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招:计划答题时间,保持稳定的答题速度 z =H?@z  
 <H]PP6_g:  
  选择题考试通常要求在短时间内作答,考试开始时,你应该看一看试题的分量,并目对每道题应占用的时间迅速作出估计,也许你会发现,每道选择题允许作答的时间不到一分钟。在某些情况下,这似乎不大可能,但你不必担心,有不少问题可能只需几秒钟就可作出选择,这样,你就有足够时同去考虑相对较难的问题。 保持稳定的答题速度,也是很必要的,一般的做法是:首先通读并回答你知道的问题,跳过没有把握作答的问题。然后重新计算你的时间,看看余下的每道题要花多少时间。在一道题上花过多的时间是不值的,即使你答对了,也可能得不偿失。 >CKa?N;  
 h(nE)j  
  第二招:看清题目要求,按题目要求答题 ynra%"sd  
 *-]k([wV  
  有不少考生连题目的要求都没看就开始答题。比如,单项选择题要求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显然,除最佳答案之外,备选项中的某些答案,也可能具有不同程度的正确性,只不过是不全面、不完整罢了。而有些考生,一看基干项,紧接着就被一个“好的”或“有吸引力的”备选答案吸引住了,对其余的答案连看都不看一眼就放过去,从而失去了许多应该得分的机会。请记往,一定要看清所有的选择答案。一道周密的单项选择题,所有的选择答案都可能具有吸引力,然而,判卷时却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择。 5YPIv-  
 P\WHM(  
  第三招:运用排除法 [wSoZB
l  
 _5n2'\]	H`  
  如果正确答案不能一眼看出,应首先排除明显是荒诞、拙劣或不正确的答案。一般来说,对于选择题,尤其是单项选择题,基干项与正确的选择答案几乎直接抄自于指定教材或法规,其余的备选项要*命题者自己去设计,即使是高明的命题专家,有时为了凑数,他所写出的备选项也有可能一眼就可看出是错误的答案。尽可能排除一些选择项,就可以提高你选对答案而得分的机率。 )?&mCI*  
 V9<E`C  
  例如:如果控制风险水平初步评估为中等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当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 Z\C"/j<y  
 ,e$RvFB  
  A.比评估为高水平时要多 hU(  
  B.比评估为低水平时要多 &/uakkS  
  C.比评估为高水平时要少 qDswFs(  
  D.与评估为低水平时一样多 }mp`!7?>O  
 E l.eK9L  
  显然,在本题中,答案B、C所表达的含义实质上是一样的,要么都对,要么都错。但这是一道单项选择题,不可能都对,于是B、C可以排除。(正确答案:A.) @Z$fEG)9  
 ?xKiN5q"6  
  第四招:运用猜测法 ;;UsHhbhI  
 
kKbbsB  
  如果你不知道确切的答案,也一定不要放弃,要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去猜测。一般来说,排除的项目越多,猜测正确答案的可能性就越大。 ~7}no}7  
 nUONI+6Z/  
  例如,一份试卷有10道备选答案为四项的单项选择题,你有把握选对的只有6道,其得分为6分(每道题1分)。如果盲目乱猜余下的4道题,按概率来说,你可能猜对一道题,于是你的总分数为7分。假如你对不懂的4道题,都能成功地排除二个备选答案,你可望猜对2-3道题,这时你的总分为8-9分。这个分数对于一道满分为10分的单项选择题来说,应该是很理想的。  moVf(7  
 5C*Zb3VG4  
  第五招:运用比较法运用比较法 N0lFx?4   
 24InwR|^  
  直接把各项选择答案加以比较,并分析它们之间的不同点,集中考虑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的关键所在。 r{yIF~k@  
 FLPN#1  
  例如:甲厂向乙厂购买20吨化肥,合同约定由乙厂代办托运。花费在运输途中丢失近5吨。按照法律规定,作为货物所有者,( )。 |#*+#27  
 .w\4Th#  
  A.甲厂有权向运输部门请求赔偿 n$j 
B"1  
  B.乙厂有权向运输部们请求赔偿 i-0AcN./p  
  C.甲厂有权向乙厂请求赔偿中国 A+Je?3/.  
  D.甲,乙两厂有权共同向运输部们请求赔偿 Zq1>	M'V;  
 7m8:odeF  
  这里、本题的关键词是“货物所有者”,备选答案中“货物的所有者”出现三个:甲厂、乙厂、甲乙两厂。由于试题基本项说明“合同约定由乙厂代办托运”,乙厂代办托运后,化肥的所有权即由乙厂转为甲厂所有。故答案只能是A或C.又由于乙厂只是替甲厂“代办”,货物的所有权已经转移,甲、乙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已经了结,甲厂无权再向乙厂提出除货物质量以外的要求,显然答案只能是A了。如果题目指明“合同约定由乙厂负责托运”(而不是“代办”),答案当然就只能是B了。因为在货物运抵甲厂以前,货物的所有权没有发生转移。 "[A&S!  
