)。
m,K\e 8hQ"
rrj+ 7.某企业2002年度计算的应交所得税为33万元,所得税税率为33%。2002年度发生超标业务招待费8万元,取得国债利息收入7万元,发生各种赞助费支出5万元,会计核算上计提折旧费用10万元,按税法规定计提折旧为6万元。企业对所得税核算采用应付税款法。在上述条件下,该企业2002年度的净利润为( )万元。
`.MM|6 A.57 B.67 C.77 D.47
IQGIU3O "3Dvc7V 【正确答案】 A
(
dpBGt@ 【答案解析】
KofjveOiC 本题采用应付税款法:
3cT 应纳税所得额=33÷33%=100万元
zO2<Igb 应纳税所得额100=税前会计利润+8-7+5+(10-6),得出:
oFoG+H"&7\ 税前会计利润=100-8+7-5-(10-6)=90万元
Kw(/#C:$ 2000年净利润=90-33=57万元
U>e@m? 已知应交税金,所得税率、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以及所得税,求企业的净利润。解题思路如下:
8ji!FZf 已知应交税金和所得税率,求得应纳税所得额=应交税金/所得税率
sG}}a}U1 会计税前利润±纳税调整项目(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应纳税所得额
x)BG%{h 税前会计利润-所得税费用=净利润,
csRba;Z[ 如果企业采用应付税款法。
$
oh
wBv3S 所得税费用=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uji])e MN~ 净利润=税前会计利润-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
4J!1$ 如果企业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计算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计入递延税款,
xO/44D 如果递延税款在借方,所得税费用=应交税金-递延税款,
/p<mD-:.M 如果递延税款的在贷方,所得税费用=应交税金+递延税款,
5 f/[HO) 最后税前会计利润-所得税费用,就是企业的净利润。
OMJr.u ^[&*B#( 8.某企业本年实现税前利润400万元,本年发生应增加应纳税所得额的永久性差异40万元,发生应纳税时间性差异16万元。若公司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对所得税业务进行核算,所得税率为33%(假定以前年度的所得税税率也为33%),则本年净利润为( )万元。
q1r\60M A、254.8 B、249.52 C、273.28 D、260.08
Oq*a4_R'YV q<oA%yR 【正确答案】 A
HZ[&ZNTa 【答案解析】 本年所得税费用=(400+40)×33%=145.2(万元),
U,RIr8 G 本年净利润=400-145.2=254.8(万元)。
4d!&.Qo9
6C
r$R]5 9.某公司2003年税前会计利润为1200万元,当年向其他公司支付赞助费100万元,投资国债取得利息收入40万元,另外对当年销售商品承诺的免费保修预提了20万元的保修费用,但实际未发生任何保修支出。该公司采用递延法核算所得税,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则该公司2003年利润表中应确认的所得税费用是( )万元。
2J 9eeN A、422.40 B、415.80 C、429 D、382.80
A
|NX" dXe763~< 【正确答案】 B
,m3AVHa*G 【答案解析】 该公司2003年应交所得税=(1200+100—40+20)×33%=422.40(万元)
A"vI6ud> 时间性差异产生的递延税款借方金额=20×33%=6.6(万元)
(niZN_qv 本年所得税费用=422.40—6.6=415.80(万元)。
tDy1Gh/c ~`*:E'/5k] 10.甲股份有限公司采用递延法核算所得税,上期期末“递延税款”科目的贷方余额为2800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40%;本期发生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为3200万元,发生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1800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0%。本期期末“递延税款”科目的贷方余额为( )万元。
Gg5vf]VFo A、3060 B、3220 C、3760 D、4080
b'3#FI=: $T;3*D 90 【正确答案】 B
#kLM=a/_NO 【答案解析】 本期期末“递延税款”科目的贷方余额=2800+3200×30%-1800×30%=3220(万元)
8'^eH1d' 二、多项选择题。
Y)BKRS~ wKk 1.采用递延法核算所得税的情况下,影响当期所得税费用的因素有( )。
/I[cj3}{+f A、本期应交的所得税
SkvKzV.R; B、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贷项
gxU(& C、本期转回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借项
tHJ1MDw' D、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借项
p7.@ez ; E、税率变动调整递延税款借项
}!n<L:njX pNVao{::5 【正确答案】 ABCD
fQOaTsyA 【答案解析】 采用递延法核算所得税的情况下,一定时期的所得税费用包括:(1)本期应交所得税;(2)本期发生或转回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贷项或借项; E不是递延法下的内容,如果是在债务法下则要考虑此项。
[C771~BL> y,Dfqt 2.在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对所得税进行核算的情况下,当期发生的下列事项中,影响当期所得税费用的有( )。
?x
N8HG4 A、时间性差异产生的递延税款借项 B、时间性差异产生的递延税款贷项
r)+dK}xl C、税率变动对递延税款余额的调整金额 D、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H#w?$?nIWu E、将来需要补税的投资收益
(c(?s`; t9 &O0tpe 【正确答案】 ABCD
?ZTB u[ 【答案解析】 题目中的五项均应反映在递延税款中,因此都影响本期所得税费用。
<=A&y5o 7-^df
0 3.“递延税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应作为( )项目填在资产负债表中。
2"BlV*\lS A.所有者权益 B.负债 C.资产 D.收入 E.费用
vaTXu* YI%S)$ 【正确答案】 BC
;R2(Gb 【答案解析】 递延税款借方余额反映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递延税款贷方余额反映在资产负债表的负债方。
p,kJ# I lFc3 5 4.下列哪些表述符合债务法的特点( )。
N|[a<ut< A.期末递延税款的余额等于期末时间性差异余额与现行所得税税率相乘计算的数额
2$T~(tem B.税率变动和开征新税时,递延税款的余额不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r9b`3yr= C.本期转回的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要用现行税率计算确定
;u
ba D.本期转回的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用原有税率计算
egr@:5QwZ{ E.递延税款借方余额表示是所得税资产
Ir0er~f+z {K[+nX=# 【正确答案】 ACE
Kl+*Sp! 【答案解析】 采用债务法进行会计处理时,递延税款的账面余额按照现行所得税率计算,并随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而相应的调整其账面余额。
|d{(&s
} ghms-.:b8 5.下列项目中产生可抵减时间性差异的有( )。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