 T2W^4
)  
  第六招:运用大概率事件  +A,cdi9z  
 @AG=Eq9<o  
  做判断题的任务是指出它的正确或错误,因此即使你不会,你也有50%猜对机会。但考官不给你这个机会:如果你判断失误,倒扣分。因此你必须慎重,不要作无谓的牺牲。但我实在不会,又想得点高分,有没有技巧呢?有!统计表明,在一份标准化的试卷中,判断题正确答案为“0~80%,也就是说,一份有10道判断题的试卷,如果你已经将其中的6、7道题画上了√,余下的你就知道怎么做了 怎么样,试试吧!  ) tV]h#4  
 ZQz;EV!  
  第七招:分清绝对和相对概念  <C"}OW8  
 )CL/%I,^  
  判断题通常不是以问题出现,而是以陈述句出现,要求考生判断一条事实的准确性,或判断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事实、事件和概念之间关系的正确性。你的答案是指出它的正确或错误。要构思一个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命题是比较困难的。尤其是说某道命题正确时,它必须都是正确的。因此,判断题中常常会有绝对概念或相对概念的词,表示绝对概念的词有“总是”、“决不”等,表示相对概念的词有“通常”、“一般来说”、“多数情况下”等。了解这一点,将为你确定正确答案提供帮助。  .q]K:}9!\  
 ?\Y7]_]/  
  判断题中含有绝对概念的词,这道题很可能是错的,如“存货周转率越高、表示存货管理的业绩越好。”统计表明,大部分带有绝对概念词的问题,“对”的可能性小于“错”的可能性。当你对含有绝对概念词的问题没有把握作出判断时,想一想是否有什么理由来证明它是正确的,如果你找不出任何理由,“错”就是最佳的选择答案。  uTbMp~cYB  
 Y=pRenV'  
  判断题中含有相对概念的词,这道题很可能是对的。如“普遍认为,建立我国统一的会计准则,是深化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简单算术平均数是加权算术平均数在权数相等情况下的一种特例”;“固定成本只是在相关范围内保持其成本习性”等等都属于相对概念。  c$A}mL_  
 ,,9vk \  
  第八招:仔细分析判断题  ,aWfGh#$  
 ?aG ~E  
  只要判断题中有一处错,该题就全错。其道理很简单,谓看下面这个命题:虽然《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以下简称《企业法》规定厂长有权“任免或者聘任、解聘企业中层行政领导干部”、但同时又规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此,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国营企业单位会计机构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不能由厂长任免。  *=E4|>Ul,  
 `~=Is.V[  
  本题包含三个问题:《企业法》是否规定厂长有“任免或者聘任、解聘企业中层行政领导干部”的权力,《企业法》中是否有“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这段话:国营企业事业单位会计机构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是否属于“法律规定除外”之列。如果这三个问题中有一个是错的,那么整个命题就是错的。本题答案应该是“错”,错就错在第三个问题。  f}FJR6V
O  
 &:+_{nc,  
  第九招:酌情猜测  T?__  
 E
h_[8:dK  
  酌情猜测。实在无法确定答案的,请看清试题评分要求。如试题未注明要倒扣分数,哪怕你没有足够的时间阅读题目,也一定要猜测,答对的机率是50%,切莫放过这种“捡来的”分数。  @izS_I,  
 ;NJM3g0I  
  第十招:重视计算与分析题  g=v[@{9Pw  
 
gAi}"};  
  计算与分析题主要是测试考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相对来说难度较大,涉及的概念、计算公式较多,但由于计算与分析题的分数在一份试卷中所占的份量一般较大(20%——40%),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如果本类题你得分不多,要想通过考试就很困难。所幸的是,在一门课程中,可作为计算与分析题的范围较窄,易于把握,你可以在考前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n]?!BdU	   
 Z[j-.,Qu  
  第十一招:详细阅读试题  &zP\K~Nt  
 xi\uLu?i  
  详细阅读试题。对于计算与分析题,建议你阅读两遍。一方面,准确理解题意,不致于忙中出错;另一方面,你还可能从试题中获取解题信息。  6d	8n1_  
 ~b4fk^u`+  
  例:某企业的流动资金周转天数,以产品销售收入为周转额计算,为100天,以产品销售成本为周转额计算,为146天。根据上述资料计算法企业的销售利润率。  J_|>rfW  
 V|0UwS\n  
  解题过程:首先通读一遍试题,得知本题是求销售利润率。销售利润率与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均有关系,其关系是:  K&